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興區第八中學袁洪智
作文討論課,就是針對某作文題目,發動學生從審題、選材、組材、詳略、確立中心等方面,進行充分的討論。為了說明這個問題,舉我校程占梅老師的一節作文研討課為例(實錄):
1、教師導入:
老師:現在我給大家出一道數學題,大家認真聽,想好了, 站起來搶答。
有一個跑道,周長400米,跑1500米,繞跑道多少圈?
學生數人搶答:①3、75圈 ②3 圈 ③ 圈
同學們,你們如此清楚跑道的長度是不是都參加過1500米以上的長跑呢?
2、討論過程:
學生:大多數學生喊“參加過1500米長跑”,有的說跑過 3000米,有的說 跑過越野賽,有的說上初三后每天早晨跑十幾圈……
老師:既然大家都有這種經歷,那么誰能把第一次參加長 跑的過程和感受跟大家說說。
〔 有7名學生站起來談(略)〕。
老師:同學們!如果讓你把第一次參加長跑的經過和感受寫 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題目是《我第一次參加長 跑》有困難嗎?
(學生有的說有困難,有的說沒問題)。
老師:有困難的同學說說,有什么困難。
〔幾名學生提出一些寫作方面的困難(略)〕。
老師:把學生提出的主要困難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討論怎樣 解決這些困難(略)。轉而討論:寫此文應注意什么問 題,怎么寫這篇文章(略)。學生發言后,老師歸納學 生意見。
① 開頭要交代跑的時間、地點、性質等。
② 要有跑時環境氣氛的描寫。
③ 跑的過程應包括:開始、中間、沖刺前和跑后。要寫 出在長跑過程中自己身體及內心的感受,詳寫你是怎 樣挺過最難受的那段距離的。還要寫周圍觀眾對自己 的影響等。
④按一定順序。
⑤保證自己的語言風格。
老師找兩名同學口述自己的作文設想(略)。
其他學生對設想提出意見(略)。
最后,老師總結,布置作文。
3、小結:
在程老師的這節課上,學生始終處于高度興奮的狀態中,課堂氣氛輕松、熱烈。課后調查,全班52名學生,都順利寫出了這篇作文,而且整體寫作水平較從前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由此,我們認識到:以前學生提起作文就發愁,并不是學生不愛作文,而是不會作文。問題的關鍵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科學,沒有讓學生明白怎樣寫文,更沒有調動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程老師的作文課證明了一個道理:只要讓學生始終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體,就能激發起他們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變被動寫作為主動寫作。
[記一節作文討論課(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2.一節音樂課周記
6.開學第一節課日記
10.六一節聯歡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