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2-06-02 11:41:21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集合10篇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集合10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人類在航天技術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

      2.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

      3.了解多級火箭的發射過程。

      4.通過實驗探究和制作,了解火箭發射的原理。

      5.通過多種途徑查找資料,了解人類對太空的探索。

      6.體會航天事業對人類所產生的影響。

      7.意識到太空探索是一項光榮而危險的任務。

      8.能讓學生樂于與他人合作與交流。

      教學準備

      1. 發射火箭的錄像或圖片

      氣球、噴氣車,可旋轉的大塑料瓶、水 、打氣筒 。

      第一課時

      一、情景創設。

      1.播放視頻——20xx年10月12日9點整神舟六號飛船成功發射的精彩瞬間。

      2.學生描述發射瞬間火箭運動狀態。

      3.觀看一些火箭圖像。使學生知道飛向太空是人類千年的夢想,要進入太空就必須有足夠的速度,目前采用的推進工具是火箭。

      二、教師提出問題。

      火箭能升空,大家認為它的力量從哪里來?

      三、學生進行假設,教師對大家的假設做整理。

      四、驗證假設。

      1.師:小結大家的假設,我們看到的火箭在飛行時,總是一部份向前運動,另一部份向反方向運動,在我們生活中有這種類似的運動現象嗎?

      2.師:我們能借助這些現象,做實驗來證明我們的假設嗎?

      3.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師生對提出方法作適當評價。

      4.教師演示自動噴水器。它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嗎?制作自動噴水器需要哪些材料?

      我們做實驗時要注意觀察那些現象?

      5. 學生討論并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要認真觀察實驗并提出問題:

      如:向筒內倒水后有什么現象?水從噴口向哪個方向噴出?筒朝哪個方向轉動?

      五、制作、實驗,搜集證據并作記錄。

      六、 交流觀察現象,并作解釋。

      學生描述,并上臺畫示意圖,也可以.畫箭頭并說明意思。

      七、對反沖現象進行小結。

      1.如果從物體內噴出的不是水而是氣,物體會不會運動?運動方向又怎樣呢?還可以做哪些實驗?

      2.演示實驗:反沖小船

      3. 教師小結: 當水、空氣從一種物體中向某個方向快速噴出時,這種物體會向相反的方向運動起來,這種現象叫做反沖。

      4.師生解釋、交流:火箭飛離大氣層,它的飛行與反沖作用有關。

      八、拓展應用。

      除了火箭,生活中你還知道那些反沖現象?

      第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揭示任務。

      上節課我們研究了反沖現象,今天我們來做模擬火箭。

      二、制作火箭,了解火箭升空的道理。

      1.觀察“火箭”的結構,明確模擬火箭的制作材料。

      (1)小組觀察并討論,并作記錄:

      “火箭”有哪些部分組成?制作“火箭”需要哪些材料?“火箭”起飛的動力從哪里來?

      2.分小組制定做火箭的方案

      教師要求:

      (1)記錄時力求文字簡練,提倡圖文并茂。

      (2)提倡記錄預測結果。

      (3)思考:需要裝多少水?水的多少影響火箭的飛行嗎?需要打多足的氣?空氣的多少影響火箭的飛行嗎?

      3.小組交流方案,并相互質疑。教師對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先要明確學生的意圖,針對核心問題進行質疑。對不能達成共識的方面可做記錄。

      4.小組按設計方案做火箭。

      5.分小組放飛火箭

      教師要求:

