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2-05-29 13:18:27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2、通過游戲,復習已學過的顏色:紅、黃、綠,嘗試認識紫、金黃色。

      活動準備

      1、實物:蘋果、香蕉、香梨、葡萄、桔子各一小袋,裝于大口袋。

      2、紅、黃、綠、紫、金黃色寶寶頭飾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活動過程

      一、歡迎圣誕老公公

      1、教師:小朋友看誰來啦?

      2、與圣誕老公公互相問好

      二、復習紅、黃、綠,學習紫、金黃色

      1、圣誕老公公派發(fā)禮物

      引導幼兒復習已學習的顏色;紅、黃、綠。

      2、圣誕老公公再次送禮物,引導幼兒認識紫色、金黃色。

      三、游戲:顏色寶寶找朋友

      1、介紹游戲玩法:

     。1)帶上頭飾。

     。2)找找與自己顏色一樣的朋友

     。3)一起說:我們是ⅩⅩ色寶寶,我們是好朋友。

      2、幼兒游戲,師重點指導紫色、金黃色寶寶的對話。

      四、結束

      1、送顏色寶寶回家。

      2、與圣誕老公公道別。

    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 知道身體會彎是關節(jié)的作用。

      2. 會用關節(jié)彎曲肢體,進行造型,體驗身體造型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 一個關節(jié)娃娃。

      2. 三張大蛇圖片。

      三.活動過程:

      1. 出示大蛇圖片,導入主題。

      ——出示圖片1. 師:今天我們請來了個小客人,它就是大蛇彎彎。

      ——出示圖片2,3。 師:大蛇彎彎很喜歡跳彎彎舞,它先是彎成這樣(出示圖片2),后來又彎成這樣(出示圖片3),它玩的可開心了。

      2. 初步體驗彎曲的樂趣。

      ——和老師一起彎曲。師:大蛇彎彎會彎曲,那我們小朋友會不會彎曲?大家和老師一起彎曲好嗎?

      3. 知道身體彎曲時關節(jié)的作用。

      ——提問,出示關節(jié)娃娃引發(fā)幼兒興趣。師:剛才,我們是用身體的哪里彎的?

      ——出示關節(jié)娃娃,引導幼兒觀察。師:老師這里還有個小客人,他叫關節(jié)娃娃。他和我說,想和我們一起玩,你們愿不愿意?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關節(jié)娃娃為什么會彎曲嗎?(引導幼兒說出關節(jié))

      4. 幼兒一起體驗彎的樂趣。

      ——請幼兒上來彎曲,請下面幼兒想象像什么,彎曲了哪里。

      ——請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跳彎彎舞。

      5. 活動結束

      ——以彎彎舞結束。

      6.活動延伸:回去可以表演給爸爸媽媽看彎彎舞。

    科學教案 篇3

      課型 課時 時間

      學習目標 過程與方法:

      1.會用感官和工具認識常見巖石,并能耐在觀察實驗中發(fā)現(xiàn)巖石的特征。

      2.能夠用相關的分類標準(如顏色、形狀、軟硬等)給巖石分類。

      3.能查閱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形成的有關資料。

      4.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語言、文字、圖畫)記錄觀察結果,能夠用恰當?shù)脑~語描述和觀察實驗等搜索等探索結果。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常見巖石在顏色、結構、軟硬和遇算反應的'特征。

      2.知道巖石有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三種類型,了解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形成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欣賞自然界巖石的美麗,產生喜愛祖國山水的美好情感。

      2.意識到巖石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重點難點 1.知道常見巖石在顏色、結構、軟硬和遇算反應的特征。

      2.知道巖石有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三種類型,了解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形成的過程。

      學法指導

      課前準備 各種巖石、放大鏡、鹽酸、小錘等觀察工具,模擬巖石生成的材料,如蠟燭、酒精燈、燒杯等

      學習過程 二次備課

      1、用課件展示一些地球表面的情況,及巖石的分布。

      探索和調查

      1、讓學生在紙上寫下自己對巖石的認識。

      2、交流認識。

      3、出示P39圖,哪些是巖石,哪些不是巖石?

