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興亡多少事--《讀懂詠史懷古詩》教案

    發(fā)布時間:2016-3-10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登封市嵩陽高級中學(xué) 郭志飛

    【教學(xué)設(shè)想】

    新課程必修四第二單元有三首古詩,學(xué)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一首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另兩首是辛棄疾的《水龍吟 登健康賞心亭》《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這三首詩歌都是詠史懷古詩。這類詩歌的特點是運用典故達(dá)到傷己、傷今、反思等目的。用典只是手法、過程,而不是目的。學(xué)生要學(xué)會通過分析表面的典故,理解作者的主旨和用意所在。這一節(jié)課,就是通過總結(jié),幫助學(xué)生找到用典手法到詠史抒懷的通道,從而達(dá)到理解作者感情、讀懂詩歌的目的。

    【教學(xué)目標(biāo)】

    一、 能夠準(zhǔn)確找出詠史懷古詩的古今連接點;

    二、 理解詩歌內(nèi)容,說出詩歌中“用典懷古”的作用。

    【教學(xué)重難點】找到古今連接點,掌握懷古詩的三個作用。

    【教學(xué)方法】講練結(jié)合、練習(xí)總結(jié)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堂內(nèi)容】

    一、 課堂導(dǎo)入:(課件展示)

    中國傳統(tǒng)文學(xué)中最大的抒情主題,不是愛,不是死,而是懷古之情、興亡之嘆。 --余秋雨

    是啊,多少煙塵歷史中,多少歷史詩歌里。今天,讓我們一起伴著詩人的心跳,去感受歷史的滄桑,聆聽詩歌的回音。

    二、方法總結(jié):

    1、什么是懷古詩?(課件展示)

    懷古詩就是詩人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yuǎn)、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達(dá)到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由于多寫古人往事,故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2、怎樣讀懂懷古詩?

    在理解時要注意抓住:一個接點、三種線索

    一個接點:找對接點。讀懂懷古詩首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歷史事實、有關(guān)人物等典故,更重要的是要關(guān)注這些典故中的人、事與作者的際遇的連接點。

    3、舉例分析,尋找連接點。(課件展示)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幽州臺”是一個對接點,它是個典故,講的是燕昭王延引人才的故事。它連著重用人才而筑黃金臺的燕昭王和多次進(jìn)諫而不被采用的陳子昂,運用了對比傷己手法。這個對接點讓我們體會到作者空懷抱國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吶喊。

    《詠懷古跡》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一是王昭君的出塞與杜甫的“飄泊西南天地間”,二是王昭君美冠后宮而不得恩寵與杜甫“古來材大難為用”的悲劇命運。詩中的明妃就是詩人自己,詩人自己就像當(dāng)年的明妃。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挖掘二者連接點(討論練習(xí)):丞相祠(杜甫--諸葛亮)

    主旨:詩人以古人自比,以諸葛亮自況。通過對比既表現(xiàn)了對諸葛亮的欽佩與贊美之情,還包括因沒有實現(xiàn)夢想而表現(xiàn)出來的惋惜之情。在對比中流露出失落,在同病相憐中感受共鳴。

    4、概括分析,確定三條線索。(課件展示)

    懷古詩中透露的作者的情感線索無外乎三條:懷人傷己、懷古傷今、理性反思

    總結(jié)一:懷人傷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與際遇和作者有了某種相似性或相反性,觸發(fā)點在古人,落腳點在自己。

    分類:①對比失落型:古人展抱負(fù),建功業(yè),得遂心愿。自己卻因為某種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盡其用,從而有郁郁寡歡乃至消極遁世之心。

    舉例: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被貶)

    連接點:赤壁-- 同有匡濟天下之心的蘇軾和周郎。

    周瑜:英才年少而令“檣櫓灰飛煙滅”。

    自己:雙鬢染霜而功業(yè)未就,已過不惑之年,卻“心在天山,身老黃州”。

    強烈的對比生發(fā)出濃重的“人生如夢”的感慨。

    ②同病相憐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體現(xiàn)自己的不得意。

    例:李商隱《賈生》

    總結(jié)二:懷古傷今。 古代以寒士為主流的詩人,在心懷濟天下拯黎民的念頭而去關(guān)注國家政治、社會生活時,常借寫古跡、古事來表達(dá)對現(xiàn)實的關(guān)切、熱情、不滿或是警戒的一類詩歌。 懷古盡管觸點在古,但實際上表現(xiàn)了對現(xiàn)實的強烈關(guān)注。作者身置其中,發(fā)一己感慨。

    舉例: 《絕句》 李清照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作者之所以追念項羽,不僅僅是作者有那種巾幗豪杰之氣,還因為當(dāng)時南宋小朝廷很多人偏安一隅,不思北伐,這讓作者想起英雄項羽。這是一個聲明,是一種譏刺,更是一種吶喊。對比之下,詩作的含義自然比較明白:豎子茍且偷安,時代呼喚英雄。

    分類: ①古盛今衰型:繁華遠(yuǎn)去,只留荒蕪,物換星移,世事滄桑。

    舉例: 《越中攬古》李白

    越王勾踐滅吳歸, 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至今只有鷓鴣飛。

    ②物是人非型:風(fēng)景依舊,朱顏已改。 物是人非,諷今傷今。

    舉例: 《石頭城》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 夜深還過女墻來。

    總結(jié)三:理性反思。前兩類詩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發(fā)一己之感慨。這一種,作者跳出來,站在歷史的高度,獨抒機杼,表達(dá)自己對歷史事實的獨特觀點,啟迪世人。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烏江亭》 王安石

