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計劃的論文綜述論文

    時間:2021-06-12 10:01:30 論文 我要投稿

    關于戰略計劃的論文綜述論文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客觀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人們逐漸認識到要干一件大事,就必須要使主觀認識去適應客觀環境的變化,特別要掌握未來的發展趨勢。從而把“戰略”一詞引入到了政治、經濟、科學技術、企業經營管理等多學科領域。“戰略”一般是指整體和全局的謀劃與決策,并且戰略發展與戰略管理成為了當今企業炙手可熱的話。戰略計劃在戰略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為戰略計劃是一套把組織戰略目標管理和分析方法三者相結合, 運用于公司戰略形成和貫徹之中的先進管理方法。

    關于戰略計劃的論文綜述論文

      關鍵詞:戰略計劃

      一、前言

      1.戰略計劃的相關概念:戰略計劃思想源于20 世紀60 年代的美國哈佛大學, 這種思想把戰略的形成視為理性的、自上而下的、程序化的計劃過程, 包括確定企業的使命與目標, 開展企業內外環境的分析, 選擇企業、經營單位和職能層面的戰略, 通過組織結構的變革與控制體系實施戰略。

      2.戰略計劃思想是基于假設: 未來是能夠被合理預期的, 至少, 企業以固定的方法制定的計劃與資源配置方案不會因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戰略的制定也是為了企業能夠取得盈利。戰略計劃管理的著重點開始從外部環境轉向內在環境,通過外部環境的適應以及加以借鑒,而后對自身獨特資源、知識和技術水平的應用能力的提高,以形成特有的競爭力。

      二、正文

      (一)戰略計劃程序

      有了戰略和結構, 還得有一套程序或規則, 才能讓公司的戰略計劃有序地運轉起來戰略計劃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 確定組織當前的宗旨,目標和戰略

      這是戰略計劃的起點。決策層決定或更新公司的長遠戰略目標,選定及更新優先商業活動計劃,仔細確定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范圍。每個單位都要確定一個特定的任務書, 界定作用和任務, 決定要完成的工作性質和范圍。例如松下的照明公司定義的任務書是公司目標定位

      于中高價格領域的照明市場, 成為穩定、先進燈光技術的賣主。

      2. 外部環境分析

      組織的環境因素對組織戰略計劃的制定起著關鍵性的影響作用。形勢分析分為對內部形勢分析和外部形勢分析。內部形勢分析既包含對優勢環境的分析也包含對劣勢環境的分 析。具體包括由內部討論與問題形勢分析后產生的相關的組織政策、程序、行動, 表現為組織文件、組織年鑒、小冊子等形式。在了解內部形勢后, 對形勢分析則聚焦在外部因素, 包括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 進行外部環境分析時既要對機會分析也要對威脅分析。目前許多公司比較愿意應用市場機會分析MOA 來辨別機會的吸引力和成功性。內外分析結果要形成報告書, 再進行總結,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SWOT 或TOWS 分析。

      它產生以下幾種戰略:

      (1)SO 戰略:建立在組織力量基礎上來利用外部環境機遇。

      (2)ST 戰略:以組織力量為基礎迎接外部環境威脅。

      (3)WO 戰略:試圖盡可能縮小組織缺點來利用外部機遇。

      (4)WT 戰略:試圖盡可能縮小組織缺點和環境威脅。

      3. 發現機會威脅

      環境分析可以使管理層對環境信息進行分析和鑒別。在SWOT 分析后, 可以在計劃時間內制定特定目標, 進行MBO, 使目標管理正常進行。其中企業目標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1) 目標按輕重緩急有層次安排, 如在追求利潤率和市場占有份額上可根據不同時期單位要求來進行。

      (2)可能條件下目標應用明確的數量表示, 如降低單位產品能耗, 不如寫明單位產品能耗降低消耗20%。

      (3) 目標水平應現實, 它建立在分析的基礎上, 不是主觀愿望的產物。

      (4) 各目標之間要協調一致, 因為銷售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同時達到不太可能。

      4. 分析組織資源

      這一步的分析使管理層認識到本組織在資源方面的限制條件,需要管理層設定或更新團隊并分配資源。計劃部門組織、匯總和推行公司長期計劃并監測計劃進展協助人力資源部組織編制長遠人員發展計劃; 準備戰略計劃實施狀況季報; 進行商業機會評價和排序等經濟分析; 編制公司長期商業計劃報告。

      5. 重新評價組織的宗旨和目標

      戰略計劃周期最好為一年,對組織的機會進行再評價。每年定期更新主計劃, 獲得管理

      層批準后在全公司各層面溝通, 作為周期的開始。然后每季團隊和部門反饋其計劃的進展和問題, 計劃部每季準備一個報告給高層管理以監控主計劃。計劃委員會每季一會, 討論、交流和決策戰略計劃管理中的大問題戰略計劃是不斷滾動的, 動態的, 循環的。

      6. 選擇和制定計劃

      目標說明企業向何處發展, 戰略則說明如何達到目標,為完成目標每個企業需制定戰略, 包括技術戰略和資源戰略。組織單位一旦形成主要戰略思想, 就必須制定執行這些戰略的支持計劃。例如企業取得技術優勢, 就必須通過相應計劃支持開發部門, 以搜集可能影響企業的有關最新技術信息、開發尖端產品、訓練銷售人員, 使他們了解技術、制定計劃、宣傳本企業先進技術地位。如果實施不善, 好的營銷戰略也會受到破壞。但良好的戰略思想, 并不是取得成功目標的唯一要素, 根據麥肯錫公司觀點, 戰略僅是管理公司所具備的七個要素之一, 這就是所說的麥肯錫7- S 構架: 戰略、結構、系統被認為是成功硬件; 作用、人員、技能、共同價值觀被認為是成功軟件。

