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窗》教案設計及反思

    發布時間:2016-3-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 學習小說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2. 分析小說中兩個主要人物的人物形象。

    (二)過程與方法:

    1. 梳理小說的情節,體會作者精巧的構思:對比描寫和出人意料的結尾。

    2. 分析解讀人物,體會小說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輝與黯淡,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聯系生活,感悟小說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態度。

    二、教學重點

    解讀小說中的兩個主要人物,理解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小說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輝與黯淡。

    三、教學難點

    聯系生活感悟小說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啟迪同學們聯系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四、教學方法:探究法、對話法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著名作家錢鍾書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窗》,說人們最初建造房子的時候是沒有窗戶的,后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再建造房子的時候便有了窗。透過窗,屋子里的人可以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里面的人在看到外面精彩世界的同時,外面的人也窺探到了屋子里面的秘密,那么,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澳大利亞作家泰格特的小說《窗》,看看里面又會有怎樣別致的故事……

    (二)學習目標:

    1. 學習對比手法的運用,品析人物形象

    2. 梳理小說情節,體會作者精巧的構思:出人意料的結尾

    3. 聯系生活,體會小說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輝與黯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三、檢查預習結果

    消遣(qiǎn)     一泓清泉(hóng)

    玫瑰(guī)      栩栩如生(xǔ)

    草坪(píng)     爭奇斗研(yán)

    俯瞰(kàn)      氣喘吁吁(xū)

    窄小(zhǎi)     五彩斑斕(lán)

    手肘(zhǒu)     津津有味(jīn)

    挪動(nuó)      扣人心弦(xián)

    四、體裁:小小說

    小:篇幅短小

    新:立意創新

    巧:構思精巧

    奇:結尾驚奇

    五、情景再現,復述情節:

    時間:“曾住過”表明這是過去發生的事情

    地點:一家醫院的病房

    人物:兩位病人

    環境:病房十分窄小,僅能容兩個人,設有一扇門和一個窗戶

    開端:近窗病人和遠窗病人關系融洽

    發展:遠窗病人從“享受”到“困擾”

    高潮:遠窗病人見死不救

    結局:遠窗病人看到的是光禿禿的一堵墻

    六、互幫互助,共同探究:

    為了幫助別的同學理解這篇小說,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來幫助同學們理解文意?

    同學們各抒己見,共同探究,共同解決問題

    重點明確問題:

    一、靠近窗戶的病人為同伴描述的“窗外景色”是真的嗎?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二、為什么這個故事的結局是如此的出人意料?同樣的窗口,為什么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麗的風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

    三、小說以“窗”為題,有什么作用?

    (六)拓展延伸,探究結尾

    故事結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想象和感慨……

    (七)聯系生活,感悟哲理

    人性的黯淡:環境污染、食品污染等

    人性的光輝: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等

    七、課堂總結:

    一扇小小的窗戶,不僅是一簡單的“物”,還是心靈的窗戶,映照了美與丑不同的靈魂,它是上帝的眼睛,讓我們看清了人性的光輝與黯淡,一個利己,一個利他,一個熱情,一個冷漠,一座是高尚者的墓志銘,一張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正如北島的一句名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讓我們在生活中,用至仁、至善、至美的心靈,用黑色的眼睛去尋找美麗的風景,把這美麗的風景送給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八、作業布置

    有一句諺語說得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上,都會遇到種種困難,在他人遇到困難時,伸出你的友愛之手,去幫他一把,余香就不僅僅留在手中,還會沁入你的心脾。

    請結合上述內容,自選角度,自選文體,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

    九、板書設計:

    近窗病人                  遠窗病人

    一座美麗的花園            一睹光禿禿的墻

    樂觀善良                  自私冷酷

    道德高尚                  卑劣丑惡

    人性的光輝                人性的黯淡

    十、教學反思:

    《窗》是澳大利亞作家泰格特創作的一篇微型小說,被收入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這篇小說的內涵極為豐富,描述了在一家醫院的一間窄小的病房里發生的有關窗戶的故事。窄小的病房僅能容下兩張病床,只有一扇門和一個窗戶,而病房里卻有兩位危重病人,他們只能靜養。近窗的病人每天被允許仰坐兩個小時,能透過窗戶看到外面,這種分配不公的矛盾為小說埋下了伏筆。

