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研究課(兩課時)教案.doc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3-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預習課文,并借助工具書掌握文中生字詞。

    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準確復述課文內容。

    3、理清文章結構,理解重點語句,學習分析文章的方法。

    4、激發學生勇于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整體感知課文;培養學生沉著應付人生困難的品質。

    三、教學方法

    講讀結合,研討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師:同學們,請讓我們先來欣賞一首詩歌

    (投影、師生齊讀):走一步,再走一步

    吳強

    溪流走一步是江河  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走一步,再走一步  天地就將不一樣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   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

    挫折走一步或許是失敗  失敗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咫尺天涯路  第一步往往很難邁出

    于是就沒有了下一步  于是就沒有了路

      

    路盡天絕處  嘗試著再走一步

    萬水千山  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師:同學們,有一篇散文的名字也叫《走一步,再走一步》,它是誰寫的?它要告訴我們什么人生哲理?

    二、板書課題、檢查預習情況

    學生先齊讀字詞,教師后出示字音(投影)

    訓誡( jiè )           聳立( sng )        迂回( yū )      

    嶙峋( lín xún )       凝視( níng )        啜泣( chuò qì ) 

    頭暈目眩( xuàn )     小心翼翼( yì )      納罕( hn )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指名復述課文內容,其他同學補充,教師指正。

    復述前的準備--搶答:

    --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故事發生在美國哪個城市?

    --爬懸崖的一共幾個孩子?有名字的有哪兩個?

    --孩子們為什么要去爬懸崖?

    --那座懸崖有多高?巖石架有多高?

    復述(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2、明確課文結構及各部分內容(板書)

    師: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各寫了些什么內容?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本文可以分四部分,具體如下:

    (一)(1)回憶往事

    (二)(2-15)爬崖遇險

    (三)(16-22)擺脫困境   

    (四)(23)感悟人生

    四、問題研討

    (投影,學生討論,自由回答,教師點評)

    (1) “我”起初為什么不敢爬山?

    (2) “我”后來為什么要去爬山?

    (3) 父親為什么不背“我”下來,而是鼓勵“我”向前走?

    (4) 為什么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

    (5) 從課文內容看,標題“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6) 一個巨大的困難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

    (7) 在人生道路上,面對困難,“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么意思?

    五、課堂測試(投影)

    (1) 根據拼音寫出漢字并解詞

    lín xún (     )      xùn jiè (     )      小心yì yì (     )

    (2) 給漢字注音

    啜泣(     )     頭暈目眩(     )      納罕(     )    

    悶熱(     )     屢次(     )  

    (3) 本文作者是        ,他是    國作家。  

    六、小結

    作業

    1.(短文訓練)日常生活中你遇到過什么困難?父母是怎樣教育你克服困難的?

    2. 課外閱讀:莫頓亨特《懸崖上的一課》

    附:板書設計

    層次結構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多角度探究課文內容的閱讀方法,培養創造性閱讀的能力。

    2、感知描寫的作用及以事明理、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多角度、有創意地探究課文內容,獲得教益。

    三、教學方法

    設疑研討。

    通過設疑,引導學生多角度閱讀、研討,拓展思維空間,提高朗讀質量和寫作水平。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作者?身份?主旨?(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二、多角度探究性閱讀

    1、引言:

    同學們,學習語文的過程其實就是欣賞美的過程。這跟欣賞藝術是一樣的,例如我們欣賞鄭板橋畫的“竹”,感受到的是一種剛毅之美;欣賞關山月畫的“江山如此多嬌”,感受到的是一種磅礴之美。歌曲亦如此,例如我們唱蒙古民歌“藍藍的天上白云飄”,就會感受到遼闊、曠遠之美;唱河北民歌“小放牛”,就會感受到歡快、自得之美。下面就請同學們從文中的人物描寫里尋找并欣賞那動人心魄的美吧。

    2、同學探討、發言。

    發言會集中在人物心理、行動、語言描寫等方面。教師要以肯定、鼓勵為主,以激發探討熱情。

    3、教師總結,板書并出示投影--“描寫的妙處”

    4、同學對投影資料發表看法,品味描寫之美,教師點撥。

    5、師:我們要想了解一個人,就得從人物的語言和行動入手,正如古人所說的“聽其言,觀其行”。那么,從文中人物的言行中,你能看出他們是怎樣的人嗎?

    討論:

    1)父親是個怎樣的人?為什么?

    2)杰利是個怎樣的人?為什么?

    3)四個伙伴是怎樣的人?為什么?

    這個環節是為了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認識文中的人物特點,對人物做出合理的評判,也鼓勵學生從中有所感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6、同學發表意見,教師板書。

    7、討論課后練習二

    1)假如“我”的父親沒有來,你作為“我”的同學,將怎么辦?

    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懸崖上,將怎么辦?

    讓學生結合自身生活體驗進一步拓展思維,深刻領悟文中的啟示:你在生活中曾經遇到過什么困難?當時你是怎么對待的?結果如何?如果現在碰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辦?

    三、寫作手法--以小見大(板書)

    1、出示例文投影《滑雪》《60條毛巾送去的溫暖》

    2、思考下面的兩件小事,說說可以寫出什么大的主題(先讓學生寫,然后再說)。

    1)一個同學背誦散文《春》,費了不小的勁,才背出了三段。

    2)我們班和二班進行拔河比賽,我們班的同學都竭盡了全力,但最后還是輸給了二班。

    四、總結

    1、一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蕩蕩,一帆風順;遇到困難,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們不失自信,牢記“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辦得到的”,那什么樣的艱難險阻都將被你踩在腳下。

    2、作文上要記住:留心生活,描寫生花。以小見大,作文不怕。

    五、作業

    選取你生活中的一次經歷,寫出你的人生感悟。

    附1:板書設計

    心理

    行動

    語言

    二、人物:

    父親--沉著冷靜,教子有方

    杰利--雖有不足,仍是真友

    四個伙伴--幸災樂禍,品質低劣

    三、寫作手法:

    小事情

    以小見大    (感悟)

    大道理

    附2:有關鏈接

    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2)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3)一口吃不了個胖子。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惜緣

    [《走一步,再走一步》研究課(兩課時)教案.doc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設計

    2.《走一步再走一步》課件

    3.走一步再走一步優秀教案

    4.走一歨,再走一步型教案

    5.走一步再走一步精品教案

    6.語文初一上冊《走一步,再走一步》課件

    7.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設計

    8.走一步再走一步語文課件

    9.走一步再走一步閱讀附答案

    10.《秋天》第2課時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福利大片免费看网址 | 亚洲人成电影手机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丝袜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 中文天堂啊好舒服 | 亚洲综合狠狠99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