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風鈴--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備課要點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7-1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劉楓

    概述

    本單元仍以人生為主題,有的謳歌理想,有的闡述信念,有的論說人生修養。選文有詩有文、有古有今、有中有外。內容比第一單元更多一些理性的成份。

    本單元的閱讀教學,與上一單元有延續性。在理解課文內容方面,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人生體驗,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同時注意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

    朗讀訓練(發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感情)要求有所提高。

    關于《理想》

    這是一首哲理詩,教學時,應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去探究詩句的含義。

    詩人在詩中打種種比方,用種種意象,闡述理想對于人生的決定意義。特別是詩中的比喻,生動形象。我以為,完全可以把這首詩作為學習比喻、學習詩歌的范文。

    這首詩構思精巧,語言精美,在朗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背誦。

    在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時,可以補充如下問題:

    --人為什么要有理想?人要有怎樣的理想?

    --怎樣把遠大理想貫穿在日常學習生活當中?(這個問題是對理解思考的進一步深化和提升。)

    建議用兩課時,第一課時重點在“讀”,第二課時重點在“悟。

    關于《短文兩篇》之《行道樹》

    這是一篇當代散文,寫的是神圣感情的體驗。

    在道德情感價值觀方面,主要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學習奉獻者的精神。

    在知識技能方面,主要學習對比手法的運用。

    教學的重點是把握行道樹的象征意義。

    “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這一句話充滿哲理,要好好領會。為什么行道樹是神圣的?行道樹忍受了哪些痛苦?“深沉”的含義是什么?

    抓住了“神圣、痛苦、深沉”這三個關鍵詞,也就把握了文章的精髓。

    同時要注意兩個對比:一個是行道樹與原始森林同伴的對比,一個是行道樹與沉浸于夜生活歡樂之中的市民的對比。從這兩個對比中體會“痛苦”二字,體會他們的自我犧牲精神。

    還可補充下列問題:

    --行道樹有什么特點?作者歌頌的是什么精神?

    --課文在寫法是有什么特點?

    讓有興趣的同學課外讀一讀張曉風的散文。

    關于《短文兩篇》之《第一次真好》

    這是一篇當代散文,寫的是新鮮感覺的體驗。

    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要使學生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的真正含義,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知識能力方面,應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深入理解課文主旨。

    教學的重點是聯系實際,探究為什么要珍重第一次。

    抓住“真好”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啟發意義,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時,可補充下列問題:

    --為什么說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我們獲得怎樣的啟示?怎樣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

    --既然第一次真好,為什么不少人生命中的第一次不多?怎樣才能有更多的第一次?

    關于《人生寓言》

    兩則寓言,一寫好事變成了壞事,一寫壞事變成了好事。期望學生能通過課文的學習,感悟到該怎樣對待好事?怎樣對待壞事?

    應注意過程和方法的教學,最好是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來準確地概括寓意。

    教學中要點到寓言的特點,滲透文體知識的教育。

    辨清兩篇寓言寫法上的不同點,第一篇是用童話故事寫成的;第二篇作者自己參與其中,充當一個角色,這樣的構思值得揣摩。

    《白兔與月亮》的語言很精美,要讓學生多品味。

    作者有言:“定理一: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難的。由此推導出定理二:世上沒有不可忍受的苦難。”此語可幫助理解《落難的王子》。

    可以補充幾個問題:

    --《白兔與月亮》為什么不編成“白兔和青草”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落難的王子》中為什么主人公定為王子?為什么寫他的脆弱?為什么把厄運編得如此兇險?為什么寫“我”親眼見過王子,還跟他交談過?為什么最后寫“我”也遭了厄運?

    關于《我的信念》

    這是一篇隨筆,是居里夫人的心靈獨白,我們從中可以了解一個偉大科學家的內心世界。體會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及其取得巨大成就與她的性格特點之間的聯系。

    全文的核心是“獻身精神”,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質的根本。

    弄清兩個問題:

    --居里夫人具有什么樣的品質的心理特點?

    --我們受到怎樣的啟發教育?

    前一個問題重在訓練分析、歸納的能力;后一個問題則是教學內容的進一步遷移提升。

    梳理內容,是處理信息的一種重要方法。本課在知識能力方面,要對課文的內容從不同層面進行梳理,還要考慮怎樣排列才有條理。

    課外請學生閱讀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傳》。同時,搜集與居里夫人一樣偉大的科學家的資料,存入自己的學習資料庫。

    關于《〈論語〉十則》

    這是十則文言語錄,內容分為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思想品德修養和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三個方面。

    前九章都是格言,最后一章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可算作格言。因此,要認真研究格言的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力求生動活潑。

    能力培養上要求能當堂成誦,啟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其中的成語、格言、警句,要求學生記住,摘抄下來。

    最好用師生交談的形式疏通文意,不能要求在討論中解決所有的問題。

    教讀過程中,先要介紹孔子和《論語》,還應結合學習內容提出問題或講點故事,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讓學生學有所得。

    關于《綜合性學習寫作中語交際》

    活動目標:

    1.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語文學習的資源和運用語文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初步嘗試在語文學習中溝通課堂內外、課本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從而開發利用社會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

    2.引導學生搜集家庭、校園和社會生活中最新鮮、最活潑的語言現象,了解社會上語言文字使用中的不規范現象,初步樹立漢民族共同語的規范意識。

    3.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

    4.使學生認識到語言素養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注意街頭語言和廣告語言的表現形式,鍛煉中語表達能力。

    5.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語文世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寫出自己對社會生活中語文運用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活動指導:

    1. 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分成若干個小組,推選出各小組召集人,以小組為單位

    開展一次語文調查活動。也可以單獨一人進行調查。

    2. 在明確每個學生的活動項目和活動內容后,提示學生根據活動內容制訂本小組或

    本人的活動計劃。小組成員之間要注意分工合作。

    3.要求學生要將搜集來的資料加以梳理,把同一類型的資料按照一定的順序編排在一起,還要注意資料的裝幀設計。最后全班交流,讓全體學生分享這次活動的快樂。

    [秋天的風鈴--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備課要點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集體備課教案

    2.初中備課教案:整式

    3.語文第二單元測試題

    4.一年級語文第二單元漢語拼音教案

    5.小學語文第一冊第二單元漢語拼音教案

    6.小學信息技術備課教案

    7.《a e 》教師備課教案

    8.紫色風鈴教案課堂實錄

    9.初中語文組備課總結

    10.《秋天的畫》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久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中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中日韩欧美高清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 这里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乱在线伦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