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鄉土地理與地理教學結合論文

    時間:2021-06-18 15:38:55 論文 我要投稿

    談鄉土地理與地理教學結合論文

      一、鄉土地理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方法

    談鄉土地理與地理教學結合論文

      1.案例教學。高中學生活動的區域和生活經驗相對有限,對教材中的例子缺乏切身體驗,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有一定困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選取學生較熟悉的鄉土地理作為案例,讓學生直觀形象的理解知識點,尤其是比較抽象和理性的地理知識,學生更需要從感性資料來達到理性的認識。

      2.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是地理學習的一個重要方式,指在地理知識的指導下,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過程。研究性學習的模式主要有:實驗、觀測、文獻資料、野外考察、社會調查、思辨、建模、論證等。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選取一個項目來研究。如調查城鄉人口分布、工農業區域布局、商業網點區位、地形地貌、環境問題原因等。

      3.野外考察。野外考察注重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走出課堂、擺脫書本的束縛,感受知識應用于實踐的魅力。教師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組,指派組長負責組內任務分配、協調。教師預先設計好考察的線路和地點,準備好必備的放大鏡、指南針、勘探錘等考察工具及應急醫療用品。考察對象可以是當地的水文、環境、土壤、地貌、植被等自然環境,也可以是交通、人口、工農業分布等人文環境。前者側重訓練地理技術和操作能力,后者側重人際溝通和協調,也可以將二者結合起來讓學生得到更好的鍛煉。

      二、鄉土地理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應注意的問題

      1.引用鄉土地理知識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地理課堂上并沒有專門的鄉土地理教學課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添加太多的鄉土地理知識而占用正常授課時間,導致該講的重點和難點沒有講,正常的課堂任務沒有完成,這樣做是得不償失的;而引用的鄉土地理知識也不能過少,否則不足以說明教材中的知識,讓鄉土地理流于“點綴”和形式,沒有起到應該有的作用。

      2.引用鄉土地理知識不能出錯。教師在講授鄉土地理前一定要做足“功課”,對準備在課堂上引用的資料采取多種方法反復核實,確保鄉土地理知識正確無誤,否則就會弄巧成拙、畫蛇添足,甚至給學生種下難以糾正的錯誤知識。

      鄉土地理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相結合能夠開創地理教育的新局面,教師應結合本地鄉土特點,緊密聯系教材,廣泛收集、充分利用豐富的鄉土地理素材,提高地理課堂的活躍度和有效性,增強學生學習和應用地理知識的綜合能力。

    【談鄉土地理與地理教學結合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教學中鄉土地理的應用論文09-01

    鄉土地理的小論文03-16

    鄉土地理小論文03-16

    鄉土地理對地理課堂教學的意義論文09-02

    鄉土地理在地理教學中載體作用分析的研究論文07-21

    地方鄉土地理教學綜述論文09-02

    談地理教學策略的轉變論文09-02

    如何讓鄉土地理教學活起來論文09-02

    地理規律地理教學論文07-2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窝窝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一级欧美一级日韩中文片 |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 | 日本性爱视频观看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专区一区 | 亚洲激情网五月婷婷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