      4、怎樣才能稱為巖石?

      5、教師講巖石的定義。

      6、巖石有哪些特征?

      7、交流。

      8、為了進一步了解巖石,我們還可以怎樣來觀察巖石。

      9、用多種方法觀察巖石。

      10、你覺得巖石是怎樣形成的呢?

      11、小組討論,巖石形成的方式。

      12、學生交流,教師板書記錄下生成方式。

      13、做巖石生成的模擬實驗。

      14、觀察制作出來的各種巖石的特點。

      15、教師再分發(fā)一些真實的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和制作出來的巖石進行比較,觀察這幾種巖石的特點。

      16、教師告訴學生,地質學家就是按照巖石的生成方式,把巖石分成了3大類,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

      1、了解原認知。

      2、通過比較得出巖石定義。

      3、觀察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3、本課內容較多,所以不安排學生自由分類了,巖石的分類學生本來就比較難理解,如果在自己分類的基礎上再進行分類的講解就更不容易理解。而且分類并不是本冊訓練重點。

      4、在這里學生對于巖漿巖和沉積巖可能比較容易講出來,變質巖比較困難,如果學生講不出變質巖,教師可以講出來,不一定非得學生講出。在這里這些巖石的名詞完全可以等會由教師講出來。

      回顧和解釋

      巖石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電磁鐵的特性作假設性的解釋;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會設計簡單的實驗記錄表和試驗報告。

      2、知道電磁鐵在通電條件下有磁性,電磁鐵也有兩極,它的兩極是可以改變的。

      3、培養(yǎng)學生的制作能力(學會制作電磁鐵的方法)、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4、尊重證據(jù);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培養(yǎng)探究問題的興趣和態(tài)度。

      教學方法:

      1、本課通過課題直接引入新課,以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yǎng)學生探究的興趣。

      2、教師在組織制作電磁鐵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往往采取教師教,學生做這種方法,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本課教學時,教師可課前組裝好電磁鐵,課上實驗完畢后,讓學生自己拆開電磁鐵,觀察結構,再組裝好。既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探究電磁鐵的特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能力、制作能力、探究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也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收集的用電磁鐵做成的物品,交流收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及感受、體會、從而導入新課。

      教學重點:

      知道電磁鐵的磁性。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出示課前收集的各種用電磁鐵做成的物品(板書通電的線圈)

      2.提問:

      他們是怎樣工作的?(引導學生說出電磁鐵是否有磁性和兩極)

      二、猜想假設

      學生質疑。猜想原理

      三、制定方案

      學生討論并制定探究方案

      四、實施探究

      1.演示實驗:

     。1)做個電磁鐵,不接電源,用它接近大頭針。

      (2)將電磁鐵連接電源,再用它接近大頭針。

     。3)將電磁鐵電源切斷,再用它接近大頭針。

      2.談話:

      剛才的實驗你看到什么?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討論:

      這個裝置有時有磁性,有時沒有磁性。你認為這與什么有關系?

      4.談話:

      你想親自動手驗證自己的想法嗎?實驗完畢后,請你拆開這個裝置,看看它的結構是怎樣的?還要把它組裝好。

      5.學生分組實驗、觀察:

      學生自己動手做個電磁鐵,(分有鐵芯和無鐵芯兩種情況)

      五、展示交流

      小組匯報結果

     。1)有鐵芯的電磁鐵磁力大。(2)電磁鐵通電時有磁性,切斷電流后沒有磁性。(板書通電有磁性斷電沒磁性。

      六、拓展創(chuàng)新

      生活中利用電磁鐵來工作的物品很多,找一找,說一說它們都有什么作用。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知道了電能產生磁,學會了制作電磁鐵,了解了電磁鐵的應用。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樂于在水中玩球。

