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賦》導學案 (蘇教版高一必修二)

    發布時間:2016-10-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學習重點】

    1. 落實“詞類活用”等文言基礎知識

    2.理解寫景狀物的常見分析角度

    3.結合《六國論》,進一步掌握“借古諷今”的寫法

    一、誦記名言警句--主題名句積累“蒼生為念”

    1.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

    4.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杜甫

    5.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蘇洵

    6.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7.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

    二、了解文學常識

    (一)走進作者

    行走江湖,縱情天下

    杜牧一生游歷山水,足跡踏遍祖國河山。而且每到一地,他都會用詩來記載下留連山水時的感受。在他的游歷詩中,我們不難看出他的治國平天下的情懷。比如,他曾在和州憑吊烏江亭,這是當年楚漢相爭時項羽自殺之處,他寫道:“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他在橫江,作《題橫江館》:“孫家兄弟晉龍驤,馳騁功名作帝王。至今江山誰是主?苔磯空屬釣魚郎!币共词徍肫鹚蜕騻鲙煹那檎x,他寫道:“往事惟江月,孤燈但客船。峴山云影畔,棠葉水聲前!辈恢蛔,把懷念寫盡。身處黃州,作《蘭溪》:“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楚國大夫憔悴日,應尋北路去瀟湘。”

    (二)了解背景

    杜牧所處的時代,唐王朝政治腐敗,階級矛盾異常尖銳,而且藩鎮跋扈,吐蕃、南詔、回鶻等紛紛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國已處于崩潰的前夕。杜牧針對這種形勢,極力主張內平藩鎮,加強統一;外御侵略,鞏固國防。為了實現這些理想,他希望當時的統治者勵精圖治,富民強兵。而現實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敬宗李湛,“游戲無度,狎昵群小”,“視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進見”,又“好治宮室,欲營別殿,制度甚廣”,并命人“修東都宮闕及道中行宮”,以備游幸……對于這一切,杜牧是既憤慨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啟》中明白地指出:“寶歷(敬宗的年號)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币砸巹癞斦,要以史為鑒。

    三、夯實基礎知識

    1.讀課文,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給加點字注音。  

    ⑴縵回        ⑵囷囷焉      ⑶轆轆       ⑷不霽何虹       ⑸妃嬪媵嬙     

    ⑹摽掠        ⑺鼎鐺        ⑻邐迤       ⑼錙銖           ⑽盡態極妍     

    ⑾曉鬟        ⑿橫檻        ⒀嘔啞       ⒁焚椒蘭         ⒂架梁之椽     

    2.解釋下列加點的文言實詞。

    3. 解釋下列加點的文言虛詞。

    4. 寫出下列句中古今異義詞的古義。

    ⑴直走咸陽           古義:                    ;今義:行。

    ⑵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古義:                      ;今義:常用來。

    ⑶而氣候不齊         古義:                      ;今義:一個地區的氣象概況。

    ⑷復道行空           古義:                      ;今義:重復、往復。

    ⑸矗不知乎幾千萬落   古義:                      ;今義:下降;衰敗。

    ⑹燕、趙之收藏       古義:                      ;今義:收集保藏有價值的東西。

    ⑺韓、魏之經營       古義:                      ;今義:專指籌劃并管理(企業層)。

    ⑻齊、楚之精英       古義:                      ;今義:常比喻各行各業寶貴的人才。

    ⑼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古義:                      ;今義:使人憐憫。

    5.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詞語并解釋。

    ⑴名詞的活用     

    ①驪山北構而西折                     ②廊腰縵回                         

    ③輦來于秦                           ④族秦者,秦也                     

    ⑤未云何龍                           ⑥不霽何虹                         

    ⑦朝歌夜弦                           ⑧楚人一炬                         

    ⑨可憐焦土                           ⑩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⑾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⑵形容詞的活用。 ①奈何取之盡錙銖                               

    ②歌臺暖響,春光融融                           

    ⑶數詞的活用。   六王畢,四海-                                 

    6.文言句式

    ⑴判斷句    ①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②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③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⑵倒裝句    多于南畝之農夫                                    

    ⑶省略句    ①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②幾世幾年,摽掠其人                              

    ③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⑷固定句式  ①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②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                      

    7.文學常識填空。

    《阿房宮賦》選自     ,作者     ,是唐代文學家。他與詩人      在晚唐詩壇上并稱“      ”。他不僅有不少精彩的駢文辭賦,他的抒情寫景、詠史懷古的七絕詩也是膾炙人口,千古傳誦。

     課堂讀寫探究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重點突破]

    (一)結合老師的講解,落實“課前三”的文言基礎知識

    (二)深入閱讀課文,小組討論,思考以下問題

    1.簡要分析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極力描寫阿房宮的?

