初中語文馬說課件

    時間:2021-06-10 15:42:44 課件 我要投稿

    初中語文馬說課件

      《馬說》以托物寓意的寫法,領悟作者飽滿于字里行間的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是本課學習的重點。聯系作者的生活經歷,認識封建社會人才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學習的難點。

    初中語文馬說課件

      一、設計思想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是使初中生發揮學習主體作用的有效途徑。本課教學旨在通過課前自主學習,課內合作探究,課外遷移思考等環節,引導學生學會積累、學會交流、學會思考以此來達到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目的。本課為文言文自讀課文,教學中更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新課標提出的“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的要求,教學中,擬設計以下學習活動:

      1、加強課前預習,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在自己領悟的基礎上與學習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強化朗讀品悟,突出課文的朗讀指導,以語氣作為切入點,體會文章字里行間蘊含的強烈憤懣不平的感情。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方法,培養初步的文言文語感。

      3、培養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查資料的能力和習慣,利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走進韓愈的生活經歷,理解有才之人懷才不遇的痛苦,從而更深刻的感受到文章的寫作主旨。

      二、教材分析

      《馬說》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該文是唐代大文學家韓愈于大約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作的。其時,作者出登仕途。,很不得意,心情郁郁,所以有“伯樂不常有”之嘆。

      全文僅有178字。然而說理透徹。先提出觀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稍作解釋后即進一步論證:一、能者多食。食馬者不按照它日行千里的能力,而是依據喂養普通馬的慣例來喂養千里馬。千里馬的溫飽都成問題,何談日行千里呢?二、食者少智。食馬者不懂如何驅使、喂養、理解千里馬,使得千里馬不成其為千里馬。

      寫人只需一句話,然而形象逼真。“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面對著千里馬發出“天下沒有千里馬”的感慨,真正是目中無馬,其自矜、自滿、自大、自得、愚蠢不言而喻。

      議論只用一設問,然而一針見血。“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真正沒有的是千里馬嗎?真正沒有的是一雙識得千里馬的慧眼呀!

      《馬說》表面寫千里馬,然而話中有話。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通篇寫馬,實則寫人。以千里馬不遇伯樂喻賢才難遇明主,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砭和控訴;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文章對自己不著一字,寓意委曲深致,文氣矯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勢。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并對統治者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和控訴。

      新課標提出:“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新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國古代文人用文字來書寫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不平。同時引發學生結合新時代進行思考,樹立有益的人才觀、價值觀、人生觀。

      三、學情分析

      八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在課堂上已經學習了二十幾篇的文言文,而且課外也接觸了不少文言文。所以他們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語感,而且也積累了一些文言文常用詞語的用法。這篇短文可讀性強,與前面的.兩篇文言散文相比,篇幅較為短小,字面意思也不算很深奧,學生理解大意應該不難。但是,如果不了解相關的創作時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經歷,以他們初中生的生活閱歷和理解能力,可能會難以完全理解文中韓愈所要表達的感情。基于此種情況,課前布置學生上網閱讀相關的創作背景,學生提前自主感知文章大意,是很必要的,作為自讀課文,課堂上以大家的共同交流和合作探究為基礎,以朗讀品味為切入點,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老師主要對課堂活動進行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在學生探究主旨、解決疑難需要幫助時,再稍作點撥即可,不必逐字逐句的講解。

      四、教學目標

      用具體、明確、可操作的行為語言,描述本課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等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包括陳述性知識和方法性知識。

      (一)知識目標:

      1、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重點掌握“食、見、策、盡”的詞義,歸納“其、以”的用法;

      2、了解作者韓愈的有關情況、本文寫作背景及“說”的文體特征;

      3、 理解“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并當堂背誦課文。

      (二)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課前查找資料,通過預習,正確朗讀課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課中根據手中的資料自己翻譯課文,分析課文的深層含義,準確把握韓愈的思想,領會文章的寓意。

      3、了解托物寓意、以馬喻人的寫法,領悟作者飽滿于字里行間的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4、課后結合相關資料及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

      (三)情感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到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加深對封建社會的認識。

      2、認識到在現實社會中既要重視老師、伯樂的作用,又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不坐等伯樂發現自己,而是努力學習真本領,積極推銷自己,持之以恒,就能使才能得到發揮,實現自己的宏圖大志。

      五、重點難點

      (一)重點

      1、提高學生自己學習文言文的能力,嘗試讓學生自己翻譯通解全文。

      2、引導體會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理解伯樂與千里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二)難點

      1、使學生了解作者韓愈懷才不遇的情感。

      2、培養學生學生對人才的認識,樹立正確的人才觀。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本課教學中所運用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

