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農
本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網絡已多媒體技術快速興起并得到蓬勃發展,波及到社會的各個層面。當許多人還是料不及的時候,它已經或正在快速的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工作方式,使那些對電腦商不熟悉的人頓感恐慌和失落。教育是一種社會存在,它不可能游離于社會之外。比爾.蓋茨曾提醒世人說:當信息化教育是代來臨時,我們一切人的唯一起點,就是那臺電腦。不然,就會被淘汰。因此信息技術進入教育是時代潮流,特別是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更是時代的需要。正如陳志力部長所說:“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化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使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
當前,越來越多的教師已經或正在將多媒體技術滲透到自己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去。作為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手段,它已成為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正在形成一種共識:沒有辦學條件的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的現代化。
多媒體教學手段集文字、圖像、視頻、動畫、音頻于一體,具有強大的綜合功能。它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單一性傳統方式,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加深印象,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強化情感教育,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具有無可比擬的信息儲存量。傳統教學義言傳口授為主,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對容量較大的信息,介紹起來費時費力,還由于語言的瞬時性特征和語速快慢等緣故,很難準確、及時、穩定的傳達給學生,進而影響學生對信息的接受效果。而多媒體技術則可以完全彌補這一不足。它可以把那些大容量的信息,諸如時代背景,作家作品介紹以及其他相關材料,準確、及時、穩定的傳達給學生。另外多媒體教學的信息傳輸具有可循環性,這就更提供了可把握性的程度及效率。
多媒體教學可以引發學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這是多媒體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是創造性思維的直接體現,它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可以對學生的情感世界進行洗禮,完成感染、打動、共鳴的情感歷程。如語文課上研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不同情態的荷花圖片,并配以輕柔舒緩的樂曲,引導學生感受荷花的情韻,進而回憶品味自己以往有關荷花的所見所聞所感,完成第一個層次的聯想和想象。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入第二個層面,如果在一個月光淡淡的夜晚,看到的荷花會是什么樣子呢?再進一步拓展結合作者當時的心情和處境,那又會是什么樣子呢。如此層層聯想與想象,就超越了眼前、生活和作品的界限,達到不借說教而自知自覺的境界。在這里多媒體提供了引發想象的觸點,提供了想象的方向,避免了盲目和無限發散性。這樣就既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又加強了情感教育,提高了教學效果。
另多媒體教學還為我們認識不可歷性過程提供了可能,如高危險性操作環境、日常生活中一般無法觀察體驗的情況(核聚變、核裂變、失重等),高復雜性過程、抽象過程(細胞裂變、磁場、電流等)。所有這些通過多媒體就可以直觀、形象、準確的把相關信息、知識傳達給學生,進而輕松突破重難點,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同學的參與意識和課堂效果。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是教育現代化的體現,是每位教師都應該掌握和研究的一種新的教學手段。但是必須明確它僅僅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手段,不可能代替粉筆和黑板等其他教學手段,更不可能代替教師。同時它的使用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增加教學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激發法聯想力和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不能搞的費時勞神,機械死板,禁錮和扼殺學生的創造力。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現是為了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進而增加傳統教學的魅力,而不是要取代或者消滅它。
作者:李傳農
通信地址: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綜合高中
郵編:261200
聯系電話:0535-7652459或0536-7653577
E-mail:lcnchina@163.com
[正確認識和使用多媒體教學(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0.音樂多媒體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