      (1)裝水,打入氣體,增大封閉氣體的壓強,在水火箭尾部加接一根輕繩,便于實驗安全和回收方便。

      (2)請仔細觀察“水火箭”起飛后的現象,作好實驗現象和結果的記錄。

      (3)按照設計方法反復做幾次,如果需要可以修改設計方法。

      (4)實驗結束后整理好器材,做好交流準備。

      6.小組交流放飛火箭中的現象,提出更好的改進方法。

      7.解釋火箭飛行的道理。

      火箭飛離大氣層,必須自帶氧化劑,火箭的飛行主要靠向后噴出燃氣的反沖作用。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舉例說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并能說出引起兩種變異的原因;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既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初步體驗調查生物變異的方法,提高處理調查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調查結果的能力;舉例說出遺傳育種的幾種方法,以及在生產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在取樣、測量、整理數據、畫曲線圖等方面得到訓練,并使學生通過實驗得出變異是普遍存在的結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注高科技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能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來解釋生活現象。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對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的探究。

      2、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課時安排:1課時

      一、探究活動:測量和獲取實驗數據

      生物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變異的原因和類型

      二、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袁隆平與雜交水稻 這是說的變異現象。

      學生舉例,踴躍發言。

      討論使用什么樣的測量工具,兩人合作完成測量工作,并做好記錄。

      學生整理數據、畫出曲線圖,找出最大值、最小值,計算平均數。

      學生思考,分析原因。

      大小不同的花生應該是基因不同導致的。

      大花生(小花生)中有大有小,可能是環境引起的。

      看書上第44頁的圖片 中國有句諺語“一母生九子,十個樣”,你從這句話中能悟出什么?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 第五節 生物的變異)

      你還知道哪些變異現象?

      我們前面學過的各種相對性狀,其實也是通過變異產生的。下面我們對一種性狀的變異進行深入地探究。

      組織學生進行測量,應盡量減少誤差。

      與學生一起分析處理實驗結果

      為什么都是花生卻有大有小?

      大花生中有的個大有的個小,是什么原因?小花生也一樣。得出結論: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引導學生分析性狀是受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差異可以由基因不同引起,也可以由環境不同引起。

      引導學生深入地分析變異的原因和類型

      變異首先決定于遺傳物質基礎的不同,其次與環境有關。由遺傳物質的改變引起的變異是可遺傳變異,單純由環境引起的變異是不遺傳變異。

      引導學生分析高產奶牛的選擇繁育、小麥的雜交育種、甜椒的太空育種的原理。

      出示“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圖片或有關資料,使學生認識到科技造福人類的實例。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中國有句諺語“一母生九子,十個樣”,你從這句話中能悟出什么?

      學生:這說的是變異現象。

      教師:對,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生物變異的知識。(板書 第五節 生物的變異)

      教師:你還知道哪些變異現象?

      學生:比如金魚有許多種,菊花有許多顏色和形態,狗有很多品種。

      教師:說得很好。不同種類的生物固然千差萬別,同種生物之間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這都源于生物的變異。

      教師:我們前面學過的各種相對性狀,其實也是通過變異產生的。下面我們對一種性狀的變異進行深入地探究。(板書 一、探究一種變異現象)

      教師:按照課前分好的小組,每個小組有一份大花生,一份小花生,請你選擇適當的工具,來測量每個花生的長度。注意怎樣測才能使誤差降到最小?同時作好記錄。

      學生:討論使用什么樣的測量工具,兩人合作完成測量工作,并做好記錄。

      教師:把你數據進行整理,畫出曲線圖,找出最大值、最小值并計算出平均數。

      教師:通過測量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看著差不多的花生卻有大有小。

      教師:是的,這下你就認識到了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板書 生物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教師:為什么都是花生卻有大有小?大花生中有的個大有的個小,是什么原因?小花生也一樣有長有短,為什么?

      學生:學生思考,分析原因。

      教師:生物的一些相對性狀表現出的是數量差異(如大小花生的果實大小)。由于任何性狀都是控制該性狀的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基因組成相同的大花生(或小花生)果實的長度有長有短,這主要是環境引起的變異。但環境引起的變異程度是有限度的,所以大花生(或小花生)的果實大小總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學生:哦,是的,我畫的曲線圖就顯示了這種情況。比較這類相對性狀的差異,應該比較它們的數量的平均值。你們計算的平均值有什么差異?

