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科學家》教案

    時間:2023-03-30 09:25:37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孩子考科學家》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孩子考科學家》教案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孩子考科學家》教案

    《孩子考科學家》教案 1

      教學要求 1.教育學生以科學家為榜樣,從小愛科學,學科學。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學習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3.分角色朗讀課文,提高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重點難點 1.分角色朗讀達爾文和兄弟倆的對話。

      2.體會兄弟倆為什么對達爾文更尊敬了。

      教學課時 兩課時

      孩子考(kǎo)科學家

      在英國有一對小兄(xiōng)弟,很喜歡捉蟲子玩兒。 [①這句話作為文章開頭有什么作用?]要是抓到了一條蟲子,他們心里就甜滋滋的,像吃了蜜糖似的。 [②這個比喻句要表達的內容是什么?]

      爸爸見他們這樣喜歡蟲子,就給他們講著名的科學家達爾(ěr)文的故事。 [③爸爸為什么要給他們兄弟倆講達爾文的故事?]

      爸爸說,達爾文家里有很多很多的蟲子。那些蟲子有幾只腳、幾只眼睛,愛吃什么……達爾文都知道。 [④介紹達爾文對蟲子的喜歡和了解的程度與下文有什么關系?]

      兄弟倆可感興趣了,他們纏著爸爸,非要見見達爾文不可。 [⑤用“纏”字要表達的內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介紹事情發生的原因,兄弟倆為什么非要見達爾文。

      有一天,爸爸告訴他們,過些日子,達爾文爺爺要來家里做客。[句導讀:承接上文,說明兄弟倆的愿望就要實現了。]

      兄弟倆高興極了。調皮的弟弟眨巴著眼睛,在哥哥耳邊說了幾句悄悄話。 [⑥這句話從哪些方面對弟弟作了描寫,其用意是什么?]哥哥點著頭,連聲說:“好!好!”[句導讀:對弟弟的主意哥哥連聲稱好,到底是什么好主意呢?文章在此處留下了一個懸念。]

      段導讀:交代了兄弟倆已想好了主意。

      第二天清早,兄弟倆拿著竹竿和網兜 (dōu),來到樹林里,東奔西跑,忙了整整一天,捉了許多蟲子。 [⑦“東奔西跑”“整整一天”說明了什么?]回到家里,他倆悄悄關上房門,忙開了。[句導讀:“悄悄關上房門”說明兄弟倆的工作是保密的,可見為了考住達爾文,兄弟倆的確很用心。]他們剪下知了的翅膀和腳,留下了光 光的'身體,用花花綠綠的蝴蝶翅膀和帶著小鉤(gōu)子的蚱蜢(zhà měng)大腿,還有天牛的長角須,拿膠(jiāo)水粘(zhān)成一只怪模[mú]怪樣的蟲子標(biāo)本。[⑧用一句話概括上面幾句話的主要內容。]他們想考考達爾文,看他是不是真的像爸爸說的那樣有學問。

      段導讀:講了兄弟倆不盲目相信別人的話,想考考達爾文。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寫了兄弟倆為考達爾文所做的準備工作。

      過了幾天,達爾文真的來了。弟弟向哥哥擠擠眼睛,然后對達爾文說:“爺爺,前幾天我們從樹上抓到一只蟲子,樣子怪極了,可就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⑨弟弟為什么這樣說?]

      哥哥趕忙接著說:“真的,我們翻了好些書,也沒有查出它的名字。”[句導讀:哥哥想讓達爾文確信他們捉到的是一只很怪的蟲子,說不能在書中查到它。]

      達爾文一聽這兩個孩子逮到了怪蟲子,可來勁兒了,馬上要看看。 [⑩達爾文的行為表現了怎樣的品質?]

      兄弟倆互相做了個鬼(guǐ)臉,拿出一只匣(xiá)子,遞給達爾文。[ “互相”“鬼臉”兩個詞表現了什么?]

