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8-30 10:44:34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經典】中班科學教案8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經典】中班科學教案8篇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通過仔細觀察,獲取有關蝌蚪的一些趣事,并大方地講述出來。

      2、對能說說自己看到的有關蝌蚪的一些趣事。

      活動準備:電腦一臺,放大鏡、觀察記錄本、蝌蚪若干

      設計思路:

      中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周圍環境都非常感興趣,他們總是不停地看、聽、摸、動。尤其是對生活周圍的小動物,有著強烈地吸引力。四月,春天來了,小蝌蚪成了幼兒的新朋友,但到底小蝌蚪長得是怎么樣的,它是怎么樣奇跡般地變成了小青蛙的?游來游去在干什么?孩子很想弄個明白,通過“有趣的蝌蚪”這個活動,使孩子們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在觀察、思考、討論小蝌蚪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小蝌蚪的認識,也增進了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觀察、講述等多方面能力也有所提高。

      在這個活動中,教師結合《綱要》精神,更加注重調動幼兒自己學習的能力,注重幼兒對蝌蚪觀察、了解的過程,重視孩子自己提出一些問題,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再來解決問題。同時,積極接納幼兒的觀點,運用激發、引導、鼓勵的方法,使幼兒的思維更活躍,學習積極性更高。

      多媒體教學聲形并茂,生動形象,色彩鮮明,在此活動中通過運用能直觀形象生動地將蝌蚪變成青蛙的全過程展示出來,將抽象變為生動,將靜態變為動態,使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出主題1、老師:春天來了,池塘里又多了誰?(小蝌蚪)你們認識小蝌蚪嗎?它長著什么樣?幼兒可能答:小蝌蚪長著一個黑黑的大腦袋,后面拖一條長長的尾巴。

      二、通過觀察、記錄,認識蝌蚪

      1、教師問:你們想不想仔細地看一看小蝌蚪?提供每人一只放大鏡,一本記錄本,讓幼兒先觀察小蝌蚪的不同動態,再把他們的樣子畫下來。評析:鼓勵幼兒專注地觀察,找出小蝌蚪幾種不同的動作,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2、組織幼兒充分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可介紹自己的記錄方式和記錄結果。

      三、設置疑問,了解生長過程

      1、老師:你們知道小蝌蚪長大了變成了誰?幼兒可能答:有的變成了青蛙,有的.變成了蛤蟆。

      2、老師追問:你們知道蝌蚪是怎么變成青蛙的?評析:這里讓幼兒大膽設想,創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3、播放青蛙生長過程資料。看完后讓幼兒再來說說小蝌蚪————青蛙的過程。老師重點問:小蝌蚪在變成青蛙前腿是怎么變的?尾巴又有什么變化呢?幼兒可能答:先長后腿,再長前腿,尾巴越縮越短,腿越長越長,還有腳趾呢。

      四、動手操作,再現奇妙的生長過程

      集體制作蝌蚪—青蛙的生長圖評析:通過動作制作再次加深對蝌蚪生長過程中幾個重要環節的印象。

      五、延伸活動:欣賞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在語言活動中可安排讓幼兒續編故事。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創造性地設計花的禮物,使幼兒進一步萌發愛花、護花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雨中紅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筆,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課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兒觀看。

      2.教師:你們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嗎?

      看見花你感到怎么樣?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觀察:花的禮物

      (1)提問:你們認識這些禮物嗎?它有什么用?

      (2)教師和幼兒一起說說花的禮物可以用來做什么。

      2.教師小結花的用途

      (1)做藥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裝飾品。

      (5)清香空氣

      (6)可以美容

      三、創造花的`藝術品

      1.觀察花朵頭箍

      提問:這個頭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嗎?

      2.提出創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禮物送給別人?

      請你們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禮物畫下來,然后說給大家聽,你想做什么花的禮物,準備送給誰。

      3.幼兒繪畫:花的禮物

      4.幼兒描述自己的創造。

      四、環保教育

      討論:你覺得花的用處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花?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規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嘗試用符號記錄規律。

      2、激發幼兒對物體排列規律的興趣,

      活動準備:

      斑馬圖片;條形旗圖片(規律為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筆、一張白紙;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現規律。

      1、教師身穿條紋上衣,吸引幼兒注意。

      師:“老師的上衣圖案是怎么樣的?”

      2、出示斑馬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花紋規律。

      3、出示條形旗圖片,引導幼兒發現規律。

      二、啟發幼兒用符號記錄規律。

      師:“我們發現了這么多規律,怎么樣把它們記錄下來呢?”

