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

    時間:2022-05-08 13:40:23 美術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美術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美術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設計制作有主題小報的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制作隊報的能力情感目標: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讓大家對水資源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號召大家平時在生活中要珍惜水和節約用。

      重點:

      通過收集資料、相關圖案、版面設計,學習有主題宣傳小報的設計、制作方法。難點:主題突出與布局的設計。

      教學過程

      一、課前收集

      1、查一查我國的節水標志含義是什么?“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各是哪一天?

      2、收集有關地球水資源的資料和我國目前水資源的情況。

      二、組織教學做好課前的一切準備工作。

      三、講授新課

      1、了解有關水資源的知識:

      (1)播放課件:了解水的作用、水資源現狀。

      (2)提出問題:你能想象嗎,假如沒有水,地球將是什么樣?

      (3)說一說,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水、污染水的現象?

      (4)小組討論:怎樣才能更有效地保護水資源,維持生態平衡?

      2、欣賞有關水資源的圖片資料和藝術作品。

      3、展示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

      4、欣賞學生作品,分析不同的表現形式。激發創作靈感。小報的組成包括:

      (1)主題:文字清晰、醒目、突出。

      (2)裝飾圖案:色彩鮮艷、形象生動。

      (3)文字介紹:內容具有科學依據、真實、概括。

      四、學生作業小組合作形式完成。

      五、小結

      1、生作品,說說你有什么好的節約用水的建議?

      2、我們珍惜、愛護水資源,廣開水源,我們的子孫后代就不必再為缺水而發愁,寶貴的水資源也就能為我們永續利用了!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美術中的比例知識,初步認識、了解比例,知道黃金比例,能夠有意識地發現生活中的比例。

      用剪貼的方法表現器皿陶瓷瓶的比例變化了解形成比例美感的規律。運用欣賞資料分析比較解決。

      2.通過學習學生會測量出黃金分割點,并運用比例知識對簡單的物品進行分析,從而學習運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學習比例關系,設計一個花瓶,提高設計能力。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術作品中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認識到美術與科學的聯系,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認識黃金比例,能在生活中發現比例的美,會用比例知識分析、欣賞美術作品。

      教學難點:

      運用比例知識分析作品,從比例的角度考慮設計一個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學情分析:

      這節課知識性比較強,在生活中的運用要靠學生自己去探究發現,學生在制作時采用先對折再剪裁的方法很容易使各部分比例失去控制。課時安排:

      2課時

      7.美術中的比例(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美術中的比例知識,初步認識、了解比例,知道黃金比例,能夠有意識地發現生活中的比例。

      2.通過學習學生會測量出黃金分割點,并運用比例知識對簡單的物品進行分析,從而學習運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術作品中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學生會測量出黃金分割點,并運用比例知識對簡單的物品進行分析,從而學習運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

      教學準備:

      師:教學圖片、花瓶、學生作品若干

      生:繪圖鉛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造型藝術領域中比例是形式美法則之一,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

      到一些美的造型,美的建筑,我們感覺它美,一個是因為色彩美,形象美,再有就是它的比例美。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美術中的比例知識。比例:最早出現在數學中,一般長度與長度、面積與面積的比率。如長的與短的、大的與小的等都形成比例。

      二、講授新課

      意大利畫家達*芬奇認為比例是“藝術之母和女王”,于是他把人體進行了分析,并發現了人在運動和站立時的比例。站立時人是長方形的,而當人伸展四肢時,又變成了圓形,從而發現人體的比例變化。

      1.中國畫中是怎樣運用比例的《出示溪山行旅圖》:

      (1)畫上畫的什么?

      (2)山和人物的大小對比如何?

      (3)這樣對比有何作用?

      師:宋代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描寫了我國陜西一帶的風光,山處在畫的中央,頂天立地,雄佛壯觀下面的商人趕著驢,顯得很小,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聳氣勢。這幅畫成功地運用了山和人物之間的比例關系,是我國山水畫的杰作。

      2.出示《維魯維斯的人》

      (1)人在站立和伸張四肢時,在圓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關系?

      (2)師簡單介紹這幅作品。

      3.師介紹黃金分割的知識

      (1)把一條線段分成兩部分,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的值等于另一部分與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稱為黃金分割。這種比例

      在造型上美觀而得名。

      (2)師用黃金分割的知識分析《巴黎圣母院》。

      什么樣的比例美呢?

      兩千多年前的希臘人就測算出1:0.618這個比例最美。這就是黃金比,大家可以算出1:0.618~0.6,你們都知道2:3;3:5;5:8都接近這個數,就都是美的比例。

      小結:美術不是算術,有用精確測算,平時設計作畫時,形象看起來舒服,比例接近2:3,3:5,5:8就可以了。

      4.分析、欣賞

      (1)黃金比就是這么神奇嗎?如果變比例會怎樣?