      達爾文揭(jiē)開蓋子。看到那條怪模怪樣的“蟲子”,差點兒笑起來。[ 這是對達爾文神態的描寫,其作用是什么?]可是,他馬上裝出驚奇的樣子說:“哎(āi) 呀,這條蟲子真怪,我也沒見過呀!” [ “裝出驚奇的樣子”意在說明什么?]

      兄弟倆可得意啦!心里說:達爾文爺爺讓我們考住了。[ “得意”一詞說明了什么?]

      “你們留意沒有,”達爾文問,“在捕捉的時候,它會不會叫哇?”[ 達爾文的問話意在說明什么?]

      “會叫,會叫, (qū) ,叫得可好聽呢!”[ “ ”是蟋蟀的叫聲,叫聲說明了什么?]

      這時候,達爾文再也忍(rěn)不住了,笑了起來,說:“那就把它稱做‘叫蟲’吧。”[ 真的是“叫蟲”嗎?]接著,達爾文指指他倆的鼻子,笑著說:“你們這兩只有趣的小‘叫蟲’!”[ 達爾文為什么“笑”?]

      這下子,全家人都笑了起來。[句導讀:達爾文的話很委婉地揭穿了兄弟倆的小把戲,全家人都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所以都笑了起來。]兄弟倆對達爾文爺爺更尊敬了。

      段導讀:寫了達爾文用風趣的語言識破了兄弟倆的把戲。說明了達爾文的見多識廣,這也是“兄弟倆對達爾文爺爺更尊敬了”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8~17自然段):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兄弟倆是怎樣考達爾文的,是事情發展的經過和結果。

      1.學習本課生字,能規范書寫。

      2.理解詞語的意思,擴展詞語。

      3.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生字卡片。

      一 質疑導入

      1.讀課文題目,質疑。讀了課文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

      (1)科學家是誰?

      (2)孩子為什么考科學家?

      (3)他們是怎樣考科學家的?結果怎樣?

      2.談話:同學們提出的這些疑問都很好,這也說明你們動腦筋去思考了。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共同學習課文,讀了課文后,同學們的疑問一定會得到解決的。

      二 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新詞。

      2.說說初讀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 學習生字

      1.認讀生字卡片。

      2.交流記憶字形的方法。

      左右結構的字:捉 抓 眨 須 粘 標 糖 鉤 膠 揭 半包圍結構的字:考

      上下結構的字:兄 著 蓋 裝 忍 弟 獨體字:鬼

      3.理解詞語意思。

      標本:供學習或研究用的動物、植物、礦物等實物樣本。

      網兜:口袋或像口袋一樣的東西。 揭開:掀去,掀開。

      4.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重點指導:

      “考”,半包圍結構,下面的筆順是“ ”。

      “須”,左右結構,左面的三個“撇”要寫勻稱。

      “忍”,上下結構,上面不要丟掉點。

      5.認讀多音字。

      四 朗讀全文,鞏固生字、新詞

      1.教學本課生字時,可利用字形結構的特點幫助學生記憶,如“抓”“眨”“粘”都是左右結構的字;還可以通過舊字加偏旁記憶:示+木=標、占+米=粘、乏+目=眨。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多種識字方法,以便于學生記憶。

      2.提出問題:“科學家是誰?孩子為什么考科學家?”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深入反復地讀課文,從課文中獲取信息,既鍛煉了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又為學生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分角色朗讀達爾文和兄弟倆的對話。

      3.培養學生從小愛科學的意識。

      投影,課文插圖。

      一 板書課文題目,談話導入

      1.朗讀課文題目。

      (1)說說你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了解了什么。

      (2)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3)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共同來解決同學們的問題。

      2.老師簡介達爾文。

      (達爾文是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他用樸素的唯物主義觀說明了生物界物種的發生和發展,創立了生物進化學說。)

      二 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默讀思考:這是一對怎樣的小兄弟?從文中哪兒看出來的?(這對小兄弟很喜歡蟲子。從他們抓到蟲子,心里就甜滋滋的看出來的。)

      (3)朗讀第一自然段,讀出感情來。

      2.學習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請同學朗讀這部分內容。

      (2)說說讀了這段你對達爾文有了什么了解。

      3.學習第五至第七自然段。

      (1)默讀,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2)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說說為什么喜歡。

      (3)兄弟倆想出了什么辦法來考達爾文?

