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2-09-30 16:24:13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聲音》大班科學教案4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聲音》大班科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聲音》大班科學教案4篇

    《聲音》大班科學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讓幼兒知道物體振動產生聲音,了解聲音的特性,引起興趣。

      2、知道噪音影響人的身體健康,養成不大聲喊叫的習慣。

      3、豐富詞:振動、噪音。

      二、活動準備

      1、鼓,鼓槌,紙折的青蛙一只。

      2、各種操作器具:響筒、糖紙、撥弦、小鈴、水杯、響板各6份。

      3、時鐘1只,錄音機、磁帶。

      三、活動過程

     。ㄒ唬└兄曇舻漠a生

      1、出示青蛙和鼓,讓幼兒感知聲音的振動。

      (1)出示青蛙和鼓

      師:這是什么?(青蛙)

      誰能讓青蛙在鼓面上跳舞?(敲擊鼓面)

      (2)幼兒討論,青蛙為什么會跳動?

      師:請兩位小朋友上來摸一摸,鼓面有什么變化?(振動)

     。3)知道振動能產生聲音。

      鼓面振動還聽到了什么?(聲音)

      現在呢?振動停止,聲音也就停止了。(豐富詞:振動)

      2、幼兒介紹自己,并用手摸摸頸部喉嚨處,體驗發聲時聲帶也在振動。

      師:鼓面振動能發出聲音,人的聲音是怎么發出來的,讓我們摸一摸自己的喉嚨。

      當我們不發出聲音時,喉嚨怎么樣?

      現在請你們介紹一下自己,這時你發現有什么不同?

      3、通過操作,讓幼兒感知聲音的產生(分6組)

     。1)我這里有許多東西,你們能讓它們發出聲音嗎?我們去試一試吧。6種顏色為6組)

      (2)從小組的形式回答

      師:剛才你們都試過了,現在,每組派一位代表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讓這些東西發出聲音的?

      (二)感知聲音的特性

      1、讓幼兒知道聲音是靠空氣傳播的

     。1)請1——2位幼兒上來敲擊樂器(響板和小鈴)

      師:現在,我想和小朋友玩一個游戲,請一位小朋友上來做動作,請你們猜一猜他在干什么?

      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那響板、小鈴的聲音是通過什么傳到你們的耳朵里的?(空氣)

      2、感知聲音的大小

     。1)教師擊鼓,你們聽到鼓聲了嗎?

      (2)教師拿出一只時鐘,請幼兒聽一聽(不讓幼兒看到)

      師:現在你們聽到什么聲音?(有:你聽到什么樣的聲音)

      拿時鐘請每一位幼兒聽一聽

     。3)教師:

      聲音是靠空氣傳播的,沒有空氣,我們就聽不到別處的聲音,聲音大,傳播得遠;聲音小,傳播得近。

     。ㄈ┲涝胍魧θ梭w有害,教會幼兒保護嗓子

      1、請幼兒說一說在生活中你還聽到哪些聲音?喜歡聽什么聲音?

      2、放錄音

      師:錄音中的聲音你喜歡聽嗎?為什么?這些令人感到難聽的是噪音。

      3、:

      在生活中,有的聲音優美動聽,使人感到舒服,而噪音會損害人的健康,在平時,我們不能大聲說話,要保護好自己的嗓子。

      (四)聲音的保存

      師:春天是美好的季節,讓我們一起來歡慶一下吧!

      現在請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樣東西,合著春天的音樂,發出美妙的聲音吧!

      1、幼兒在老師的哼唱中伴奏

      2、讓我們把這些美妙的聲音用錄音機錄下來吧。ń處熤笓])

      四、活動結束

      1、

      2、

    《聲音》大班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聲音的產生,知道聲音的傳播途徑。

      2.在試驗、探究的活動中提高觀察、分辨、傾聽能力。

      3.對探究聲音有興趣,能夠關注生邊的物理現象。

      活動準備:

      1.梳子、皮筋、水、白紙、水、三角鐵、紙杯、繩子

      2.播放各種聲音的音帶

      活動過程:

      1.猜聲音,引起興趣

      播放各種聲音,請幼兒猜猜它們分別是什么聲音?

      2.了解聲音的產生

     。1)使物體發聲

     、俳處熖峁┦嶙、皮筋、水、白紙。請幼兒想各種辦法使這些物體發出聲音。

     、谡堄變赫f一說使梳子、皮筋、水、白紙發出聲音的辦法。

      3.了解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原理

      ①做一做:將手指按住自己的喉頭兩側后說話,體會有什么感覺。喉嚨發聲,聲帶在振動)

      ②請幼兒觀察梳子、皮筋、水、白紙在發聲前后有什么區別?