      學生:大花生的大,小花生的小。

      教師:正常情況下,大花生果實長度的平均值應大于小花生果實的平均值。這種差異主要是由于遺傳物質的差異引起的。

      教師:從以上的分析討論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花生果實長度的變異,有的是環境引起的,有的是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的。

      教師:同學們再想一想,這兩種變異有什么本質的區別?

      學生: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變異應該可以遺傳,僅由環境引起而遺傳物質未發生改變的變異是不能遺傳的。

      教師:是的。(板書 變異的原因和類型)

      教師:人們在了解了遺傳變異的原理后可以把它應用在培育新品種上,請同學們來看書上的例子。(板書 二、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學生:看圖片,思考其中的道理。

      教師:由于遺傳物質的變異,不同品種或同一品種的奶牛控制產奶量的`基因組成可以不同,通過人工選擇可以將產奶量高的奶牛選擇出來(含有控制高產奶量的遺傳物質),通過繁育,后代還會出現各種變異,再從中選擇、繁育,數代后奶牛不但能夠保持高產奶量,甚至會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教師:大家再來看看小麥的雜交育種是怎么回事?

      學生:通過雜交,把好的基因組合在一起,即后代既高產又抗倒伏。

      教師:同學們判斷正確。那太空椒又是怎么產生的?

      學生:觀察圖片,思考。

      教師:太空椒是在太空條件下,引起基因發生改變而培育成的新品種。

      學生:就是基因突變吧?

      教師:對,基因突變可以引起生物的變異。還有染色體的改變也可以引起變異。利用遺傳變異的原理培育新品種的方法還有許多,同學們課后可以查閱資料,一起交流。

      教師:出示“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圖片或有關錄像資料,使學生認識到我國科學家的偉大和科技造福人類的實例。

      教學點評:

      該教學案例較好的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教改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體驗調查生物變異的方法,提高處理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倡導探究性學習,分析資料,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層層深入,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生知道空氣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輕。

      2、學生能在稱量的過程中,了解一些因素會影響稱量結果,產生誤差,學習準確稱量。

      3、學生體驗到實驗中會產生誤差,明白減小誤差對于試驗結果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1根長細木條(或竹條)、3根細線、1塊橡皮泥、1個氣球、1個皮球(視學校實際情況而定)、1個托盤天平(視學校實際情況而定)。

      教師準備:1個皮球(視學校實際情況而定)、1個托盤天平(視學校實際情況而定)。

      教 學 過 程

      一、空氣有重量嗎

      1、師:水有重量,石頭有重量,空氣有重量嗎?有什么辦法證明?

      2、生討論交流,提出采用自制的小天平來證實空氣是否有重量。并討論自制小天平的方法。

      3、指導學生自制小天平。

      4、小天平調平。

      5、給氣球充氣,觀察并記錄小天平的變化。(分組實驗)

      6、全班交流小天平的變化情況,思考:所有小組的實驗結果都一致嗎?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實驗結果不同?有什么辦法改進實驗,使效果更明顯,結果更精確?

      二、改進小天平的測量效果

      1、討論交流改進小天平測量的方法

      2、生選擇方法進行實踐,并討論解釋所觀察到的現象。

      三、天平稱量皮球的重量

      1、師:為了讓我們的實驗結果更精確,更有說服力,我們可以利用實驗室的天平稱來進行研究。

      2、師演示:將一只充滿氣但未充足氣的皮球放在天平的托盤上,稱出重量(讓學生來看),然后用氣筒給皮球充足氣。

      3、師演示測量充足氣的皮球的重量,請學生幫助觀察重量是否增加,增加了多少?思考:說明了什么?

