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涉縣一中 任紅霞
偏義復詞是文言實詞運用的一種特殊現象。所謂偏義復詞就是一個詞有兩個意義相近(關)或相對(反)的語素構成,其中只有一個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語素不表意義,只作陪襯,只具備語法作用。偏義復詞并不固定,它只是在一定語境中,為了句式的整齊或行文的需要,在本應用一個的地方用上了偏義復詞。如“晝夜勤作息” (《孔雀東南飛》)中的“作息”就是偏義復詞,“作息”分別是“耕作、休息”的意思,但在此處,意義偏在“作”,“息”并不表示意義。
偏義復詞的運用,按詞的構成關系來看,常見的有兩種形式:
1、 兩個語素意義相對或相反
如: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石鐘山記》)
--“淺深”是反義詞,此處只取“深”的意義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出入”是反義詞,此處只取“入”的意思
2、 兩個語素意義相近或相關
如:今有一人入園圃,竊其桃李(《墨子非攻》)
--“園圃”是相近詞,分別是“種樹的、種菜的地方”,此處只取“園”之意
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國家”是相關詞,此處只取“國”之意
學習文言文時對此類的詞的識別,主要是把它放入語境當中,聯系上下文,看它是否符合語境,符合邏輯關系。如“晝夜勤作息”(《孔雀東南飛》),這句話是用來描寫劉蘭芝的,劉蘭芝是一個知書達禮、勤勞善良、忠于愛情的婦女形象,所以不分晝夜勤于的只能是“作”,耕作、勞作,而非休息,故此處只取“作”意,“息”只作陪襯,這樣既合語境又合邏輯。再如“刺諸縣短長”中,“刺”是指責,指責的只能是“短”,而不能是“長”,故“長”在此不表意義,只取“短”意。
只得注意的是,在辨別偏義復詞是一定要把兩個語素相近的偏義復詞與同義復詞區別開來。如:
謹庠序之教,申之義孝悌之義(《齊桓晉文之事》)
--“庠序”,同義復詞,兩者都是學校,只是時代不同叫法不同,故合譯為“學校”
會不相從許(《孔雀東南飛》)
--“從許”, 同義復詞,都有“答應”之意,故合譯為“答應或允許”
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廉頗藺相如列傳》)
--“恐懼”,同義復詞,都有“害怕”之意,故譯為“害怕或恐懼”
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過秦論》)
--“藩籬”,同義復詞,都有“籬笆”之意,故譯為“籬笆”,比喻邊境的屏障
兩者的區別就在于,同義復詞是幾個詞處于同一語法位置的固定結構,都表且共同表示一個意義。而偏義復詞雖是兩個詞復用,但意義只落在一個詞身上,另一個只作陪襯,且結構一般是不固定的。
偏義復詞不是考試的重點,僅在1996年高考考過,但積累并掌握它的用法,同樣會提高我們的文言閱讀水平,因此,這一文言現象不應忽視。
[偏義復詞例談 (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8.黨員教師思想匯報范例
9.優秀教師思想匯報范例
10.應聘教師自我介紹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