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2-08-11 15:17:14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中班科學教案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中班科學教案10篇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發現人的聲音是不同的。樂意嘗試讓自己的聲音發生變化。

      2、能運用積極的情緒參與活動。

      3、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過程:

      一、傾聽人聲,比較聲音不同1、傾聽幼兒身邊不同的聲音,說說他們聲音的不同。

      小結:原來人的聲音是不同的,有的音量大些,有的小些,有的粗些,有些細些、有的語速快些有的語速慢些。

      大膽嘗試,變化不同的聲音1、討論并嘗試:(某某老師我愛你)二、關鍵性提問:你能變出不一樣的聲音嗎?

      追問:(你能變出幾種不一樣的聲音?你是用什么方法變的?)2、挑戰度升級:根據出示的內容進行不同的變聲。

      三、角色變聲1、出示動物角色能根據外形特性故事情節進行變聲。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以孩子們多變的嗓音為探究材料的科學活動,在實施過程中體現了以下兩個特點:

      一、探究過程快樂。

      1、快樂的游戲情境。

      以幕后打招呼的游戲導入活動,先引導幼兒感知聲音的粗細,進而探究聲音的其他簡單變化,再到技術加藝術化的口技嘗試,讓幼兒始終保持著較高的興趣。

      2、快樂的交流表演。

      教師沒有泛泛地講解聲音有多少種變化,而是鼓勵幼兒自由地交流一句話來體現他們探究的聲音變化的過程:聲音變粗變細、變快變慢、變高變低亦或是情緒的變化;特別是在模仿口技表演環節,幼兒很主動地要求表演,技能上無可厚非是欠缺的,但表演的范兒還是十足的,儼然就是一個個小小的口技演員,紛紛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二、經驗提升無痕。

      1、無痕解決重難點

      幼兒如何能合理有序地將自己探究的聲音變化的方式盡數來交流與表現呢,為了解決這一重難點,我設計了記錄表,嘗試讓幼兒自己做記錄,這樣便于記錄者交流,也便于教師了解幼兒的思考過程,同時也能讓其他幼兒參與其中來提出問題;幼兒是否能運用各種方式來變化聲音呢,我設計了看標記演唱《小兔乖乖》的歌曲,演唱有三遍,這三遍體現了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此類方法的運用,使難點易化,有利于幼兒主動建構提升經驗。

      2、無痕提升再拓展

      科學集體活動一定要讓幼兒有提升、有發展,于是我精心準備了一組口技大師表演的聲音與視頻《邊防哨所的一夜》,帶給孩子們強烈的聽覺和視覺沖擊力,拓寬了幼兒視野,提升了科學探究的素養,為幼兒今后科學探究精神的樹立奠定了良好基礎。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看誰噴得遠

      中班科學活動:

      看誰噴得遠

      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并了解水位高度與水柱噴射距離間的關系。

      2.啟發幼兒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合作能力。

      3.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準備:

      1.可樂瓶若干,根據需要在每只瓶子上鉆洞并用膠布封住,然后裝上水。

      2.小紅旗和小黃旗每人各一面,藍、紅三角形若干。

      3.用于加水的桶和杯子各一只,膠布若干。

      4.用來測量水位高度的繩若干。

      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發興趣

      1.小朋友都喜歡玩水。今天我準備了一些瓶子,我們一起來玩噴水的游戲,好嗎?

      二、動手操作,交流經驗

      (一)進行第一個實驗。

      1、你們的桌子上都有兩個瓶子,這兩個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

      2、我聽到大家都說得很好,現在請你們用膠布把洞口封住,然后加水到黑色的線上。

      3、果同時撕去洞上的膠布,你們猜一猜是黃色的水噴得遠,還是藍色的水

      噴得遠呢?在你認為噴得遠的瓶子后面插上小黃旗,如果你認為它們噴得一樣遠,就在兩只瓶子中間插上小黃旗。

      4、(都做完了)現在請兩位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膠布撕開,然后把兩個瓶子放在一起,仔細觀察,在噴得遠的瓶子后插上小紅旗表示實驗結果,觀察自己的猜測與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5、提問:怎么樣?猜想結果與實驗結果一樣嗎?那你們發現了什么?為什么噴出的水會一樣遠呢?

      6、師操作,驗證結果。

      7、請幼兒用繩測量噴水的洞口離水面的高度。

      8、發現了什么?

