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2-08-15 19:15:38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科學教案模板集錦六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科學教案模板集錦六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在開展主題活動“ 籃子里的菜”時,教師讓家長帶孩子去超市或菜場認識蔬菜,并讓孩子挑選兩三種自己喜歡的蔬菜帶到幼兒園來。在引導孩子們“玩菜”的過程中,教師滲透了認識大小、外形、色彩等教育內容。

      孩子的已有經驗:主題活動已進行一段時間,孩子們能說出常見蔬菜的名稱:有用肢體動作表現滾動的皮球的經驗:玩過“手拉手走成一個大圓圈”的游戲。

      目標:

      嘗試比較圓形蔬菜的大小,并在教師引導下初步體驗大小的相對性。

      準備:各種圓形蔬菜。

      過程:

      一、說蔬菜

      1.從大籃子里挑選自己喜歡的蔬菜,說出它的名稱。

      2.滾滾、玩玩手中的菜。說說:為什么它們都會滾。(都是圓圓的。)

      二、比蔬菜

      1.找同伴或教師比一比誰手中的菜大。

      2.誰的菜最大,把它放在最前面,誰的菜最小,把它放在最后面。

      3.老師的菜該放在哪里呢?(引導孩子觀察教師手中的菜比最大的小一點,比最小的大一點。)

      4.給這些圓圓的菜排排隊,你們的菜應該放在哪里呢?

      三、扮蔬菜

      1.我們試著讓自己的身體變

      成一棵圓圓的菜。

      2.我們一起變成一棵大大的圓菜。(引導孩子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

      說明與思考:

      這個活動是分組進行的,也由三個環節構成,其中比較自然地整合了許多教育因素。在“說蔬菜”環節中,教師鼓勵孩子們說說自己喜歡的菜是什么菜,什么味道,什么顏色等,然后帶領孩子們讓菜在地上滾、轉等。這個過程除了可以讓孩子表達生活經驗以外,還可以感受球狀物體的一些特性。

      在“比蔬菜”環節中,教師主動與個別孩子比一比菜的大小,以引起孩子們比大小的興趣,然后引導同伴互相比較。教師引導大月份的孩子將手中的菜按大小排列,小月份的孩子只要能兩兩比較就可以了。

      “扮蔬菜”這個環節主要是幫助孩子遷移已有經驗.用肢體動作表現圓圓的菜,并從個體表現向群體表現過渡。

    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金魚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并能用語言簡單的描述出來。

      2、嘗試用動作和表情模仿金魚游泳或者吃食的樣子。

      3、引導幼兒愿意照料金魚,體驗飼養金魚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裝有金魚的浴缸一個

      2、金魚魚食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將裝有金魚的透明玻璃缸以及魚食投放至科學區。

      2、教師組織幼兒有序的進入活動區,請幼兒自由觀察并暢所欲言。教師可在一旁做必要的引導。

      (1)請你們仔細看看魚缸中的金魚都有哪些顏色?

      (2)看看金魚的頭上有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

      (3)金魚身上一片一片的東西叫什么?

      (4)金魚的身體后面是什么呢?看看金魚的尾巴像什么?

      (5)你們猜猜金魚它是靠什么來游動的?

      (下一頁:活動延伸和活動總結)

      (6)說說金魚喜歡住在哪里?

      3、教師組織幼兒為夏金玉投擲食物,注意觀察、模仿小金魚吃食物的樣子。

      (1)老師請小朋友們來模仿一下小金魚吃食物時是什么樣子的?(嘴巴一張一合)

      (2)小朋友們,小金魚吃飯就像我們小朋友吃飯一樣,吃多了肚子會不舒服,吃飽了之后老師和媽媽就不給小朋友吃了,所以小金魚也不能頻繁的給它東西吃,不然是會肚子疼得哦!

