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2-07-09 15:07:39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合集7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合集7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初步培養幼兒的好奇心。

      2.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發展幼兒大小肌肉動作。

      3.知道兩種顏色加到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1)一瓶黃顏色的水。

      2)每組三個透明的小玻璃杯,分別裝有紅、黃、藍色三種顏料及棉簽等。

      3)記錄材料每組一份,涂色紙若干。

      4)水果籃樣圖人手一張。

      2.經驗準備:認識顏色、熟悉葉子、橘子、茄子的顏色和氣球的畫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情境導入

      師:孩子們,今天咱班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猜他是誰?

      魔術師扮演者:大家好!很高興認識你們,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魔術!想不想看啊?

      二、基本部分

      (一)魔術展示。

      魔術師:“我這有瓶什么顏色的水?”(黃色)

      “接下來,請你們跟我一起喊一二三,它的顏色就會改變,好不好?”“一、二、三”“變成什么顏色?”(綠色)你們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嗎?

      教師揭開謎底,將藍色和黃色的顏料混合就會變成綠色。

      (二)幼兒動手探索顏色的變化。

      1.師:“你們想不想也去變一變呢?”老師為每組準備了紅、黃、藍三種顏色,看看你們用這些顏色都能變出什么新顏色?然后把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講解操作時注意事項。

      當魔術師有個小小要求:不能把顏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3.教師指導操作,并注意引導幼兒記錄操作結果。

      (三)總結結論。

      1.師:紅和黃兩種顏色變出了什么顏色?還有哪一組和他們是一樣的?紅和藍拉手變出了什么顏色?藍和黃手拉手變出了什么顏色啦?

      2.幼兒說一種,教師就出示一張調色卡。

      紅+黃=橘黃

      黃+藍=綠

      紅+藍=紫

      念兒歌:紅和黃手拉手,變出橘黃色畫橘子;

      黃和藍手拉手,變出綠色畫葉子;

      藍和紅手拉手,變成紫色畫茄子。

      3.幼兒用變出的顏色給水果上色。

      三、結束部分

      1.總結收獲,評價幼兒的表現。

      2.展示幼兒作品。

    科學教案 篇2

      分析:

      沙子具有細小、松軟、加水后可以任意造型等特點,容易誘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欲。但平時,幼兒園的沙池或沙箱中的沙經常是干的或是濕的,而且玩沙活動大多安排在戶外活動時間,因此幼兒在玩沙時經常是在重復著鏟沙、倒沙和堆沙動作,玩得不豐富,沒有創造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幼兒不了解沙的特性,尤其不了解干沙河濕沙的區別,所以玩沙活動停留在淺表的動作上,玩法上沒有創造性。

      目標:

      1.通過幼兒吹、分離、挖、塑造、經驗回憶等活動,感知和探索沙輕、細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易造型的特性,了解沙的用途。

      2.發展幼兒的感知能力,誘發想象力和創造欲。

      3.引起幼兒對周圍自然物的關注,培養幼兒愛護周圍自然物的情感。

      4.學習能兩人和四人合作玩。

      重點:

      感知和探索沙的特性。

      難點:

      加水后沙在造型功能上的不同。

      環節:

      一、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干沙的特性:

      1.用紗窗布代替篩子分離出小石子和細沙,并通過觸摸、抓捏感受和體驗沙細小的特點。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體驗干沙輕的特點。

      3.把篩出的細沙倒入塑料杯中,通過觀察和攪拌體驗沙不溶于水的特點。

      4.尋找寶藏——通過用手扒開沙子找玩具的游戲。體驗干沙松軟的特點。

      二、體驗干沙與濕沙的區別:

      1.愛喝水的沙——往沙箱中加水,用手感知干沙與濕沙在捏合上的區別,即干沙輕,不易捏合;濕沙重,易捏合。

      2.小組造型活動,體驗濕沙可以任意造型。

      三、談話、討論,了解沙的用途:

      1.交流、分享關于沙的用途的經驗。

      2.介紹沙漏。

      延伸:

      一、沙能不能種養植物:

      提供兩盆植物(一盆用泥,一盆用沙),提出管理要求:每天給于一定的陽光;澆同量的水,一周施一次肥;每組做好紀錄。

      二、制作“七色彩泥”:

      在細紗中加入水和顏料,混合攪拌,把沙染成多種顏色的沙,然后將彩沙晾干,分層裝入或分色裝入物色透明的器皿內。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冬天到了,我們也隨著進入了《冬天的故事》這一主題活動。孩子們對人和動物怎樣過冬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對樹木是怎樣過冬的還知之甚少,因此我設計了《樹木過冬》這一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通過故事簡單了解落葉樹和常綠樹,及常見樹木的不同過冬方式。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簡單了解落葉樹和常綠樹。

      2、了解常見樹木的不同過冬方式。

      3、懂得要愛護樹木。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 了解常見樹木的不同過冬方式。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柳樹、楊樹、松樹等幾種常見的樹。

      物質準備:幻燈片、故事錄音、游戲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趣

      師:現在是什么季節了?