      采用課前學生個人自主學習以積累相關知識,課內小組合作探究以攻破疑難,老師適當點撥課外遷移思考,以解讀“精髓”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上重視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手段主要通過課前預習布置指導學生學會積累、課中通過多媒體演示組織學生學會交流、以朗讀感悟引導學生學會品味,以現實鏈接來啟發學生思考,最終達到通過自讀積累、合作學習,提高初步文言文閱讀能力的目的。

      七、課前準備

      (一)學生的學習準備:做好課前預習,共三項。

      1、通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給生字注音;

      2、對照課文注釋與工具書,口頭翻譯課文,讀懂課文大意;并整理出預習中解決不了的疑難字詞、難句;

      3、利用網絡或書籍,收集有關韓愈及有關“馬”的資料和文學作品。

      新課標提出“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之所以布置這樣的預習題目,它的好處在于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師的教學準備:設計預習題,制作課件,錄制示范朗讀錄音。

      (三)教學環境的設計與布置:將學生分四大組,組合課桌會議式團坐,以方便課中交流探討。

      4.教學用具的設計和準備:準備好課上的課件、音頻。

      八、教學過程

      教學主要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眾口紛紜說馬


           

      導入


           

      (一)眾口紛紜齊說“馬”,溫故知新:


           

      導入語:人類所曾做到的最高貴的征服,就是征服了這豪邁而剽悍的動物-----馬。”馬和人類同生死,共榮辱,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風雨雨,成為我們忠誠的朋友。同學們在七年級下冊的第六單元“馬的世界”就已經積累了不少關于馬的知識,請大家一起來說一說。


           

      過渡語:通過溫習,我們發現這些跟馬有關的俗語或故事蘊含著不少的人生哲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韓愈的《馬說》。看看他是怎樣看待千里馬和伯樂的關系的?


           

      (一)自主發言:


           

      1、與馬有關的俗語:


           

      人靠衣裳馬靠鞍;風牛馬不相及;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牛頭不對馬嘴;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2、與馬有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


           

      伯樂相馬;老馬識途;按圖索驥;秦瓊賣馬。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二)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1.指導學生匯報預習: “說”的有關常識和作者韓愈的有關情況。


           

      2、教師小結:“馬說”這個標題,是后人加的。平常我們生活中的“說”是“談談”的意思,而文中的“說”是指一種特定的文體。


           

      3、適時補充:韓愈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三)指導學生初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好節奏。


           

      (四)指導學生自主匯報交流全文翻譯,質疑解難:


           

      請各組同學派代表說說自己在學習中發現和存在的疑難,能夠解答的同學可以起來回答。


           

      導問:你認為哪些詞比較重要?哪些句子比較難理解?你覺得這篇文章在說什么?作者是先寫什么后寫什么?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呢?


           

      (五)教師巡視,參與學生討論,適時給予指導點撥。


           

      適時點撥、補充、歸納:


           

      1、詞的歸納:多義詞“之;其”


           

      之①策之不以其道 (代詞,指馬)


           

      ②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在主謂之間)


           

      其①策之不以其道 (代詞,它。馬)②其真無馬邪? (句中語氣詞)


           

      ③其真不知馬也。 (其實)


           

      2、重點句、特殊句式的翻譯:倒裝句、反問句


           

      (六)組織學生合作探討,深層探究。


           

      1、全班再讀課文,合作探討“是怎么寫的”?


           

      2、指導學生鏈接課外資料,品讀重點句子,思考:“為什么寫”?


           

      (1)提問:伯樂和千里馬各指什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世上到底是先有馬還是先有伯樂?


           

      (食馬者比喻不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伯樂比喻善于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千里馬比喻人才)


           

      (2)品讀文章三個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也”字,看看它們所表達的語氣是否相同?


           

      (3)作者借伯樂和千里馬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懷才不遇,憤懣不平)


           

      3、老師適時點撥歸納并講評學生板書的要點。


           

      4、再次強化學生對主旨的認識,要求學生立刻進行1-2分鐘強記,訓練記憶能力。


           

      5、寫作手法點撥:以物喻人或托物寓意


           

      (二)學生以個人匯報、小組合作形式展示預習成果


           

      1、自主解題:(個人匯報)


           

      “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寫法十分靈活,但講究文采,跟現在的雜文大致相似。


           

      2、作者其人:(個人匯報)


           

      韓愈,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人。世稱韓昌黎。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稱。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三)學生初次放聲朗讀全文,讀準以下字音,并讀好節奏停頓。


           

      祗(zhǐ); 駢(pián); 一石(dàn);


