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抱怨的教師 (教師隨筆)

    發布時間:2016-5-2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做不抱怨的教師

        “現在的學生太難教,太難管了。”作為一名新教師的我一進校門就聽到老師的抱怨,心里不自覺的問了自己一句:“是嗎?”,抬頭看了一眼天空,藍天白云,我想我的青春會在這里生根發芽,我想我的夢想會在這里茁壯成長。因為,我喜歡,把青春碾成碎花,鋪在來時的道路兩旁。我知道,那一刻,青春未央,心未央,夢想卻把枝頭壓彎,信念卻把道路照亮。

        在教學工作中,我們難免遇到不順心的事,經常聽到有人抱怨教師工作時間太長,工資低,學生難教難管......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想到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當然我也會想人為什么總是抱怨呢?因為人的盲目性,盲目性讓我們毫無意義地抱怨自己,而卻不會主動去反思、改正自己的行為。所以,我們需要每天向自己發問,提醒自己也有諸多不足,要學會反思。雖然教師工作時間是有點長,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學到很多很多知識,比如:與學生相處的智慧,欣賞文章的樂趣......同時,不可否認教師擁有寒暑假,這又何嘗不值得別人歆羨呢?

        我想每個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應該是懷揣夢想的人吧,至少,我認為我是,既然是懷揣夢想的人,就不要去抱怨,因為抱怨是春天的一場暴雨,摧毀將開的花朵;抱怨是夏天的一輪烈日,煩躁人的身心;抱怨是秋天的一片落葉,預示著失落即將來到;抱怨是冬天的一縷寒風,冰冷刺骨令人躲避。讓我們的生活遠離抱怨,充滿陽光;讓我們的工作遠離抱怨,充滿激情;請遠離抱怨,才能讓我們的教育夢想點亮人生。

        面對生活的苦難,不同的人總會選擇不同的方式來應對。真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在面對失去雙親又無兄弟姊妹,寄居于外祖母家,她整天郁郁寡歡,無精打采。常常向薛寶釵訴說自己的不幸,因為自己無父無母,無土地,無房屋,認為自己一無所有,一律吃穿用都是賈府的,而寶釵卻不一樣,有母親,哥哥,土地等,與寶釵比起來真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總覺得自己寄居在賈府里會遭人嫌棄。但同樣是寄居在賈府的寶釵卻不這樣抱怨,認為黛玉這是司馬牛之嘆。同樣是寄人籬下,林黛玉一味抱怨,而寶釵卻樂觀豁達。作為教師的我們,雖不像黛玉、寶釵那樣寄人籬下,但也同樣面對困境:學生的成績好壞的壓力,社會對教師期望帶來的壓力,家長希望教師把孩子教好的壓力,領導要求的教學成績的壓力等等。然而壓力就像大海之中的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壓力也是一把雙刃劍,要么讓你一敗涂地地全軍覆沒,要么讓你一鼓作氣地扶搖直上。作為一名現代教師,個中關鍵在于不抱怨壓力,而是找出壓力、利用壓力,以更加從容的姿態積極面對人生,進而追求人生更高層次的發展。在種種重壓之下,我們是選擇向黛玉一樣抱怨還是選擇欣然接受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會欣賞接受,因為我們的夢想就是把學生教好,實現自己的價值,試問我們在追求夢想,實現價值的時候又怎么會有閑暇去抱怨呢?因為有所作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而抱怨是無所作為,是逃避責任,是放棄義務,是自甘墮落。如果你還有時間抱怨工作,那么你就有時間將工作做好。喋喋不休地抱怨,注定于事無補。若想擁有美好的生活,就要拋棄所有抱怨,學會享受工作中的樂趣。

        我想每個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不僅是懷揣夢想的人,還應該是擁有堅定信念的人,既然是擁有堅定信念的人,就不要去抱怨。因為抱怨是鐵,包容是鋼,不戰勝挫折,成績就不會響當當。抱怨是云,超越是燈,沒有執著的愛之柴,就沒有轟轟烈烈的成功燃燒。沒有舍就沒有得。不抱怨才能讓事業家庭過得更精彩。一顆平淡心,一腔樸素情,盡顯人生的豪邁。不抱怨才能才能使我們的信念得以堅持,因為我們的信念是我們能走穩走遠的明燈。

