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發布時間:2016-1-2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高二語文組     姓名:莫丹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康橋柔美秀麗的風光,體味作者對康橋深深依戀之情。     

    2指導學生學會欣賞詩歌的方法,提高審美情趣。     

    3、品位詩歌語言,感悟徐志摩詩的獨特風格。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從誦讀加深理解,通過理解提高誦讀能力。     

    2、從詩的意象中把握徐志摩的藝術美。

    教學方法    

    誦讀法,自我感悟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迄今為止,我們已經學過了不止一篇送別詩作。古人云:黯然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陽關無敵人”的豪邁,也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苦澀,更有“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傷感,這些都是古人對于離別的理解,那么現代人是如何看待離別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領略一下現代人筆下的別離之情!(板書:再別康橋)  

    二、介紹作者及背景     

    1、閱讀注釋①回答問題:由康橋你想到了什么?  

    [解釋]:康橋=劍橋,想到了英國的劍橋大學,牛津大學以及美國的哈佛大學等世界名校。

    2 、徐志摩(1897-1931)現代詩人、散文家。名章垿,筆名南湖、云中鶴等。浙江海寧人。1915年畢業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畢業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其間,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歐美浪漫主義,唯美派詩人的影響。隨后開始創作新詩,在報刊上發表大量詩文。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飛機到北平,因遇霧在濟南附近觸山,機墜身亡。  

    三、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朗讀(2分鐘)  

    2、指名朗讀

    3、欣賞配樂朗誦  

    4、體會、找差距  

    ①感情:可以感受到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感情,那么這種感情濃還是淡呢?(濃)

    ②全詩的高潮在第幾節?(第五節)因此全詩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

    ③句式:四行一節(整齊)(建筑美)

    ④節奏:每節押韻、節節換韻(結構美)  

    ⑤語氣:舒緩、輕柔、低沉(悄悄、輕輕、沉默)  

    5、齊讀課文  

    四、正音     

    河畔(pàn)   青荇(xìng)   長篙(gāo)   笙(shēng)簫      漫溯(sù)

    五、討論     

    先齊讀課文回答:  

    1、就結構而主,這首詩最鮮明的特點是什么?  

    明確:首尾呼應  

    2、讀詩歌的開關和結尾兩段,詩歌所流露出來的感情用事什么?  

    明確:依依惜別  

    3、這樣的情感緣于康橋的離別,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怎么來表達的。

    明確:在第一節離作者連用三個“輕輕的”就寫出了那種難分難舍,體現出了詩人對康河的愛,輕輕的來,輕輕的走,又輕輕的告別,即使使是“揮手”也沒有一點點的喧嘩,這樣營造出的是一種寧靜和諧,這也是康橋給詩人最美麗的印象;最后作者用兩個“悄悄”。是對康橋的無限的受和無限依戀,“不帶走一片云彩”是詩人在經歷了康橋的漫溯后,對康橋的愛和眷戀的一種升華。詩人仿佛在悉心呵護一個情人睡夢,生怕這個夢境有絲毫的殘損,輕柔的嘆息般的韻律與依依離別的情緒最為完美地圓融于一體。  

    4、讀了許多遍課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詩人依依惜別的深情外,對于作者所描寫的康橋有什么印象?

    明確:(美麗),可以說是風光如畫。蘇軾在評價王維的詩時說:“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如令我們口味著徐志摩的這首《再別康橋》是不是可以稱得上“詩中有畫”。(板書,繪畫美)  

    5、詩中的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明確;云彩,金柳,艷影,青荇,潭水,長篙,星輝。這些事物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們已超越了它們的自然屬性,浸透了作者對康河的永久戀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觀情意的現象。

    6、總結意象: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義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們本身的自然的屬性。這種“經詩人運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被稱之為意象。  

    7、你喜歡哪種意象,能否把你喜歡的這一意象所在的詩節描繪成一幅畫?(課后作業)

    8、這些意象,可以說有一個共同點,請概括。  

    明確:寧靜面和諧。  

    9、融合在詩人筆下的這些意象中的情感又是怎樣的呢?  

    明確:依戀,沉醉,歡欣。  

    10、面對這樣的一種至美,詩人“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也是一種必然可是接下來的詩意卻徒然一轉:“但我不能放歌”,想想這又是為什么?又隱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因為此時的康河是夜色,星光,輕波,還有彩虹揉進的夢,一切是那樣寧靜而和諧,惟有“悄悄”才能全然融入這樣的境界,因此靜默和無語才是一曲深情的別離的歌,是對康橋的最美的告別。隱含了詩人的無奈和凄涼。  

    六、再次感受課文,全班一起朗讀。     

    七、結語     

    有人說《再別康橋》象一首歌,不,歌太鏗鏘了:有人說《再別康橋》象一顆鉆石,不,鉆石太璀璨了:有人說《再別康橋》象一座彩虹,不,彩虹太斑斕了:也有人說《再別康橋》象一個夢,不,夢太飄渺。那它到底象什么呢?我只能說他美的讓我無法形容怎么讀都讀不透,欣賞不透。  

    八、板書

    再 別 康 橋 徐志摩

    內容

    意象

    情感

    特點

    緩步飄然離別

    感傷

    金柳

    歡欣

    建筑美

    柔草

    依戀

    繪畫美

    水潭

    沉醉

    音樂美

    徜徉離別情

    星輝

    黯然

    笙簫

    凄婉

    無奈悵然離去

    莫丹

    [再別康橋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3.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4.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5.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6.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

    7.高一數學必修四1.5教案

    8.高一必修四數學教案

    9.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10.高一地理必修一《山地的形成》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伊人久久男人的天堂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片手机在线播放 无碼国产精品一区 | 色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 精品国产免费二区二区 | 亚洲免费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