      我們看杯子比例很舒服,體現黃金比,拉寬會怎樣?接長會怎樣?照相機的寬與長較接近2:3,加寬呢?加高呢?

      電視機、背投、畫框的現代比例演變

      (2)欣賞

      其實大自然中,許多東西天生地比例就體現黃金比,比如:這精美的貝殼,我們喜歡收集它,卻不知正是它上面圈圈螺旋線吸引了我們,看看它每輪間距離比例是多少?

      人體更自然美的極至了,一只普通的手,它與黃金比有什么關系?我們看,如果從指端到第一節間分為兩份的話,其它各節該是幾分呢?我們畫過人吧,知道人體的比例嗎?(1:7。5),也就是身高是頭長的7.5倍,這就是比例。

      三、繪制黃金分割

      1.要求:嘗試用鉛筆畫有黃金分割比例的人體或建筑草圖

      2.學生繪制,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評議

      說說你的同學或自己繪制的草圖符合黃金分割的比例關系嗎?如果不符合,怎樣修改會更好?

      五、總結

      8.美術中的比例(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用剪貼的方法表現器皿陶瓷瓶的比例變化了解形成比例美感的規律。運用欣賞資料分析比較解決。

      2.學習比例關系,設計一個花瓶,提高設計能力。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術作品中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認識到美術與科學的聯系,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學生會測量出黃金分割點,并運用比例知識對花瓶進行分析,從而學習運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比例關系,設計一個花瓶,提高設計能力。

    美術教案 篇3

      課題:棉絮畫

      課型:手工制作

      課時:1課時

      教法:觀察法、示范法

      教學目的:

      1、通過看、摸、感受棉花的材質,進行聯想。

      2、對小動物的形體特征進行分析,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

      3、學習用棉花制作毛茸茸的小動物。

      教學重點:小動物形體的分析和概括,特征的把握。

      教學難點:小動物五官的粘貼及背景的裝飾。

      教具:多媒體課件、投影儀、棉花、彩紙、剪刀、膠水、課本。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件禮物,是什么禮物呢?這個禮物需要大家遵守紀律、認真聽講,才能順利的得到。老師還帶來一些作品,讓大家來欣賞,請看大屏幕:(出示多媒體課件:各

      種手工圖片)

      看完課件教師進行提問:

      1、圖片中的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屬于美術中的哪一種類?

      2、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3、制作過程中利用了材料的什么特點?

      今天我們上的也是手工課,而且老師也帶來了一種材料,請看—

      (教師出示棉花)

      這一節課我們就用棉花做棉絮畫

      板書:8棉絮畫

      三、新授

      1、教師帶領學生充分運用各種感官的感受棉花的質感,并進行聯想。

      (1)看:觀察棉花的顏色和自然形態;

      (2)用手模,用臉貼,感受一下棉花;

      (3)通過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進行聯想:我們用棉花還可以做哪些手工作品?(聯想的越多越好,并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

      2、提出問題:我們怎樣用棉花做出棉絮畫呢?

      3、教師邊講解,邊示范:

      (1)要想做出棉絮畫,我們首先要觀察物體的大的基本形組合。(出示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學會觀察)

      (2)教師用投影儀展示臺用棉花做小白兔,示范撕出基本形,在棉花下涂上膠水,粘于深色襯紙上。

      (3)引導學生回憶小白兔的特點:長耳朵、短尾巴、紅眼睛。教師根據學生所提供的內容,把小白兔的特點添上。

      (4)教師師范裝飾背景:用彩紙剪出一只蘿卜帖在小白兔旁邊。

      (5)教師展示作品,并提問剛才的制作步驟,并板書:

      觀察形體

      抓住特點

      裝飾背景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五、展評學生優秀作品。

      六、進行小結,并展示禮物。

      剛才我們用棉花制作了各種各樣的棉絮畫,同學們制作的積極性非常高,而且也很認真。你們知道么?在同學們制作的過程中,老師已經把禮物送給了你們。是什么禮物呢?請看大屏幕(出示多媒體課件):

      這個禮物就是:巧巧手,多動手;大眼睛,細心觀察;聰明屋,多動腦。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用這個禮物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美花我們的生活。

      板書設計

      8棉絮畫

      1觀察形體

      2抓住特點

      3裝飾背景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生參與剪割、拼擺、粘貼等活動,初步掌握形的分解與組合方法,提高動手能力。

      2.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造能力、審美能力。

      3.感受和體驗拼擺造型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形的分解組合方法,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造能力。

