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有致 含蓄深沉--《為了忘卻的紀念》賞析(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1-2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仝澤儉

    魯迅先生為了紀念“左聯”五烈士,于一九三三年寫下了《為了忘卻的紀念》,這篇著名散文。仔細閱讀,我們可以發現,文章并沒有全面的寫五位烈士的事跡,而是著重寫了兩位,其余的三位只簡約的點到而已。作者回憶自己與白莽(殷夫)、柔石在文學事業與生活上的多次交往和感觸,特別記敘了他們被捕后的獄中生活以及遇害的情景,既深情地頌揚了革命青年的革命精神與人品,有有力地控訴了國民黨反動派屠殺人民的罪行。同時還抒發了作者懷念烈士、憎愛分明、堅信革命一定勝利的思想感情。這深深的感染著我們。

    此外,散文給我們另一深切的感受是嚴謹、有序的組織結構,筆法特別灑脫自如,既很好地運用記敘、議論、抒情相結合的方法,尤其是恰當的采用了委婉曲折的表情達意方法,鮮明而深沉地抒寫了作者豐富的感情內涵。

    作者當時身處白色恐怖之中,面臨“未敢翻身已碰頭”的險境,為了讓文章得以發表,不得不采用委婉曲折的筆法,來表達復雜深處的思想感情。但它含蓄而不晦澀,委婉而富有情致。魯迅先生在運用曲筆時,也是不拘一格,異彩紛呈。

    一、 矛盾沖突,悲憤交織。

    請看文章的題目及第一段文字,作者在“紀念”與“忘卻”的心理矛盾沖突中,一方面表達對幾個青年作家的遇害,心情極為沉痛,悲憤之情始終不已,所以兩年之后仍寫文章悼念他們;另一方面又表達了我們不能只陷入悲痛之中,要將悲痛化為力量,完成先烈未竟的事業,這是對烈士最好的紀念。要忘卻的是什么?一味的悲痛,要紀念的是什么?烈士的精神。其實,我們可以感觸到,兩種感情猶如兩股烈焰,同時迸發。如此之曲筆,顯得深沉有力。

    二、 旁征博引,借古諷今。

    作者善于引用古人、古事,或作比喻或隱射今人今事和今時。請看文章在敘寫柔石的“硬”和“迂”的性格時,自然的聯想到他的同鄉明儒,正直而剛烈的方孝儒,耐人思索;寫到柔石被捕、作者逃跑時,引出《說岳全傳》中高僧坐化的故事,既揭露國民黨反動派濫殺無辜的罪行,也表達了作者反對“坐以待斃”,主張保存實力、堅持戰斗的精神,這使文章波瀾起伏,富有情趣;寫到作者文章“無寫處”時,又提到魏晉時文人向子期和他的文章〈〈思舊賦〉〉。其用意是在于揭露蔣介石統治的黑暗兇殘,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在“禁錮得比罐頭還密”的情況下仍要悼念烈士的心曲。旁征博引,曲妙有致,借古諷今,含蓄深沉。

    三、 借題發揮,弦外有音。

          文章在寫到與白莽的交往中,作者贈送給他的兩本彼得斐的詩文、不幸被巡捕沒收了一事,文章據此就敘說,這兩本書如何來之不易。不僅表達作者對白莽真摯的友誼,并借此傾訴對巡捕之流的厭惡之情。借題發揮,弦外有音,耐人尋味。

    總之,作者運用了委婉曲折的筆觸,表達作者豐富多彩的情愫,是這篇文章重要的特色之一。當然,文章的的語言的含蓄,也同樣色彩鮮明,耐人咀嚼。

    正如先生在〈〈南腔北調集、題記〉〉里所說到,“打雜的筆墨,是也得給各個編輯者設身處地的想一想,于是文章也就不能劃一不二,可說之處說一點,不能說之處便罷休。”這也許就是--魯迅在這篇文章里使用曲折的筆墨和含蓄的語言的緣由吧。

        江蘇睢寧高級中學  仝澤儉   (05168302402) 作者郵箱: ttongxin_001@163.com

    [曲折有致 含蓄深沉--《為了忘卻的紀念》賞析(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深沉的近義詞

    2.用錯落有致造句優秀句子

    3.曲折的反義詞

    4.香中別有致 清極不知寒

    5.曲折的近義詞

    6.含蓄的情話詩句

    7.元曲折桂令·中秋

    8.教師節,為了忘卻的祝福散文

    9.有關含蓄生日祝福語

    10.最含蓄的情話詩句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视频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 婷婷精品视频223 | 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高清 |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福利一区 | 一区二区不卡日本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