      4、請學生觀察對比,托盤天平和自制天平有哪些主要區別。(托盤天平不僅可以測出空氣是否有重量,而且可以較準確地測出到底增重了多少)

      四、單元小結

      1、請學生將之前記錄的維恩圖等記錄表取出,再發給學生一張新的石頭、水、空氣對比表。請學生根據前面的實驗情況和記錄表完成對比表。

      2、根據對比表分析:這三種物質,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有哪些不同。

      3、出示更多物質的圖片,把這些物質分為液體、氣體、固體三類,說明分類的標準是什么。 (建議:天平上的圖釘教師可在課前幫學生固定好。)

      (先將氣球掛上,另一端掛上重物,想辦法使小天平平衡)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料、玻璃、纖維等。

      過程與方法:

      1.調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3.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發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重點

      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教學難點

      用適當的詞語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學準備

      6種用最常見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1.這個單元我們將開始學習“材料”,板書“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稱?什么物品是用這種材料做的?教師將學生說到的材料一一板書出來。

      2.看看自己和小組里的同學,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攜帶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試著把它們寫在書中的表格中。

      3.交流記錄的情況,看看有沒有出錯。

      4.這些材料在我們身邊應用很廣,書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們又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組合作完成調查表,對于難以判斷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請作出標記。

      5.調查結束后,在小組內討論以下問題:

      ①調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種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種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種材料制成的。

      ③哪種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全班交流

      哪些材料在我們身邊被廣泛使用著,為什么大量使用它們呢?

      二、觀察描述幾種常見材料的主要特點

      1.我們周圍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種材料組成的,比如一扇門,就使用了木頭、玻璃、金屬等材料,不同的部位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舉例說說你的想法。

      2.四人小組選擇兩種材料討論它們分別有什么主要特點和用途,并記錄下來。

      3.交流各組的記錄情況,有不同意見的及時補充,若認同其他組的觀點,及時將它補充在自己的記錄單上。

      4.請保管好記錄單,下次還要再使用。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區域生存的生物必須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即生態系統。

      過程與方法:應用分析推理等思維形式,對沙塵暴生成的原因進行分析。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認識到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應用分析推理等思維形式,對沙塵暴生成的原因進行分析。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沙塵暴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回顧知識,引入新課:

      1、學生自己的話舉例說明食物鏈、食物網、生態群落的含義。

      2、說明:自然界里某一區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3、提問:如果生態系統中的某一個環節受到了破壞,整個生態系統會怎樣呢?

      二、草原的生態平衡:

      1、現在讓我們以草原為例來研究有關生態系統的平衡問題。草原上常見的生物有鷹、兔和草,那么,這三種生物之間的食物鏈是怎樣呢?(學生畫出)

      2、設想一下:

      (1)如果鷹少了,會發生什么現象?

      (2)如果兔少了,會發生什么現象?

      (3)如果草少了,會發生什么現象?

      每個設想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然后再讓他們發表意見,最后得岀確結論。

      3、人類的哪些行為會造成鷹、兔或者草減少呢?(提示:為了經濟發展,人們會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塵暴:

      1、閱讀書20面有關沙塵暴的資料。教師可進行適當的補充。

      2、引導學生分析草原生態系統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類的哪些行為引起草原生態系統失衡?

      (2)這些行為的后果是什么?

      (3)最終結果是什么?

      3、小結:生態系統均衡發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類的許多行為都在破壞著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四、課外作業

      1、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許多的做法,并討論為了保護生態平衡我們國家都做了哪些工作,為什么?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查閱和收集有關遺傳和變異的圖片和資料,并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

      2.能引用資料編制科學小報。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人類利用遺傳學知識,改善了人類生活并促進了生產;

      2.知道生活中很多的農作物也是變異的結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自己獲得的資料,表達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體驗合作的快樂;

      2.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

      3.知道科學家為了研究遺傳和變異,進行了艱苦不懈的探索。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對于遺傳和變異的探索過程

      難點: 采用人工進行變異的好與壞

      教學準備

      相關圖片、材料,孟德爾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學生準備小報資料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效果分析

      一、調動學生已有經驗,導入新課

      1.我們已經學習了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后代長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我們一起來探索遺傳和變異的秘密吧!(板書課題)

      二、了解孟德爾的故事

      1.你知道現在遺傳學之父是誰嗎?

