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1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 積累“朗潤”、“醞釀”、“賣弄”、“宛轉”、“烘托”等詞語。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2. 能流暢地朗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4.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1) 重點 

    能流暢地朗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 難點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 導入語: 

    師:同學們,如今已是秋風蕭瑟,夜涼如水,站在秋天里懷想春天應該別有一番滋味吧?百花爭艷,鶯歌燕舞不知撥動了多少人的心弦,成就了多少名篇佳作。你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詩詞?

    生:......

    師:同學們積累的詩句可真不少,春天真的是美不勝收。那么,在朱自清的眼中,春天又是怎樣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走進朱自清的《春》,和他一起欣賞春天的美麗。

    2.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江蘇揚州人。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作品有:散文《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寫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寫此文時,已經沒有初期創作詩文時的那種淡淡的哀怨的情調,而是鮮明地表現出新鮮的格調和歡快的情緒。在大自然中,他發現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萬狀,寫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對 美的追求,對光明的向往,表達了他對未來的希望,流露了積極進取的精神。 

    3.檢查預習,學習字、詞 。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 

    醞 釀      嘹亮   撐 傘   蓑 笠   稀 疏     抖 擻     安巢

    二、整體把握文章。 

    1.配樂齊讀課文,朗讀時注音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

    問題:(1)課文描寫了怎樣的景色?(生機勃勃的景象) 

    (2)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喜愛春天,贊美春天)

    師生互動,共同討論以上問題 

    2.這樣美麗的春色,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的?是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的呢?

    文章是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來. 

    本課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總寫--盼春。表達出人們對春天的盼望和興奮喜悅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體寫--繪春。把景物和感受結合,全面細致地描繪出春景圖。 

    第三部分:(8-10)總寫--頌春。贊美春天,點出了春天的特點:新、美、健。 

    3.文章重點描繪的是哪部分?(繪春)那作者繪春的那幾幅圖呢?

    (文中具體描繪了六幅春景圖)

    春醒圖--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圖--草報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圖--花爭春--第四自然段 

    春風圖--風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圖--雨潤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圖--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4.師:你覺得哪幅圖最美?其實每一幅圖都有它的精彩之處,老師最喜歡春花圖,那么,我們就以春花圖為例,來學習怎樣欣賞寫景散文吧!

    三、精讀課文,體會妙處 。

    1.齊讀春花圖段落,體會妙在哪里,美在哪里。

    這段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征?用了哪些表現手法?(板書:特征,手法)

    學生討論,師巡視。

    生:多,美,艷的特征。(板書:多,美,艷)

    師:從哪些地方體現出來?把這個句子讀一讀。

    生: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師:大家贊成嗎?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幾句話。這里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生:運用擬人的修辭,生動形象的寫出了花多的特點。

    生: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花的顏色多,艷麗。

    生: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板書:比喻,擬人,排比)

    師:那么作者看到這樣美的景色,他心情會怎么樣?(高興)那我們讀的時候要用喜悅的語氣來讀,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作者的喜悅吧!

    生齊讀。

    師:這部分除了采用修辭手法之外,還有沒有別的?思考一下。

    生:多種感官。比如,顏色是視覺,甜味兒是嗅覺,蜜蜂是聽覺。(板書:多種感官)

    師:還有沒有?

    生:側面烘托。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板書:側面烘托)

    師:這句話中有個字用得特別好,哪個字啊?(鬧)好在哪里?

    生:表面寫聲音,其實是襯托花多,美,艷的特點。

    生:還有運用了虛實結合。

    2.師小結:這段文字運用的表現手法有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段,側面烘托,多種感官結合,虛實結合等手法,將春花多,美,艷的特征寫得淋漓精致,我們在寫景作文中,也要學習作者的這些表現手法。

    3.再齊讀這一段,感受春花的美和作者的喜愛之情,要有感情的朗讀。

    五、合作探究,揣摩語言。

    1.找出其他部分中自己喜歡的段落或者語句,來賞析一下。

    生四人小組討論,師巡視。

    2.師:小組代表來說說你喜歡的句子。

    生:第9段,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這句話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春天的嬌美。

    生:第3段,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這句話中動詞用的好,寫出了小草的頑強生命力。

    師:把“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換為“小草一下子從土里生出來”,體會其表 達效果有何不同。哪個好?

    “鉆”和“偷偷”用得好,說說好在哪里? 

    “鉆”既表現春草沖破土層的擠勁,又用“偷偷地”修飾,形容它不知不覺地出現,生動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生:第6段,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的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運用比喻的修辭,寫出雨絲多,細,密的特點。

    生:第1段,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春天來了。

    師:這句話寫出了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要讀出急切的語氣來,另外,還有春天來了的欣喜感受,這句話要讀出欣喜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第2段。

    師: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點來寫? 

    生:嫩、綠、多

    師:那么為什么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這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小,說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為旺盛。) 

    在春草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交相輝映,使得整個春草圖顯示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師:還有嗎?

    生:..........

    .

    .

    .

    六、總結 

    這節課我們跟著朱自清欣賞了美麗的春天,品味了優美的語言,寫作時,如果我們也注入真情,注意語言,多用修辭,我們的文章也會生機盎然的!

    七、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仿照本文,寫一篇以秋為題的文章。

    八、板書設計

    11.春

    朱自清

    盼春(1)               特點            手法

    春草圖                   比喻、擬人、排比

    春花圖  多、美、艷       側面烘托 

    繪春(2-7)  春風圖                   多種感官

    春雨圖                   虛實結合

    迎春圖

    頌春(8-10) 

    徐麗娟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朱自清《春》教案

    2.春朱自清電子教案

    3.《春》朱自清電子教案

    4.《春》朱自清教案

    5.朱自清《春》教案范文

    6.朱自清《春》教學課件

    7.朱自清《春》是散文嗎

    8.散文《春》朱自清

    9.朱自清散文春的課件

    10.朱自清的散文春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理论在线中文字幕a | 亚洲日韩∧V精品一区二区小说 | 久久久久久综合岛国免费观看 |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日韩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