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智子疑鄰、塞翁失馬》教學設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7-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并掌握有關寓言的基本知識。

    2.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3.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概括寓意。

    教學重難點

        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概括寓意。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設計意圖:用具體形象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選講《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驢與愚蠢的狼》導入。

        同學們,這個饒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處大家知道嗎?學生回答,教師明確:《伊索寓言》。那么,誰還能講出這部古希臘寓言匯編中的故事呢?(學生講述)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伊索寓言》中的兩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獅子》。請同學們從閱讀提示中圈點出有關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識要點。

    課堂實錄

    一、文學常識簡介。

    【設計意圖:了解《伊索寓言》的特點,養成閱讀名著的習慣。】

    1.寓言。

    寓言是以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為內容的文學樣式。篇幅大多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擬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于講動物故事。公元前5世紀末,希臘寓言開始歸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寓言的匯編。其中大多是動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隸的思想感情。耶穌會傳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傳入中國。

    二、學習《赫爾墨斯和雕像者》。

        【設計意圖:理解寓意,引導學生明白愛慕虛榮的危害。】

        1.查閱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1)正確朗讀下列生字。

        赫拉(   )  宙斯(   ) 庇護(   ) 粘住 (  )

        (2)掌握詞義:

        庇護:袒護,保護。

    愛慕虛榮:喜歡名利和榮耀,羨慕錢財。

    2.研讀課文。

    (1)這則寓言在結構安排上有何特色?

    明確:第一段講述故事,第二段點明寓意。

        (2)赫耳墨斯來到人間的動機和目的是什么?

    明確:赫耳墨斯所關心的不是怎樣造福人類,而是自己的身價和榮譽,“想知道”是掩飾之辭,實際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個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神。

    (3)赫耳墨斯笑著問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中“笑”說明了什么?

    明確:一個“笑”字,描寫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顯得真切。赫耳墨斯聽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個銀元,他驕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躍然紙上。

        (4)比較赫耳墨斯與雕像者三問三答中句式、語氣的起伏變化。

    明確:故事主要是通過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問三答的對話來敘述的。雕像者的回答略有區別,第一次用確數,第二次比較而言,只說概數,第三次不用數詞,貶低得一分不值。雕像者的答語,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轉,給人以巨大反差,諷喻之意暗寓其中,是反襯手法的巧妙運用。

        3.概括寓意。

        明確:這則寓言通過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觀臆斷而在事實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

    三、學習《蚊子和獅子》。

    【設計意圖:不要取得一點成績就自滿,忽略了自己的短處。】

    1.集體誦讀,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節。

    這則寓言的結構安排和前一則相同,也是分敘講述故事,結敘點明寓意。先寫蚊子所獲得的勝利及其原因,后寫蚊子所遭遇的悲劇及其原因。

    2.蚊子為什么敢于向獅子挑戰?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蚊子向獅子挑戰時說的那一番話,表明它對敵我雙方的長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就可以戰勝對方,所以它很自信地“吹著喇叭沖過去”。

    3.“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寫出了蚊子的什么特點?

    表現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點。

    4.蚊子臨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過哪個詞語表現出來的?它的悲痛說明了什么?

    蚊子的醒悟是通過“嘆息”表現出來的。“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句中的“最強大”與“小小”、“較量過”與“消滅了”形成強烈反差,兩相比照,尖銳地諷刺了勝利后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識。

    5.蚊子為什么能戰勝獅子又會敗給蜘蛛?從中可以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諷刺了那些取得成績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視自己的短處,勢必要被小人物打敗。“驕兵必敗”能概括故事的寓意。

    課堂小結

    這兩則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動物;赫耳墨斯有“權力”,蚊子有打敗獅子的驕人勝利花環。它們的共同弱點是--不能夠正確地對待自己,特別是在權力、榮譽面前不能夠正確對待自己。這兩則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著我們。

    布置作業

        展開想象、續編情節。

        1.赫耳墨斯聽說自己的雕像當饒頭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態會怎樣?會說些什么掩飾這難堪、尷尬呢?