      9、師再次操作,驗證結果。

      10、出示總表,小結:水位一樣高,洞口一樣高,一樣大,它所受的壓力就一樣,所以,噴出的水就一樣遠。

      (二)(出示有兩個洞的瓶子)進行第二個實驗。

      1、師:看,這個瓶子有兩個洞,如果同時撕去洞上的膠布,你們猜一猜哪個洞的水噴得遠呢?在你認為噴得遠的洞旁邊貼上藍色的三角形,如果你認為它們噴得一樣遠,就在兩個洞中間貼上藍色的三角形。

      2、都做完了)現在請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膠布撕開,仔

      細觀察,在噴得遠的瓶子旁貼上紅色的三角形表示實驗結果,觀察自己的猜測與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3、提問:怎么樣?猜想結果與實驗結果一樣嗎?那你們發現了什么?

      4、師操作,驗證結果。

      5、為什么下面的洞水噴得遠?

      6、小結:雖然,洞口一樣大,但下面的洞比上面的洞低,下面的水就多,

      壓力就大,所以,下面的水就會噴得遠。

      (三)觀看錄象,拓展經驗。

      1、出示洞口一樣高,一樣大,但水位高度不一樣的瓶子進行比較。

      2、出示水位、洞口一樣高,但大小不一樣大的瓶子比較。

      延伸:

      出示洞口一樣高一樣大,但水位不同,并蓋緊蓋子的兩只瓶子,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實驗,看哪只瓶子噴得水遠?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初步觀察物體的吸水現象,通過動手操作感知不同物體的吸水能力。

      2. 對實驗有探究興趣,樂于在活動中動手操作并記錄。

      3. 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 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 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白紙、水果外的塑料網、面巾紙、棉布、紗布、小木塊、棉花、泡沫等

      2.魔術材料:海綿、水杯、裝有水的瓶子等

      3.伴奏音樂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形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我今天要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看看誰最聰明能發現其中的秘密。

      1.出示2個杯子,杯子放在桌子上,將瓶子里的水倒進杯子里,請幼兒猜猜水在哪個杯子里。(音效)

      2.猜測并揭示魔術秘密。

      請幼兒猜測水倒不出來的原因。揭曉答案,原來水被海綿吸收了,演示海綿吸水的過程。

      3. 你想不想來試一試?顏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材料

      二、幼兒通過實驗感知不同物體的吸水能力,交流操作經驗

      1. 簡單介紹操作材料(PPT展示)

      操作材料:白紙、水果外的塑料網、面巾紙、棉布、紗布、小木塊、棉花、泡沫,材料人手1份。

      幼兒人手一份:托盤、水杯、瓶蓋子

      請一名幼兒上來與教師一同示范如何選擇材料。要求:思考后選擇物品實驗,物品不能從杯子里掉出來,水要適量(2小杯),在操作盤里操作。

      2.自由選擇材料,尋找可用來吸水的材料。

      3. 幼兒操作,教師協助。

      4. 操作結束后,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1)你都試了哪些材料?有哪些可以吸水?你上來給我們演示一下好嗎?

      (2)請個別幼兒演示

      三、幼兒再次嘗試,并嘗試記錄實驗結果

      1.“我們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吧!”投影記錄表,“海綿吸水,演示打鉤,告知不吸水打叉)以圖表的形式表現出來,吸水的用√表示,不吸水的用×表示。

      2.展示幼兒實驗成果(投影記錄表)

      四、活動延伸,遷移生活經驗

      (PPT圖片)這些吸水的物品在生活中有很多作用呢,毛巾吸水可以洗臉;布吸水可以抹桌子、拖地;紙吸水可以擦汗、擦鼻涕;棉花做成棉簽,打針的時候用等等。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發現筷子、勺子、吸鐵石能從米中取出小鐵珠,感受吸鐵石給米中取物帶來的方便。

      2、能積極參與活動,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3、萌發進一步探索吸鐵石的秘密的欲望。

      【活動準備】

      1、每組準備一個盒子,里面撒一些米,在米中混合一些小鐵珠。

      2、每組準備一份取物的工具,有筷子、勺子和吸鐵石。分別放置在小籃子里。再準備每組一個空盆子。

      3、教師準備二張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一天晚上,有一只老鼠出來偷吃米,還把許多的小鐵珠打翻在米缸里了。米和小鐵珠混在一起。你有什么好辦法幫我把小鐵珠取出來嗎?

      幼兒自由說說取小鐵珠的方法。

      二、提供工具,讓幼兒說說都有什么工具。

      1、出示:筷子、勺子、吸鐵石,猜一猜,這些工具能把小鐵珠取出來嗎?

      2、出示統計表(一),介紹記錄方法(在表格中第一格打勾和叉)。

      三、探索:

      1、老師說明要求:每人選一樣工具,把取出來的小鐵珠放在空盆子里。換工具時要把原來的工具放好,注意不要把米弄出來。取出小鐵珠后想一想:你用的什么工具?是怎樣取出來的?