      7. 戰略實施

      以工具箱作為戰略計劃分析、決策報告和溝通實施的工具的集合, 如大腦風暴法流程圖、甘特圖sW O T 分析、項目排序法、決策樹、價值鏈分析, 以及形成的表格軟件和方法論等等。在整合戰略計劃程序中可以總結和設計出上百種備用工具。

      8. 戰略的調整與變革

      貫徹戰略時, 要追蹤結果和組織內外環境變化, 其中公司只能做好一件事, 即做好環境變化的準備, 維護動態平衡, 修訂計劃戰略目標。如康柏公司的經驗, 1999 年戴爾公司運用直銷方法取代康柏計算機公司生產銷售計算機世界第一排名時, 康柏作出調整進入直銷領域, 并推廣全球戰略, 這一決策使康柏公司在2000 年重獲世界第一排名。經驗證明, 一個組織由于不能對重大環境做出反應, 它就可能失去它的位置。組織生存的關鍵在于能隨環境變化而變化, 以適應新的目標行為。高效的組織通過不斷監視環境的變化, 努力改善戰略管理工作, 便能與發展中的環境相適應。

      (二)戰略計劃對企業責任的驅動

      早期有學者認為戰略計劃是一個非正式的過程,“依靠經驗和直覺使其先行”。不需要進行深思熟慮的系統性的“計劃”,依靠經驗和實踐,通過應急和適應性的機制對面臨的戰略決策做出反應。大部分學者認為戰略計劃是一個正式的過程,一個運用反復、綜合性的、系統的方法來尋找公司的總體方向,運用管理分析工具并具有一套清晰的流程,以確定一個適合組織的戰略路徑。許多研究文獻都把正式的戰略計劃作為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大部分

      企業在經營中也不得不考慮正式的戰略計劃與管理要素的關聯性,本文的探討也基于這個假設,即企業是具有正式戰略計劃的。企業在實施經濟戰略的同時整合社會和環境責任,可以通過資源的成本節約和效率的提升,創造收入并改善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和品牌形象[12]。同時,公司戰略也是一個連續統一體,從最初的抵抗、防御,到尋求價值和競爭優勢,企業將采用更積極的社會和環境戰略以實現潛在收益。可見企業責任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公司的戰略選擇,戰略計劃成為企業責任的驅動力量,如圖1 所示。

      圖1 戰略計劃對企業責任的驅動

      (三)戰略計劃下的CR機制

      戰略計劃是關于公司未來目標的一系列行動安排,CR 機制作為戰略計劃的一部分用以轉化企業責任意圖為具體的承諾。企業決定如何實施企業責任是CR 機制的基礎,企業可能通過內部政策、與其他有共識的組織合作等方式來構建自身的CR 機制,可以把它分為單邊機制和合作機制兩種。

      1.單邊機制

      這種機制下公司會有意識地分配企業的稀缺資源(如現金、財務、專業人員)到一些超常規的'活動中。這些活動間隔一段時間就會舉行,如定期贊助社區活動、員工志愿者服務等。活動的焦點也可能集中在提高產品質量、流程改進(如低碳化、節約水資源)、發布CR 報告等。同時企業可以尋求創建一個長期的固定機構如基金會,使公司責任的承諾制度化。單

      邊機制強調企業個體的重要性,在咨詢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后,高層管理者考慮并決定企業責任的大小和方向。

      2.合作機制

      這種機制下企業和政府、非政府組織(NGOs),或其他企業簽訂雙邊(或多邊)的協議,來合作完成特定的社會責任目標。參與者履行自身承諾的行為,貢獻專有技能和內部資源,實行特定領域問責制。目標范圍通常是有助于加強東道國社會和經濟建設的合作項目,如企業與當地的農業合作社及地方政府一起為農民提供肥料和低于市場價格的品種,傳播種植技能,扶持推動農業發展。合作機制還包括企業的一些自愿計劃,如幾家企業共同建立并參與自治的集體協會組織,本著責任關懷、公平貿易、道德管理、環境保護等理念,鼓勵企業采用超越法律合規性的責任行為經營,產生管理的正外部效應。像國外的采掘業透明度行動計劃(Extractive IndustryTransparency Initiative ,EITI)、森林管理委員會、“能源之星”志愿項目等都屬于這類情形下的合作機制。

      三、總結

      市場中的戰略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計劃、分析、組織、領導、控制、反饋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這些都需要組織不斷積累經驗, 制定好市場中的戰略計劃,從而在戰略執行過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個完善的戰略計劃體系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公司戰略整合要隨著對組織的認識和市場的變化不斷趨于合理,計劃程序要在實踐中檢驗實施效果并不斷完善;把戰略計劃與組織文化融合為一體是實施戰略計劃的最大難題。

      參考文獻

      [1]《戰略計劃和公司文化對企業責任的驅動與影響》陳靜

      [2]《公司戰略計劃及其成功要素》張光輝

      [3]《小議市場戰略計劃的制定》苗 露

      [4]《戰略計劃與戰略思維簡析》熊勝緒

      [5]《企業財務管理戰略計劃制定探討》姚鵬舉

      [5]《公司戰略計劃及其成功要素》張光輝

    【戰略計劃的論文綜述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論文的文獻綜述03-23

    企業戰略聯盟運行中的合約理論綜述論文04-25

    醫學論文綜述內容要求及綜述范文06-13

    有關論文的權益風險綜述06-12

    綜述論文范文07-14

    網絡道德研究綜述的論文04-12

    姜夔研究綜述的論文04-12

    醫院護理論文綜述03-19

    綜述類論文怎么寫04-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国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 亚洲乱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资源站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高濑 | 日本有码在线视 |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