      ③錘敲三角鐵,然后將它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有水波)

      ④說明了什么?(三角鐵發聲時在振動。)

      ⑤有辦法讓三角鐵的聲音馬上停止嗎?(用手馬上抓住三角鐵)

     、逓槭裁从檬肿プ≌陧懙娜氰F聲音就停止了?(讓三角鐵停止振動)

      小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聲音也停止了。

      4.探究: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儆檬种篙p敲桌子一端,另一位幼兒在另一端將耳朵緊貼桌面聽聲音。(固體傳播)

      ②在水中敲擊三角鐵,試試能否聽到聲音。(液體傳播)

     、鄞蚶讜r的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的耳朵里的?(空氣傳播)

      小結:聲音可以通過固體、液體、空氣傳播。

      5.美妙的樂曲

      (1)教師示范將七個玻璃杯依次排在桌子上,再給每個杯子注入不同高度的水。七個玻璃杯倒好水后,用筷子輕輕敲擊各個杯子的邊緣,引導幼兒聽出高低不同的聲音。

      (2)試著調整每個杯子的水量,是聽到的聲音接近Do、Re、Me七個音階時,杯子樂器就制作好了!

     。3)師:為什么每杯水敲擊出來的聲音不一樣呢?幼兒討論回答。

      小結:杯子裝的水量不同,發生振動的部位和振動的幅度都會不一樣,因而通過調整杯子的裝水量,可以調出不同的音階。知道水量多的杯子,敲擊出來的聲音聽起來比較低沉,而水量少的杯子,敲擊出來的聲音聽起來則比較高昂。

     。4)幼兒實際操作活動。

     、僬埫拷M幼兒將七個玻璃杯依次排在桌子上,再給每個杯子注入不同高度的水。引導幼兒按水位從低到高的順序給杯子注水,教師巡回指導。

      ②七個玻璃杯倒好水后,請幼兒用筷子輕輕敲擊各個杯子的邊緣,可以聽到高低不同的聲音。

     、劢處熞龑в變河米约褐谱鞒鏊瓨菲髑脫舫龊寐牭臉非

      6.幼兒依次體驗敲擊樂器的快樂。

      活動延伸

      了解生活中的噪音是如何產生的,如何減少生活中的噪音?

    《聲音》大班科學教案3

      大班科學活動:

      尋找聲音

      設計意圖:聲音無所不在,無所不有。對大班幼兒來說,聲音是熟悉的,但對于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卻又是陌生的,另一方面,隨著幼兒年齡增長聲音也越來越大,有的甚至喜歡故意大聲尖叫。為了培養幼兒大膽探索、積極嘗試的學習態度和思維的靈活性及動手操作能力,學會分辨什么樣的聲音是好聽的,什么樣的聲音是噪音,培養良好的說話的習慣。讓幼兒能在輕輕松松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和提高,成為活動中真正的主人,我設計了這個嘗試性、操作性、探索性都比較強的科學學習活動。

      活動目標:一、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了解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二、學會分辨什么樣的`聲音是好聽的,什么樣的聲音是噪音,培養良好的說話的習慣。

      三、通過各種嘗試活動和操作活動,激發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1、小鼓、小鈴、盤子、碗、小勺子、各種瓶子、空的盒子、米、豆子等若干。

      2、錄有聲音的磁帶一盒,錄音機一臺。

      活動過程:一、尋找聲音

      1、通過游戲,激發幼兒對聲音的興趣。

      教師請四名幼兒事先藏起來,分別對大家說一句話,請大家猜猜是誰在說話。

      教師提問:你是怎樣知道的?(引導幼兒感知,每個人說話的聲音都有自己的特點。)

      教師提問:你是用什么發出聲音的?(引導通過各種方法:摸、發聲看讓幼兒認識身體的發聲器官——喉。并且知道人是通過喉的震動發出聲音的。)

      2、讓幼兒自由探索,通過碰、打、敲等方法讓各種物體發出聲音,知道物品發出聲音是由多樣物品碰撞發出來的。

      3、讓幼兒通過實驗,知道聲音的產生必須是多樣物品碰撞后產生震動發出聲音。

      情境表演:大米(由老師扮演):“小朋友們我是大米,我可是個舞蹈家。你們想不想看我跳舞啊?”