           

      食(sì);邪(yé);


           

      (四)學會發現,提出疑難: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段匯報交流全文翻譯,解決詞句方面的疑難問題。


           

      1、說出發現:我積累的詞語、重點句有……


           

      我認為這段寫了……(作者是這樣寫的:……作者寫作的目的是……)


           

      2、提出疑難:我還不太理解的有……


           

      (五)積累文言知識(字、詞、句)


           

      1、詞的歸納:(實詞、虛詞)


           

      (1)通假字


           

      食: 食之不能盡其材 通“飼”,喂


           

      見 : 才美不外見 通“現”,表現


           

      材: 食之不能盡其材 通“才”,才能


           

      邪: 其真無馬邪 通“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


           

      (2)詞類活用


           

      策: 策之不以其道 馬鞭子,名詞用作動詞,用鞭子打


           

      2、小組接力賽:結合預習成果,進行文句翻譯


           

      3、積累文言文句式


           

      (六)合作探討,反復品讀,深入探究:


           

      1、大意理解及文章結構(小組代表上臺板書)


           

      層次:


           

      第一層(第1段)說明伯樂對手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


           

      第二層(第2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第三層(第3段)總結全文。表現作者對封建統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慨之情。


           

      2、結合課外查找的背景資料,探究主旨。


           

      (小組代表口頭匯報)中心:借古代伯樂和平里馬的故事,以喻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甚至摧殘、壓抑人才,也表現了作者的憤慨之情。


           

      3、大聲朗讀全文,感悟手法。


           

      三聯系實際拓展遷移


           

      (七)聯系實際,拓展遷移:


           

      1、小結:讀了本文能認識到舊社會封建統治者埋沒、扼殺人才的可惡,深感生在新社會的幸福。我們應當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煉自己,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有用之才。


           

      2、點撥,歸納:


           

      (1)伯樂的作用很重要,但并不起決定作用。


           

      (2)是金子總會發光,關鍵在于你是不是真金。


           

      (3)不是說能日行千里的馬才是好馬,能拉車耕地的馬只要不偷懶也應該算是好馬。


           

      (4)既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擁有真本領,又要積極尋找機會,尋找伯樂,大膽展示自己的才華。


           

      (八)指導學生當堂背誦全文。


           

      (七)聯系實際,拓展遷移:


           

      1、閱讀本文有什么現實教育意義?


           

      2、討論: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你是怎么看待伯樂的作用呢?


           

      (八)快速記憶大比拼:當堂背誦全文。


           

      四布置課外小練


           

      *小練筆:以“假如我是千里馬”寫一段感悟,字數300左右。


           

      *小閱讀:《馬價十倍》


           

         

      五結束語


           

      作者認為,自己是個人才,只是缺少伯樂的發現。其實封建社會不知道埋沒了多少人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寫出民苦“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的(柳宗元);與民同樂的太守(歐陽修);還有李白、蘇軾、王維……但是這些都已成為了歷史。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能敢于表現,勇于探索,刻苦勤奮,努力學習,成為一匹千里馬。策馬揚鞭,馬到成功。


           

         

      九、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

      馬說 (韓愈)

      (識別人才的人)伯樂不常有 ——不以千里稱也 (痛惜)

      (埋沒人才的人)食馬者不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憤怒)

      (有才能的人 )其真無馬也邪 ——其真不知馬也 (嘲諷)

      十、作業設計:

      (一)課前預習題:1、通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給生字注音;

      2、對照課文注釋與工具書,口頭翻譯課文,讀懂課文大意;并整理出預習中解決不了的疑難字詞、難句;

      3、利用網絡或書籍,收集有關韓愈及有關“馬”的資料和文學作品。

      (二)課后鞏固練習題:

      1.背誦全文。

      2.解釋下列字詞:

      然后 故 祗 駢 或 石 且 安求 策之

      3、譯句: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4、選答題:二選一

      *小練筆:以“假如我是千里馬”寫一段感悟,字數300左右。

      *小閱讀:馬價十倍 《戰國策》

      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 旦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還而顧之,臣請獻 一朝之賈。” 伯樂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

      (1)試用自己的話概括這個故事。

      (2)說說你讀完這個小故事之后的感悟。

    【初中語文馬說課件】相關文章:

    《馬說》課件03-26

    《馬說》的課件03-28

    馬說的 課件03-19

    《馬說》課件模板03-29

    蘇教版馬說課件03-22

    人教版馬說課件03-17

    馬說課件資料06-10

    馬說課文課件11-20

    韓愈馬說課件11-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成a人a∨久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一 | 日韩免费Av中文字幕五月天 |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