      (用膠水粘成一條怪模怪樣的蟲子標本來考達爾文。)

      (4)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這個標本怪模怪樣,找出來讀一讀。

      (5)朗讀句子,體會兄弟倆的頑皮。

      4.學習第八至第十七自然段。

      (1)默讀課文。

      (2)說說兄弟倆是怎樣考達爾文的,結果怎樣。

      (3)全班討論。

      (4)分角色朗讀達爾文和兄弟倆的對話。

      (5)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兄弟倆為什么對達爾文更尊敬了。

      三 朗讀全文,進行總結

      1.朗讀全文。

      2.說說學習了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四 完成課后練習

      讀句子,想想標點符號用得對不對,為什么。

      1.投影出示句子:

      兄弟倆高興極了。調皮的弟弟眨巴著眼睛,在哥哥耳邊說了幾句悄悄話,哥哥點著頭,連聲說:“好!好!”

      (“悄悄話”后面應該用句號。因為句號表示一句話說完之后的停頓。這句話講的是弟弟在干什么,表達了完整的意思,下句講的是哥哥,所以應該用句號。)

      2.朗讀句子,體會句號的用法。

      五 課外延伸

      你還知道有關達爾文的哪些故事,說給大家聽。

    《孩子考科學家》教案 2

      教學內容分析

      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課文寫的是英國有一對兄弟特別喜歡捉蟲子玩,當他們得知達爾文要來時,臨時拼湊了一只蟲子想考考達爾文,結果被達爾文識破了,兄弟倆對達爾文更加尊敬了。課文重點寫了兄弟倆是怎樣考達爾文的。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這個故事趣味性強,又貼近兒童心理和生活實際,學生喜歡讀,從讀中體會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準確和語言特色。二是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懂得只有真正有學問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

      設計理念:緊密圍繞三維目標,讓學生在樂趣中認識生字,學習語文,簡單的應用語文。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認知生字能力,訓練其表達能力以及培養朗讀熱情和語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字,自主積累詞語,必須掌握的詞語有:兄弟、捉蟲、蜜糖、著名、長角須、粘成、標本、鬼臉、蓋子、忍不住。

      2、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達爾文和兄弟倆的對話。

      3、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明白只有真正有學問的人才能得到人們的尊敬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弄清楚兄弟倆是怎樣考達爾文的。 難點是理解達爾文為什么稱兄弟倆是“小叫蟲”,以及兄弟倆為什么對達爾文更尊敬了。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達樂文的有關資料

      本課我采用兩課時進行教學:

      教學設計思路介紹

      第一課時,從課題入手,讓學生讀課題后對課題進行質疑,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要求學生將課文讀通、讀順,并讓他們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最后根據教師提示,把課文分為三部分,理清文章的脈絡。

      第二課時,主要讓學生解決“達爾文是怎樣考科學家的”,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解決這部分內容主要分兩步進行:首先讓學生讀第七自然段,了解兄弟倆為考達爾文而做的準備工作。然后指導學習8——17自然段,通過自由讀、分角色讀、表演讀,讓學生弄清楚兄弟倆是怎樣考達爾文的。

      第一課時 揭題質疑,導入新課

      1、教師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學習第11課------孩子考科學家。

      (2)板書課題

      2、引導學生對課題質疑:看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說你有什么問題要問的?(生大膽質疑,暢所欲言) 教師梳理問題,加以板書。

