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表》課堂實錄

    發布時間:2016-1-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江蘇省江都市丁溝中學 張廣祥

    一、導入新課

    師:中華民族有很多傳統的美德。譬如勤勞、善良等,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便是“孝”字。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

    昨天我們已經將本文字詞作了疏通,今天我們就來賞讀文章。先切大家把課文齊讀一下。

    二、朗讀課文

    生:(高聲朗讀全文)

    三、賞析課文

    師:課文標題中的“表”是什么?

    生:是一種文體。

    師:對。這種文體一般寫什么的?

    生:是臣子寫給君主的一種文體。

    師:那好,結合“表”的文體特征,我們應該搞清這樣幾個問題。一:是誰陳情?

    生:李密。

    師:李密是什么人?誰來介紹一下?

    生:李密,生于224年,死于287年。西晉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時師事著名學者譙周,以學問文章著名于世。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屢次出使東吳,很有才辯,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晉武帝征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辭不應征。張廣祥編寫。

    師:誰來結合課文有關文字補充?

    生:李密自幼喪父,四歲時母改嫁,依賴祖母劉氏撫養長大。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鄉里。

    師:正因為李密以孝著稱,才被他人推舉為孝廉。

    師:第二個問題:向誰陳情?

    生:晉武帝。

    師:他是什么人?

    生:晉武帝司馬炎靠野蠻殺戮廢魏稱帝,為人陰險多疑。

    師:他晉武帝為什么要這樣重用李密呢?

    生:李密有才華唄。

    師:僅僅這個因素嗎?

    生:建國初年,為籠絡人心,司馬炎對蜀漢士族采取懷柔政策,征召蜀漢舊臣到洛陽任職。

    師:對。第一,當時東吳尚據江左,為了減少滅吳的阻力,收籠東吳民心,晉武帝對亡國之臣實行懷柔政策,以顯示其寬厚之胸懷。第二,李密當時以孝聞名于世,晉武帝承繼漢代以來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實行孝道,以顯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時也用孝來維持君臣關系,維持社會的安定秩序。正因為如此,李密屢被征召。張廣祥編寫。

    師:第三個問題:陳什么情?

    生:向君王上書請求辭官的衷情。

    師:也就是“辭不就職”。為什么不就職呢?

    生:祖母年歲大,需要人侍侯。

    生:祖孫相依為命,做孫子的不能對祖母不聞不問。

    師:對。課文也是這樣說的。不過,可能還有其他原因吧。李密為什么“辭不就職”呢?大致有這樣三個原因:第一,李密確實有一個供養祖母劉的問題,像文章中說的“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第二,李密是蜀漢舊臣,自然有懷舊的思想。古人說,一臣不事二主。就象一女不嫁二夫一樣。(生笑)魏晉時期的士人更是看重氣節。第三,古人講:做官如履薄冰;实鄹吲d時,臣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興時,臣為君之土芥。出于歷史的教訓,李密不能沒有后顧之憂。晉朝剛剛建立,張廣祥課堂實錄。李密對晉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禍福。所以李密“辭不就職”,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時此刻不宜做官。張廣祥編寫。

    師:好了,這里就產生了一個矛盾,是--

    生:忠與孝的矛盾。

    師:對。忠孝不能兩全時,你就得舍孝而全忠啊。我句個例子,電視劇《漢武大帝》看過吧?

    生:沒有!

    師:里面有個情節。晁錯推行削減諸侯的政策,受到眾人的排擠,但是晁錯仍然不改心志,為此他的老父親從老家趕到京城,勸說兒子別搞了。晁錯說,不搞不行啊,不搞劉家就不能坐穩江山。老父親說:劉家穩了,我們晁家就不穩了,你還是聽我的吧。晁錯說:不行。老父親生氣了:你就不聽我的啦?晁錯跪下,流著淚說:忠孝不能兩全,我選擇忠!最后老父親痛苦地離開,投水自殺--當然,史書寫的是吃毒藥而亡。這件事告訴我們,忠孝不能兩全時,你就得舍孝而全忠啊。那么,李密是怎樣解決這個矛盾的呢?--且不管它!張廣祥編寫。

    師:第四個問題:怎么陳情?

    生:(不做答)

    師:想想看,如果你不想去做官,該運用什么樣的手段達到勸說的效果?

    生:情,動之以情,以情動人。

    師:對啊。但是,光靠情恐怕還不夠,還需要--

    生:理,曉之以理,以理服人。

    師:對啊,那么李密有沒有采用這兩個手段呢?

    生:用了。

    師:再想想,李密要想說服晉武帝,是應該先動之以真情呢,還是喻之以大義?

    生:先動之以真情。

    師:是的。李密在文章里就先煽情,先自訴家庭的悲慘境況,讓晉武帝一開始就落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凄苦悲涼的氛圍之中。第五個問題:陳情結果?

    生:文章沒寫,但是我們猜測應該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和目的。

    師:猜得不錯?纯淳毩曇坏目w字(讀),看來有辯才的李密取得了理想的目的。那么,我們就具體來賞析一下課文,認識李密是怎樣陳情的吧。

    師:第一段寫的什么內容?

    生:寫悲苦的身世。

    師:有句話在全段中起總攝作用,哪句?

    生: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師:它總提了哪幾個方面?

