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兩則 導學案設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2-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八年年級  語文  學科導學案

    課題:  新聞兩則  (第  2課時)

    【學習目標】 

    課標要求:

    1、了解新聞的有關知識

    2、把握新聞的內容及結構特點

    3、培養閱讀能力 , 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語言美

    目標達成:

    1、 通過分析課文把握新聞的內容及結構特點

    2、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語言美

    學習流程: 

    【課前展示】

    1、給下列加劃線字注音。

    銳不可當(    )  殲滅(    ) 阻遏(   )  潰退(    )     

    高屋建瓴(    )  氣勢磅礴(   )(    )    回腸蕩氣

    2、新聞的結構

    【創境激趣】

    三路大軍橫渡長江視頻

    【自學導航】 

    1、學生指出這則新聞的六要素。

    時間:1949年4 月20 日夜至22日22時  

    地點: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1000余華里長江戰線  

    人物: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  

    事件起因: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人民解放軍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而發起渡江作戰  

    事件經過與結果:中路軍30萬人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占領長江南岸。西路軍35萬人渡過三分之二,占領廣大南岸陣地。東路軍35萬人已渡過大部,經過整天激戰,殲滅及擊潰 一切抵抗之敵,占領揚中、鎮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并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切斷鎮江無錫段鐵路線。

    2、新聞的結構的劃分

    【合作探究】 

    1、分清主體部分的層次,概括各層層意。  

    第一層(從“20日夜起”到“已渡過30萬人” ):寫中路軍渡江的時間、突破地點、渡過人數。  

    第二層(從“21日下午五時起”到“不起絲毫作用):寫西路軍渡江情況并加以評論,長我軍士氣,滅敵人威風。  

    第三層(從“湯恩伯認為“到篇末):寫東路軍渡江情況。

    2、主體部分為什么按“中路軍、西路軍、東路軍”的順序安排?  

    首先,中路軍最早渡江,所以先寫;其次,中、西兩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東路所遇抵抗,較 為頑強,所以中、西合寫在前,東路單寫在后。先寫中路軍,再寫西路軍,然后寫東路軍,這樣的順序反 映了三路大軍開始渡江的時間先后,也體現了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中先從中間突破、再以三路并進的戰略部署。根據時間發展及事件特點安排順序,清晰合理。  

    3、這三個層次是怎樣緊密銜接在一起的?有哪些語句使三個層次連接成一個整體?  

    三個層次按 時間先后的順序銜接起來,“20日夜起”和“21日下午五時起”和“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等表明日期、時間的詞語 ,顯示了三個層次所敘事實在時間上的先后相承、緊密銜接。  

    “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銜接一、二層;“與西路軍同日同時發起渡江作戰”銜接二、三層,第二層的“戰犯湯恩伯21日到蕪湖督戰”與第三層的“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 銜接,這些語句使全文連接成一個整體,被統領于導語之下,結構的確十分嚴密。  

    4、三路大軍的渡江情況,哪路詳寫?哪路略寫?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中路軍寫得簡略,是因為新華社在此前已經有關于中路軍的詳細報 道,此處簡略交 待即可轉入下文。  

    西 路大軍寫得稍詳,是因為渡江正 在 進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待,如“至發電時止,該路35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2/3,余部'23日可渡完”。已渡過的“正向南擴展中”,預示了戰役的前景。  

    東路軍寫得最詳,因為它所遇抵抗“較為頑強”,勝利來之為易,故作詳細報道。一是較具體地寫了戰斗情況;二是更詳盡地寫了戰果。 

    5、分析導語的語言特點:  

    “百萬大軍”,寫出了參加渡江戰役人數之多,體現了一種排山倒海、無堅不摧的力量;  

    “從1000余華里的戰線上”,說明了戰線之長;  

    “沖破敵陣”,“橫渡長江”,表現了攻勢之凌厲,我軍所向披靡,渡江戰役已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九江(不含)”一詞,準確表明當時九江尚未解放的狀況。  

    “均是”二字概括戰線寬廣,勝利巨大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 知識遷移

    三路大軍為什么不以地點為序從東往西,或從西往東,而采用現在的順序有什么考慮?

    【強化訓練】 

    1、請用一句話概括下面新聞的主要內容。

    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  今日凌晨4時33分,在經過115小時32分鐘的太空飛行,完成我國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試驗后,“神 舟”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安全返回。 

    【歸納總結 】

    讀這一則新聞,可以感知,中國人民解放戰爭轉入戰略進攻階段以后,我軍完全掌握了全國戰場的主動權,經過一年多英勇奮戰,蔣介石全軍崩潰之勢已成,敗局已 無可挽回。

    【板書設計】 

    新聞的六要素

    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起因  事件經過  與結果

    【教學反思】 

     

    封志莉

    [新聞兩則 導學案設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新聞兩則》課件

    2.《談中國詩》導學案

    3.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4.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5.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6.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

    7.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

    8.趙普文言文導學案答案

    9.人教版《世說新語》兩則教案

    10.漢語拼音教學案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熟女久久国产 | 亚洲国产综合网站 | 在线视频第一亚洲 | 曰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专区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