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能力培養芻議(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6-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遼寧海城高中    王理宏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在教學實踐中,注重了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并取得了一點成效。現將自己的實踐體會總結一下。

    一、 動機的激發

    恩格斯說:“就個別人說,他的行動的一切動力,都一定要通過他的頭腦,一定要轉變為他的愿望的動機,才能使他行動起來。”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自學的動力,學生有無學習動機是能否自學的分水嶺。

    學習動機是復雜的。興趣愛好、欲望要求、思想感情、意志行為等都可成為激發學習動機的重要手段。具體如: 

     (一)  發揮表率作用,激發自學興趣。課堂教學中,教師引人入勝的講述,耐人尋味的談話;課外活動中,富有情趣的觀察指導,寓義深刻的參觀訪問等,均有引起學生樂趣,啟發其自學動機的作用。

    (二) 把握好奇心理,誘發求知欲望。中學生有理智的好奇心理,在教學中,通過教師設疑,師生研討探求答案,使學生得到成功的快樂,增強熱愛科學之情,煥發起強烈的求知欲望。

    (三) 正面啟發引導,增強自學責任感。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要對于真理的追求。”為了調動學生追求真理、探求知識真諦的積極性,語文教學中,可運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潛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學生,使其產生在為專門人才的渴望,堅定為國家做貢獻的決心。綜上所述,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在培養學生自學動機時,不能孤立地從求知方面地培養,而應把求知與思想感情、意志行為等結合起來。

    學生自學必須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做基礎。為此,教育者就要指導督促學生扎扎實實過好雙基關,以便為其自學提供必備的條件。(1)過漢語拼音關,并學會查字典;(2)過文字關,豐富詞匯量;(3)過語法關,熟悉標點用法。(4)掌握讀書筆記和日記的要領。

    二、 方法的傳授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恨之。”教學實踐證明:與其教會學生,不如教學生會學。自學方法好似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學生一旦掌握了它,便能終身受用。從而才能實現葉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思想。

    為了提高學生自學中探索新知識的效率,應使學生了解閱讀的規律,知道學什么;教給自學方法,明白怎樣學。所謂閱讀規律是指自學八步法,即:審文題;讀課文;解新詞;理層次;明中心;編提綱;品寫法等。

    下面談談幾種主要的方法。

    (一)閱讀法。按出聲與不出聲可分為朗讀與默讀;按閱讀速度分慢讀、中速讀與快讀;按閱讀精細程度分精讀、略讀、瀏覽等;按目光掃視情況分序讀、跳讀、掠讀、回讀。各種方法取長補短,互相補充。

    (二)讀析法。根據不同文體特點教給學生不同閱讀方法。如記敘文可用程序閱讀法,議論文可用分步閱讀法,首先把握議論文的三要素:第一步,通讀全文,找出中心論點;第二步,勾劃出說明論點的論據;第三步,明確論證方法及作用;第四步,總結學習后的收獲。

    而說明文主要采用三點式閱讀法。

    (三)讀寫法。讀寫法是一種讀寫結合的讀書方法,即在閱讀時口、手、眼、腦并動,有助于提高閱讀效率。常見的讀寫方法有:摘錄法,提要法,圈點法等 。

    (四)記憶法。為幫助學生迅速、準確、在效地掌握知識技能,在自學指導中應讓學生學會以下幾種記憶方法:分類記憶法;歸納記憶法;對比記憶法;重點記憶法等。

    三、 能力的培養

    自學能力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特殊能力。自學行為好象是個點,養成堅持不懈的自學習慣才能構成面,形成自學能力,培養自學習慣是培養自學能力的關健。為此,在自學指導中,除為學生提供思想性、科學性、趣味性較強的自學資料外,還要為學生準備充分的自學時間,安靜的自學場所創造條件。在自學指導中,要認真培養學生養成借用工具書、參考資料進行自學的習慣;消除學生惰性心理,養成寫讀書筆記和日記的習慣;教給學生擬題方法,養成自測的習慣;指導學生自我反思,歸納整理自學中獲得的知識、結論,在同學中交流所得的學習成果和心得體會的習慣。學生養成了自學習慣,自學中能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活躍、探索精神十分旺盛的最佳狀態,其自學能力就會提高。

    自學能力主要是通過閱讀實現的。譬如:第一,運用已知探索新知,提高認讀能力。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文字和詞匯,就為自學語文奠定了基礎,反過來自學中遇到了生字、生詞,借用工具書解決后,又可擴大學生的識字量和詞匯量,占有語言材料,理解語言結構,把握文句的含義。這樣在已知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認讀能力。

    第二,學會生疑釋疑,提高理解能力。知識的獲得,才能的增長,需要由有疑到無疑,再由無疑到有疑這樣往返循環的發展過程。在指導學生獨立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層層設疑、分類歸納”的自行設疑讀書法,即針對閱讀的篇目,逐層逐段設疑、釋疑,就文章的中心內容或寫作特色設疑、釋疑,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而且能提高其理解能力。

    第三,創造有利條件,提高鑒賞能力。具體做法是加快教學節奏,減輕作業負擔,提供評價文章的機會和范圍。諸如,找出文章的精妙之處和精彩所在,領會文章的言外之意,體會作者塑造的藝術形象所蘊含的深意,以及作者藝術構思的匠心;評析文章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的得失,借鑒其優點,批評其缺點,從而提高鑒賞能力。

    第四,注意知識的舉一反三作用,提高運用能力。運用是學習遷移,也叫學以致用。舉一反三運用理解能力、鑒賞能力的升華和發展,是自學能力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教學中,選出具有典范意義的文章,指導學生剖析,從中授以規律,教以方法,然后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秘得的方法,解決自學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

    由于人的氣質和腦力各異,自學亦各有同風格:有的人作風潑辣,學習喜歡一氣呵成,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有的人善用零散時間,自學愿意細水長流,可得到集腋成裘之功效;有的人長于記憶,有過目成誦之本領;有的人長于多思,有據理辯析之能力。為此,在自學指導中,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只要培養學生有持之以恒的自學毅力,自學會提高。而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正是貫徹素質教育、實現創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作者郵箱: wlh631212@163.com

    [自學能力培養芻議(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知識管理芻議論文

    2.《教師專業發展策略芻議》論文

    3.新時期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芻議論文

    4.青年干部培養工作總結

    5.如何培養個人幸福感

    6.小學生數學興趣培養小論文

    7.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養

    8.培養團隊精神演講稿

    9.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教案

    10.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小論文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在线播放免费人成年 | 亚洲一级免费在线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一级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专区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欧美另类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