      1、幼兒討論記錄方法。

      2、確定簡潔的記錄方法——用簡單的符號記錄規律(如:010101、□○□○□○)或用物體的主要特點進行記錄(如:藍白藍白藍白)。

      3、幼兒嘗試用自己的符號記錄。

      4、幼兒互相交流記錄結果的含義。

      三、啟發幼兒尋找生活中的規律,并嘗試進行記錄。

      四、幼兒相互交流經驗。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各種規律事物及規律現象。(如:人行橫道、星期的輪回規律、四季的輪回規律等)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探索讓紙發出聲音帶來的樂趣

      2、通過操作實踐,嘗試探索讓紙發出聲音的多種方法,體驗不同的紙發出的不同聲音

      3、探索對比面巾紙和牛皮紙發出的聲音,從而了解兩種紙質軟硬不同發出的聲音不同

      物質準備:

      圖畫紙、皺紋紙、電光紙、面巾紙、牛皮紙

      活動過程

      一、律動《豬小弟操》

      二、試一試,說一說

      1、嘗試操作,發現發出聲音的方法

      2、用不同的方法讓一張紙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三、比一比,想一想

      1、對比牛皮紙盒面巾紙發出聲音的不同

      2、體驗用一種方法讓不同的紙唱歌

      3、體驗多種方法使不同的紙發出不同的聲音

      四、聽一聽,玩一玩

      引導幼兒聽音樂選擇自己喜歡的紙為歌曲伴奏

      五、情感教育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用聰明的智慧發現了紙的.秘密,你們太棒了!原來紙能為我們做這么多的事情,它的本領可真大,以后我們也要節約用紙,不能隨便的浪費。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幼兒平時對警察等英雄人物興趣濃厚,愿意能主動嘗試扮演此類英雄人物、幫助受害人,所以設置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在案件偵破過程中引導幼兒細致觀察、遷移經驗,嘗試運用比較、分析、推理、排除等手段進行案情分析。

      2、感受對人物、場景等的細致觀察在偵破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3、提升思維的準確性與擴散性。

      【重點難點】

      重點:根據相應線索推理、分析案情。

      難點:根據局部線索合理的推理案件走向。

      【活動準備】

      自制課件PPT

      【活動過程】

      一、事件起因——少了一只雞寶寶。

      1、畫面一:雞大嬸帶小雞出去散步

      師:今天天氣很好,雞大嬸決定帶她的三個雞寶寶去散步,路上,她們遇到了小鴨、小白兔、小貓、河馬和小狗。她們相互打招呼,小狗和小貓還問雞大嬸知不知道哪里可以抓到魚。雞大嬸告訴小貓、小狗后就帶著雞寶寶走到了花園里,里面好多美麗的花兒,還有一只又美麗又大的蝴蝶在空中跳舞。

      2、畫面二:雞大嬸離開。

      師:可是小雞寶寶說想喝水,雞大嬸就離開了

      3、畫面三:雞寶寶少了一個。

      師:雞大嬸回來后發現雞寶寶少了一只,雞大嬸想請小朋友幫她想想,還有一只雞寶寶去哪兒了?。

      二、進行偵破。

      (一)猜測。

      (1) 師:你們說說看,不見的那只雞寶寶到哪里去了呢?

      幼兒猜測,自由交流可能發生的情況。引導幼兒說出被抓走了。

      (2)師:你們說被抓走的.,那到底是被抓走的?我們來看看現場有沒有線索

      師:在來的時候,她們遇到了誰呢?(圖片展示)

      (3)師:剛剛都是你們的猜測,還不能證明是對的,那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回小偵探,找找線索,幫雞大嬸偵破這個案子。

      (二)根據線索,圈定嫌疑人。

      線索一:半個腳印。

      師:看,地上有什么呀?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腳印會是誰的。

      師:你們猜會是誰的?誰的腳印和現場留下的腳印不一樣呢??我們找到了幾個嫌疑人呀?你們真厲害,原來有3個小動物在現場留下了腳印,現在我們把小鴨排除掉了。

      線索二:魚骨頭。

      1、點擊畫面

      師:雞大嬸繞著附近走了一圈,發現草叢里有什么東西。你們看,這是什么?原來啊,嫌疑人還留下了根魚骨頭。你們想想,今天,會是誰吃了魚呢?

      2、點擊畫面:列出小貓、小狗

      師:那我們看看,還有誰會被排除掉呢?哦,河馬沒有吃魚,所以也被排除掉了,現在就剩下了小狗和小貓,那到底會是誰呢?

      線索三:知情者。

      1、點擊ppt畫面:知情者。

      師:除了發現了腳印和魚骨頭外,我們走訪了一些周圍的人,還找到了一位知情者。

      2、這位知情者告訴我(點擊聲音):我正在錄歌,好像聽見了有什么聲音,我的歌里面有,可以給你們聽聽!

      師:這位知情者說了些什么呀?