      3、教師小結導入讀文:我們班的孩子真會動腦筋提問題,現在就請大家認真地讀一讀課文,看能否從文中找到答案。 (設計意圖:思維從疑問始,讀題質疑,以疑促思。激發學生讀的欲望。)

      二、初讀識字,讀通課文

      1、教師示范讀課文,引導感知故事中的人物。將不會讀的生字加注拼音。

      2、分段指名讀課文。讀文中糾正字音,理解生詞,學習每段出現的生字,大體了解段意。重點強調 鉤與釣 忍 著與著 眨是翹舌音目字旁 多音字模和粘 ( 設計意圖:教給識字方法,促進自主識字。有層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之中自主識字。)

      三、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1、讓學生大體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2、教師給提示,引導學生將課文分成三個部分,每部分大體講了什么,然后再次將文章主要內容進行完整概括。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循序漸進,培養學生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四、學習課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學家的原因

      1、默讀課文第一部分,思考:孩子為什么要考科學家呢? 學生默讀課文第一部分 匯報: 小兄弟倆很喜歡捉蟲子玩

      (1)爸爸講著名科學家達樂文的故事

      (2)兄弟倆對達樂文很感興趣,想見達樂文,于是想考考達樂文工團是否真像爸爸說的那樣有學問。

      2、出示句子,讓學生品位作者是怎么把孩子的高興心情寫出來的,讓學生仿寫高興心情的句子。

      (設計意圖: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通過讀能解決的問題教師盡量不講,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同時培養學生用語言情的能力)

      五、總結課堂,鼓勵閱讀與查找資料

      1、教師總結:酷愛蟲子的兄弟倆得知達樂文是個著名的科學家,懂得許多有關蟲子的知識,于是,他們就盼望著見見達爾文,并且想考考達爾文。

      2、鼓勵閱讀與查找資料:兄弟倆接下來是怎么考達爾文的,結果呢?達爾文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科學家呢?請同學們下課后繼續去讀課文,查資料。 (設計意圖 :交流讀后感受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讓學生參與查找資料的同時也是學習的過程)

      六、結束課堂,布置作業。

      1、書寫本課生字新詞

      2、找資料,了解達爾文 (設計意圖 :過恰當的練習,積累語言文字,初步培養收集資料能力)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概括內容

      1、誰來介紹有關達爾問的資料?默讀全文,想想課文講了件什么事情? (設計意圖 梳理鞏固第一課時的學習內容,實現溫故知新。)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倆考前的準備工作

      1、默讀課文第二部分。考達爾文的?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第8~17自然段。 用橫線畫出文中描寫兄弟倆表情的'語名,引導體會并感情朗讀 弟弟向哥哥擠擠眼睛,然后對達爾文說:“爺爺,前幾天我們從樹上抓到一只蟲子,樣子怪極了,可就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哥哥趕緊接著說:“真的,我們翻了好些書,也沒有查出它的名字。” 兄弟倆可得意啦!心里說:達爾文爺爺讓我們考住了。

      教師質疑:達爾文真的被考信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議一議:兄弟倆為什么對達爾文爺爺更加尊敬了?

      適時點撥引導,理解叫蟲的含義,突破難點 小組合作探究

      (1)組織學生小組內表演著部分內容。

      (2)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讀課文第8——17自然段 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設計意圖 在分角色朗讀基礎上的表演,目的是訓練學生通過朗讀來表現每個人物的內心,表現人物的特點,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四、總結課堂,布置作業

      1、教師總結:這對調皮而聰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個拼湊而來的“怪蟲“來考倒達爾文爺爺,然而就被博學多才的達爾文爺爺一眼識破,在這之后,他們對達爾文爺爺更加尊敬了。

      2、結束課堂,布置作業。

      (1)把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收集一些昆蟲的知識與同學們互相交流

      (設計意圖: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是閱讀教學的基本流程,學生再次朗讀全文,會將自讀時的感受、課堂學習的感受融為一體,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板書設計 11 孩子考科學家

      兄弟倆 拼湊蟲子

      達爾文 識破小計 尊敬

    《孩子考科學家》教案 3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段落,了解孩子想考科學家原因。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達樂文的有關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導入新課

      1、教師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學習第11課------孩子考科學家。

      (2)板書課題,齊讀,認識生字

      2、引導學生對課題質疑:看了這個韙,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說你有什么問題要問的?