    2。這樣的描寫對后面的議論有什么作用?

    3.本文既是借秦滅亡之事來諷諫時弊,為何開頭要以六國覆滅起筆?

    4.請畫出本文的結構示意圖

     課后拓展讀練                素養積淀,拓寬視野

    文本深度閱讀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2題。

    過驪山作

    杜  牧

    始皇東游出周鼎,劉項縱觀皆引頸。

    削平天下實辛勤,卻為道旁窮百姓。

    黔首不愚爾益愚,千里函關囚獨夫。

    牧童火入九泉底,燒作灰時猶未枯。

    1.請從杜牧的《阿房宮賦》中找出與畫線詩句內容相一致的句子。

    2.簡要概括分析本詩的主旨及立意。

    [文本素材運用]

    學完《阿房宮賦》后,你發現文本中哪些素材(包括作者)可以用到寫作之中呢?仿照下面的示例,寫出你對文本素材的發現和運用過程。

    [運用示例]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歷史的寶貴經驗告訴我們,大至一個朝代的政權,小至一個政府的官員,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是否融洽和諧,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是關系自身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帝王李世民深諳“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所以他說:“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現實的慘痛教訓也同樣驗證了上述道理。改革開放以來,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相繼落水沒頂的一批批貪官污吏,他們的蛻化變質和違法犯罪,多半都是從脫離人民開始的,直至走向人民的對立面,遭遇“覆舟”的滅頂之災!

    你的發現和運用:                                                                

    《阿房宮賦》參考答案

    [課前]

    三、1⑴màn   ⑵qūn  ⑶lù  ⑷jì ⑸yìng qiáng ⑹piāo  ⑺chēng ⑻lǐ yǐ ⑼zī   zhū  ⑽yán  ⑾huán  ⑿jiàn  ⒀ōu yā ⒁jiāo ⒂chuán

    2.⑴讓,動詞 / 假使,連詞 / 使者,名詞

    ⑵喜愛,動詞 / 愛護,動詞 / 吝惜,動詞

    ⑶統一,動詞 / 數詞 / 一旦,副詞 / 全,都,副詞 / 專一,形容詞 / 一體,名詞

    ⑷滅族,動詞 / 類,名詞

    ⑸嘆惜,動詞 / 憐憫,同情,動詞

    ⑹無花紋的帛,名詞作狀語,像縵一樣 / 久,形容詞

    3. ⑴連詞,表假設 / 連詞,表轉折 / 連詞,補足關系 / 連詞,表并列 / 連詞,表遞進

    ⑵……的樣子,義同“然” / 句末語氣詞,不譯 / 疑問代詞,哪里 / 疑問代詞,何 / 兼詞,于之,于此

    ⑶結構助詞,的 / 動詞,到……去 /  代詞,指秦滅亡的事 /  賓語前置的標志,助詞。

    4. ⑴趨向。⑵指宮室結構參差錯落,精巧工致。⑶天氣。⑷雙層,雙重。⑸座,所。⑹此為動詞作名詞,指收藏的金玉珍寶等物。⑺本謂營造,引申為籌劃營謀(語出《詩經大雅靈

    臺》),此處動詞作名詞,指苦心經營積累的金玉珍寶。⑻本為事物的精華部分,此比喻金玉珍寶。⑼可惜。

    5.⑴①北、西:名詞作狀語。從驪山向北,向西

    ②腰、縵:名詞作狀語。像人的腰一樣,像縵一樣

    ③輦:名詞作狀語,乘輦車

    ④族:名詞活用作動詞,滅族。殺死全族的人

    ⑤龍:名詞活用作動詞,出現龍

    ⑥虹:名詞活用作動詞,出現虹

    ⑦歌、弦:名詞活用作動詞,唱歌,彈琴

    ⑧炬:名詞用作動詞,放火

    ⑨焦土:名詞用作動詞,成為焦土

    ⑩“鐺”“石”“塊”“礫”都是名詞分別用作動詞,當做鐺、當做石、當做塊、當做礫

    ⑾鑒:名詞意動用法,以……為鑒

    ⑵①盡:形容詞使動用法,使……盡

    ②暖: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充滿暖意

    ⑶一:數詞活用作動詞,統一

    6.⑴①②③均為“……也”表示判斷。

    ⑵介賓短語后置句

    ⑶①五步(有)一樓,十步(有)一閣(省略謂語)

