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2-05-18 09:22:59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科學教案錦集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科學教案錦集5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幼兒對各種蟲類的認知程度。

      活動準備:

      通過讓幼兒看書、圖片、收集蟲蟲的資料及有關的小知識。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出問題,幼兒回答――你能說出你認識的蟲蟲的名稱嗎?你能描述出他的樣子嗎?

      2、幼兒回答,教師簡筆畫記錄。

      浩楠:我認識菜青蟲,它全身是綠色的,愛吃青菜的葉子,是個壞蟲子。我認識螳螂,它前面有兩把大刀,身體是綠色的,有的是咖啡色的,身上還長著翅膀,他吃害蟲是好的蟲。我還認識七星瓢蟲,它也是好蟲子,身體像半個球,是紅色的,上面有七個黑點。

      張一佳:我認識蝴蝶,它有4個翅膀,上面有美麗的花紋,他喜歡在花里飛來飛去,采花粉。范進祥:我見過螞蚱,由兩種,一種胖的,一種瘦的,他們都有須子,都有翅膀,有6條腿,有時候他會飛著走,又時候他蹦來蹦去。

      豆豆:我認識西瓜蟲,它有很多腿,用手一碰它,它就團在一起,變成個小球球。這是它在保護自己。

      3、教師向幼兒介紹幾種幼兒不太認識的蟲蟲。

      4、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自己認識的蟲蟲。(延伸活動)

      活動效果:

      秋天的草叢里到處都隱藏著各種小蟲,活動時,孩子們認識了很多的蟲蟲,如:螞蚱、蛐蛐、螳螂、蜘蛛、豆蟲、毛毛蟲、蝴蝶、蜻蜓等。通過捕捉和觀察,孩子們對它們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非常了解。因此,孩子們描述很仔細。特別是對秋天特有的幾種蟲子,幼兒更加喜愛。因此,我們以探索秋天常見的幾種蟲子為重點。進一步延伸,讓幼兒在會描述的基礎上,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為我們的下一個活動:制做圖書《我認識的蟲蟲》打好了基礎。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探索輪子的作用。

      2、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培養探索精神。

      3、鍛煉口語表達能力。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5、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汽車玩具、三角形、正方形積木玩具、有輪子的盒子和沒輪子的盒子。

      1、購物車運沙袋和兩人抬沙袋;

      2、可拉動的行李箱和背著旅行袋;

      3、場地布置:運物路線(圓形、雙圓)可接力的站點(兩種顏色的點)。

      4、區角操作材料:①圖畫紙、彩筆;②紙盒、輪子、雙面膠、繩子等;③展板(展出幼兒作品)

      活動過程:

      一、玩中生趣,直接導入(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東西,可以在桌子上玩,也可以在地上玩,請小朋友試著玩一玩你面前的東西,看看誰玩的方法多、最有趣。)

      二、分類游戲,討論探知:

      1、快速把它們放進這個籃子里。好,小朋友們真能干,現在到我這里來。《伸手招呼幼兒過來,幼兒圍坐在老師身邊》

      2、小朋友來看,你能告訴我這些玩具為什么能滾動嗎?幼:他們有輪子。

      3、師:哦!因為它們有輪子,所以才會滾動。那如果我們用長方形和三角形做輪子會怎么樣呢?可以讓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來。

      4、師:那有了圓形的輪子有什么好處呢?師:還有嗎?

