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書課性質與教學模式初探 (教師中心稿)

    發布時間:2016-4-1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貴州警官職業學院法律二系講師 楊天勇(郵編550005)

    摘要:法律文書寫作教學絕不只是文體與格式的訓練,而是一種能力與素質的培養。因此,法律文書寫作教學,應特別注重"應用"二字。要在培養學生語言素質上下功夫,從而使這種"素質"在寫作實踐中能夠富于創造性地發揮作用。

    主題詞:法律文書;寫作;語言素質;教學;模式

    一、 法律文書寫作教學應是一種素質教育

        當前,素質教育不僅是我國中小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同樣也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課題。素質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其中,學校教育是重點。而高等教育是人才培養的高級階段,大學生的素質與國家建設和增強國力的關系更為直接。素質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能力。法律文書寫作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因此,法律文書寫作教學也應是一種素質教育。

        黨中央、國務院頒發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特別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這里,將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與其他四項能力并舉并論,這說明,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是一種重要的智力素質。智力素質包括: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以及科學文化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發揮能力。智力素質包含這么多方面,為什么《決定》要強調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呢?是因為各種能力的落腳點和表現,都離不開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與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兩個方面。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就是寫作能力。寫作能力,概而言之,可以分為審美寫作能力與應用寫作能力。顯然,法律文書寫作屬于后者,其目的在于培養、提高學生應用寫作能力,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從公、檢、法系統工作的畢業生反饋信息來看,畢業生的寫作水平不盡人意。許多單位建議高校要增加寫作課時。而畢業生"寫作水平"并非指的是學生寫記敘文、抒情文等的水平,恰好是被我們忽視的對付工作和生活的文字表達能力,即應用寫作能力。為什么會出現開設了法律文書寫作課程,而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難以適應社會需要的情況呢?這是由于,我們對" 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理解出現偏差所致。語言文字表達能力通常體現在"表情達意"上,但我們在理解"表情達意"時,誤以為"表情達意"就是要學生學會寫記敘文,抒情文等,把"表情達意"之事自覺與不自覺地與審美寫作劃上等號,其實,作為一種智力素質要求的"表情達意",更多的是對付工作與生活的文字表達能力。法律文書寫作課,恰好在訓練學生對付工作與生活的文字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語言素質方面具有較強的功能和作用。而我們現時的《法律文書寫作》課是怎么教學的呢?通常是千篇一律地先介紹文體概念、特點,再講結構規范,即首部包括什么,正文尾部有哪些內容,最后說制作中應注意哪些問題。教材是這樣編寫的,教師只是照教材講解。這種教學模式,重在講格式,而忽視寫作的核心內容,即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培養。顯然,這種教學模式必然走向失敗。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玩某種游戲時,不管采用何規則,我們都能"立即上手"玩游戲。換句話說,法律文書寫作的格式,只是一種"游戲規則"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即語言素質,才是"游戲"的實質內容。因此,要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必須重視和加強對學生語言素質的培養,切實提高他們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對于大學生而言,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對于他們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極其有利。

        人的綜合素質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其一是智力因素,其二是非智力因素。語言素質是一種智力因素,而這種智力因素的培養與提高極其利于其他智力因素,諸如收集處理信息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等的培養與提高。這一點在法律文書中各種報告文書,判決文書等文體的寫作中表現得尤其明顯和深刻。

        如寫破案報告書,就不能象寫作抒情作品一樣,坐在書桌前一揮而就或者冥思苦想,作者還得到工作實踐中去收集信息材料,在這個過程中,與各種人物打交道是少不了的,準備和召開各類會議也是有必要進行的,而想盡快破案,往往需要群策群力團結協作,調查和收集破案線索和證據,還得對破案線索和證據進行分析研究,認真篩選,去偽存真,分別主次。而且上述種種事宜,均需要作者在事前、事中及事后,以新的認知結構確立與修正自己的寫作方向,寫作實踐,這樣寫出的破案報告才會有理論價值和指導意義。由此可見,牽一發而動全身,寫作一篇破案報告,就是一次極為具體、極為豐富、極為活躍、極為深刻、極為全面的綜合智力訓練。法律文書寫作能力的提高,促進了綜合智力的提高。