      (1)學生自由質疑

      (2)教師梳理問題,加以板書。

      3、教師小結導入讀文:我們班的孩子真會動腦筋提問題,現在就請大家認真地讀一讀課文,從課文中找答案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初讀識字,讀通課文

      1、教師示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認識文中的生字新詞。

      2、引導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學生自由讀文。

      4、分段指名讀課文。

      5、評議,糾錯正音。

      6、結合評議,認識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詞。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1、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2、教師給提示,引導學生將課文分成三個部分

      3、學生獨立給課文分段

      4、分明名反饋,評議。

      四、學習課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學家的原因

      1、質疑:孩子為什么要考科學家呢?

      2、學生默讀課文第一部分

      3、指名反饋,交流、評議,認識兄弟倆與達樂文

      (1)小兄弟倆很喜歡捉蟲子玩

      (2)爸爸講著名科學家達樂文的故事

      (3)兄弟倆對達樂文很感興趣,想見達樂文,于是想考考達樂文工團是否真像爸爸說的那樣有學問。

      五、總結課堂,鼓勵閱讀與查找資料

      1、教師總結:酷愛蟲子的兄弟倆得知達樂文是個著名的科學家,懂得許多有關蟲子的知識,于是,他們就盼望著見見達爾文,并且想考考達爾文。

      2、學生齊讀課文第1~4自然段。

      3、鼓勵閱讀與查找資料:兄弟倆接下來是怎么考達爾文的,結果呢?達爾文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科學家呢?請同學們下課后繼續去讀課文,查資料。

      六、結束課堂,布置作業

      1、書寫本課生字

      2、查找資料,了解達爾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本課生字組成的新詞。

      2、說說上節課學了文中哪些內容,從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3、學生自由發言,回憶兄弟倆到底是怎么考達爾文的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倆考前的準備工作

      1、學生默讀課文第二部分。

      2、教師導言:聽說達爾文要來,兄弟倆的心情如何,他們有什么想法?

      3、指名反饋

      4、學生裝有感情地朗讀第5、6自然段,讀出文中感嘆號表示的興奮、高興的`語氣

      5、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邊說了幾句悄悄話,他會說些什么?

      6、質疑:兄弟倆是怎樣制作這個怪蟲標本的呢?

      7、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7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倆考的過程與結果

      1、教師導言?過了幾天達爾文爺爺綞來了,兄弟是怎么考達爾文工團的?

      2、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第8~17自然段。

      3、用橫線畫出文中描寫兄弟倆表情的語名,引導體會

      4、教師質疑:達爾文真的被考信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5、學生裝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讀課文第8~17自然段

      6、議一議?兄弟倆為什么對達爾文爺爺更加尊敬了?

      四、總結課堂,布置作業

      1、教師總結:這對調皮而聰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個拼湊而來的“怪蟲“來考倒達爾文爺爺,然而就被博學多才的達爾文爺爺一眼識破,在這之后,他們對達爾文爺爺更加尊敬了。

      2、結束課堂,布置作業。

      (1)把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收集一些昆蟲的知識與同學們互相交流

    《孩子考科學家》教案 4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字,自主積累詞語,必須掌握的詞語有:兄弟、捉蟲、蜜糖、著名、長角須、粘成、標本、鬼臉、蓋子、忍不住。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達爾文和兄弟倆的對話。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字。2、弄清楚兄弟倆是怎樣考達爾文的。

      教學難點:

      理解達爾文為什么稱兄弟倆為“小叫蟲”以及兄弟倆為什么對達爾文更尊敬了。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實施反思

      導入初讀感知,感悟理解

      一、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學預習,感知本課學習任務。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胳。

      1、“孩子”指誰?“科學家”是誰?孩子為什么考科學家。

      2、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寫了一件什么事

      四、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指名讀第1~4自然段。

      兄弟倆為什么非要見見達爾文不可?