    生:沒爹沒娘,體弱多病,與年老多病的祖母相依為命。

    師:我看,可以概括為四大不幸(生笑):第一,半歲喪父,四歲母嫁,祖母撫養;第二,年幼多病,九歲不行,伶仃孤苦,第三:兩輩單傳,內外無親,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邁,夙嬰疾病,臥床不起。他的悲苦身世,你們為之感動了嗎?張廣祥編寫。

    生:感動。

    生:不感動。

    師:唉,你們這些沒有感情的東西。ㄉΓ┻@是一個很悲慘的故事,但作者用的是非常精煉的文字來敘說的。中間很多的內容是需要靠我們的想象去補充、去填空的。你想想那個“孤弱”而可憐的孩子,沒爹沒娘的,在幾乎絕望了的情況下,被老祖母撫養了,就這祖孫倆,度過了多少“零丁孤苦”的歲月!“煢煢孑立,形影相吊”!這八個字中有多少內涵。你用想象去填補那“零丁孤苦”的細節吧!孩子摔倒了,祖母要去攙扶;孩子餓了、病了,哇哇直叫喊著,上哪兒去覓食尋藥?還有旁人的冷眼,旁人的欺侮,老祖母靠著一種什么樣的力量來獨立支撐著?張廣祥課堂實錄。這是一個多么艱難的家啊!這是人性的表白!在這表白的后面,我們能夠感受到一種母愛的偉大。我想,只要晉武帝還是個人(生笑),聽了李密訴說的“四大不幸”,也會引發惻隱之心,唏噓不已吧;你們如果還是個人的話,難道就不能感動嗎?如果我們不能從這樣的文字里讀出細節來,當然就不可能讀出感動來。你們啊,既要用“心”讀,又要學會讀!知道了嗎?

    師:第二段什么內容?

    生:寫什么進退兩難的矛盾心情。

    師:我們首先看新晉對李密的態度。

    生:一是“詔書特下,拜臣郎中”,二是“尋蒙國恩,除臣洗馬”,三是不斷催促。

    師:李密又是如何應對的?

    生:辭不赴命,辭不就職。

    師:一方面是老祖母需要他奉養,一方面是晉武帝在召喚他,這種進退兩難的心情你們能夠感受到嗎?

    生:能夠。

    師:真正能夠嗎?本來,如果沒有祖母,就沒有作者的今天。報答祖母的養育之恩實在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在那樣的時代里,你的生命并不屬于自己,你也不能完全屬于你的家庭,你不能完全為自己作主。還有一個全社會的家長要主宰你的命運,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普天之下,都在他的操控之中,陽光雨露都是皇家的恩典,你就在這樣恩典的“沐浴”之中。因此,你首先得效忠于朝廷,你首先得做“王臣”,得是一個奴才,然后,你才能做一個孝子,才能報答你的祖母的養育之恩。也就是說,一方面需要李密做個正常的人,具有人性的正常的人,一方面需要李密做個奴才,具有奴性的奴才:唉,做人難啊!張廣祥課堂實錄。

    師:心情雖然很矛盾,但是從本段的字里行間,我們看到的還是李密的態度堅決。

    師:如果李密僅僅想用情來打動晉武帝的話,也許晉武帝會稍動惻隱之心,而這種惻隱之心很快就會從搞政治的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心中溜走。你盡孝但不能不盡忠啊?自古說“忠孝不能兩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于是用起陳情的第二手段,就是--

    生:曉之以理。

    師:“喻之以孝道之大義”。為什么李密從“孝”的角度來說理呢?因為晉武帝治國標榜的是“以孝治天下”。李密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

    生:矜守名節。古代崇尚一種觀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晉文人名士最重氣節。晉武帝同樣怕李密也是矜守名節。

    師:他是怎么為自己辯解的?

    生:“本圖宦達……豈敢盤桓!

    師:這話的意思,就是說,我也是一個俗人,也想追求功名利祿,但是實在身不由自啊。老祖母確實需要我去奉養晚年,而孝,恰恰正是你所倡導的啊。這樣就表達了對晉武帝的忠誠和感謝,打消晉武帝的疑念,又表達了自己的心愿。討歡心、訴悲苦、求諒解、表心志,極盡陳情之能事,真是有理有情。

    師:但是,忠和孝的矛盾還需要解決啊,不能因為奉養老祖母就不講究孝啊。那么,文章的最后,李密是怎樣解決矛盾的呢?

    生:先盡孝后盡忠。

    師:對啊。李密真是聰明絕頂,他巧妙地化解了一對矛盾。在他看來,忠和孝并不是對立的,我可以先盡孝,再盡忠。這樣的一個解決方案,晉武帝又怎么能夠不接受呢?張廣祥編寫。。

    師:最后我們小結一下。全文圍繞“辭不就職”而展開,對晉武帝既動之以情,又曉之以理,最后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具體的說,第一段,自訴家境困頓多舛,祖孫更相為命之狀;第二段,明寫感激朝廷之情,實訴屢不奉詔苦衷;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義,明降臣之不矜名節;第四段,解決忠孝兩全矛盾,提出愿乞終養請求。全文感情真摯,融情于事;陳辭婉曲,屈伸適宜(可聯系高一第一單元幾篇文章,探討陳情、諷諫、勸說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題發揮、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陳利弊、曲徑通幽等等)。語言上,駢散結合,音韻和諧。最后我們再把課文齊讀一遍。

    [《陳情表》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1.陳情表復習課件

    2.陳情表原文及翻譯

    3.《陳情表》原文及欣賞

    4.《陳情表》教案設計

    5.陳情表節選閱讀答案

    6.《陳情表》知識與能力檢測試題

    7.陳情表閱讀練習及答案

    8.關于陳情表文言文翻譯

    9.文言文《陳情表》的寫作背景

    10.《陳情表》文言文教學知識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五月婷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髙清观看 | 日韩欧美动漫国产在线不卡 | 亚洲精品中文无线乱码 | 三级网站视频在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