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字理運用教學“失”字三例的論文

    時間:2021-06-11 15:17:16 論文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字理運用教學“失”字三例的論文

      小學語文字理運用教學“失”字三例

    小學語文字理運用教學“失”字三例的論文

      廣西百色市平果縣坡造鎮中心小學 黃青蓮

      【摘要】本文整理歸納了小學語文課“失”字的字理運用教學三例,從字理形義相結合去認識、理解、記憶漢字,提高了綜合識記理解“失”字的成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字理,教學,失字

      識字教學應遵循造字規律與遵循學生認知特點,本文通過小學語文課“失”字的字理運用教學三例,對綜合運用字理進行課堂教學作出了以下的探討。

      一、把“失”字當成會意字教學一例

      1.形義構析

      失讀音為shī,把“失”字當成會意字,可將“失”字析解成“+乀”或“大+R”兩種說文情況進行教學。

      說文

      構字方法

      構成方式

      字理析形

      識形索義

      (1)

      會意字

      從從乀

      是手的變體,手下拖出一捺

      表示從手中丟失

      (2)

      會意字

      從大從R

      R(箭)射后就難找回

      引申為遺失

      2.字理運用

      【教學過程】

      失是會意字,讀音為shī。

      (1):從從乀,是手的變體,手下拖出一捺,表示從手中丟失。

      (2):從大(一人伸臂狀)從R(箭),箭射后就難找回,引申為遺失。

      故其本義是遺失,過失。由過失引申出失敗。[1]

      【字謎趣識】

      誰給夫子添眉毛,

      尊容風度不見了;

      拉弓放矢人出頭,

      中箭紛紛敗而逃。

      3.效果講評

      按(1)說文析解,既存在析形不便識記,又存在析義難以理解。首先,在字理手冊“常用偏旁部首形義簡表”中,手形偏旁有“手”、“攵”、“又”、“寸”、“攴”等十多個,屬于手的變體則有“扌”、“a”、“”、“”、“”等多種,而大部分手的變體不是現代漢語字典的部首,造成了學生在字形上不便識記,甚至有可能出現錯誤的認識理解,因簡化字失中手的變體與牛字極為接近,在析形過程處理不當,容易使學生把簡化變體的手部當成現代文字牛來錯記。

      按(2)說文析解,存在一形多義的問題。在字理教學手冊“常用偏旁部首形義簡表”中,R是人部偏旁橫人頭,屬于“人”形變寫,例字有“乞、每、傷”,R再指箭則產生一形多義。而作為現代漢語字典部首的矢字也指箭,矢字的古文字形體像箭之形而被用來代指箭,R指箭只能理解為R是矢字的簡寫。

      失的本義是遺失,過失;其反義是‘得’。按(1)說文析義,從變體的手部下拖出一捺,表示從手中丟失,在字義上不好理解接受。按(2)說文析義,箭射后就難找回,引申為遺失則比較容易明白。

      二、把“失”字當成形聲字教學一例

      1.形義構析

      失讀音為shī,把“失”字當成形聲字,先列出小篆字形,再將“失”字析解成“+”進行教學。

      漢字

      構字方法

      構成方式

      字理析形識義

      失

      形聲字

      從手乙聲

      析解成“手+乙”,乙從手中分出表示乙在手而跑掉了。

      2.字理運用

      【教學過程】

      失是形聲字,讀音為shī,從手,乙聲。

      是手的變體,析成“+”后可識解為“”從“”中跑掉了,乙本在手而跑掉不見了,表示從手中丟失,本義是失掉,丟失。[2]

      【字謎趣識】

      看似牛在人頂頭,不是朱總司令頭;

