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烏龜跳舞了》

    時間:2022-08-29 11:05:34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學教案《烏龜跳舞了》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烏龜跳舞了》,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教案《烏龜跳舞了》

    大班科學教案《烏龜跳舞了》1

      活動準備

      環境:一個適合探索影子的活動室。

      教具:大手電筒、彩色的大烏龜、磁帶《森林狂想曲》。

      學具:每人一個小手電筒、一張白紙、一個彩色的紙烏龜、一張記錄表;

      水母、章魚、海馬等圖片若干;膠水、抹布等。

      活動目標

      對科學活動感興趣,體驗探究、發現的樂趣。

      嘗試在探究中尋找答案,知道烏龜會跳舞的原因。

      能通過動手探索發現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系,并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激發探索興趣。

      播放音樂,教師在手電筒、膠水和白紙的幫助下示范烏龜跳舞。

      教師:"小烏龜跳得怎么樣?""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呢?"二、探究質疑--自主探究質疑,體驗發現樂趣。

      (一)第一次嘗試。

      1、教師引導、鼓勵幼兒在白紙、膠水、手電筒的幫助下進行大膽嘗試。

      2、幫助幼兒發現小烏龜"跳舞"的秘密。

      討論:"小朋友,你們的小烏龜'跳舞'了嗎?" "小烏龜為什么會'跳舞'的呢? 為什么有的不會跳舞

      3、展示"跳舞"與"不跳舞"的烏龜,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尋找發現其中的秘密。

      4、師幼共同小結:"原來,手電筒的光照在小烏龜上就出現了烏龜的影子,當小烏龜的頭、尾巴和腿都沒有涂膠水,并且都向上翹時手電筒動了,小烏龜的影子也跟著動了,看起來就好象烏龜在'跳舞'了。"

     。ǘ┑诙螄L試。

      1、再次探索前的設疑:"小烏龜會跳哪些動作呢?"師出示記錄表引導幼兒觀察演示記錄。

      教師請小朋友看看手電筒朝哪個方向動?,烏龜的影子會在哪里動。"

      2、幼兒動手嘗試、探索發現光源位置和影子位置的關系,并記錄結果。

      3、幼兒做好記錄后,與其他幼兒交流。

      4、展示幼兒的記錄,在教師引導下進行歸納

      總結:當手電筒的光朝那方向,小烏龜的影子就朝那個方向。

      5、隨音樂表演,從玩法上進行調整,體驗探索的樂趣。

    大班科學教案《烏龜跳舞了》2

      活動目標:

      1、嘗試在探究中尋找答案,知道烏龜會跳舞的原因。

      2、能通過動手探索發現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系,并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體驗探究、發現的樂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1、環境--一個適合探索影子的活動室。

      2、教具:大手電筒、彩色的大烏龜、磁帶《森林狂想曲》。

      3、學具:每人一個小手電筒、一張白紙、一個彩色的紙烏龜、一張記錄表;水母、章魚、海馬等圖片若干;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激發探索興趣。

      播放音樂,教師在手電筒、膠水和白紙的'幫助下示范烏龜跳舞。

      教師:"小烏龜跳得怎么樣?""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呢?"

      二、探究質疑--自主探究質疑,體驗發現樂趣。

     。ㄒ唬┑谝淮螄L試。

      1、教師引導、鼓勵幼兒在白紙、膠水、手電筒的幫助下進行大膽嘗試。

      2、幫助幼兒發現小烏龜"跳舞"的秘密。

      討論:"小朋友,你們的小烏龜'跳舞'了嗎?""小烏龜為什么會'跳舞'的呢?為什么有的不會跳舞

      3、展示"跳舞"與"不跳舞"的烏龜,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尋找發現其中的秘密。

      4、師幼共同小結:"原來,手電筒的光照在小烏龜上就出現了烏龜的影子,當小烏龜的頭、尾巴和腿都沒有涂膠水,并且都向上翹時手電筒動了,小烏龜的影子也跟著動了,看起來就好象烏龜在'跳舞'了。"

     。ǘ┑诙螄L試。

      1、再次探索前的設疑:"小烏龜會跳哪些動作呢?"師出示記錄表引導幼兒觀察演示記錄。

      教師請小朋友看看手電筒朝哪個方向動?,烏龜的影子會在哪里動。"

      2、幼兒動手嘗試、探索發現光源位置和影子位置的關系,并記錄結果。

      3、幼兒做好記錄后,與其他幼兒交流。

      4、展示幼兒的記錄,在教師引導下進行歸納總結:當手電筒的光朝那方向,小烏龜的影子就朝那個方向。

      5、隨音樂表演,從玩法上進行調整,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反思:

      幼兒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兒內在生命本質的展現,正是好奇心驅使著幼兒去探索求和。對有興趣的活動,他們就會積極、主動、愉快地去參加,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也能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發揮。

    大班科學教案《烏龜跳舞了》3

      設計思路

      影子一向對幼兒有一種神秘感,幼兒對此很感興趣,抓住這一特點設計此活動,幼兒對感興趣的事物很容易掌握,同時發展幼兒各個方面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操作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求知的欲望。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及思考、表達等能力。

      3、引導幼兒獲得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

      活動準備

      1、白紙、手電筒、膠水、擦布等。

      2、彩色紙剪的烏龜、金魚、風車、小鳥、電扇等。

      3、實現要讓幼兒懂得物體擋住光就有了影子。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出示紙烏龜。他究竟是怎樣跳舞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試試看。教師操作以激發起幼兒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操作

      1、為每個幼兒提供一個手電筒、一張白紙、一只紙烏龜、膠水等材料,啟發幼兒設法讓烏龜跳起舞來。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了解幼兒的探索情況,引導幼兒自己想辦法解決突發問題。

      3、組織幼兒交流討論

      讓幼兒相互之間把自己玩的方法、過程說一下,為什么有的烏龜會跳舞?為什么有的烏龜不會跳舞?

      教師小結:要讓烏龜跳舞,烏龜的腿于紙之間必須有距離,也就是說把烏龜的身體粘在紙上即可,四肢不必粘上。

      4、讓幼兒自己糾正錯誤并驗證,使其體驗成功的樂趣。

      (1)啟發幼兒進一步探索

      (2)啟發幼兒設計各種形象的小動物并能讓它跳起舞來。

      (3)啟發幼兒在讓小動物跳舞時發現了什么秘密?(手電筒左右移動時,影子也左右移動;手電筒上下移動時,影子也上下移動。)

      教師小結:當手電筒移動時,光線的位置發生了變化,這時影子也會變化,因此小動物們就會變得更加歡快,更加好看。

      活動延伸

      告訴幼兒利用晚上的實踐來多觀察影子是怎樣形成的?怎樣可以使影子變得更加好看。

      效果分析

      此活動深得小朋友們喜歡,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因此比較成功。孩子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效果良好。

    【大班科學教案《烏龜跳舞了》】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烏龜跳舞了》示例08-08

    大班科學教案《小烏龜“跳舞”》01-12

    幼兒大班科學教案《小烏龜“跳舞”》08-24

    《會跳舞的彩帶》大班科學教案04-02

    大班科學教案:會跳舞的小米11-27

    會跳舞的“小米!贝蟀嗫茖W教案11-10

    《會跳舞的“小米粒”》大班下學期科學教案12-09

    會跳舞的鉛筆科學教案01-29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烏龜”跳舞》09-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播放十八禁视频无遮挡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精品国产超清 | 亚洲男女性爱视频在线 | 青青草原国产在线大伊人 |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