      2.學生講故事。

      3.你聽了孟德爾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試著對實驗結果作出你的解釋

      4.學生小組交流后再全班討論。

      5.但是后來的研究者又發現,用孟德爾的研究理論不能解釋另一些現象,究竟是什么現象呢?請一個同學繼續講故事。

      6.你對這個現象有什么解釋?

      7.教師:孟德爾的研究理論只解釋了生物間的遺傳現象,并沒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會產生變異的現象。

      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1.我們國家有一位水稻,他解決了世界農業科研難題,他就是我國著名的水稻袁隆平。

      2.誰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請同學說說。

      3.袁隆平在他的實驗中求的是遺傳還是變異?為什么說他解決了世界農業科研的難題?

      4.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或者閱讀教材49頁的資料――這些食物跟我們平時吃的有什么不同?

      5.學生回答

      6.這些都是經過改良的品種,你還了解哪些農作物的新品種?

      四、小課堂大辯論

      1.講解要求:本次的辯論會辯題是食用人工變異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觀點是合理,反方觀點是不合理。辯論雙方各3人,準備時間是5分鐘,觀點陳述為1分鐘,自由辯論時間是10分鐘,最后陳述時間為1分鐘。下面所有的學生都是評委,要投票選出獲勝方。有理不在聲高,要以理服人。

      2.分組辯論賽

      3.:這次的小課堂大辯論的獲勝方是*方。在現實生活中,合理利用科學技術才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五、編輯有關遺傳與變異的小報

      1.要求:小組為單位,分工合理,時間為一星期,在全班評出最優秀獎給予表揚。并且利用墻報進行展示。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科學的表達方式描述自己聽到的聲音。2、能夠在多個題目中確定適合自己探究的題目。3、能用“耳”和“眼”共同感覺各種物體發聲時產生的現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樂于對四周的各種聲音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題目。能夠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對聲音題目的看法。科學知識目標:能舉例說明四周的聲音是各種各樣的。能回納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教學預備:按組預備鼓和鼓槌1個、綠豆若干粒、鑼1面、鋼尺1根、紙杯1個

      教學過程

      一、引進

      在我們的生活中,風聲、雨聲、讀書聲,處處布滿著各種各樣的聲音。

      二、活動一:尋找聲音

      1、觀察書中的四幅插圖

      2、傾聽聲音:讓學生傾聽聲音,知道這個聲音是由誰發出的。

      3、想一下某些物體和動物在發出聲音時的變化。

      4、關于聲音,你想知道些什么?

      三、活動二:觀察物體發聲時的現象

      1、用“耳”和“眼”共同感覺各種物體發聲時產生的現象。

      學生實驗

      全班討論,交流得出結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填寫各種物體發聲時的現象記錄表討論物體發聲時有什么現象?它們有什么共同之處?

      2、提問:用什么辦法能使物體停止發聲呢?

      演奏者如何使鼓或鑼停止發聲?

      物體停止發聲時有什么共同的現象?這說明了什么?

      四、小結

      板書設計

      3 傾聽聲音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經歷探究熱的傳遞規律過程。

      2.加強測量水溫的技能訓練,培養連續觀察并記錄的能力。

      3.學會分析實驗現象及數據,找尋其中的科學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知道科學探究過程中,離不開認真細致的觀察。

      2.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樂于合作,扎實完成自己的任務。

      科學知識

      1.知道熱能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

      2.了解熱總是從高溫物體(部分)傳向低溫物體(部分),直到物體溫度相等為止。

      3.了解熱傳遞的三種方式。

      金屬棒、酒精燈、火柴、凡士林或蠟、支架、溫度計、大燒杯、小燒杯、熱水、冷水。 拓展課準備:酒精燈、火柴、三角架、石棉網、燒杯、水、茶葉、有關熱輻射的錄像資料。

      一.教學導入

      1.演示:將開水倒入杯中,放上湯匙,過會兒,讓學生摸摸。

      2.提問:“湯匙變熱了,熱怎么傳遞過來的?” 引導學生做出猜想后,進入下面的實驗研究。

      二.活動 物體怎樣傳熱

      1.教師介紹實驗裝置及實驗材料。

      2.猜測:火柴棒掉落的順序會怎樣?(猜測的理由)