      4、請幼兒根據教師的講解,與周圍同伴自由討論小金魚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教師可在一旁傾聽指導。

      四、活動延伸

      請班級幼兒輪流來做“小金魚飼養員”,每天到自然角為金魚投食,體驗其中的快樂,獲取成就感。

      五、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幼兒的興趣都很大,主要還是通過觀察小金魚的樣子感受金魚的可愛,激發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很多幼兒在觀察時都能愉快回答老師提出的疑問,知道金魚頭上有兩只圓圓的眼睛和一張嘴巴,金魚和其他的魚類都是一樣靠魚腮來呼吸的,金魚的`身體上有魚鱗,可以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

      通過在區角的觀察中會發現,金魚還有一條又大又長的尾巴,幫助它在游動時控制前進的方向。除了尾巴還要靠魚鰭才能快樂生活,當然還要幼兒明白,金魚喜歡生活在清水中,所以在家養的金魚一定要常常換水,保持良好的水質環境金魚才會更加的開心哦!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擺的快慢與擺繩的長度有關。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擺擺動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無關。

      過程與方法:

      推測擺的擺動快慢與什么有關,進行改變擺錘、擺繩的長短對擺的次數是否產生影響的實驗研究,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并且根據分析進行預測。

      重點和難點

      重點:

      能夠根據自己制作的擺,推測影響擺擺動次數的因素。經歷一個觀察現象—推理判斷—制訂方案—論證計劃的可行性的活動過程。

      難點:

      通過小組合作,嘗試自行設計對比實驗,研究出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無關,只與擺線的長度有關。初步學會分析和推理對比試驗中的定變量關系,并學會設計控制一個變量的實驗。

      教學準備

      每個小組準備:

      10厘米、20厘米30厘米長的擺繩各一根,鉤碼四個。研究擺重記錄表1份,擺繩記錄表1份,擺角記錄表1份。鐵架臺一個,秒表一只。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

      上節課我們認識擺,關于擺你知道什么?

      我們知道擺具有等時性,那不同的擺自由擺動的快慢都一樣嗎?

      2、師:

      關于擺的奧秘還有很多,想繼續研究嗎?

      3、揭題:

      擺的研究。(板書課題)

      二、 玩擺

      1、組裝好,并試著玩一玩。然后試一試,想一想讓它自然的擺起來,要注意哪些地方?(玩的時候要注意:

      線要輕輕拉直,自然松手,要讓它停下來只要輕輕一抓就行了,學會操作擺。學會記錄單位時間內擺的次數。)

      2、擺具有等時性,也就是說同一個擺擺動的快慢相同。那么不同的擺擺動的快慢也相同嗎?(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擺動的次數不同說明不同的擺擺動的快慢不同。猜想:

      擺擺動的快慢究竟與什么有關呢?

      三、設計實驗,驗證猜想

      選擇假設,并制定研究計劃

      師:

      請各小組選擇你們最想研究的假設,并討論一下,準備怎樣來研究?哪個條件要變,哪些條件不能變?每種情況要測幾次?

      我們的研究方案 第( )小組

      我們研究的問題:

      擺擺動的快慢與 是否有關。

      我們的猜測:

      改變的條件:

      不變的條件:

      展開研究

      師:

      研究時操作的同學要正確,看表的同學要看準了,數的同學不能眼花,盡量數準了,即時記錄。最后完成的小組整理好材料,別忘了根據數據歸納結論。比比哪個小組研究過程中合作得好,既快又準確。

      生:

      自主實驗。

      (1)研究擺線長短

      15秒內擺動次數記錄表

      原來的繩長

      兩倍繩長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我的發現

      (2)研究擺錘輕重

      15秒內擺動次數記錄表

      原來重量

      兩倍重量

      三倍重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我的發現

      、

      四、匯報交流,得出結論

      通過又一輪的實驗,我們發現擺擺動的快慢與擺繩的長短有關,擺繩越短擺動越快,擺繩越長擺動越慢、

      這節課,我們又一次運用發現問題、做出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方法研究了擺。科學家用更精密的儀器、更嚴謹的方法得出的結論與我們的不謀而合,同學們,你們太了不起了!祝賀你們!

