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憤》教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

    發布時間:2016-7-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充分的“知人論世”掌握詩人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感情。

    2.當堂成誦。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詩人情感的把握。

    2.難點:與《蜀相》的比較。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回顧學生熟悉的詩歌引入作者:陸游

    示  兒

    死去原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二、知人論世:

    作者簡介: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時越州山陰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

    少年陸游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銳、國勢危迫的時代,一貫堅持抗金主張,懷著“鐵馬橫戈” “氣吞胡虜”的英雄氣概和“一身報國有萬死”的犧牲精神,決心“掃胡塵”、“靖國難”。

     但在政治斗爭中,屢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擠、打擊,可是,他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1210),85歲的老詩人,抱著“死前恨不見中原”的遺恨,離開人世。臨終作詩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復失地。 

        陸游的詩今存9300首。他是我國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之一。“60年來萬首詩”,陸詩的突出特點是“多豪麗語,言征伐恢復事”,這首詩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寫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其時詩人61歲。詩人一生“寄意恢復”,但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終未能實現,因而悲憤異常,這首詩是他一生感情經歷的藝術概括。

    三、朗讀課文:

    注意:節奏、感情基調的把握!

    四、結合學生自主朗讀完畢后的理解鑒賞詩歌

        南宋時,金兵入侵,中原淪陷在即。那時南宋當局卻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陸游主張

    金,觸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擊排斥,多次被罷官。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

    宗十三年(1186年),此時陸游已61歲,在山陰閑居了6年,少年時“掃胡塵” “靖國難”的志向眼看就要化為泡影,在悲憤失望中他揮毫寫下了這首詩。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這一聯憶過去,塑造了詩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時他有滿腔的愛國熱忱,卻不懂得世道的艱難,遙望著北方被金人占領的中原地帶,胸中的憤恨郁積如山。這是暗寫他欲圖恢復失地。

     “世事艱”,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這是為下文“空自許”作鋪墊。從章法上說,點了詩題中的“憤”字。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這一聯將詩人的恢復之志具體化。瓜洲渡擊退金兵的進犯,大散關失而復得,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衛自己的國土。

        “樓船夜雪”“鐵馬秋風”形象地概括了兩次勝利的戰斗,可見他當年很想投身到這樣的戰斗中去。這兩次戰斗都發生在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時詩人才36歲。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此聯說現在,抒歲月蹉跎、壯志未酬的感慨。

    “塞上長城”, 檀道濟的典故點明詩人之志。

    “空自許”,跟“世事艱”照應,是對投降派的憤怒指責。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這是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諸葛亮在《后出師表》曾說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話,詩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中原之志。

        因此基調悲憤,然而并不絕望,蘊藉著豪壯的感情。

    總結:

        這首詩是詩人幾十年生活經歷的生動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顧了青年時的凌云壯志和火熱的戰斗生活。并由此俯仰千載,抒發了詩人壯志難酬、老邁年高的感嘆和對投降派的強烈憤慨。

    五、拓展練習

    .聯系社會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較陸游此詩和杜甫《蜀相》,說說它們在歌頌諸葛亮功績、抒發個人情感和表現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功績方面:

    杜甫:“功蓋三分國”、“天下計”、“老臣心”;

    陸游: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個人情感:

    杜甫:表達對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壯志未酬的痛苦;

    陸游:以諸葛亮自況,渴望北伐復國,建功立業。

    表現手法:

    杜甫:先寫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發感慨,寫祠堂與寫人和諧結合,寫景與抒情融合,憑吊古人與悲嘆自己渾然一體,內涵豐富,感情真摯,格調沉雄。

    陸游:先回憶自己過去,然后寫自己現在,最后以諸葛亮自況,全詩著重寫自己的“憤”,大氣磅礴,筆力雄健。

    .短詩的起句、結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詩的主旨和意境有關。請解釋《書憤》起句和結句的意思,并說說它們好在哪里。 

    起句,“世事艱”,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為下文“空自許”做鋪墊。從章法上說,點明了詩題中的“憤”字,這是貫穿全詩的意脈。

    結句是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詩人以《出師表》中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自勉,表明至死也不放棄恢復中原的大志。詩人悲憤而不絕望。把全詩推向高潮。

    起--承--轉--合

    教學反思:

     

    李洪波

    [《書憤》教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1.關于書憤教案

    2.書憤優秀教學教案

    3.《書憤》優秀教學教案

    4.陸游書憤教案

    5.高二人教版《長恨歌》教案

    6.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雷雨》教案

    7.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計

    8.古代詩歌散文選修教案

    9.《書憤》閱讀答案

    10.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久久亚洲激情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有字幕 |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啊啊啊舔 |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久久网站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成人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