      2、幼兒開始取物,并記錄(記錄在相應工具后面第二格,打勾和叉)

      請幼兒說說你用的什么工具,是怎樣取的?和你猜想的是不是一樣?

      3、什么工具取回形針又快又方便?幼兒自由地說說。

      四、取鐵珠比賽。

      1、每人取一樣工具,不能換工具,又快又好地取小鐵珠,在老師規定的時間看誰取的小鐵珠多,老師喊停必須停下來,否則算犯規。

      2、記錄結果,數小鐵珠的個數,在記錄(二)中填寫。

      3、得出結論:取米中的小鐵珠用吸鐵石又快又方便。

      【活動延伸】

      吸鐵石有這么大的本領,它還可以幫助我們做什么呢?我們下次再來討論。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選擇這一內容,首先考慮動物是中班孩子科常活動一個主要內容,同時孩子們對自然界的動物充滿著好奇,十分喜愛。挖掘動物不同睡覺姿勢這一知識能更有效促進幼兒進一步探索、關注動物習性的興趣和欲望。

      在設計時,注重以幼兒學,教師輔的教育觀念,讓幼兒自己操作、觀察,再以幼兒講講、學學、猜猜,始終用動物有趣的睡覺姿勢吸引幼兒聽、學,在活動中感受愉悅。

      活動目的:

      1、幼兒通過找找、看看、說說了解常見的動物不同的睡眠姿勢。

      2、進一步萌發幼兒對動物睡眠姿勢的探索興趣。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教師大圖片、幼兒每組一套操作卡片活動流程:

      操作卡片 → 圖片講述 → 延伸豐富 → 游戲鞏固活動過程:

      一、操作卡片今天,老師為每組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有趣的動物卡片,大家去看一看,找出一個你覺得在睡覺的動物,和好朋友看看、講講!

      幼兒操作卡片,教師引導提問。

      1、你找到哪個動物在睡覺?2、你從哪里看出它在睡覺呢?

      二、圖片講述1、 提問:誰講給大家聽聽你找到哪個動物在睡覺?為什么你覺得它在睡覺?(邊講邊出示大圖片)2、 總結:你們真聰明,知道仙鶴是單腳站著睡覺的。馬是四腳站著睡覺的。貓頭鷹是睜只眼閉著眼睡覺的`。蝙蝠呢?蛇呢?(蝙蝠倒掛在樹上睡覺;蛇盤著身體睡覺)。(幼兒若已基本了解可省略)它們和我們人類睡眠姿勢不一樣。

      三、延伸豐富1、 除了我們剛才認識的動物有奇怪的睡覺姿勢,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有不一樣的睡覺姿勢嗎?(幼兒討論、講解)2、 快看,誰來了?(放圖片、蠶寶寶、魚)提問:它們是誰?猜猜它們是怎樣睡覺的?(教師幫助:蠶寶寶抬著頭睡覺;魚兒停在水中睡覺)大家也學它們做做動作。

      四、游戲鞏固今天,我們有這么多小動物來一起做個游戲《它們睡著了》。我叫一個小動物名字,大家趕快學它們睡覺姿勢,看看誰做得快做得好。

      (教師叫動物名字后,換成教師做動作幼兒猜,也可幼兒間互叫互學)自然界有好多動物有奇妙的睡覺姿勢,你們回去看看電視、看看書以后再來講給大家聽!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蜘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了解各種各樣的小型動物。

      2.激發幼兒觀察和認知小蜘蛛的興趣,發展幼兒細致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蜘蛛在哪里

      2.課件:圖片-蜘蛛

      3.ppt課件:巨型蜘蛛

      動畫片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謎語:一個小珠子,吐絲結網子,網子粘蟲子,吃成小胖子。

      2.教師:你們知道蜘蛛在哪里嗎?

      二、 展開

      1. 你們想看小蜘蛛的動畫片嗎?

      播放動畫片:蜘蛛在哪里,幼兒觀看。

      讓幼兒說一說蜘蛛長什么樣子。

      2.利用蜘蛛圖片,細致的觀察蜘蛛的外形特征。

      (1)蜘蛛的頭胸部長著什么?它的腹部是什么形狀的?

      (2)小結:蜘蛛的身體分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

      頭胸部有蜘蛛的口器、八只步足,腹部一般為圓形和卵圓形,能紡出絲的紡織器在腹部。

      3.了解生活習性。

      (1)你在哪里見過蜘蛛?蜘蛛是怎樣捕食的?

      蜘蛛喜歡吃什么?