      (結合理解“甜滋滋”、‘著名“的意思。)

      2、分組讀第5、6自然段。

      3、自由讀第7自然段。

      a、畫出敘述兄弟倆制作“蟲子標本”過程的內容,并說一說他們這樣做的目的。(結合理解“怪模怪樣”的意思,“蟲子標本”則通過掛圖讓學生直觀感知。)

      b、通過反復朗讀來體會兄弟倆不盲目相信別人。

      4、重點指導學習第8~16自然段。

      a、自由讀第8~16自然段,了解兄弟倆是怎樣考達爾文的?

      b、反復朗讀:分角色讀、示范讀、表演讀,讓學生自己弄清楚兄弟倆是怎樣考達爾文的。

      c、理解兩個“叫蟲”的不同意思。

      第一個“叫蟲”學生聯系上文自己說說意思。即“會叫的蟲子。”

      第二個“叫蟲”則讓老師作適當的講解,即“說謊蟲”。

      d、說說達爾文稱兄弟倆為兩只有趣的`“叫蟲”說明了什么?

      5、齊讀第17自然段。

      事后,兄弟倆為什么對達爾文更尊敬了?

      (正由于達爾文見多識廣,平時對蟲子觀察得細致,所以才不會被考住,兄弟倆對達爾文爺爺更加尊敬了。)

      五、開故事會。

      收集有關達爾文爺爺的資料或故事。

      了解達爾文爺爺是個什么樣的人,然后將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六、認識生字及詞語。

      七、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捉、忍、鬼、蓋”等幾個字。

      八、作業

      1、讀課文3遍;

      2、寫下自己讀文后的感想

    《孩子考科學家》教案 5

      設計理念:緊密圍繞三維目標,讓學生在樂趣中認識生字,學習語文,簡單的應用語文。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認知生字能力,訓練其表達能力以及培養朗讀熱情和語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字,自主積累詞語,必須掌握的詞語有:兄弟、捉蟲、蜜糖、著名、長角須、粘成、標本、鬼臉、蓋子、忍不住。

      2、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達爾文和兄弟倆的對話。

      3、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明白只有真正有學問的人才能得到人們的尊敬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弄清楚兄弟倆是怎樣考達爾文的。

      難點是理解達爾文為什么稱兄弟倆是“小叫蟲”,以及兄弟倆為什么對達爾文更尊敬了。

      教具準備生字詞卡片、達樂文的有關資料

      本課我采用兩課時進行教學:

      教學設計

      思路介紹

      第一課時,從課題入手,讓學生讀課題后對課題進行質疑,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要求學生將課文讀通、讀順,并讓他們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最后根據教師提示,把課文分為三部分,理清文章的脈絡。

      第二課時,主要讓學生解決“達爾文是怎樣考科學家的”,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解決這部分內容主要分兩步進行:首先讓學生讀第七自然段,了解兄弟倆為考達爾文而做的準備工作。然后指導學習8——17自然段,通過自由讀、分角色讀、表演讀,讓學生弄清楚兄弟倆是怎樣考達爾文的。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疑,導入新課

      1、教師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學習第11課------孩子考科學家。

      (2)板書課題

      2、引導學生對課題質疑:看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說你有什么問題要問的?(生大膽質疑,暢所欲言)

      教師梳理問題,加以板書。

      3、教師小結導入讀文:我們班的孩子真會動腦筋提問題,現在就請大家認真地讀一讀課文,看能否從文中找到答案。

      (設計意圖:思維從疑問始,讀題質疑,以疑促思。激發學生讀的欲望。)