      五、鞏固應用

      (讓學生體會學習有用的科學知識,加強了學習與生活的聯系。)

      師:

      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生:

      能。

      師:

      (出示大屏幕)這只掛鐘走慢了,那么我們怎樣做才可以讓它走準確呢?

      生:

      六、延伸拓展

      (讓學生發現新現象,產生新問題)

      師:

      還有這樣兩個擺,繩子一樣長。猜測:

      他們擺動快慢一樣嗎?

      生:

      一樣。

      師:

      老師做,同學們注意觀察,當有發現請馬上舉手。(演示實驗驗證)

      生:

      不一樣快。

      師:

      為什么?

      生:

      擺錘的長短不一樣。

      師:

      實際上擺的長度并不只是單純的擺線長度,真正的擺長是支架到擺錘重心的距離。

      師:

      關于擺還有很多奧秘,同學課下想繼續探究嗎?

      生:

      想!

      師:

      時間過得真快,這節課上到這里。下課!

      板書設計

      擺的研究

      擺錘的重量 無關

      擺繩的長短 有關

    科學教案 篇4

      本周的主題是以兔子為主,這節課上目標是讓小朋友觀察兔子的外形,并且能夠大膽的說一說兔子的外形特征。

      活動第一環節是以談話來吸引幼兒的興趣,引出“兔子”。第二環節是通過摸、看、聽等對兔子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并能說一說兔子的耳朵是長長的,尾巴是白白的,摸起來是毛茸茸的。第三環節是播放小兔子的視頻,讓幼兒對兔子的生活習性有著更全面的了解。

      本次活動的進行,總體還是順利的,但在環節二中出示真兔子讓幼兒來觀察、感受,有利有弊,雖然幼兒能夠更真切的感受到實物所帶來的觸摸上的感覺,但同時也影響了整個活動的秩序,幼兒一下子都興奮起來,今后可以嘗試把這個實物兔子放在后面一點環節試試,看看效果會不會更好。

      領 域

      科學

      活動類型

      觀察探索

      活動內容

      親親小兔子

      活動目標

      1、觀察小兔的外形特征,了解她的生活習性。

      2、樂意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喜歡小兔、樂意接近小兔。

      活動重點

      觀察小兔的外形特征,了解她的生活習性。

      活動難點

      樂意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動準備

      1、小兔子一個。2、小兔視頻一個。3、食物若干。

      活動過程

      教學反思

      活動環節

      預設時間

      一、引出主題

      1、師:小兔子你們見過嗎?它長得怎么樣的?是不是這樣的呢?(出示小兔子)打個招呼吧。

      二、觀察小兔的外形特征。

      1、小組活動,讓幼兒先和小兔玩一玩,自由觀察。(通過摸、看、聽,引發幼兒對小兔子的興趣,幼兒相互交流)

      2、你觀察到小兔子怎么樣的?頭上有什么?耳朵是什么樣的?它的眼睛又是怎么樣的?嘴巴有什么特別不一樣的地方?

      3、兔子身上長了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說軟軟的、毛茸茸的)它長了幾條腿呢?它的尾巴怎樣的?

      三、視頻“小兔子”

      1、師小結(播放視頻,科學總結)

      四、給小兔子喂食

      師:你們知道小兔子喜歡吃什么?我這里有好多食物,我們來一起喂喂小兔子吧。

      3分鐘

      5分鐘

      3分鐘

      4分鐘

    科學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1.本節課是第一單元第3課。在前一節課,學生初步認識了杠桿類工具,并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研究,發現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的規律。本節課學生將通過對生活中杠桿類工具的省力情況進行分析,識別和分類,認識各類杠桿的作用。

      2.通過這一探究,能讓學生對杠桿類工具的認識向生活遷移,幫助學生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種杠桿類工具的科學原理。

      學情分析

      1.生活中的杠桿并不像杠桿尺那樣簡單直觀,不同杠桿的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位置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個工具,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它的三個重要位置也會發生變化。