      2、觀看小球從水底向上浮的現(xiàn)象,對這一現(xiàn)象產生好奇。

      3、學說“小球躲起來了”、“小球浮上來了”。

      4、體驗與同伴一起玩水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在水箱中接滿水;乒乓球若干;石頭一粒。

      2、玩水前將幼兒的長袖外套脫掉或卷起衣袖。

      活動過程:

      1、師出示一粒石頭和一個乒乓球,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王老師手里有寶貝呢!你們猜猜看我手里拿著的是什么?(幼兒自由猜測)

      2、觀看沉浮。

      師:這兩個寶貝都喜歡在水里玩,你們來看看石頭在水里怎么玩的?(很明顯一看就知道石頭沉下去了)師:那你們說乒乓球在水里會不會沉下去?(幼兒自由猜測后教師示范)

      3、敢看游戲“小球躲貓貓”。

     。1)師:小朋友聽,什么聲音?(配班老師發(fā)出小貓的聲音)哇,乒乓球可害怕小貓了,這可怎么辦啊?它浮在水上肯定會被小貓看見的。(幼兒自由發(fā)言)(2)師示范游戲:雙手抓住乒乓球,用力將球摁入水中,邊摁邊說:“小球躲起來了!币姏]聽到小貓的聲音后,師放開雙手,邊放邊說:“小球浮上來啦!”

      (3)師示范游戲第二遍,鼓勵幼兒一起說:“小球躲起來了! “小球浮上來啦!”

      4、分組游戲。(師講明游戲規(guī)則:聽到貓聲就躲起來,沒聽到了就浮上來。)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根本目的:

      1、通過孩子的動手操作嘗試教學,了解沙的特點:沙是松散的、一粒粒的、細微的、不溶于水的。

      2、初步清楚沙的用處及教育玩沙的安全。

      3、通過玩沙教學啟發(fā)孩子的快樂心情,培育初步的探究嘗試精神。

      教學預備:

      孩子人手1套玩沙工具(鏟、膠碟、、耙等)、水、手巾。

      教學過程:

      一、把孩子帶到沙池邊,以玩沙導入學習教學,導出教學主題且開展安全教育。

      師:孩子,你們看這就是啥呢?(沙),對了,你們喜愛玩沙嗎?今日,我預備了許多玩沙工具,待會請你們用手玩玩,用腳踩一踩,跳跳,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沙有哪一些奧秘?告知教師或小伙伴們!但是你們玩時,請留意:不可以把沙向上拋,要保衛(wèi)自個兒與小伙伴的雙眼與鼻子,別用臟手揉雙眼。明白了么?

      二、通過各嘗試教學,幼兒初步了解沙的首要特點。

      A、孩子自由玩沙。孩子通過團沙、踩沙、篩沙、把水放到手里的沙中,接著再將沙放入水里等動手操作教學,了解沙的特點。

      B、教師跟幼兒一塊兒概括沙的特征:

      沙是松散的、一粒粒的、細微的、不溶于水的等。

      三、協(xié)助孩子初步清楚沙給大家?guī)淼暮锰帯?/p>

      師:你們明白了沙有如此多奧秘,如此沙有何用哩?(沙可用來建房屋、鋪路、彩沙可用來畫畫、裝扮等等。)

      四、孩子用沙開展建筑教學,體會沙帶來的快樂。

      師:好,我們來扮演建筑師,將你想建的物品建出來吧。ê⒆幼杂山嫞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合集六篇】相關文章: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八篇05-26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九篇05-11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6篇05-11

    【必備】科學教案合集六篇05-12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匯編九篇05-27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集合6篇05-23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匯總6篇05-17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5-15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匯編6篇05-13

    【必備】科學教案范文合集6篇05-2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无色码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观 | 亚洲日本乱码中文在线 | 色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高清最新不卡视频 |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