        從上面的論述,我們對于法律文書寫作教學的性質與它在整個高等教育中的位置,也就有了重新認識的必要。法律文書寫作教學絕不只是文體與格式的訓練,而是一種能力與素質的培養。因此,可以說,法律文書教學是一種素質教育。此種素質教育是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缺少這個組成部分,就會影響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發展;缺少這個組成部分,我們的培養對象就難以成長為全面發展的具有高素質的人才,就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這是一個認識的問題,這個問題必須解決。不僅是教法律文書寫作的教師,不僅是學生,我們有有關部門和領導,更應該有這種認識。只有把法律文書寫作教學提高到素質教育的高度,我們才能改變法律文書寫作教學相對滯后、教學效果欠佳、畢業生寫作水平不盡人意的狀況。

    二、 法律文書寫作的教學模式需要改革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至少要轉變三個觀念;一要轉變教師觀,教師由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二是轉變學生觀,學生要由被動的接受轉變為學習的主體;三要轉變教學觀,教學過程要由傳授和記憶知識轉變為學生發現信息、加工信息、研究問題、增長才智的過程。美國課程理論專家泰勒說過:"學習是通過學生的主動行為發生的,學生的學習取決于他們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師教了些什么?"教材只是教學生會學的范例,是一種載體,決不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全部內容,正像葉圣陶先生指出的,"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教學的著力點放在調動學生努力探究研討的積極性、創造性上。由此看來,要提高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有效地提高法律文書寫作教學的質量,必須改革教學模式。

    法律文書寫作教學,應特別注重"應用"二字。不光是讓學生具備文書寫作的一些基本知識,更多的要在培養學生語言素質上下功夫,從而使這種"素質"在寫作實踐中能夠富于創造性地發揮作用。致力于學生語言素質的培養,才是我們法律文書寫作教學的出發點與歸宿,正基于此,法律文書寫作教學模式,應該是應用型、操作型、開放型的,同時也是能動型的。它特別強調學生的自我操作性、主觀能力性與社會實踐性。為此,我們必須徹底改變以往那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代之以啟發式、討論式、實踐式的教學。

        法律文書寫作的基礎知識是需要掌握的,但勿須我們一一講到 。有些內容要讓學生在寫作實踐去自學和體會,如有疑難,可以提出來由師生共同討論。這樣習得的基礎知識,一定比專聽教師講來得扎實。法律文書寫作教學決不能止于基礎知識,它的實質性內容應是基礎知識的生動、具體、熟練、富于創造性的操作與運用。在這里,更須強調主觀能動性與社會實踐性。《決定》指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堅持"四個統一",其中"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統一"這一條,對于法律文書寫作教學尤其重要。為此,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適當布置相關作業讓學生自己去完成。而且,我們應進行重點教學,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入社會,結合某項任務,去獨立完全或協作完成一項或幾項文書寫作計劃。比如,我們在講授破案報告書的寫作時,完全可以讓學生參加公安機關某件案子的偵破工作,參與破案計劃的討論,了解破案經過和有關內容等,然后根據收集到的材料,寫作出破案報告書。這種在大課堂中進行的寫作實踐活動,在我們的法律文書寫作教學中,處于寫作工程的地位,它對于學生的鍛煉必然會遠遠超出幾次作業的訓練,而成為一種包容觀察能力、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想象能力、語文能力、組織能力、協作能力、創造能力等諸方面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全面綜合素質訓練。這種開放式寫作工程的教學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它會使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終生難忘,受用終生。

    [法律文書課性質與教學模式初探 (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教師開學第一課講話稿發言稿

    2.分數的基本性質說課稿

    3.課任教師教學隨筆

    4.教師微課培訓心得

    5.開學第一課教師演講稿

    6.大學開學第一課教師講話稿

    7.小學武術課說課稿

    8.初中思品課說課稿

    9.田徑課說課稿

    10.初中數學《平行線的性質》說課稿范文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欧美成年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 日韩AV在线亚洲 | 一a在线视频插进去了 | 久久精品福利中文字幕 | 日本搔妇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高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