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 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上冊)

    發布時間:2016-3-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左傳》及有關文學常識。2、燭之武形象分析。3、燭之武如何退秦師。

    4、歸納整理文言文常見字詞、句式。

    過程與方法

    1、問題式。以問題層層推進,梳理故事情節。2、探究式。燭之武退秦師原因及現實影響力。

    3、對比式。燭之武、鄒忌、魏征、觸龍等說話藝術之對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習燭之武臨危授命,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通過燭之武的說話藝術,學會如何與人交流、溝通。

    教學重難點:

    1、 燭之武如何勸退秦師。燭之武的說話藝術帶給我們的啟示。重點文言詞語及句式。

    課時安排:2-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左傳》及有關文學常識。2、相關故事背景。3、梳理故事情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明確目標

    在秦王威風八面的朝堂,藺相如輕啟三寸不爛之舌,挫敗秦王奪璧的陰謀,使寶璧平安歸趙;在群儒唇槍舌劍的進攻面前,諸葛亮輕動三寸不爛之舌,折服東吳的飽學之士,使孫劉迅速結盟;在鄭國危如累卵之際,老邁的燭之武輕搖三寸不爛之舌,虎狼之師不擊自退,鐵桶之圍不攻自破。

    燭之武在劍拔弩張的敵對情勢下,是如何說服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護鄭國的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同走進《燭之武退秦師》。

    巧設懸念,利用閱讀期待,激發學生急于閱讀課文的欲望。 

    二、知識牽引,明確考綱。

    展示文言文考點,學習文言文翻譯方法。(見PPT)

    三、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1、作者簡介與文題解讀(見《優化學案》P17)

    2、《左傳》與編年體

    3、知識補充--史書體例--識記(考試填空,不寫錯)

    ①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記載的時間

    ②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左傳》。編歷史的方式

    ③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如《戰國策》。編歷史的方式

    ④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記載的時間

    ⑤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編歷史的方式

    四、小組討論,展示交流。

    學習要求:通讀全文,找出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詞。

    1.通讀全文,給漢字注音

    汜(fán)南    佚(yì)之狐   夜縋(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闕(quē)秦        函(hán)陵     秦伯說(yuè)    逢(páng)孫   

    2.小組或同桌合作歸納字詞意義和用法。

    A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3)夫晉,何厭之有  饜                (4)秦伯說,與鄭人盟

    (5)失其所與,不知 

    B詞類活用:

    ①燭之武退秦師                           ② 且貳于楚也

    ③ 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④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⑤ 越國以鄙遠                 ⑥ 闕秦以利晉

    C古今異義

    ①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義:       今義:

    ②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義:      今義:

    ③ 亦去之            古義:       今義:

    ④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義:       今義:

    五、教師點撥,知識精講。

    教師行為:1、針對學生字詞歸納不足的地方做補充。

    2、講解第一、二自然段。

    (1)燭之武為什么要退秦師?(齊讀第一自然段,然后由學生回答。)

    ①以其無禮于晉。②且貳于楚也。

    (2)鄭伯是怎樣說服燭之武出使秦國的?

    鄭伯,他勇于自責,以情動人,以誠動人,因而說服燭之武出使秦國。

    3、背誦一、二段。

    六、布置作業

    整理本課文言句式及一詞多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復習上堂課內容,并歸納總結文言詞語及句式。

    2、 分析燭之武形象,并延伸討論說話藝術的現實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以燭之武“ 怎么退--為什么退--退的結果”三個問題引出文章相關語句,

    再次熟悉情節。

    二、推進新課(從文本出發,逐步引進社會和人生。)

    1、研讀第三段,燭之武怎樣說服秦伯退師?

    明確:①欲揚先抑,以退為進。(鄭既知亡矣)

    ②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

    ③替秦著想,以利相誘。(君亦無所害)

    ④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⑤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亡鄭    對秦     無利,有小害(表面)

    舍鄭    對秦     無害,有小利               分析利弊,層層深入

    亡鄭    對秦     將有大害(深入)

    2、燭之武究竟何許人也?

    ①佚之狐:“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側面描寫)

    ②(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保ㄕZ言描寫)

    ③(燭之武)許之。④(燭之武)夜縋而出。(動作描寫)

    明確:①才華橫溢、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②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

    ③不卑不亢、機智善辯的辯士、外交家

    3、 研讀第四段--晉師撤離鄭國。

    4、 小結文章結構(見PPT)

    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語概括)

    秦晉圍鄭、臨危受命、說退秦師、晉師撤離

    5、 分析本文燭之武、佚之狐、晉文公的人物形象。(見PPT)

    三、合作探究

    1.晉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你怎樣看待晉文公的退兵理由?