    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懷古詩小結(jié)

    內(nèi)容分類 懷人傷己 懷古傷今 理性反思

    思想感情 感慨壯志難酬,懷才不遇;

    昔盛今衰的傷感 ,物事人非的滄桑; 借古諷今的感傷。

    理性反思,啟迪后人。

    表現(xiàn)手法 用典

    答題方法 找準(zhǔn)連接點,把握其作用。

    在懷古詩中,詠史懷古是動因,言志抒懷才是最終的旨?xì)w。在鑒賞時,只要我們能緊扣住詩中“古”“史”的典故,抓住一個對接點和三條情感線索,就不難解讀懷古詩的真諦。

    四、遷移練習(xí):1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作用是什么?表達(dá)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分析:上闋:孫仲謀、寄奴這些京口歷史人物建立豐功偉績 --對比自己,表達(dá)自己的抗敵救國的心情。( 懷人傷己)

    下闋:佛貍祠--今昔對照,不堪回首。昔盛今衰的傷感 。(懷古傷今)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諷今。(懷古傷今)

    廉頗--同病相憐,不忘為國效力。(懷人傷己)

    答案:1、本詞運用了五個典故。

    2、作用及思想:引用孫仲謀、寄奴、廉頗,懷人傷己,抒發(fā)作者收

    復(fù)失地、為國效力的決心與抱負(fù)以及壯志難酬的感傷。

    引用佛貍祠,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懷古傷今,表達(dá)昔盛今衰的傷感,借古諷今,以及對當(dāng)朝統(tǒng)治者的諷刺,和希望他們引以為戒的理想。

    遷移練習(xí):2

    《南鄉(xiāng)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連接點:京口北固亭 作 用:懷古傷今

    懷 古:歌頌古代英雄人物。

    傷 今:諷刺南宋統(tǒng)治者。(表達(dá)愛國豪情)

    五、課堂練習(xí):1、讀劉禹錫《烏衣巷》,完成后面題目。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一、二兩句寫朱雀橋和烏衣巷的 , 渲染了一種 的氛圍,三、四句借 表現(xiàn) 。(懷古傷今、昔盛今衰)

    2、 《金陵圖》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這是一首憑吊 的詩。詩的一、二句中 仍在, 成空;三、四句寫 依舊,人世滄桑。觸景生情,借景寄懷,暗寓傷今。(懷古傷今,物是人非 )

    3、 《折桂枝詠史》 阿魯威(元)

    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紫蓋黃旗,多應(yīng)借得,赤壁東風(fēng)。更驚起南陽臥龍,便成名八陣圖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東。

    對這首元曲文句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 )

    A.“釃酒臨江,橫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橫槊船頭,灑酒于江,表示憑吊。

    B.“多應(yīng)借得,赤壁東風(fēng)”,指孫權(quán)赤壁一戰(zhàn)借助東風(fēng)取得了勝利。

    C.“便成名八陣圖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陣圖”的詩句說明諸葛亮的功績。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國中的英雄:劉備、孫權(quán)及曹操。

    4、 《登金陵鳳凰臺》李 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連接點:鳳凰臺----金陵繁華

    目 的:懷古傷今,不得重用

    懷古傷今(物是人非、昔盛今衰)

    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赤壁》是一首懷古詠史之作,是詩人經(jīng)過赤壁這個古戰(zhàn)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是由哪件物品引發(fā)“懷古之幽情”的?

    (2)有人認(rèn)為這首詩的第四句可改為“國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

    答:(1)由鐵戟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跡的感慨。(連接點)

    (2)若改為“國破人亡在此朝”意思沒錯,但詩味沒有了。杜牧運用“銅雀春深鎖二喬”這一富于形象性的詩句,以小見大,興發(fā)亡國感慨。

    六、結(jié)束語:斷壁殘垣,記錄著朝代的興亡;秦磚漢瓦,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多少雅致的詩句,緬懷著古今風(fēng)流人物;無數(shù)蘊藉的詞章,描述著世間滄海桑田。“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人生路上,與詩歌結(jié)伴而行,能使我們的心靈充實而富有光輝。讓我們一同走進(jìn)這座流光溢彩的美的殿堂,熱愛唐詩,熱愛傳統(tǒng)文化,“歐風(fēng)美雨都不能奪走我的漢魂唐魄”,因為我們是屈原的子孫,我們是李杜的后人,我們生在最美麗最古老的國度--中國!

    [千古興亡多少事--《讀懂詠史懷古詩》教案]相關(guān)文章:

    1.古詩詠鵝小班教案

    2.古詩《詠柳》教案

    3.詠史懷古類詩歌的鑒賞

    4.詠鵝中班古詩教案

    5.《詠柳》的教案

    6.《詠鵝》教案

    7.詠雪的古詩句

    8.詠柳和春日古詩兩首教案

    9.《詠柳》的教案設(shè)計

    10.小班詠鵝語言課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一区漫画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美女乳头 | 亚洲美女天堂电影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亚州高清在线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