        2.想象一個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跡情節,給寓言安排一個與課文不同的結局。

    板書設計

    寓意四則   

    《赫爾墨斯和雕像者》

    寓意:批評了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獅子》

    寓意:驕兵必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理解“智、亡、吊、何遽、居、將、十九”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了解《韓非子》《淮南子》的有關文學常識。

    3.從不同角度靈活理解寓意,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寓意,培養健全人格。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和習慣。】

    上一節課我們學的是古希臘的寓言,今天,我們來學習中國古代寓言兩則。中國古代有許多這樣的寓言,它們就像珍珠一樣散布在古代思想家的作品中,它們作為論據來闡明事理,非常具有說服力。如:《智子疑鄰》選自《韓非子》。《塞翁失馬》選自《淮南子》。

    課堂實錄

    一、文學常識簡介。

    【設計意圖:了解文學常識,體會作品見解。】

    1.《韓非子》

        《韓非子》是韓非主要著作的輯錄,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十余萬字。里面的文章,風格嚴峻,里面保存了豐富的寓言故事,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韓非子主張君主集權,提出重賞罰,重農戰,反對儒、墨“法先王”(效法古代君王對國家的管理),主張變法改革。

    2.《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是我國西漢時期創作的一部論文集,由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主持撰寫,故而得名。《淮南子》著錄內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內篇論道,外篇雜說。該書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綜合了諸子百家學說中的精華部分,對后世研究秦漢時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學習《智子疑鄰》。

        【設計意圖:理解寓意,引導學生明白要虛心接受意見,不能有偏見。】

        1.自由誦讀,教師提示下列字詞:

    智:聰明,這里意思是“認為……聰明”。

    雨:下雨。

    筑:修補。

    暮:晚上。

    亡:丟失。

    2.復述故事情節,加深理解。

    (1)失竊原因:天雨墻壞。

    (2)案發時間:暮。晚上。

    (3)所失物品:大亡其財。

    (4)犯罪嫌疑人 :無法確定

    3.具體描述富人對兒子和鄰人之父的不同態度。 

    甚--體現出富人對兒子當初的預料表示贊同,并且還覺得非常得意。         

    疑--富人對鄰人之父的懷疑,并且有憎恨的意味。 

    4.兩人的意見都一樣且都正確,但富人卻對這兩人有截然不同的態度,調查了解了整個事情經過后,你會對這個富人說些什么?

    明確:對人不能有偏見;聽意見應該聽正確的,而不要看這意見是什么人提出。

    三、學習《塞翁失馬》。

    【設計意圖:懂得福禍相依,互相轉化的道理。】

    1.初讀課文,掌握字音字義,朗讀技巧。

    (1)朗讀課文,要求字正腔圓,字音準確。

    遽jù   其馬將(jiàng)胡駿馬而歸    墮duò

    墮而折(shé)其髀           跛b

    (2)理解重點詞語的意義。

    馬無故亡(逃跑)而入胡      人皆吊(安慰)之      

    居(經過)數月              其馬將(帶領)胡駿馬而歸  

    其子好(喜歡)騎            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絕大部分)

    (3)再讀課文,注意停頓。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此/何遽/不為福乎?

    2.請學生結合課文注釋,口頭把故事譯成通暢的現代漢語。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情節各部分的內容:

    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3.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出自于此篇,那么寓言中禍與福是怎樣相互轉化的?

    明確:寓言用一連串事實來說明禍與福之間的相互轉化:“馬無故亡而入胡”是禍,待到“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就轉化為福了;后來,其子騎此駿馬,“墮而折其髀”,福又轉化為禍;最后,塞上丁壯同入侵胡人作戰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禍再次轉化為福,如此循環往復,所以動人。

    4.這則寓言故事說明禍福相依的道理,那么這對我們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態度有什么積極的啟示呢?請同學們聯系生活、學習實際談談自己的理解。

    啟示:(1)禍福可以轉化,不要靜止地看待。(2)學會在禍中看到福,從禍中考慮到怎樣求得轉化,不要消極悲觀,或者在福中看到禍,加以戒備。(3)要因勢利導,變禍為福;要創造條件,把壞事變成好事。(4)現實生活中,身處順境時,我們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憂患,居安思危;身處逆境時,我們不要氣餒,要安之泰然,處變不驚.

    課堂小結

    我國諸子百家著作雖然年紀很老,卻是孩子們平等的同伴。它分明是一個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走開時,卻突然變成一個個哲理,嚴肅認真,催人深思,讓人感悟現實,體會人生。這就是它的風采、它的魅力。

    布置作業

        1.自編寓言。題目(1)嘴和眼的對話;(2)樹和斧子。

    要求:任選一題完成。運用夸張和擬人手法。想像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2.搜集關于“馬”的成語,與同學們交流。

    板書設計

    寓意四則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禍) (福)  (禍)  (福)

    寓意:福禍得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侯曉旭

    [《寓言四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智子疑鄰、塞翁失馬》教學設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蚊子和獅子教案

    2.赫爾墨斯和雕像者教案

    3.《獅子和鹿》課件

    4.

    5.獅子和鹿教案設計

    6.獅子和鹿教學課件

    7.《寓言四則》教學課件

    8.獅子和兔子教學課件

    9.《獅子和鹿》的讀后感

    10.獅子和山羊閱讀答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少妇熟女精品专区 | 日本人妖中文字幕片 |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 亚洲国产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