      2.學生對杠桿類工具的認識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本課的探究將把學生對杠桿類工具的認識引向生活實際。學生將經歷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的分析,既能找到各類杠桿工具的三個重要位置,也能根據省力情況進行分類。

      3.學生認知障礙點:夾子等杠桿工具用起來不省力,為什么還要設計這樣的杠桿工具呢?。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知道杠桿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認識到杠桿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個點的位置決定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不同種類的杠桿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條件下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杠桿。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對不同杠桿的比較和分析。

      教學難點:找出不同杠桿的三個點和是否省力情況。

      教學過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戲:出示油漆桶一個、啤酒一瓶、粉筆5支;鑷子、一字螺絲刀、開瓶器。請三個同學完成,并比一比誰先完成。

      要求:(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開,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開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夾5支粉筆到一個空杯子里。

      二、杠桿類工具的比較

      1、思考一下,他們所使用的三種工具哪種是省力的?哪種是費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請幾位同學進行判斷,并說說理由)

      2、判斷他們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個點,然后進行比較)

      3、請同學們在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圖片上畫出每件工具的三個點。

      4、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這些工具是否省力?為什么 ?

      5、在全班內進行交流反饋;并對學生的畫圖進行展示交流。(重點分析鑷子和開瓶器的三點位置的變化。開瓶器支點在前端,阻力點在中間;鑷子支點在末端,用力點在中間)

      6、小結:怎么樣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樣的工具是費力的?

      三、給各種杠桿類工具的分類

      1、請同學們在書本P8頁的10種工具上畫一畫,找出每樣工具的三個點。然后判斷一下它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費力。

      2、學生各自作圖、填表。

      3、匯報交流(請學生到展臺下進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們都知道杠桿能省力,能幫助我們抬起自己無法徒手搬動的東西;但是為什么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工具他們有的是費力的呢?為什么這樣設計呢?

      5、教師小結。

      四、小杠稱的研究

      1、俗話說:“稱砣雖小,能壓千斤”,今天老師就帶了一把桿秤來,請大家來說一說,為什么桿秤的稱砣這么小,卻可以“壓住”這么重的重物。(請學生從杠桿的三點之間的關系說一說)

      2、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來做一桿小桿秤。小桿秤制作過程指導。

      3、指導學生用逐個放砝碼的方法在桿上畫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稱盤內放一個50克砝碼,然后使桿秤平衡,在桿上刻下刻度,放2個……)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桿秤。(稱一稱自己的鉛筆盒、書本等物體的重量)

      五、課后思考

      出示教師用的桿秤進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繩分別進行稱重時,桿秤會發生什么變化?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過程:

      1.聲音導入法。

      利用各種聲音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猜猜看是什么聲音?為什么認為是這種聲音?

      2. 圖片對照法。

      放各種聲音請幼兒辨認,請幼兒先閉上雙眼,仔細聆聽聲音,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現出來。若幼兒無法分辨聲音來源,教師給予簡單的提示,最后展示圖片讓幼兒對照,加深印象。

      3.語言描述法。

      請幼兒描述各種聲音的特色或聽起來的感覺

      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戶外感受各種各樣的聲音。

      帶回家的活動:

      家長可與幼兒進行聲音辨別的游戲。繼續尋找、收集各種聲音。

      活動目標:

      1.在幼兒原有基礎上幫助幼兒分辨各種聲音。

      2. 體驗尋找、猜測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聲音錄音帶(日常生活中聲音、說話聲、水聲等)、聲音來源圖片。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春天科學教案03-09

    科學教案:蝸牛09-11

    走進科學教案12-08

    科學教案范文04-06

    科學教案《賽車》04-07

    有關科學教案06-12

    身邊的科學教案07-13

    關于科學教案07-24

    關于科學教案07-2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 | 日韩欧美精品一本在线播放 | 先锋资源站欧美精品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午夜歐美福利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