      師:誰知道我們是怎樣過冬的?

      師:那你們知道我們的大樹朋友是怎么過冬的嗎?

      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樹木過冬》的故事,小朋友要仔細聽,故事里都講了哪些樹,它們是怎么過冬的?

      二、欣賞故事

      (一)邊出示幻燈片邊分段欣賞故事邊提問:

      1、欣賞第一段故事,提問:

      ⑴小白兔在去小松鼠家做客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樹?

      (2)它們是怎樣過冬的?

      (3)像柳樹、楊樹這樣到了秋冬季節就落葉的樹叫什么樹?

      (4)小結:像柳樹、楊樹這樣到了秋冬季節就落葉的樹叫落葉樹。

      小白兔都著急了,他還要到小松鼠家去做客呢。我們看看它走到哪里了。(繼續放幻燈片和錄音)

      2、欣賞第二段故事

      (1)小白兔又來到哪里?

      (2)小白兔來到了松樹林中又看到了什么樹?

      (3)松樹在過冬的時候落葉嗎?

      (4)像松樹這樣不落葉的樹叫什么樹?

      (二)再完整欣賞一遍故事,使幼兒加深印象。

      師: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事情?

      師: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樹木過冬》。那為什么到了秋冬季節落葉樹就要落葉,而常綠樹卻不落葉呢?讓我們再仔細聽一遍故事。

      (再完整欣賞一遍故事。)

      提問:

      (1)像柳樹、楊樹這樣的落葉樹為什么到了秋冬季節就要落葉?

      (2)為什么像松樹這樣的常綠樹不用落葉就能過冬?

      (因為松樹的葉子像針一樣,外面包著一層像蠟一樣的東西,水分不容易散發掉,所以,松樹不用落葉就能過冬。

      (3)常綠樹是一直都不落葉嗎?它們是怎樣落葉的?

      三、小結

      師:聽了這個故事后,你知道了一件什么事情?

      師:除了柳樹和楊樹外,你還知道什么樹是落葉樹?

      師:我們小朋友還有好多不認識的樹,不知道它們是怎樣過冬的,我們回去問問爸爸媽媽,然后再來和老師和小朋友交流,好嗎?

      情感教育:

      師:冬天天氣又冷又干燥,我們的大樹朋友的樹枝很容易折斷,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大樹朋友呢?

      幼:我們應該保護大樹,不折樹枝。

      四、游戲:

      師交待游戲規則:小朋友自己選擇扮落葉樹或常綠樹的樹葉寶寶,我們一起隨音樂翩翩起舞,音樂停止時落葉樹的樹葉寶寶飄落。扮常綠樹停止搖擺,但不落葉。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以“冬天來了,我們是怎樣過冬的?”“你們知道我們的大樹朋友是怎樣過冬的嗎?”自然地導入主題,然后邊出示幻燈片邊放錄音分段欣賞故事,并提出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聽故事,使幼兒初步了解了落葉樹和常綠樹,以及樹木不同的過冬方式。從整體上看基本完成了活動目標,但在活動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1、我在活動中采用了邊出示幻燈片邊放錄音欣賞故事的方法,沒有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我想如果采用邊出示幻燈片教師便聲情并茂地講故事的方法,也許會更吸引孩子,活動的效果就會更好一些。

      2、在活動中提出的有些問題有些難,比如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小白兔是怎樣問柳樹公公的?柳樹公公又是怎樣說的?”因為故事中柳樹公公說的話很長,幼兒很難聽兩邊故事就能復述,因此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只有一名幼兒能較好地復述出了柳樹公公的話。這是我在備課的時候沒有充分地考慮幼兒的能力。

      3、在活動中幼兒回答問題的時候我沒有要求幼兒說完整話,這不利于幼兒的語言能力的發展和提高。

      4、在活動中沒有面向全體幼兒,只是對舉手的幼兒給予的較多的關注,忽略了沒有舉手的幼兒,使他們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到活動中來。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會多向其他的教師學習,通過各種方式學習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能力。

      2、幼兒能夠把觀察到的東西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1、課件:迎春花的變化

      2、課件:小蝌蚪的生長變化

      3、課件: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

      4、紙、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小朋友,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爸爸媽媽叫我寶寶,后來,我慢慢長大了,變成一個大姑娘,你們說我還會變嗎?會變成什么樣?