      二、初讀識字,讀通課文

      1、教師示范讀課文,引導感知故事中的人物。將不會讀的生字加注拼音。

      2、分段指名讀課文。讀文中糾正字音,理解生詞,學習每段出現的生字,大體了解段意。重點強調鉤與釣忍著與著眨是翹舌音目字旁多音字模和粘

      (設計意圖:教給識字方法,促進自主識字。有層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之中自主識字。)

      三、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1、讓學生大體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2、教師給提示,引導學生將課文分成三個部分,每部分大體講了什么,然后再次將文章主要內容進行完整概括。[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循序漸進,培養學生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四、學習課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學家的原因

      1、默讀課文第一部分,思考:孩子為什么要考科學家呢?

      學生默讀課文第一部分

      匯報:

      小兄弟倆很喜歡捉蟲子玩

      (2)爸爸講著名科學家達樂文的故事

      (3)兄弟倆對達樂文很感興趣,想見達樂文,于是想考考達樂文工團是否真像爸爸說的那樣有學問。

      2出示句子,讓學生品位作者是怎么把孩子的高興心情寫出來的,讓學生仿寫高興心情的句子。

      (設計意圖: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通過讀能解決的問題教師盡量不講,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同時培養學生用語言情的能力)

      五、總結課堂,鼓勵閱讀與查找資料

      1、教師總結:酷愛蟲子的兄弟倆得知達樂文是個著名的科學家,懂得許多有關蟲子的知識,于是,他們就盼望著見見達爾文,并且想考考達爾文。

      2、鼓勵閱讀與查找資料:兄弟倆接下來是怎么考達爾文的,結果呢?達爾文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科學家呢?請同學們下課后繼續去讀課文,查資料。

      (設計意圖:交流讀后感受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讓學生參與查找資料的同時也是學習的過程)

      六、結束課堂,布置作業。

      1、書寫本課生字新詞

      2找資料,了解達爾文

      (設計意圖:過恰當的練習,積累語言文字,初步培養收集資料能力)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概括內容

      1、誰來介紹有關達爾問的資料?默讀全文,想想課文講了件什么事情?

      (設計意圖梳理鞏固第一課時的學習內容,實現溫故知新。)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倆考前的準備工作

      1、默讀課文第二部分。

      2、教師導言:聽說達爾文要來,兄弟倆的心情如何?試著讀一讀5-6自然段,賽讀,比一比誰能把當時情形用朗讀表達出來。

      3、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邊說了幾句悄悄話,他會說些什么?(小組內研究討論,集體交流)

      4、質疑:兄弟倆是怎樣制作這個怪蟲標本的呢?

      讓學生自由朗讀第七自然段,在熟悉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怪蟲標本的樣子。

      設計意圖揣摩人物心理活動,并進行課文補白,展開學生的思維,不拘泥于單一的思考模式,培養學生的個性思維。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倆考的過程與結果

      教師導言:過了幾天達爾文爺爺來了,兄弟是怎么考達爾文的.?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第8~17自然段。

      用橫線畫出文中描寫兄弟倆表情的語名,引導體會并感情朗讀

      弟弟向哥哥擠擠眼睛,然后對達爾文說:“爺爺,前幾天我們從樹上抓到一只蟲子,樣子怪極了,可就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哥哥趕緊接著說:“真的,我們翻了好些書,也沒有查出它的名字。”

      兄弟倆可得意啦!心里說:達爾文爺爺讓我們考住了。

      教師質疑:達爾文真的被考信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議一議:兄弟倆為什么對達爾文爺爺更加尊敬了?

