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獸(第二課時)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7-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楚雄市呂合鎮初級中學學本課堂教學模式

    教學設計

    學期:2015秋季學期   科目:語文   教師:董先萍  授課周次:16

    課題 25 河中石獸(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字詞;

    2.要求能疏通文意,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掌握古文中重點詞語及句式的用法,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掌握古文中重點詞語及句式的用法,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流程

    教學步驟 教學內容

    創設情境 一、導入 :

    1.學生自讀課文;  2.學生齊讀課文。

    自主學習 1.看課文注釋,試譯課文。疏通重點句子的含義。

    合作探究 1. 就課文不理解的句子質疑,小組內討論解決。師生共同討論。

    2.質疑:故事是如何發展變化的,課文可以分幾個層次?概括各層次大意。

    展示點撥 文言現象總結:

    ●通假字

    曳鐵鈀(“鈀”通“耙”,平整土地用的農具)不亦顛乎“顛”同“癲”,瘋狂)

    ●古今異義

    二石獸并沉焉  ( 并,古義:一起 ;今義:并列 )

    閱十余歲      ( 閱,古義:經歷; 今義:閱讀 )

    蓋石性堅重    ( 蓋,古義:句首發語詞 ;    今義: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知其一      ( 但,古義:只 ;    今義:表轉折  但是,卻 )

    是非木杮      ( 是,古義:代詞,這  ;今義:判斷動詞,是 )

    求之下流,固傎 ( 固,古義:副詞,本來;今義:堅固 )

    爾輩不能究物理 ( 物理,古義:事物的道理;今義:物理學 )

    ●一詞多義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介詞,被)

    為    必于石下迎水外嚙沙為坎穴  (動詞, 成為)

          眾服為確論   (動詞,是)

    之    一老河兵聞之 (代詞,指”“求之地中” 這種觀點)           

          其反激之力    (結構助詞,的)

    2.討論并歸納:可分四層:

    第一層:交代石獸沉落河中的地點和寺僧到下游找沒有找著;

    第二層:講學家認為石頭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層:老河兵講解應當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話果然找到石獸。

    第四層: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觀推論的道理。

    鞏固達標 譯句。(1)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

    (2)爾輩不能究物理。(3)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

    教學反思

    教務處審核:

     

    董先萍

    [河中石獸(第二課時)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河中石獸教案及反思

    2.河中石獸優秀教案

    3.河中石獸課件

    4.《河中石獸》原文翻譯

    5.河中石獸的原文翻譯

    6.河中石獸文言文翻譯

    7.河中石獸的教學課件

    8.河中石獸優秀課件

    9.《河中石獸》的原文及翻譯

    10.關于河中石獸原文及翻譯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天天免費国产在线观看 | 婷婷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 日本女v片一区二区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视频在线 | 天天综合久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