      (2)小結:蜘蛛生活在樹上、草間、石下、水邊、洞穴、灌木叢等處,能適應各種環境,有的蜘蛛結網捕食,有的蜘蛛四處找吃的,還有的生活在洞穴中,蜘蛛以昆蟲、多足類動物為食物。

      4. 了解蜘蛛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1)蜘蛛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幫助?

      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小蜘蛛?

      (2)小結:蜘蛛能捕捉農田里的很多害蟲,有的蜘蛛還可以入藥。

      因此,蜘蛛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和利用蜘蛛。

      5.了解蜘蛛的種類

      (1)Ppt課件:巨型蜘蛛

      (2)通過觀察,讓幼兒知道蜘蛛有很多種類型,還有毒性蜘蛛。

      三、結束部分

      鼓勵幼兒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其他小型動物,激發對小動物觀察活動的興趣。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一、觀看視頻,感受沉浮現象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神奇的視頻,我們先一起來看一下吧!

      師:從視頻中你們看到了什么?

      (1)幼:乒乓球、玻璃球等

      師:哦,看到很多的東西吧!那誰能告訴我,是什么沉到水下去了,又是什么漂浮在水面上?

      (2)幼:看到玻璃球沉到水下去了,乒乓球在水面上

      二、教師做實驗,幼兒觀察沉浮現象

      師:小朋友們真棒,觀察的很仔細!今天老師準備了很多東西,我們也來做一回科學家,看看哪些東西會沉到水底,哪些東西又會浮在水面上。

      1、出示鐵釘

      師:看,這是什么?

      師:你們猜,鐵釘會沉到水底,還是會漂浮在水面上呢?

      師:我們一起來做個試驗,看看小朋友們說的到底對不對。

      師:看,現在發生了什么?鐵釘怎么樣?哦,沉到水底啦!

      師:既然鐵釘沉到了水底,我們就在這張記錄表上,鐵釘的下面用“↓”表示“沉”(教師在白板上展示如何做標記)

      2、出示泡沫

      師:看,這又是什么?

      師:猜猜看,泡沫會沉下去嗎?

      師:我們一起通過實驗看看吧!

      師:哪個小朋友告訴我,現在出現了什么現象?

      師:哦,泡沫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我們要在記錄表上找到泡沫一格,在他的下面用“↑”表示浮。

      3、出示乒乓球

      師:你們看,乒乓球是沉還是浮呢?

      師:誰能告訴我,我們該用什么標記表示它?

      4、出示磁鐵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差不多每天都要和紐扣它打交道。它來源于生活,是很好的教材。小小的紐扣在生活中是那么平凡,可平凡的紐扣在孩子的奇思妙想中變得那么神奇、多變。我就抓住這一契機,設計了這一活動。在活動中我注意創設操作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通過眼、腦、手等多種感悟協調活動,旨在激起幼兒用紐扣設計創作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一、活動目標:

      1、在認識紐扣的基礎上,能說出紐扣的多種用途,并用各種紐扣組合成各種有趣的東西。

      2、培養幼兒的想象里和創作力。

      二、活動準備:

      1、各種紐扣若干、鉛畫紙、膠水、蠟筆人手一份。

      2、紐扣放大圖片一張。

      三、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

      (1) 今天老師呀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你們猜一猜,她是誰?

      (2) 出示紐扣的大圖片:你們看誰來了(紐扣寶寶)

      2、引導幼兒說紐扣有什么用途。

      (1)小朋友誰來說說紐扣有什么用途?(扣衣服)

      (2)紐扣除了可以把衣服扣起來,還有什么其他用途呢?你們想一想,動動腦筋!

      (3)幼兒討論。

      (4)幼兒回答:

      A、紐扣可以釘在包在很漂亮。

      B、紐扣可以釘在鞋子上也很漂亮。

      C、紐扣還可以做釘在帽子上。

      D、紐扣還可以做洋娃娃的眼睛。

      (3) 小朋友真的好能干!發現了紐扣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用途。

      3、發揮想象,引導幼兒用紐扣拼出不同的圖案。

      (1) 紐扣不僅在我們生活中有這么多用處,還能用來變魔術呢!瞧,紐扣變成什么了啊?

      用一個紐扣、兩個紐扣……四個紐扣,添上觸角、腳,“哇”變成了什么?(毛毛蟲)

      一個兩個三個四個紐扣,中間一根小棒,“哇”變成了豆腐干。

      用一個大紐扣、八個小紐扣,變成了一朵美麗的小花。

      剛才老師用不同的紐扣變成了各種物品,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用紐扣來變魔術呢?(想)

      4、幼兒操作

      今天老師在你們的桌上放上了許多不同形狀、不同顏色、大小不一的紐扣,現在請你們用各種不同的紐扣拼成各種物品!