      3.交待實驗注意事項。

      4.學生實驗。

      5.匯報。

      6.檢查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7.歸納:熱是從高溫部分傳向低溫部分。

      三.活動 測量變化的水溫

      1.組織學生預測:兩杯水的溫度各會有怎樣的變化?兩杯水最后會怎樣?2.討論要做好實驗,該怎樣進行?

      2.討論:要做好實驗,該怎樣進行?

      3.分組測量,認真觀察、準確讀數和及時記錄。

      4.分析數據,發現規律:

      熱從熱水杯傳向冷水杯,溫度的變化先快后慢,最后直至兩杯水溫度相等。

      四.拓展:熱的傳遞方式

      多媒體課件輔助介紹。

    科學教案 篇9

      活動準備:

      1、小泡沫板、石頭、玻璃珠、雪花片、小球、塑料瓶、操作盤放在桌子的中間。

      2、記錄表、筆、水盆 。

      活動過程

      1、教學活動的導入幼兒進入課室室后,坐在座位上。 老師:小朋友,我們來看看托盤中都放著哪些東西?

      2、猜測物體沉浮狀態并記錄老師:小朋友,請你們猜一猜,這些東西放入水中后,有哪些東西會沉到水底,有哪些東西會浮在水面上?

      設計意圖:

      孩子們在游戲及日常生活中,會發現一些奇怪的現象如船為什么會浮在水上走?為什么有些東西回會浮在水面而有些東西沉在水里?等等,為了使幼兒滿足幼兒的的好奇心,在探索身邊的的科學,接觸沉與浮的現象,并對沉與浮的現象做出簡單的分析、判斷和推理,因此設計了這個科學學習活動。

      活動目的:

      1、 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 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大膽操作和用語言較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 引導幼兒嘗試用簡單的圖畫記錄觀察和探索的結果。

    科學教案 篇10

      科學和我們

      一.學習目標

      1.嘗試說出人類健康面臨的挑戰

      2.舉例說出生物科學與社會關系

      3.嘗試像科學家一樣實驗

      4.了解自然發生說的含義及其相關的實驗

      5.了解科學實驗的方法和實驗各步驟的重要性

      二.學 習重 點

      1.人類面臨的問題及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

      2.舉例說出生物科學與社會的關系,人類健康面臨的新挑戰

      3.了解科學家挑戰“自然發生說”的主 要過程

      4.理解研究生命科學需要正確的方法

      三.知識梳理

      (一)人類面臨的問題之一:健康問題

      1、細胞的癌變

      ⑴概念:在個體發育過程中,有些細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而變成了不受機體控制的、連續進行分裂的惡性增殖細胞 ,這種細胞就是癌細胞。

      ⑵引起細 胞癌變的因素稱為致癌因子,致癌因子很多,大致可以歸納為3種類型:

      ①物理致癌因子:該類致癌因子主要是輻射致癌,包括紫外線、X射線、電離輻射等。

      ②化學致癌因子:如砷、苯、亞硝胺、黃曲霉素、煤 焦油等,農藥中的有機氯殺蟲劑等。

      ③生物致癌因子:乙肝、丙肝病毒 等。

      ⑶預防措施:

    關于科學和我們教學教案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集合10篇】相關文章: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集合6篇05-23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5-15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八篇05-26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九篇05-11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6篇05-11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十篇05-31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合集6篇05-30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5-29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匯編九篇05-27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匯總6篇05-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三区 | 一本清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无线码 | 亚洲日本337视频大全 | 色婷婷久久综合极速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