      三、實驗感知:

      教師請幼兒分組推動有輪子和沒輪子的盒子,然后報告試驗結果,哪一個盒子更容易推動。

      1、師:現在我請小朋友自己來試一試,想一想,輪子還有什么作用呢?看這里老師準備了兩個不同的盒子,一個是有輪子的,一個是沒輪子的'。現在我們分成四組,去試一試哪一個盒子更容易推動。(幼兒分組進行實驗)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哪個盒子更容易推動了嗎?舉起來讓我看一看。

      2、師:小朋友剛才都試過了,有輪子的盒子輕輕用力就能走很遠,而沒有輪子的盒子,要用很大勁才能往前走一段路。(教師邊說邊示范)這樣看來有輪子的盒子要比沒有輪子的盒子更省力一些。

      四、操作對比(輪子的省時省力的功能)

      師: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幾件有意思的東西,現在請小朋友一起來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教師出示物品(兒童購物車和米袋)。

      現在我們來像運動員一樣玩個接力賽,這里有兩個跑道,一個跑道一組小朋友,現在老師把你們分成四組,我們按箭頭的方向進行運物比賽,看看那個組能輕松獲得勝利。

      ①用購物車運沙袋和兩人抬沙袋;②可拉動的行李箱和背著旅行袋;

      師:小朋友都參加比賽了,比賽結束了,你們有什么想法?你運物的時候怎么樣做會既節約時間又力氣呢?

    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有一天午睡時,小朋友在脫衣服時聽到了噼噼啪啪的聲音,有的小朋友說玩滑梯的時候頭發在“跳舞”,覺得很奇怪!還有一次,我們為女孩子們梳頭,孩子們發現頭發被梳子吸起來,十分好奇。《綱要》強調:科學教育的內容應從身邊取材。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于是,我設計了“有趣的靜電”這一活動,讓孩子們認識靜電現象,知道摩擦起電的原理,激發幼兒好奇心和科學探索的欲望。

      活動目標:

      1、充分感知,觀察不同材料摩擦所產生的靜電現象。

      2、通過合作探索,記錄下不同材料摩擦產生的靜電現象。

      3、愿意參與探索活動,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知道摩擦產生的靜電現象。

      活動準備:記錄表 碎紙屑 塑料小勺 塑料梳子 塑料尺子 塑料剪刀 鉛筆 排筆 水彩筆 吸管 玻璃瓶 幼兒事先分為4組(紅、黃、藍、綠)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變魔術,激發幼兒興趣。

      ⑴教師出示塑料小勺

      ⑵教師變魔術,讓塑料小勺吸起紙屑。

      教師:想讓它發揮魔力,還得請坐的最好的朋友配合配合。

      2、幼兒用小勺自由探索,將小紙屑吸起來。

      ⑴教師提問,引發幼兒思考。

      ⑵請幼兒嘗試操作

      ⑶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方法。

      ⑷教師小結。

      教師:其實我們這個神奇的魔術是因為摩擦產生了靜電,所以能把小紙屑吸起來。摩擦的力量大,靜電產生的多,塑料小勺吸附的紙屑就越多。

      3、幼兒嘗試用多種材料進行實驗。

      ⑴教師出示記錄表。

      ⑵教師交代注意事項。

      教師:小魔術師們,我們研究魔術的時候,桌上的材料不要爭搶,自己先拿一種材料,研究完了,放回盤子里,再換另外一種材料。

      ⑶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⑷師幼交流實驗結果。

      ⑸教師再次實驗。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摩擦后都能產生靜電現象。

      4、 提問:生活中你們見過哪些靜電現象。

      ⑴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遇到的靜電現象。

      ⑵教師小結: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很多物品因摩擦而相互吸引,如我們梳頭的時候,梳子和頭發也會互相吸引產生靜電現象。脫衣服時,我們身上的毛衣和襯衣和頭發都會產生靜電現象。

      5、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教師:小魔術師們都學會了我的魔術,現在我們就一起到外面去表演給小班的弟弟妹妹看看吧。

    科學教案 篇4

    :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對物體運動、形狀的影響。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同一物體受到不同方向力的作用

      探究能力:

      層次 1: 不能夠收集事例,通過物體的運動狀態、形狀的變化及人的肌肉感受說明生活中力的存在。不能通過實驗探究力對物體運動、物體形狀的影響,體驗力有大小。不知道使用彈簧稱測量力的大小,不會制作簡易的彈簧稱。