      (1)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2) 請小朋友介紹一下,你用紐扣拼成了什么物品。

      (3) 展示幼兒的作品,分享創作成果。

      活動延伸:

      (1)在益智區放置各種紐扣,讓幼兒進行紐扣變魔術的游戲。

      (2)在美工區放置畫有人物、動物、頭像輪廓及大大小小的紐扣,供幼兒想象貼上眼睛和嘴巴。

    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螞蟻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習性。

      2、通過觀察、交流、討論等,發現螞蟻的基本特征。

      3、愿意參加探索活動,知道要愛護螞蟻。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螞蟻的特征

      2、小螞蟻若干,小昆蟲盒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觀察螞蟻,引起幼兒的討論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小客人,它長得很小很小,仔細看一看,會是誰呢?

      二、展開

      1、課件演示:

      幼兒有序地從整體到局部進行觀察,認識螞蟻的外形特征。

      2、教師:看清楚了嗎,螞蟻長得什么樣子?

      幼兒在集體中進行交流。

      3、提問:

      (1)頭上有什么呀?觸角是直直的嗎?(觸角、眼睛、嘴巴)

      (2)螞蟻的觸角有什么用呢?

      (3)螞蟻的身體分成幾個部分啊?(頭、胸、腹)

      (4)螞蟻有幾條腿?長在哪里?

      4、教師螞蟻的外形特征。

      螞蟻由頭、胸、腹組成,頭上長著一對觸角,一雙眼睛和嘴巴,身上長著六條腿。

      三、觀看課件,了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1、討論:小螞蟻的家在哪兒?

      2、引導幼兒觀察了解螞蟻的主要生活習性。

      四、拓展經驗觀察各種各樣的螞蟻,比較不同。(大小、顏色、花紋)

      教師:螞蟻的種類可多啦,我們就有600多種。

      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呢?

      (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自由討論。)

    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進一步了解葉子的各種食用方法。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良好的傾聽習慣。

      3。體驗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教育幼兒多吃蔬菜,不挑食。

      活動準備

      1。各種可以食用的葉子:大白菜、包菜、生菜、香菜、枇杷葉、魚腥草等。

      2。方籃若干個(標有生吃、熟吃、做藥等圖形標志)。

      3。課件《可以食用的葉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活動

      1、師生共同回憶葉子的用途,許多葉子我們人可以吃。

      (1)教師:小朋友們平時吃過那些葉子呢?你是怎么吃的?

      (2)集中討論:你吃過那些葉子,你是怎么吃的?

      2、教師小結:原來葉子有這么多的吃法呀,有的可以煮熟了吃,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作藥吃。

      二、分類活動:

      1、第一次分類:

      教師:今天,林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許多可以吃的葉子,請小朋友找一找,想一想,

      那些葉子你吃過,你是怎么吃的,然后把它放入三個相應的籃子里。

      (依次出示三種標志并作解釋)。

      2、教師檢查其中一組幼兒分類情況,指出明顯的錯誤,引導幼兒進入第二次分類。

      教師:小朋友分得這么多,老師都檢查不過來了,請小朋友也來當當小老師,檢查一下別的小朋友分得對不對,好嗎?

      如果不對,請你把它找出來,放在合適的籃子里。

      3、小結,請幼兒說說:你發現哪些葉子分錯了,你是怎么分的。

      4、教師:其實我們可以食用的葉子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

      (1)幫助幼兒進一步鞏固葉子的食用方法。

      (2)顯示一些可以食用的葉子,請小朋友說說這些葉子叫什么,是怎么吃的。

      5、提問:剛才我們認識了這么多可以吃的葉子,你們知道它是從那里來的嗎?是誰種出來的?

      教師鼓勵幼兒將平日里看到的農民伯伯及爺爺奶奶種菜的樣子大膽的表現出來。

      三、以談話的形式進行品德教育:

      1、知道蔬菜有營養,要多吃蔬菜。

      2、知道農民伯伯種菜很辛苦,要尊敬他們。

      延伸活動

      1、制作葉子拼盤。

      2、制作生菜沙拉。

      3、繼續了解可以食用的葉子的名稱、食用方法。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放屁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捉泥鰍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磨豆漿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玩沙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美麗的春天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秋葉飄飄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花貓釣魚_中班科學教案07-01

    中班優秀科學教案03-30

    中班夏天科學教案10-0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蜜桃播放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第一AV片在线观看 | 在线精品亚洲第一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