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學生的特殊作業:為父母洗次腳為何這么難

    發布時間:2016-8-2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北京娛樂信報    2003-10-10   王志  

     

        新聞案例

        高二學生的特殊作業題

        “為父母洗一次腳”

        最近,復旦實驗中學高二年級的陳老師給班上的學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業:“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腳”。這道作業同學們完成得并不令人滿意,兩個班級共104名學生中,完成的24人,僅占所有學生的23%,即使在完成的學生中,能從這次作業中有所收獲的也不到15人。日前,記者對布置這道題的班主任陳平老師、學生和部分家長進行了采訪。

        ■老師:想法來自一篇文章

        陳平老師是高二(1)班的班主任,也是高二的年級組長。談起這道特殊的作業,他說想法主要是來源于一篇文章。文章說的是日本一家公司在招聘員工時,向應聘者提出了一個問題:“你是否為自己的父母洗過腳”,所有人都搖頭,于是考官讓每人回去后去做這道題,第二天再談感受。新學期開學時,陳老師發現部分學生有厭學情緒,在花錢時大手大腳,于是決定布置這道“為父母洗一次腳”的作業。

        陳老師說,布置這道作業題有幾個目的,一是想考察學生的誠信程度,其次是讓孩子和父母之間加強溝通,讓孩子體驗父母養育的辛勞,同時也讓家庭營造民主氣氛。但對這道看似簡單的題,很多同學沒有完成好。陳老師還為此專門召開了家長會,把自己的想法和家長溝通。

        ■學生家長觀點各異

        布置這項作業時是星期五,當天同學們就議論紛紛,主要有三種意見。第一種是抱怨老師沒有“人性”,這最多是小學生的作業,竟然給高二年級的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想不通。第二種觀點是認為老師在作秀,一位學生說:“不就是電視里放過的廣告嗎,老師這是在作秀,大家別理他。”另一位學生調侃地表示:“現在家里都是用淋浴,還用專門去洗腳嗎?”;當然,也有部分學生把這道作業題認真完成。

        家長對這道作業題也有不同觀點。第一種是“付之一笑”;第二種是“不要玩‘花頭’,還不如多花點時間來讀書”;第三種是家長懷疑孩子是不是有求于我,以為又要多少錢;還有一種是家長能配合孩子完成“洗腳任務”。

        《新聞晚報》

        ■洗腳作業題不做也罷

        陳老師把“二十四孝”里的任何一個故事抬出來,都可以語重心長地向學生灌輸一條“硬道理”:給父母洗洗腳,不僅應該做,還應該做好。但是,不知這位老師想過沒有,洗腳不過是生活小事,如果不是臥病在床,一般都能自己完成,讓別人來洗反而感到別扭撛諳唇盼莩外敗8何況,現在一般家庭都用淋浴,連洗腳盆也不大好找了。至于學生有厭學情緒、花錢大手大腳,就讓學生回家給父母洗腳,純粹是頭痛醫腳、腳痛醫頭。再者,說洗腳能考驗學生的誠信度、加強與父母溝通、營造民主家庭氣氛,也是驢唇不對馬嘴的理由。試想,洗腳如果有如此神奇的功效,那讓孩子天天在家里給父母洗腳得了,因為一個洗腳高手就具備了誠信的品質,就能體驗到父母的辛勞,還有了民主意識。或許,洗腳教育還可能會成為一門思想教育專業課。只可惜,絕大多數家長恐怕不會答應。

        “洗腳”考試的失敗告訴我們,為了考試而設置的考試,本身是對學生人格的不尊重,是以犧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為代價的。從這一點看來,那些拒絕讓孩子洗腳的家長是開明的家長,那些回家沒有提起要為父母洗腳的學生,表現出了值得肯定的獨立見解。

        我們當然倡導學生尊重家長,加強雙方溝通,但這應該建立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科學的教學方式之上,而不是“為父母洗腳”這類看似別出心裁實則蹩腳的作業題。朱勝國

