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奐生上城》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3-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江蘇省淮安市淮州中學 韓維加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領會本篇當代小說獨具特色的主題和陳奐生這個改革開放初期的農民形象的典型意義。

    2. 了解我國小說揭示人物心理的傳統手法。

    〖能力目標〗

    1. 引導學生根據作家透露的對人物的感情傾向,對人物形象做理性的分析,提高他們對人物形象從感性到理性的分析能力。

    2. 培養學生比較準確地理解作品主題的能力。

    〖德育目標〗

    在物質生活富裕的今天,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品位,做一個積極向上、胸襟開闊的當代人。

    【教學重點】

    1.體會情節結構中耐人尋味的伏筆和表現人物思想性格的不同側面的表達作用。

    2.能具體分析本文心里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及推動故事情節的作用。

    【教學難點】

    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和探討小說的主題思想。

    【教學方法】

    ① 研討法。小說主題眾說紛紜,到底該怎樣理解,引導學生從作品本身出發進行討論,做出比較合理的解釋。

    ② 比較閱讀法。欣賞時,可將作品與《項鏈》比較,看看兩者在心理描寫上的異同,從而了解我國小說與西方小說在人物心理描寫上不同的傳統。

    【電教手段】

    多媒體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班級有不少同學來自農村,請一位同學談談近年來農村的變化以及你到縣城后的感想。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課文,它講的是改革開放初期的一位農民陳奐生上城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作者介紹:(投影出示)

    高曉聲(1928-1999),江蘇武進人,解放初開始文學創作,1957年被劃為“右派”,下放到原籍農村勞動,1979年平反,重返文壇!独铐槾笤煳荨贰蛾悐J生上城》分別獲1979年、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三、寫作背景:(投影出示)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改革開放首先在農村展開,實行了

    聯產承包責任制,徹底改變了農村貧困的面貌,中國農民迎來了真正的春天,

    嶄新的社會環境,使他們萌發了進取心,對精神生活有了追求。這一切都令高曉聲“非常激動、非常感佩”。在這樣的社會及作家情感的背景下,高曉聲創作了以陳奐生為主人公的小說系列,《陳奐生上城》是其中的一篇。

    四、檢查預習

    出示投影: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尷尬(  )顫抖(    )忐忑(   )打烊(   )砧板(   )愜意(  )

    肩胛(    )干癟(   )噴嚏(   )一爿店(    )亮澄澄(  )

    【答案】

    尷尬(gāngà)顫抖(chàn)忐忑(tǎntè)打烊(yòng)

    砧板(zhēn) 愜意(qiè)  肩胛(jiǒ)  干癟(biě)

    噴嚏(tì)   一爿店(pán)亮澄澄(chéng chéng )

    五、認定目標

    請幾位同學談預習的收獲及遇到的問題。

    師生共同認定本課的主要學習目標:小說三要素(情節、人物和環境)及主題的探討。

    六、概述情節:

        指定一名學生復述故事情節,其他同學補充。然后教師引導學生以簡練的語言加以概括。(投影出示)

    上城賣油繩

    病倒火車站

    住進招待所

    飄然回村來

    七、分析人物形象

    學生分組討論,推代表發言。

    明確:陳奐生是新時期初期的農民典型代表。他勤儉、純樸,物質生活的好轉使他對精神生活有了一定的追求。因為是生活剛有好轉,他還沒有從因襲的重負中解脫出來,性格中仍有狹隘、自私、落后的諸多成分,如存在著封建等級觀念和落后愚昧心理。

    八、環境研究

    學生討論:陳奐生身上的進取心和落后面,與他所處的社會環境有何關系?

    明確:陳奐生的進取心是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創的嶄新的社會環境分不開的。農村改革解放了生產力,陳奐聲這個昔日的“漏斗戶主”翻身了,他充滿喜悅的心情,也萌生了進取心,對精神生活開始有了追求。另一方面,陳奐生身上的封建等級觀念和落后愚昧心理,在它周圍的村民身上同樣存在。因為陳奐生坐過縣委書記的汽車,住過五元錢一夜的房間,人們馬上對他友好、羨慕、尊重。可見,這樣的社會環境是陳奐生的落后面生存的土壤。

    九、探討主題

    教師引導,出示投影。

    我寫《陳奐生上城》,我的情緒輕快又沉重,高興又慨嘆。我輕快高興的是,我們的境況改善了,我們終于前進了;我沉重、我慨嘆的是,無論是陳奐生們或我自己,都還沒有,從因襲的重負中解脫出來。這篇小說,解剖了陳奐生也解剖了我們自己,希望借此來提高陳奐生和我本人的認識水平、覺悟程度,求得長進。                          

    (作者談陳奐生)

        (重在引導學生理解本文主題的辯證性)

    十、分析心理

    討論:本文和《項鏈》揭示人物的心理都很深刻。本文第1、2段和《項鏈》第3、4段揭示人物心理的手法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后明確:

    《項鏈》的心理描寫,運用了西方慣用的心理分析法,寫的細膩、深刻。

    《陳奐生上城》的心理描寫,用了“土洋結合”的辦法。像西方小說一樣,注重心理描寫,但這種心理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行動、肖像的描寫,對景物、天氣的描寫,來揭示人物心理的。這是我國傳統小說的寫法。

    十一、課堂練習

    就下面幾則或一則材料,談談你的感想。

    ①一富裕起來的農民,家產逾百萬,在過五十大壽時,用百元大鈔做成特制的爆竹燃放……

    ②一農民企業家,出則“奔馳”,入則“藍鳥”,身上“皮爾卡丹”,腳下“阿迪達斯”,住高級賓館,小姐前呼后擁,一餐動輒成千上萬……

    ③ 一農家裝修豪華,書架上擺滿了裝幀精美的中外名著。隨手拿一本打開一看,里面空無一字,原來這是做裝飾用的“家具書”。

    (教育學生在物質生活富裕的今天,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品位,做一個積極向上、胸襟開闊的當代人。)

    十二、布置作業

    1.課外閱讀

    “陳奐生系列小說”

    《漏斗戶主》《陳奐生轉業》《陳奐生包產》《陳奐生出國》《書外春秋》

    《紅樓夢》第6、39、113回“劉姥姥三進大觀園”

    2.魯迅筆下的閏土、阿Q和陳奐生都是典型的農民形象,雖然所處的時代不同,但思想性格有一定的聯系,請寫一篇短文談談你的看法。

     作者郵箱: hwj405818@sina.com

    [《陳奐生上城》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教學設計評語

    2.《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3.賣油翁教學設計

    4.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5.松鼠日記教學設計

    6.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7.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8.匆匆教學設計及課件

    9.《荷花》教學設計

    10.美術教學設計論文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最新亚洲中文字幕无线 | 亚洲中文字幕姦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 | 五月丁香视频国产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