      3、師:誰走路會發出剛剛我們聽見的聲音呢?

      4、請幼兒說說找到了哪位嫌疑人,并說出理由。

      師:哦!是小狗。因為它脖子上有鈴鐺。原來是小狗呀!小狗說:它路過那里時,聽見一只雞寶寶說想去旁邊樹下休息,小狗就帶雞寶寶過去休息了,給大家帶來的誤會,真是對不起!

      總結:你們果然是小偵探,找線索很仔細,接下來雞大嬸請你們到她家去吃水果,大家一起出發吧!

      【活動反思】

      此類活動在日常教學中設計較少,活動一開始,便引起了幼兒的濃厚興趣;幼兒在根據局部線索推理時基本可以說出案件走向,初步達成了本次活動的目標,且在推理過程中享受每一次線索帶來的懸疑感;但我在語言引導上給予幼兒的支持較少,應給予充分時間讓他們仔細的思考、討論,而不是讓自己一直占據主體地位。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幼兒學會捏人物的五官和表情,并能用色彩表現人物的情緒。

      活動準備: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認識不同的臉譜。

      各色橡皮泥

      活動過程:

      1."變魔術"游戲,引起幼兒變化表情的興趣。

      游戲:"會變的臉"(苦臉、笑臉、生氣的臉、害怕的臉等)。

      2.啟發幼兒互相觀察人的面部表情特征。

      提問:"人笑時、哭時、生氣、害怕時眼睛、眉毛和嘴巴有什么不同?請幼兒分別描述出來。"(教師邊聽邊捏出來)

      3.引導幼兒體驗色彩與每一種臉譜的關系。

      提問:"當你生氣時,你的.臉色會有什么變化"?(變紅)"黑色使你感到怎樣?讓你想到什么表情?":"表情不僅可以通過五官的變化來表現,還可以用不同的色彩來變現。"

      4.幼兒制作臉譜,教師巡回指導和幫助。

      每個幼兒選一種表情。

      5.戴臉譜到戶外玩"猜猜我是誰"。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典型的做中學的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探索不同結構的橋面的承重力。我班幼兒已有過做各種紙橋的經驗,知道橋面可以設計成各種各樣的,而不同的紙橋承重力是不一樣的,那么什么樣的橋面比較牢固呢?在這里,我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兩種橋面,水槽橋和波浪橋,通過質疑、猜想、操作實踐、最后得出結論。讓幼兒在操作中發現紙橋的秘密。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實驗,親身感知不同的紙橋與承受力之間的變化。了解紙折疊后能增加紙的承重力。不同的折疊方法紙橋的承重力也不一樣。

      2、指導幼兒嘗試用繪畫的方法把實驗過程記錄下來。

      3、激發幼兒探索紙橋的承重力的興趣。

      活動準備:

      有過做紙橋的經驗、紙條,墊板,積木,記錄表,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已經做過各種各樣的紙橋,都有些什么橋呢?今天我們先來研究波浪橋和水槽橋,你們覺得這兩座橋哪座最牢固(幼兒猜想。)

      (在這之前,幼兒已設計過各種各樣的橋面,對于橋面有了初步的認識,但還只停留在形狀的不同上,這次通過選擇了兩種橋面來讓幼兒探索它們的承重力,這樣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二、、探索比較水槽橋和波浪橋的承重力大小;

      (1)、討論應該怎樣做承重比較實驗;(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通過討論,幼兒得出了哪個橋面上放的東西越重,說明橋就越牢固。)

      結論:我們只有放同樣的東西才能比較出哪一座橋牢固,而且東西要放在橋的中間。

      (2)、交代實驗要求和記錄要求。

      (3)、出示記錄表討論如何記錄。

      (在這里記錄也是一個重要部分,主要讓幼兒以自己的方式來記錄,幼兒大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繪畫的`方式,還有一種是以符號來表示,相對于以前以選擇的方式來記錄這次幼兒的記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4)、幼兒實驗并記錄,教師重點指導他們正確實驗。

      (雖然實驗要求已說明,但幼兒在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對實驗不利的因素,因此,老師重點觀察幼兒的實驗方法是否正確,以保證實驗的準確性)

      三、展示記錄單,交流實驗結果;

      1、哪座橋最牢固?可以放多少塊積木。

      2、為什么波浪橋最牢固?

      師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波浪橋比水槽橋牢固,每一個小波浪就像一個小巨人,許多小巨人連在一起力氣就大了,所以這種橋最牢固。

      (將橋面的波浪比作一個個的小巨人,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橋的承重力的大小,也為再次實驗感知波浪多少與承重的關系作好鋪墊。)

      四、第二次實驗:感知波浪(巨人)多少與承重的關系;

      1、通過觀察發現問題:都是波浪橋,承重力卻不一樣。

      師:(1)為什么同樣都是波浪橋,放的積木卻不一樣多呢?