      將紅米放在鼓面上,用鼓棍敲擊鼓面可以看到鼓面上的紅米在跳動。

      提問:小朋友們,大米是個舞蹈家,她是怎樣在舞臺上跳舞的?(引導幼兒感知大米的跳動是因為鼓棍敲擊鼓面使得鼓面震動才讓大米跳起來的。)

      實驗3:讓鑼、撥、鋼琴、鼓等樂器發出聲音后馬上阻止震動,發現震動消失聲音也消失了。使幼兒知道聲音是通過震動產生的。

      二、制造聲音

      1、讓幼兒嘗試讓所有的物品發出聲音。

      2、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操作及發現。

      3、讓幼兒通過進一步自由探索,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三、分辨聲音

      1、教師播放兩段錄音,請幼兒聽一聽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2、學會分辨什么樣的聲音是好聽的,什么樣的聲音是噪音,教育幼兒在活動中輕輕地說話,避免產生噪音,養成良好的說話的習慣。

      四、使用聲音

      教師和幼兒一起用自制的會發出聲音的物品配上音樂表演。

    《聲音》大班科學教案4

      【活動意圖】

      幼兒園的小朋友,特別是幼兒時期,對于聲音格外的好奇和感興趣。大班的幼兒是對各種聲音充分認識和了解的最好時機,可以增長小朋友的知識并且能激發小朋友們對于美妙聲音的喜愛。

      【活動目標】

      1、了解并知道有各種各樣的聲音,能通過不同的聲音了解不同的事情。

      2、初步了解和懂得聲音的來源是某些物體發生了振動。

      3、發展注意力和聽辨聲音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有各種聲音的錄音。

      2、能發出聲音的玩具:小鈴、小鼓鼓、木魚等玩具。

      【活動過程】

      一、聽聲音引入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課件:聲音

      1、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

     。1)笑聲

     。2)哭聲

     。3)打呼嚕聲

      請小朋友睜開眼睛

      2、剛才,你聽到了什么聲音?讓幼兒說一說聽到的聲音,引起幼兒聽辨的興趣。

      3、你們還想聽其他的聲音嗎?請小朋友再閉上眼睛。

     。1)吃東西的聲音

     。2)打噴嚏

      (3)鐘表的秒針

      回答老師,聽到了什么聲音?(幼兒自由發言)

      二、認識聲音

      1、你們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嗎?(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說一說)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實驗:敲鼓

     。ㄍㄟ^實驗讓幼兒理解物體的震動)

      讓幼兒把小手放在小鼓上,老師用鼓槌敲幾下,讓幼兒通過耳聽、手模、眼看、感知物體發出聲音時在不停地振動。

      (2)小朋友用什么能聽到聲音?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耳朵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后傳給大腦。

     。3)你們知道耳朵除了能聽聲音,還有什么作用嗎?

      告訴幼兒,我們的耳朵還能幫助我們保持平衡。

      耳朵很重要,我們一定要保護耳朵!

      三、幼兒操作,感知震動產生聲音

      1、請小朋友玩一玩桌子上的這些小鈴、小鼓、木魚等玩具。

      提醒幼兒邊敲邊觀察,注意聽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讓幼兒感知物體發出聲音時在不停地振動。

      小結:物體振動產生了聲音。我們用耳朵來聽各種聲音。

      2、討論什么樣的聲音好聽。

     。1)播放音樂

     。2)播放噪音

      讓幼兒感知樂音和噪音,引導幼兒結合日常生活經驗相互說一說各種聲音,好聽的聲音,不好聽的聲音。

      四、游戲環節:聽一聽

      1、幼兒兩人一組,其中一人發出不同的聲音,另一名閉上眼睛傾聽,說說聽到了什么聲音,知道了什么事情。

      2、通過游戲讓幼兒知道不同的聲音可以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

      如:敲門有人來了,打呼嚕有人在睡覺等。

    【《聲音》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聲音》大班科學教案09-29

    大班科學教案:瓶子的聲音08-23

    有趣的聲音大班科學教案11-12

    幼兒大班科學教案《聲音的秘密》08-23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聲音的特性07-08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好聽的聲音》01-16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認識聲音》01-29

    尋找聲音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09-17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聲音07-1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1024精品国产 | 一级少妇a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巨大乳在线看 | 免费人成在线视频不卡 |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99 | 亚洲最大激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