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與一段對話--《荷花淀》教學側記(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3-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  鞠黨生

    《荷花淀》不只是一篇小說,由此發端,形成了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的創作流派。它的不事雕琢和語言的簡潔清麗,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荷花淀》也不只是一篇課文,由此發端,怎樣給學生以清新的生活氣息、濃郁的語感和美感,怎樣使語文課屬于學生,讓他們有機會發表、有時間思考、有空間參與,怎樣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辨析能力,表現能力。我思考著。

    在教學《荷花淀》時,我不由萌發出一個想法:決定從課文中間突破,抓住“夫妻話別”時水生嫂的一句話和“借故尋夫”時一群婦女的對話“大做文章”。在《荷花淀》一文中,作者主要描寫了“夫妻話別”和“尋夫遇敵”兩個場面。當水生告訴妻子說自己已第一個報名參軍時,妻子低著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

    這是一句含義深刻的“臺詞”,透徹地理解它的內涵,對準確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說主題思想,都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上課伊始,在未接觸過上下文的前提下,我讓學生直接翻到課文的中間部分,用筆畫出“你總是很積極的”這句話。然后,我要求每位同學根據這句話揣摩水生嫂說此話時的心情,語氣,甚至眼神,并根據這句話本身所提供的語言信息回答下面的問題:水生嫂對水生參軍的事是支持還是反對?課堂出現了比較熱烈的爭論。根據舉手統計,認為支持的和認為反對的人數旗鼓相當。

    我先不表態,讓學生閱讀這句話的上文,自己去解決問題。根據水生嫂月夜編席,深情盼歸的情節,大家很快得出了答案:水生嫂對丈夫充滿了體貼依戀之情,她是希望丈夫和自己朝夕廝守,共同操持這個家的。接著,我又要求學生快速閱讀這句話的下文,驗證一下剛才的答案是否正確。這樣,同學們又根據水生嫂“你走,我不攔你”、“你明白家里的難處就是了”的對話和最后自己拿起武器英勇殺敵的情節,看出水生嫂畢竟是一個識大體、明大義的人,她是支持丈夫參軍的。

    通過這兩問兩答,學生們已了解小說的故事情節,對水生嫂這一人物形象也有了初步的認識。在這一基礎上,我又啟發他們:單用“支持”或者“反對”來回答問題都是不全面的。一方面,水生嫂追求夫妻團聚的幸福生活,她希望丈夫永遠留在身邊。在得知丈夫馬上就要上陣殺敵的時候說這句話,這里既有對夫妻分手的無限依戀之情,又有對丈夫安危的擔憂和體貼。另一方面,水生嫂在困難當頭的嚴峻時刻,她懂得保家必須衛國的道理,不打垮侵略者,就無法過安定的日子。因此,她勇于作自我犧牲,勇于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解除丈夫的后顧之憂,以至于后來勇敢上陣殺敵。所以這句話表現了真摯多情的中國勞動婦女水生嫂特有的心理,她愛丈夫,更愛家鄉,愛祖國。她義不容辭地支持丈夫大鬼子。愛丈夫與愛祖國的感情交織在這看似平淡的“一句話”中。

    經過討論,同學們的思維活躍了,大家一致認為作者對水生這個抗日積極分子的褒愛之情可以說濃縮在“你總是很積極的”一句之中,只不過是借水生嫂的口說出來而已。通過分析,同學們進一步理解了作品的主題思想。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荷花淀》情真、情實、情深、情景交融,情趣盎然。我繼續引導同學們欣賞白洋淀的婦女們在“借故尋夫”這一情

    節所表現出的回味無窮的含蓄美,耐人尋味的情感美。

    首先,請同學們分角色朗讀五位婦女的對話,要盡量讀得惟妙惟肖,體現人物的含而不露的復雜感情。五位同學的對話朗誦感染了全體同學,大家一致報以熱烈的掌聲。是啊,語文課堂上不能沒有讀書聲。朗讀應當是語文課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學方法。它可以讓學生接受高品位的語言和高質量的文化熏陶,從中提高審美能力,在教學中,應用足課文中的優秀范例,通過朗讀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相當數量字、詞、句的語文模型,確保攝入的是語文材料中的綠色食物。

    聞其聲可辨其人,緊接著我引導同學們透過語言探究分別展示了五位婦女怎樣不同的個性。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發言十分踴躍,即使一起愛坐冷板凳、不善言辭的同學也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

    “聽說他們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說,于是找個借口,感情表達得委婉含蓄。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這位大嫂與前一個一樣,也說得很含蓄,不說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說有要緊的話。

    “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水生嫂的話提醒她們途中不安全,為下文伏筆,顯示了她謹慎、穩重的性格,考慮問題比較周密。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可見她探夫心切,不顧一切,有點冒冒失失。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這位大嫂羞羞答答,“猶抱琵琶半遮面”,假話里寓有真情。

        短短幾句對話,含而不露,情味雋永,耐人尋味,幾個鮮活的人物躍然紙上,她們忸怩羞澀之態可掬,纏綿悱惻之情可鑒,充分表現了中國女性特有的

    那種含蓄美。

    我又讓學生仿寫改寫這段對話,如添加一個人的對話,使之與前文一致,或者改寫這幾個人的對話,改變她們的性格特征,還可以改寫“夫妻話別”的一段對話。同學們的思維更活躍了,他們人人參與其中,設置情境,展開想象,個個都很投入,改寫的內容,充分體現了自己的語言個性。其中一位同學別出心裁,改寫了“夫妻話別”:“你走,我不攔你,咱們一起走。”“我們去打鬼子,你一個娘們去干什么?不成。”“那咋不成?我可以幫你們做飯、洗衣服……”“不成,我不同意,隊上也不會同意。”“不嘛,就是不嘛。”把一個顧大局、識大體的水生嫂改成了一個嬌滴滴的女人。同學們聽罷,不禁啞然失笑,在快樂的課堂氛圍中加深了對人物語言在刻畫人物形象中的作用的理解。實踐證明,重視在情境中對文本的“提示性仿作改寫”,更能夠貼近學生閱讀的心靈需求,更能夠體現新時期語文學習的社會文化價值的要求,更能順應學生母語學習學以致用的渴求。

    我想,引導學生研讀課文,發現課文中的美,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把讀與寫結合起來,讓學生以一種平和、寧靜的心態來讀書,在閱讀中學會欣賞,在探究中提高能力,比單純講讀課文、傳授知識,效果要好得多。“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

    作者簡介:鞠黨生,1963年7月出生,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南通市骨干教師,南通市新世紀科學技術帶頭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出版專著兩部,發表論文200多篇。現任教高二語文。

    來信: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   鞠黨生       郵編:226600

     作者郵箱: hzjds@sina100.com

    [一句話與一段對話--《荷花淀》教學側記(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荷花淀教學課件

    2.初中英語對話教學教案

    3.英語對話教學論文

    4.時間一段一段的,不是自己【隨筆】

    5.開始一段新的感情說說

    6.一段學生時代的愛情

    7.荷花淀讀后感900字

    8.《荷花淀》的讀后感

    9.高一語文教案《荷花淀》

    10.有關對話的周記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婷婷色五月亚洲国产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网站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 在线观看免费肉片AⅤ视频 久久免费国产視频 | 亚洲va欧美va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