    ②幾世幾年,擦掠(于)其人(省略介詞“于”)

    ③(以)鼎(為)鐺(以)玉(為)石,(以)金(為)塊(以)珠(為)礫。

    ⑷①“奈何”,固定詞組,此外表示反問,可譯為“怎么”“為什么”。

    ②“足以”,固定詞組,表示有能力有條件做某事,用在動詞前面,可譯為“能夠”“可以”。

    7.《樊川文集》  杜牧  李商隱  小李杜

    [課堂]

    (二)1。課文從三個方面來描寫阿房宮:一是寫阿房宮建筑之奇,二是寫阿房宮美女之眾,三是寫阿房宮珍寶之多。寫建筑,課文先展開廣闊而高峻之全貌,進而細繪宮中樓、廊、檐、長橋復道、歌臺舞殿之奇;寫美女,述其來歷,狀其梳洗,言其美貌,訴其哀怨,繪聲繪色,備加渲染;寫珍寶,既寫六國剽掠,倚疊如山,又寫秦人棄擲,視若瓦礫。

    2.這些描寫用墨如潑,淋漓興會,極盡鋪陳夸張之能事,充分體現了賦體的特色。然而鋪陳阿房官規模大,宮室多、美女眾、珍寶富并非作者作賦的目的。透過樓臺殿閣、脂粉金玉這一畫面,作者旨在說明秦統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為維持這種奢侈生活所進行的橫征暴斂,正是導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豆盼挠^止》的篇末總評說:“前幅極寫阿房之瑰麗,不是羨慕其奢華,正以見驕橫斂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愛六國之人意在!笨梢,文章前面所進行的動人描繪乃是為后面的正義宏論張本,為篇末歸結秦滅亡的歷史教訓、諷諭現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3.作者諷諫時弊,以秦王朝滅亡為借鑒;寫秦朝覆滅,又以六國衰亡為鋪墊。六國何以會滅?賦中說到“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可見,六國滅亡,是不能愛民的結果。從何看出六國不愛民呢?“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摽掠其人,倚疊如山!鼻刂鋵(財富之代稱)來自六國,六國之珍寶取自百姓,統治者為滿足奢華生活之需要,對百姓肆意搜刮,錙銖不留。“六國”因不愛民而“畢”其統治;秦如吸取教訓,“復愛六國之人”,那就不致迅速滅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由此又走上了六國滅亡的老路。開頭12個字,既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宮的修建,又起到了籠蓋全篇、暗示主題的作用。

    拓展讀練

    1.答案: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戊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解析:根據歷史事件,聯系課文內客回答。

    2.參考答案:詩中用通俗的語言對秦始皇進行辛辣的諷刺,既肯定他削平六國、統一天下的艱辛,又批評他不知體恤百姓,一味殘暴,以至斷送天下的愚蠢。末兩句寫秦始皇苦心經營的墳墓,到后來被牧童失火燒毀,他自己只落得個尸骨不全的可悲下場。這是對秦始皇夢想獨霸天下、萬世為君的深刻諷刺。這首詩的主題思想和《阿房宮賦》相似,也是借古諷今,勸諭當政者不要胡作非為,以免引起人民的反抗。

    解析:從思想內容和作者表達的感情方面分析。 

    侯曉旭

    [《阿房宮賦》導學案 (蘇教版高一必修二)]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2.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3.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4.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5.中學語文必修二《詩經》《離騷》 復習學案

    6.初二生物《傳粉與受精》導學案

    7. 初二生物免疫與計劃免疫導學案

    8.蘇教版阿房宮賦課件

    9.高一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設計

    10.高一語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电影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看 | 亚洲午夜成aⅴ人片 | 真实国产精品视频400部 | 日韩动漫一区在线观看 | 欧美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制服中文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