      層次 2:能夠收集事例,通過物體的運動狀態、形狀的變化及人的肌肉感受說明生活中力的存在。能通過實驗探究力對物體運動、物體形狀的影響,體驗力有大小。不知道使用彈簧稱測量力的大小,不會制作簡易的彈簧稱。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知道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2、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提高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3、加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重點:

      感知空氣

      活動難點:

      了解空氣

      活動準備 :

      空箱子一個,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塑料袋、氣球、吸管、口杯等實驗材料。

      活動過程 :

      一、開始部分。

      律動,幼兒聽音樂《十個印第安人》自由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引導幼兒認識空氣。

      1、空氣的特點。

      教師通過做游戲請幼兒用鼻子聞一聞,耳朵聽一聽,小手摸一摸,然后說一說禮物的特點,請大家來猜一猜,這個箱子里邊到底裝的是什么禮物?

      小結:空氣是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著,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

      2、了解空氣的作用,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1) 請幼兒閉上自己的嘴,并用小手捏住鼻子,問幼兒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憋得喘不上氣來,因為我們的身體里沒有空氣。)

      (2) 請幼兒做深呼吸再閉緊嘴,捏住鼻子,問幼兒有什么感受?為什么?(這次我們能堅持一會了,不是那么憋的荒了,因為我們肚子里吸進空氣了。)

      還有哪些東西離不開空氣呢?(動植物)

      3、空氣在哪里。

      老師激發幼兒興趣:“小朋友們知道的真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和空氣玩一玩游戲,好不好?”

      “可是空氣在哪里呢?誰知道?”

      (1) 幼兒自由發言。師小結:其實空氣無處不在,到處都是,現在我們想辦法把空氣裝起來。

      (2)教師給幼兒提供教材(氣球、塑料袋、吸管、口杯等)讓幼兒找空氣,并把它裝起來。

      (3)用吸管對著手吹,告知幼兒空氣還是流動的,這就叫做風。

      (4)幼兒交流:還有什么東西可以裝空氣?(瓶子可以裝空氣、輪子有空氣、衣服兜里有空氣等等)

      小結: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三、結束部分。

      《空氣娃娃》的制作

      方法:把塑料袋裝進空氣打結,做娃娃頭;用口杯做娃娃身體;用吸管做娃娃尾巴;用準備好的圖形做娃娃的耳朵、眼睛、鼻子、嘴 。

      活動延伸:

      幼兒和家長共同給空氣娃娃設計一件漂亮的衣服。

      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我參加國培所上的一節公開課。幼兒是從培訓所在地幼兒園找的大班的孩子,課堂上幼兒很興奮,參與也很積極。幼兒通過看、聽、聞、做對空氣有了新的認識、了解。在空氣娃娃的制作中,也懂得了廢物利用。這節公開課得到了老師和其他學員的認可。

      但是課后,我也發現存在許多的問題:

      1、課前應和幼兒有一些必有的交流,這樣就可以避免授課中出現冷場。

      2、教具出示的順序應考慮到整個課程的結構。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幼兒打翻口杯里的水。

      3、時間安排不夠,結束部分處理不到位。結束部分計劃指導幼兒做完空氣娃娃,可是我剛講解完畢時間就到,慌亂之下結束授課。我應該講解完畢之后,把制作娃娃部分留給幼兒和家長做親子游戲。

    【【推薦】科學教案錦集5篇】相關文章:

    【推薦】科學教案錦集9篇05-13

    【熱門】科學教案錦集8篇05-17

    【精選】科學教案錦集8篇05-16

    【熱門】科學教案錦集7篇05-15

    【熱門】科學教案錦集6篇05-15

    科學教案模板錦集6篇05-10

    【推薦】科學教案范文04-06

    【推薦】科學教案匯總10篇05-01

    【推薦】科學教案范文9篇05-16

    【推薦】科學教案范文八篇05-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 最新手机AV在线不卡 | 午夜理论欧美理论片久久 | 曰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AV综合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