      2.感受同一分解不同構成的愉悅。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1.教師拿出拼圖玩具

      提問:

      a同學們,你們在幼兒園的時候玩過拼圖嗎?

      b誰來給大家拼一拼?

      c教師評價。

      2.師小結。

      三、學習活動一

      1.教師出示收集的拼圖圖片讓學生欣賞。(激發學生興趣)

      2.小練筆:試一試你的眼力(書38頁圖)

      a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書中圖片以及被分割的圖片,并思考討論拆

      分圖形和重新造型的方法要領有哪些?誰能快速的把已分割的圖片拼完整?

      b學生思考填寫,教師巡視以便掌握學生情況。

      C學生匯報,教師評議。

      3.展示臺展示書中兩幅圖片

      思考:上面兩幅圖,哪一張制作拼圖更容易拼接?為什么?a學生交流

      b學生匯報

      c教師小結。

      4.學生實踐:請在卡紙上分別繪制一個簡單的形象和一幅較復雜的畫面,然后剪成幾塊拼圖,和同學一起玩玩。比一比誰拼得更快。

      教師要求:

      在造型過程中,不能有半點遺漏,即分與合的塊數相同。反復拼擺后再進行粘貼。

      個體或分組方式隨機進行,鼓勵大膽地想象創造。

      a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b小組游戲。

      C欣賞評議:誰做得最好?誰拼得最快?

      d教師小結:

      三、教師總結。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學習活動二

      1.課件出示一些用廢舊物品擺拼的作品,指導學生欣賞。

      2.欣賞書中作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學生實踐:請你利用廢棄的.畫報、掛歷或舊照片等,擺拼一個你心中最喜歡的形象。

      a分組,收集材料。

      b學生進行創作,教師相機指導。

      C欣賞評析:在組與組之間評價,比比那組拼擺的造型最有趣。d教師小結。

      三、課外實踐:

      請同學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想一想:還能用那些廢舊材料進行創作?并試著做一做。

      四、教師總結。

    美術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春天來了,有叮咚的流水聲、有爛漫的春花、有呢喃的燕子、有飛舞的昆蟲……。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萬物復蘇,到處洋溢著希望和生機。孩子們在散步時最喜歡追逐飛舞在花叢中的蝴蝶,孩子們對蝴蝶色彩斑斕的翅膀非常地著迷,也很感興趣,因此我想設計一節美術課,可是考慮到小班的孩子涂色的經驗十分有限,不太會配色,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要他們獨立完成繪畫蝴蝶的任務是非常困難的。于是我設計了對稱印畫:美麗的蝴蝶,采用紙團蘸色減少了孩子的涂色時間,再用對稱印畫的形式完成另一半翅膀。這樣孩子們既能在規定的時間畫好蝴蝶,又能讓蝴蝶的翅膀色彩斑斕。

      二、活動目標:

      1、嘗試用紙團印畫美麗的蝴蝶。

      2、對對稱印畫活動感興趣,且能保持畫面和自己服裝的干凈。

      三、活動重點和難點

      活動重點:嘗試用紙團印畫美麗的蝴蝶。

      活動難點:沿線對折壓印

      四、活動準備:

      1、畫有蝴蝶的作品,紅、黃、藍、綠、橙色顏料每組三瓶。

      2、先搓好的紙團若干。

      3、簍子若干,抹布若干。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

      老師今天給你請來了一位小客人,看!它飛呀飛呀,飛來啦!

      (考慮到小班的孩子年齡特點,我采用擬人化的形象激起孩子活動的興趣。)

      (二)看一看,進一步認識蝴蝶的形狀特征。

      出示范畫并提問

      1.你們看它是誰呀?我們來看看蝴蝶長什么樣呢?

      教師逐一指蝴蝶的各部位。

      那身體兩邊是什么呢?(對了,是蝴蝶的翅膀)

      2.再仔細看看蝴蝶的翅膀,你會發現什么秘密?(兩邊的翅膀是相同的。)

      若仍未發現,教師繼續引導,看看兩邊翅膀是什么顏色?左邊怎樣?右邊呢?原來左右兩邊的翅膀是一模一樣的。

      3.看又飛來了一只蝴蝶,(出示沒有色彩的蝴蝶)這只蝴蝶和剛才那只有什么不同?你覺得哪只蝴蝶漂亮呢?為什么?

      4.那我們也來為它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一下,那我們怎樣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本環節通過觀察有色彩的蝴蝶,幫助孩子認識蝴蝶。通過觀察比較發現蝴蝶的翅膀是對稱的。運用有色彩的蝴蝶和無色彩的蝴蝶對比幫助孩子認識到有色彩的蝴蝶漂亮。同時鞏固孩子用蠟筆涂色的經驗。)

      (三)變一變,讓幼兒欣賞教師示范,學習對稱印畫的方法。

      1.可是今天老師要用一種新方法,也能讓蝴蝶變漂亮,仔細看看老師是怎么變的?