      2、請小朋友尋找自身的變化

      二、找教室里的變化

      幼兒去教室四周圍找,找到后逐一講述。

      三、尋找教室外的變化

      幼兒結伴商量后再講述。

      四、課件:迎春花的變化

      通過課件演示,幼兒觀察迎春花的變化。

      五、課件:小蝌蚪的生長變化

      六、課件: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

      七、畫漸變圖

      幼兒畫好以后互相交流。

      活動結束。

    科學教案 篇5

      一、導入

      1、談話: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從古代神話故事嫦娥奔月--人類幻想登月,到1969年7月21日人類終于成功登上了月球,并拍攝了許多照片(多媒體課件展示)。到1972年12月,人類先后6次登上月球進行了探索研究,月球是我們人類的鄰居,美麗而又神秘,你最想了解哪些有關月球的知識?

      2、這節課,請你做一個月球探險家,去探索月球的無窮奧秘?

      學生質疑。

      從生活經驗入手,創設情境,為后面的探究奠定基礎。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提出感興趣的話題

      二、探究活動

      1、引導討論,提示學法。

      你想通過哪些方法來探索有關月球的知識?

      2、分組自學,指導探究。

      下面請同學們將搜集的資料分小組交流一下。

      3、組織討論,課內交流。

      教師利用課件展示。

      重點知識:

      (1)月球是個球體,是地球的衛星,距離地球約384000千米。

      (2)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個月球才有一個地球大。

      (3)月球不會發光,我們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陽的光。

      (4)月面高低不平,表面像鋪上了一層細細的粉末。

      (5)月球上沒有大氣,沒有風、雨,是一個寂靜、干旱、黑暗的世界。

      (6)晝夜溫差大,白天最高120℃,晚上可降到零下180℃以下。

      (7)月球引力小,只相當于地球的六分之一,人在上面輕飄飄的。

      (8)沒有植物、動物,沒有生命。

      4、在進行了一番探索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5、我們雖然已經知道了月球的一些知識,但人類并沒有停止對月球的探測,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對月球將會有新的發現,科學家已經設想在月球上建立人類生活基地(出示圖片),如果讓你設計,你看需要哪些設施(要適應月球上的自然環境)。

      6、如果那一天實現了,請你想一想,未來的月球將會是什么樣的?

      生:……

      小組交流。

      生:……

      生:……

      讓學生經歷表達、傾聽、交流的科學學習過程。

      培養學生根據有關資料、聯系事實,通過推理,初步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索方法。

      熟記

      1、同學們想的很好,我想不久的將來,我們的目標一定會實現。此時,你能用一兩句話來表達自己的學習感受嗎?

      2、科學的探索是無窮無盡的,一個個未能解開的難解之謎等待著我們去探索,我們要好好學習,認真探索,一步一步開啟科學知識的大門。

      3、課后上網進一步了解有關月球的知識,把所掌握的知識用網頁、幻燈片等形式反映出來,下節課舉行一個月球探秘展示評比活動

      知識梳理

      讓學生體會科學與現實生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科學常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

    科學教案 篇6

      一、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是我們托班一個“玩沙玩水真快樂”主題下的一節活動。在依據托班寶寶對水的喜愛,喜歡玩水的特性,設計本次活動。考慮到讓孩子在游戲中鞏固對水的顏色認識,安排了顏色分類環節。為培養孩子主動探究和對科學的興趣,積極引導孩子的自主的發現和加入多環節的嘗試操作。而托班的孩子需要在多動手操作的過程來增加他們的經驗感知。所以本次活動是緊緊圍繞孩子特點和已有經驗來展開的,特別考慮到孩子自主性的培養。

      二、活動目標:

      1、能對水變色現象感興趣,能知道水變色是由顏料加入產生的。

      2、能大膽的嘗試操作搖瓶娃娃,并對瓶娃娃按顏色進行分類。

      3、能大膽嘗試探究水變色的顏色,能大膽的將顏料加入到水中,觀察水的變化過程。

      三、活動準備:

      1、人手一只透明礦泉水瓶(瓶蓋上放好顏料紅、黃、藍)、三個大筐子(紅色、黃色、藍色標記)

      2、四組透明塑料盒子,裝上清水,每組三個滴管、三色顏料(紅、黃、藍)

      3、三色卡每種顏色四張。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能對水變色科學現象感興趣,并能準確的對顏色進行分類與辨別。

      難道:幼兒能自主的進行科學的探索,能大膽的進行活動操作,活動過程秩序井然。

      五、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今天老師變成魔術師咯!給小朋友變個魔術吧!仔細看清楚咯,老師的瓶娃娃會發生什么變化!老師又是怎么變的!