      (2)幼兒觀察比較兩座波浪橋,發現兩座橋的波浪不一樣多。

      (在這里由于都是波浪橋可能幼兒對波浪多少的敏感性不強,幼兒一時說不上來,可以讓幼兒一起來數數大家分別有多少波浪,這樣幼兒可以很清晰地感知到波浪的多少和承重力的不同。)

      2、交代實驗要求,并討論折的不一樣的波浪橋的記錄方法。

      3、幼兒實驗,教師指導。

      (第二次實驗中,幼兒的實驗方法基本上都很到位,第一次中所出現的實驗錯誤已沒有,說明幼兒已有了一定的實驗經驗。)

      4、集體討論,剛才在實驗中,你們發現了什么?

      結論:波浪越多,放的積木越多,橋越牢固。

      總結:小朋友們真聰明,通過實驗不僅知道波浪橋比水槽橋牢固,而且還發現波浪越多橋越牢固。

      (整個實驗過程中,幼兒表現的很有興趣,實驗的積極性也很高,通過通過質疑、猜想、操作實踐、最后得出結論。幼兒在操作中發現了紙橋的秘密。知道了不同的橋面其承重力也不同。)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能根據汽車的顏色、大小和功能進行分類,加深對汽車的認識。

      活動準備

      1.各種玩具汽車、汽車圖卡1套。

      2.自備不同汽車聲音的錄音。

      3.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收集各種玩具汽車,建立共享區域,讓幼兒互相交換汽車玩具玩。

      2.引導幼兒從汽車的名稱、顏色、功能等方面介紹自己的車。

      3.請幼兒根據汽車卡片中汽車的顏色、大小和功能進行分類,說說是按照什么分類的。

      4.以“我的車開來了”的游戲形式,讓幼兒為汽車玩具進行分類。

      (1)啟發幼兒根據汽車玩具的顏色、大小和功能等進行分類,將車停在不同的停車場里,如按照車的功能不同分別將客車、貨車以及特殊用途車開進不同的停車場里。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分類方法。,引導幼兒說一說是按照什么進行分類的。

      (3)請全體幼兒一起檢查一下這些車停得是否正確,說說為什么。

      活動延伸

      1.請幼兒聽錄音,辨別特殊汽車發出的不同聲音,可根據聲音的.不同開進不同的停車場。如根據救護車、消防車、警車發出的不同聲音將車開進不同的停車場里。

      2.請幼兒將各種玩具汽車放在科學區中,引導其進一步探索,加深對車的認識。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分析:

      中班的小朋友已經對各種昆蟲比較感興趣了,可是見到的也只是在菜園地里最常見的那幾種,許多別的孩子們都沒見過,通過展示相似于各種植物的昆蟲,引發他們的好奇心,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引發幼兒在以后生活中的探索發現和觀察能力。

      活動目標:

      1、了解螳螂、枯葉蝶等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2、產生探究動物自我保護本領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掛圖一副(畫面有蝴蝶、蟋蟀、瓢蟲、蜻蜓、螳螂、枯葉蝶、木枝蟲等昆蟲)。

      2、幼兒用書第三冊第四頁。

      3、幼兒、家長收集關于動物自我保護的圖片、圖書等資料。

      活動流程:

      1、尋找昆蟲。

      (1)出示掛圖,請幼兒仔細觀察畫面,找一找發現了哪些昆蟲。

      (2)引導幼兒尋找不容易發現的昆蟲,如:花螳螂、枯葉蝶、木枝蟲。

      2、請幼兒討論:為什么有些昆蟲不容易被發現?

      3、了解昆蟲利用“保護色”的.本領。

      (1)請幼兒欣賞科學小知識《捉迷藏的昆蟲》。

      (2)提問:小鳥為什么找不到花螳螂、枯葉蝶、木枝蟲?

      (3)閱讀幼兒第三冊第四頁,仔細觀察花螳螂、枯葉蝶、木枝蟲。

      4、游戲《捉迷藏》

      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請幼兒相處好辦法不容易讓別人發現自己。提醒幼兒躲藏是注意安全。

      活動延伸:

      將相關圖片、圖書等資料投放在發現區,讓幼兒繼續了解動物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放屁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捉泥鰍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磨豆漿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玩沙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美麗的春天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秋葉飄飄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花貓釣魚_中班科學教案07-01

    中班科學教案:果汁的顏色 中班科學教案09-19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米寶寶_中班科學教案07-0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天堂aⅴ日韩欧美国产 | 亚洲中文字幕夜夜爱 | 亚洲精品日韩国产 | 人妖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 亚洲综合小说区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