        面對工作的不順心,有的人抱怨,有的人迎難而上。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但觀點的不同,全在于視點的不同。在漢代時期,蘇武在北海牧羊,冬天冰雪數尺,夏天炎熱難耐,敵人的迫害,面對惡劣的環境,蘇武并沒有選擇放棄,并沒有投降,更沒有抱怨,在這一切的困難面前他一直堅持,直到漢昭帝派人把他接回。蘇武為何不抱怨,為何一直堅持,一切都源于他的信念,他的堅貞不屈的氣節。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面對學生的搗蛋行為,面對同事的無可奈何,面對領導的嚴格,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難道不應該像蘇武一樣心存信念嗎?作為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不僅是我們的工作,更是我們的事業,我們的理想。只有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才能感受到學生的切身利益,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只有站在同事的立場思考,才能體會到同事的難處,用一顆包容的心體諒對方;只有站在領導的立場思考,才能領悟領導的用心良苦,以積極向上的心態迎接新的困難和挑戰。

        當我們在工作中,為了我們的夢想,信念不斷奮斗,不斷遠離怨的時候,我們也應深深明白抱怨的根源,以及我們面對困境時拋棄抱怨,而采取合適的態度面對困境,走出困境。

        抱怨與苦惱的真正根源,并不源于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而在于我們對它持有的態度。縱使是“惱人”的事情,換一種心情、換一個角度看待,也能讓人感到心滿意足。古代大文豪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做團練副史時,不因被貶而懊惱,抱怨時事不公,而以“閑人”聊以慰藉,能因月色入戶而欣然起行尋友張懷民,與懷民漫步于庭中,寫出“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的美景,表達出曠達之情。古人尚且能豁達面對苦難,作為現代教育者的我們又有何不能呢?

        在教學工作中,難免遇到一些讓我們困惑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持有什么樣的態度是問題能否解決的關鍵。如:在面對學生談戀愛的問題上,很多老師的態度和做法都不一樣,作為新教師的我,開始也很苦惱,我不知道怎么處理,怎么引導學生,有位老師用很抱怨的口氣說:“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請家長來學校,讓學生難堪,這樣可以使學生的不正確行為扼殺在搖籃之中。”我想這位老師可能是處理這樣的問題處理得太多了,有些厭煩,所以采取這種做法。這位老師的態度和做法固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我想這是我和學生,家長想要的效果嗎?這不是我想要的效果,因為作為一名老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學習,還要教學生生活,不僅要注重學生的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首先教師應該端正自己的態度,處理學生談戀愛的問題,應該要“疏堵結合”,和學生分析中學時候談戀愛的弊端,同時告知家長,讓家長配合班主任,多方面教育學生,使學生得到真正的發展。不同的態度往往會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在生活和教學工作中,面對困境,不要抱怨,因為我們有夢想,我們有信念,不抱怨自己,開發自己的潛能,不抱怨工作,獲得工作的樂趣,不抱怨他人,贏得他人的尊重,不抱怨家人,獲得家庭幸福,不抱怨壓力,獲得前進的動力,不抱怨環境,獲得人生不敗的奧秘,不抱怨挫折,為未來鋪就道路,不抱怨當下,活在快樂的氛圍里。

        請不要抱怨道路的坎坷,工作的苦累,請堅信我們的付出是成功           之花盛開的催化劑。人生就像一片海洋,海這邊的苦,不是永久的,因為我相信那邊風景獨好,因為,青春未央,心未央。

     

    王資

    [做不抱怨的教師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美術教師隨筆

    2.教師工作隨筆

    3.歷史教師隨筆

    4.教師數學隨筆

    5.音樂教師隨筆

    6.教師研修隨筆感言

    7.教師假期生活隨筆

    8.幸福工作教師隨筆

    9.有關路過教師隨筆

    10.教師隨筆感悟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最新国产在线AⅤ精品 |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综合区 | 五月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 日本免费一级高清婬日本片 | 久久永久免费精品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