      2.這是什么(紙團),看清楚了,教師現在要給它穿衣服啦!邊念兒歌邊示范。

      拿起小紙團,輕輕蘸一蘸,跑到紙上涂一涂,放下小紙團。涂好后請幼兒看一下,老師只涂了一半,那另一怎么辦呢?

      老師有一種新辦法能讓蝴蝶的翅膀變得一樣漂亮。繼續念兒歌,請仔細看。沿線折一折,手掌壓一壓,輕輕打開來。看好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就變好了。你們看兩邊的翅膀是不是一樣?

      3.提問:誰來說說老師是怎么變的?

      4.小結:老師先用紙團蘸上顏料,在蝴蝶一邊的翅膀上涂上顏色,可以涂上兩種不同顏色,接下來沿對折線對折壓一壓,最后輕輕地打開,這樣一只漂亮的蝴蝶就變出來了。我們今天學了一種新的畫畫本領,叫做對稱印畫。

      (評析:通過出示作畫工具毛筆并結合朗朗上口的兒歌,邊示范邊提問的方式幫助孩子了解對稱印畫的作畫要領。提問和小結主要是幫助孩子再次復述作畫要領,掌握畫蝴蝶的技能。)

      (四)玩一玩,交代操作要求。

      1.現在呀,有好多蝴蝶都飛到我們教室里,它們也想變漂亮,你們愿意用新學到的本領幫它們嗎?(沿線折一折用手掌壓一壓,輕輕打開來就能看到一只美麗的蝴蝶啦!

      2.老師在桌子上放了各種顏料,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顏色,然后用紙團蘸上顏料,在蝴蝶一邊翅膀上涂上顏色,注意要涂在輪廓線內,再沿虛線進行對折壓一壓,最后小心地慢慢地打開,一只漂亮的蝴蝶就變出來啦!

      3.嗯!現在我們來動手變一變。

      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巡回觀察,對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關注。

      (活動之前老師再次用簡短的話語講述操作的要領,幫助孩子加深對作畫步驟的印象,為孩子們真正作畫做好積累經驗。同時交代要求讓孩子們注意一些操作規則,避免孩子作畫時無法應對。老師的指導主要以語言提示為主,幫助能力弱的孩子明確操作的步驟和要求。)

      (五)評一評,誰的蝴蝶最美麗。

      我們一起來看看,誰變的蝴蝶最美麗,為什么?

      (評價主要是讓孩子感受一下作品的色彩美,同時提高孩子的鑒賞作品的能力

    美術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基于幼兒的年齡特點發展的情況,發現幼兒對動手制作非常感興趣喜歡各種漂亮的事物,初步自己尋找美、感受美的意識,所以制作一節《熱鬧的小池塘》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來塑造小魚的形象。

      一、 活動名稱:《熱鬧的小池塘》

      二、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搓、團圓和鑲嵌的技能來塑造小魚的基本特征;

      2、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 活動準備:小池塘若干,橡皮泥若干,小魚范例,手指游戲《小魚》

      四、 活動重點:幼兒學習制作小魚,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小動物的情感

      五、 活動形式:集體、小組

      六、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小客人,你們看誰來了?

      (出示小圓餅,細長條等)呀!還有一個大圓餅,還有一個細長條,他們來干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它們說‘我來變一個小動物,變誰呢?小朋友要仔細看哦!’

      2、制作完成后,請小朋友說這是什么小動物?請幼兒觀察小魚的結構(有漂亮的花紋,眼睛、嘴巴)小魚多神氣多漂亮啊!小魚最喜歡在池塘里游泳了。

      3、引導幼兒學習塑造小魚的方法

      <1>老師把小魚放到池塘里:“池塘的水藍藍的,清清的,小魚游到東,游到西,哎呀,一個人玩真沒勁,要是有好朋友就好了,他的好朋友在哪里?小朋友來幫它吧!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七、 活動評價

    【【推薦】美術教案模板合集六篇】相關文章:

    【推薦】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合集10篇04-20

    【推薦】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3-23

    【推薦】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合集五篇03-10

    【推薦】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合集9篇03-02

    【推薦】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合集8篇04-27

    【推薦】小學美術教案模板9篇03-21

    【推薦】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六篇03-07

    【推薦】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八篇01-20

    【推薦】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八篇05-03

    【推薦】美術教案模板匯總9篇05-0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福利一区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日韩v国产v欧美v | 日韩久久激情精品 |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