      適時點撥引導,理解叫蟲的含義,突破難點

      小組合作探究(1)組織學生小組內表演著部分內容。

      (2)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讀課文第8——17自然段

      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設計意圖在分角色朗讀基礎上的表演,目的是訓練學生通過朗讀來表現每個人物的內心,表現人物的特點,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四、總結課堂,布置作業

      1、教師總結:這對調皮而聰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個拼湊而來的“怪蟲“來考倒達爾文爺爺,然而就被博學多才的達爾文爺爺一眼識破,在這之后,他們對達爾文爺爺更加尊敬了。

      2、結束課堂,布置作業。

      (1)把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收集一些昆蟲的知識與同學們互相交流

      (設計意圖: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是閱讀教學的基本流程,學生再次朗讀全文,會將自讀時的感受、課堂學習的感受融為一體,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板書設計

      11孩子考科學家

      兄弟倆拼湊蟲子

      達爾文識破小計

    《孩子考科學家》教案 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段落,了解孩子想考科學家原因。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達爾文的有關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導入新課

      1、教師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在英國有一個小男孩,它非常喜歡昆蟲,一有時間就研究昆蟲,每次放羊回來,衣服口袋里總是裝著昆蟲,長大后他成為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他就是達爾文。今天我們來學學達爾文和兩個小男孩的故事吧!

      板書:第11課------孩子考科學家。

      (2)齊讀課題,認識生字“考”

      2、引導學生對課題質疑:看了這個韙,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說你有什么問題要問的?

      (1)學生自由質疑

      (2)教師梳理問題,加以板書。

      3、教師小結導入讀文:我們班的孩子真會動腦筋提問題,現在就請大家認真地讀一讀課文,從課文中找答案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初讀識字,讀通課文

      1、教師示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認識文中的生字新詞。

      2、引導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學生自由讀文。

      4、分段指名讀課文。

      5、評議,糾錯正音。

      6、結合評議,認識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詞。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1、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2、教師給提示,引導學生將課文分成三個部分

      3、學生獨立給課文分段

      4、反饋交流,評議。

      四、學習課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學家的原因

      1、質疑:孩子為什么要考科學家呢?

      2、學生默讀課文第一部分

      3、指名反饋,交流、評議,認識兄弟倆與達爾文

      (1)小兄弟倆很喜歡捉蟲子玩

      (2)爸爸講著名科學家達樂文的故事

      (3)兄弟倆對達爾文很感興趣,想見達爾文,于是想考考達爾文工團是否真像爸爸說的那樣有學問。

      五、總結課堂,鼓勵閱讀與查找資料

      1、教師總結:酷愛蟲子的兄弟倆得知達樂文是個著名的科學家,懂得許多有關蟲子的知識,于是,他們就盼望著見見達爾文,并且想考考達爾文。

      2、學生齊讀課文第1~4自然段。

      3、鼓勵閱讀與查找資料:兄弟倆接下來是怎么考達爾文的,結果呢?達爾文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科學家呢?請同學們下課后繼續去讀課文,查資料。

      六、結束課堂,布置作業。

      1、書寫本課生字。

      2、查找資料,了解達爾文。

      教學反思:

      由于自己剛從低年段上到中年段,還沒做到很好地轉型,導致整堂課有點像識字課,對于生字的講解面面俱到,加上課文篇幅較長,在學生朗讀糾音方面糾結太久,以致于拖延了時間,導致后面部分環節無法完成,不能很好地落實教學目標。從整堂課看下來,感覺自己應該努力做好轉型,即時適應中年段的教學,也應在如何進行有效教學方面多研究,努力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和高效性。

    【《孩子考科學家》教案】相關文章:

    孩子考科學家教案02-20

    孩子考科學家教案04-09

    孩子考科學家教案(6篇)02-25

    孩子考科學家教案6篇02-20

    《孩子考科學家》教學反思02-17

    《孩子考科學家》教學反思07-17

    《孩子考科學家》教學設計11-04

    孩子考科學家教學反思10-27

    《孩子考科學家》教學反思范文07-0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五月亭亭在线观看 | 先锋资源站欧美精品 | 在线视频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 亚洲午夜精品高潮影院 | 日韩欧美一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