        ■品德教育從點滴抓起

        筆者認為,“洗腳”折射了當前教育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品德教育。

        數千年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教育思想充斥著中國家長的頭腦。時至今日,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們對孩子的溺愛則變本加厲,除了學習之外什么也不讓孩子動手,即便是不富裕的家庭也盡可能地為孩子提供學習方便,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大有人在,“小皇帝”“小公主”就這樣粉墨登場,有些孩子稍不順心就發少爺小姐脾氣,所以“洗腳”之類的作業于許多人而言,純屬無稽之談。

        筆者以為,這種瘸腿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極為不利,長此以往,很難塑造出孩子的健康人格。“為父母洗腳”這道作業無疑是為當前孩子品德教育所開的一劑良藥,在“洗腳”的過程中和家長一起享受親情,學會尊敬父母、孝敬父母,進而可以培養自己的健全人格。洗腳雖不過是生活小事,但是教育孩子,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就必須從一點一滴的生活小事抓起,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這種親情教育的方式,往往會讓學生有所震動、有所改變。即使沒有完成作業,在老師和周圍學生的影響下也會有所思考,豈不也是一種收獲?

        戎洪興

        ■還是自己的腳自己洗吧

        洗腳,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一項自身清潔活動了,然而一旦成為孩子的“家庭作業”,就能與“素質教育”沾邊嗎?

        給父母洗一次腳,對孩子到底有多大作用呢?難道可以受用終身?不可能,而天天給父母洗腳,顯然又多此一舉。

        道德水平的提高從來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給爸媽洗一次腳,其實并不能提高學生多少素質,相反倒會誤導他們學著去“作秀”。弄到最后,孩子尚未真正“明禮”,卻可能已把“誠信”棄之水中。

        真要教導學生如何關愛父母,父母需要言傳,更應當身教,年輕的父母們不妨先給自己年邁的父母洗洗腳,當然,不僅僅是洗腳。如果他們時不時地咒罵自己年邁的父母“老不死的”,還奢望自己的孩子將來一聲聲呼喚“親愛的爸爸、媽媽”嗎?

        還是讓年輕的父母自己洗腳吧。年輕的父母還是讓孩子自己洗腳吧。

        肇靜

        ■家長與孩子溝通的好機會

        當孩子站在我們面前說:“爸,媽,我要給你們洗腳。”我們會作何反應呢?第一種,不贊同:“洗什么腳?沒事干啦?作業做完沒有?!”第二種,不贊同也不反對,會配合孩子完成作業,但覺得多此一舉。第三種,贊同并真誠地表達出來:“謝謝你,孩子!很高興你這樣做。你小時候,每次給你洗腳,總要把你的小腳丫放在手心里比畫,看看又長了多少。”也許還有第四種、第五種態度。不過,我想任何一個聰明的家長都會意識到這是一個教育契機,應及時抓住它,通過生活中的點滴小事,讓孩子懂得體諒,懂得回報,懂得做人。冉福

        ■全社會都來做這道作業題

        一道看似十分簡單的作業題,在高二學生中做起來為何變得這么困難?是誰為他們“制造了障礙”?原因是多方面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大環境等等。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現在親子之間的溝通變得越來越難,父母和孩子之間缺少共同語言,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孩子的自主意識也越來越強,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許多家長過分重視學校教育而忽視了家庭教育,把所有的教育任務交給了學校。

        當然,學生也有責任,從這次完成任務的情況來看,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根本沒有和家長說“洗腳”這道題,因為他們認為“父母不會配合”。這說明,洗腳的障礙不僅在動手,更在“動口”,在于親子之間的和諧溝通。

        

     

    [高二學生的特殊作業:為父母洗次腳為何這么難]相關文章:

    1.給父母洗腳日記300字

    2.

    3.高二學生的期末評語

    4.高二學生的學習計劃

    5.高二《勸學》教案設計

    6.高二語文《勸學》教案

    7.學生的抄作業檢討書

    8.我幫媽媽洗腳初中生周記

    9.為父母做飯心得體會范文3篇

    10.上學期高二語文寒假作業試題及答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 亚洲精品一本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AV大片 | 制服丝袜99在线不卡 | 中文字幕在线一级aV片 |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