      2、老師雙手用力搖瓶娃娃,邊念“咒語”:“變、變、變!”

      3、引導幼兒說說瓶娃娃發生了什么變化。

      (二)引導幼兒嘗試操作搖瓶娃娃1、剛才老師是怎么變的?(雙手握瓶子,用力搖,邊念咒語“變變變!變變變!”)2、請小朋友做一回小魔法師來變一下魔法,嘗試將瓶娃娃變身!

      3、幼兒操作搖瓶娃娃

      4、檢驗魔法師是否都合格,給魔法師貼上相應顏色的花。

      (三)引導幼兒將瓶娃娃進行分類

      1、請小朋友將瓶娃娃分別送人相應顏色的家。

      2、檢驗是否有瓶娃娃送錯家。

      (四)引導幼兒探究水變色的原因。

      1、教師拿出同樣有顏料蓋子的瓶娃娃。小朋友,你猜猜看顏色會是哪里變出來的?

      2、引導幼兒找找變色的原因在哪里。(嘗試在瓶蓋上找一找)

      3、小結:原來是瓶蓋上裝上了顏料,顏料加入水中,水就會變顏色了。

      (五)變色游戲

      1、小朋友真能干,居然能把魔術的答案接開了。老師還想到一個好玩的游戲“顏色變變變!”

      2、老師拿一個大滴管,將顏料(紅色)吸到水箱里,引導幼兒觀察水的顏色變化,在那攪拌棒將顏色攪拌均勻。

      3、教授滴管使用的方法:小滴管,小腦袋擠一擠,松一松;小水箱上再來擠一擠,松一松。

      4、引導小朋友上來嘗試將自己喜歡的顏色滴進去,觀察變化引起興趣。

      (六)活動延伸我們去班級里,每個寶寶都去嘗試玩一下顏色“變變變”游戲。

      1、托班體育:顏色找家

      2、認識紅黃綠—托班游戲教案

    科學教案 篇7

      目標:

      1、在撿菜的過程中進行分類比較,了解韭菜。大蒜。蔥的不同特征。

      2、在種植過程中,發現根能吸收營養,幫助植物生長。

      準備:

      1、韭菜 。大蒜 。蔥。

      2、筐若干個(三只以上)。

      3、小花盆若干。

      過程:

      一 、談話

      你們在家吃過韭菜 。大蒜 。嗎?那認識它們嗎?

      二 、揀菜

      1 、出示一筐菜。

      菜場一早送來許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幾種菜混在了一起,給廚房的廚師帶來了許多麻煩。廚師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把這些菜分開放在各自的筐里。

      2 、幼兒一邊揀菜一邊把菜分別放入不同的筐中。

      我們來幫廚師把菜分分開,把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 、討論:為什么要這樣分開擺放?

      好,我們把菜分好了,那想想為什么要這樣分開 擺放呢?這樣擺放有什么好處?

      4 、引導幼兒說出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征。說說誰像哥哥,誰像弟弟,誰像妹妹。

      剛才我們說了為什么要把這三種蔬菜分開,那誰能來說說這三種蔬菜,它們有什么特征。如果它們是一家人的話,你說說誰像哥哥,誰像弟弟,誰又像妹妹呢?

      5 、師小結。

      韭菜妹妹的葉子從上到下都是一樣粗的,葉子是扁的 。窄的;大蒜哥哥的葉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寬又扁;蔥弟弟的葉子中間是空的,圓柱形的。

      三 、種植韭菜、大蒜(有根的)、蔥(有根的)。

      1 、剛才我們了解了這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征,現在我們要來種植這三種蔬菜,那該怎么種呢?

      2 、取部分韭菜 。大蒜 。蔥,切下其下半段。

      每個小朋友先選其中一樣蔬菜,然后把你選的這樣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還剩下些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

      3 、把它們種植在同一花盆里,比一比誰長的高。

      我們把三種蔬菜的下半段種在花盆里,看看它們誰長的又快又高。

      4 、幼兒種植蔬菜

      5 、把它們放在自然角中,鼓勵幼兒學著照顧,并觀察其生長情況。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蝸牛09-11

    春天科學教案03-09

    科學教案范文04-06

    有關科學教案06-12

    走進科學教案12-08

    科學教案《賽車》04-07

    走進科學教案12-08

    科學教案《病毒》10-16

    科學教案:刷子09-2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婷婷 |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 |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 | 亚洲午夜福利片在线 | 日鲁夜鲁亚洲鲁鲁在线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