      若為大上橫人頭,有的放矢人出頭。

      3.效果講評

      把失字按形聲字說文析解:乙本在手而跑掉不見了,表示從手中丟失,失的本義是失掉、丟失,在析義上做到言之有理且能夠自圓其說,在析形上符合理構依據較便于學生識記接受。但乙是個象形字,甲骨文(見圖)像草木屈曲生長的樣子,也有說彎曲之狀像腸形,還有說像“鳥”的最省形;早期金文(見圖)象一只鳥的頭、頸、身、尾的簡單輪廓之形,乙本是一種鳥的名稱,即乙鳥。“乙”究竟代表何物?這一點不容易讓學生明白理解,教師在課堂上不加以說解清楚,會減弱了學生在形義互相結合基礎上去理解認識漢字的成效。在讀音上把乙作為失字的聲旁,其聲旁與本字的讀音關系屬于疊韻關系,即聲旁與本字的聲母不同,但韻母相同;乙作為聲旁的標音作用,沒有很好地揭示了形聲字聲旁標音的特點,在形音義整體綜合認識理解文字的教學效果會打折。[3]

      三、把“失”字比較相近字教學一例

      1.形義構析

      矢為象形字,矢字上面出頭就變成失字,失字下面的人換成兒就是先字,把矢、失、先三個相近字通過比較進行教學。

      漢字

      拼音

      部首

      筆畫

      字理析形識義

      矢

      shǐ

      矢

      5

      象形字,像箭之形,本義指箭。矢通“誓”,發誓。

      失

      shī

      丿

      5

      箭射出去不見了就表示為失,本義是失掉,丟失。

      先

      xiān

      兒

      6

      從止從人,腳走在人的前面,本義是前進,在前面。

      2.字理運用

      【教學過程】

      矢為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矢字(見圖),正象弓箭之形,箭頭、箭桿、箭尾俱全,其本義指箭。矢與誓在古代同音,故有矢通“誓”。

      矢字上面出頭就變成失字,失既可析解為會意字,也可作為形聲字,箭射出去不見了就表示為失,本義是失掉,丟失。

      先為會意字,從止從人。甲骨文和金文的先字(見圖),上面是止(腳),下面是人;意思為行走時腳先往前邁,走在人的前面,即指腳已走在人的前面,本義是走在前面,跟‘后’相對;又指時間上的`在前,可引申為先后的先、早晚的早等義。[4]

      【課堂板書】

      矢就是箭,箭射出去后會找不著,不見了就成失;矢是象形字,不管失字是會意字或形聲字,矢字出現在失字的前面,時間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對),就是先。

      【字義釋解】

      失是個一形多義的字,其本義是‘失掉、丟失’,跟‘得’相對。‘找不著’是一項字義,‘改變’是一項字義,‘錯誤、過失’也是一項字義,除了這幾項外,失字還有以下的釋義:

      ①沒有掌握住:~手。

      ②沒有達到目的:~望。

      ③違背;背棄:~信。

      【字順趣識】

      矢與失

      矢口說誓言

      失口是失言

      矢口變失口

      失言成失信

      失與先

      失聲并非是先聲

      失手不同于先手

      失聲傷心至失手

      先聲奪人得先手

      3.效果講評

      按“失”字比較相近字說文析解,在字形上不講失字的古文字字源字形及構造說解。而是從現代字筆畫上去析解“失”的字形,并通過與相近字矢、先的比較認識,達到把字理運用教學手段溶入課堂的目的,再在文字的比較教學認識過程中,貫穿了基本字義和實用字義的教學釋解,做到了對失字一形多義的全面解讀,突出形義互相結合又靈活選用的特點,拓闊了字理教學運用便于形象識記的視野,讓學生饒有興趣地識記好文字的音形義。

      

    【小學語文字理運用教學“失”字三例的論文】相關文章:

    略談文字設計的運用論文04-22

    高校語文教學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培養論文06-27

    文字排版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論文04-18

    文字設計的教學論文06-14

    微課在小學音樂教學的運用論文06-27

    小學體育教學游戲運用探析論文01-23

    游戲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的運用論文01-22

    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運用論文06-21

    招貼設計中文字運用要點分析論文04-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地址精品 | 五月天婷婷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 一级a一片久久久精品网络 久久国产精品系列 | 午夜福利观看视频1色小妹 天天躁久久躁中文字字幕 亚洲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综合专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