    探究學習:其實,“不仁”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才是實質!爸蓖ā爸恰保@個“智”,是理智,就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耙詠y易整,不武”,勝負之數,難以意料。晉的退兵,說到底,也是一個“利”字起作用。

    2.朗讀第三、四段,思考:燭之武為什么會成功?

    ①燭之武--委婉,抓住對方心理。②佚之狐--慧眼識英雄的伯樂。

    ③鄭君--善于納諫、勇于自責。

    6、 以今天的觀念來看燭之武退秦師這件事,可以獲得哪些寶貴的啟示?

    (1) 從佚之狐推薦燭之武看伯樂精神。在鄭國危難之際,佚之狐慧眼識英雄,主動向鄭王推薦燭之武,而燭之武智勇雙全,不辱使命。如果說燭之武是千里馬,那么佚之狐就是伯樂,韓愈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碑斀裆鐣S多“千里馬”難以四蹄騰空、昂首長嘯,很大的原因就是推薦重用的伯樂少,打擊報復上司多。小到單位、企業,大到國家、民族,以長遠的眼光來看,都應該發現人才、重用人才,讓人們能最大限度地施展才華、創造業績。

    (2) 從燭之武臨危受命來看愛國主義。燭之武在鄭王坦誠道歉后,不計前嫌,深明大義,臨危受命,慷慨赴死。鄭國之安危,亦個人之榮辱也。自古以來,愛國主義就是時代的號角,激勵著仁人志士們舍生取義、前仆后繼。從屈原、杜甫、陸游到龔自珍、林覺民、方志敏,歷史的天空浮現著多少鮮活的面容,回蕩著多少壯麗的詩篇。在今天,愛國主義回到平民立場,就是每位公民要滿腔熱情地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3) 從燭之武說服秦王看外交家風采。燭之武面見秦王時鎮定自若、慷慨陳詞、絲絲入扣、無懈可擊,讓秦王聽后心悅誠服,立即下令撤軍并重兵駐守以防晉。一身孤膽闖虎穴,三寸巧舌退強敵。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一個外交家的獨特風采。從歷史的長河中可以看到,諸葛亮前往江東促成孫劉聯盟時,舌戰群儒,談笑風生;顧維鈞在巴黎和會簽字協議上拍案而起,據理力爭;周恩來在重慶和南京國民政府要人周旋時有理有節,剛柔相濟。外交家的風采,神奇迷人,彪炳史冊。

    以上教學環節的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去課文篩選有用的信息,并發揮想象,對燭之武加深認識,使這一形象在學生心目中明晰起來,避免了就課文講課文的的單調枯燥乏味。

    四、總結歸納(文言句式、一詞多義)

    1、文言句式 

    ① 以其無禮于晉 ( 介詞結構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介詞結構后置)

    ③ 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有何厭”)   ④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

    ⑤(燭之武)辭曰(省略句)           ⑥敢以(之)煩執事(省略句)

    ⑦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省略句)    ⑧(晉)許君焦、瑕 (省略句)

    2、一詞多義

    (1)以 

    ①以其無禮于晉  (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表承接,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表承接,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連詞,表承接)       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于君(表承接的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表轉折的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助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么)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副詞,怎么) ④且焉置土石(疑問代詞,哪里)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代詞,之)       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兼詞,于之)

    (4)其

    ①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代詞指代“行李”)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代詞,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與,不知(代詞,自己的)            ④吾其還也(語氣助詞,還是,表商量)

    (5)之

    ①公從之(代詞,代佚之狐的建議) ②何厭之有(助詞,幫助賓語前置)

    ③行李之往來(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④是寡人之過也(助詞,的)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翻譯句子(注意特殊句式詞語的翻譯)

    (1)夫晉,何厭之有?(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3)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4)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

    (5)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李玉平

    [燭之武退秦師 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上冊)]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上冊《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2.人教版高一上冊《我有一個夢想》教案

    3.人教版高一英語課件

    4.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5.人教版英語八上冊教案

    6.燭之武退秦師試講教案

    7.燭之武退秦師課件

    8.燭之武退秦師的教案

    9.《燭之武退秦師》課件

    10.燭之武退秦師全程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 五月天中文字幕色逼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卡 | 亚洲欧美人妖另类激情综合 |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