      近窗病人被允許仰坐兩小時,而遠離窗戶的病人卻只能日夜靜靜地躺臥在床上,從這可以看出,病情稍輕些的應是近窗的病人。近窗病人為遠窗病人每天上下午各講一小時窗外的美景,既是娛人,也是自娛。從中可看出近窗病人是一個熱愛生活、心胸寬廣、舍己為人的人,他這寬闊的心胸和平和樂觀的心態,應該有助于他病情的緩解。而從后面的情況來看,他的病情卻日益加重了。所以近窗病人自娛的成分可能少一些,更重要的是娛人。為遠窗病人勞心費神地編造窗外的美景,激勵病友求生的勇氣,以至于舍棄了自己休息的時間,最終導致了病情不斷加重。而遠窗病人一開始聽得津津有味,覺得是一種享受,然而他的嫉妒心惡性發作,雖加克制,但不見效果,反而更顯強烈,由“對事”惡性發展到“對人”。遠窗病人由于心態失衡,病情也一天天加重,可醫生們對其病因卻不得而知。這一筆也是作家的精巧構思,它為后文窗外沒有美景,只是一堵光禿禿的墻埋下又一伏筆。

      小說最后,近窗病人突然病情加重,在死亡線上垂死掙扎,而遠窗病人卻心靈扭曲、人性泯滅、見死不救。冷酷自私的望著近窗病人凄慘地死去的行為真是令人發指。他如愿以償搬到了靠近窗口的病床上,等醫生剛走,他就迫不及待掙扎著支起病體朝窗口望去,但是他看到了什么呢?一堵光禿禿的墻!小說層層蓄勢,最后一句戛然而止,出人意料的結局給讀者以無限的想象空間。這個結局對近窗病人飽含著更多的贊美,對遠窗病人則蘊含著無盡的嘲諷。

    1. 教學設想 

      我教授《窗》這篇微型小說,設想是先讓學生了解并概括微型小說的特點。這樣做的目的是指導學生在閱讀中要具有文體意識,把握住微型小說的文體特點及其閱讀方法,為學習《窗》尋找一個抓手。

      接著讓學生帶著文體意識去主動探究文本,在此過程中,因為這篇課文是自學課文,讓學生互幫互助,自己提出問題,同學之間互相解決問題,注意引導學生從人物、情節發展中分析人物的性格,讓學生明白作者的褒貶寓含在多角度的對比中。

      結尾的藝術是微型小說的關鍵所在,因為微型小說是結尾的藝術,是揭示靈魂的藝術。接著“探究結尾”。讓學生理解這種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結尾藝術,是形式巧妙和主題深化完美統一的藝術。探究過后讓學生續寫結尾,目的是展現學生在文本解讀的基礎上對人性的各種表現有一個全面深入的感悟,觸發學生對人生的深層思考。

      最后我聯系現實社會的狀況,讓學生思考人性的光輝與黯淡,于是我讓學生課下繼續思考“該怎樣在生活中抑惡揚善”,以達成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2. 課堂亮色

    首先,我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同學之間互相解決問題,如果沒有提出我設想的幾個問題,我打算再補充問題,學生的回答非常精彩,匯聚在一起,可以說是比較深入的對文本的解析,是對小說中人文精神的深層思索。

    其二是在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善板書,板書可以說是一大亮點,既注重了窗的外形特征,又注重了內容實質,對該小說采用的對比手法的探究。從不同角度挖掘了人物的性格內涵,一扇窗戶顯現了人性的光輝與黑暗。學生就此展開討論,探究后的結果有三方面對比,一是環境對比,近窗人心靈美好,他口中述說的窗外美景是他熱愛生命、樂觀助人的心態美的一種映照,心中有美,眼前才會有美景;而遠窗人由于心靈卑鄙丑陋,所以眼前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禿禿的墻。兩相對比中看出了近窗人的無私、善良、關愛和高尚。二是近窗人和遠窗人的心靈對比,這個在此就不必贅言了。三是人物自身前后的對比,遠窗病人由善到惡的心路發展歷程的分析,讓學生明白了我們在今后的生活中應該學會抑制自己不斷膨脹的私欲,不要讓崇高的精神游離于肉體之外。

      其三是續寫故事。小說結尾是“他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禿禿的墻”,請根據小說主旨和人物性格,發揮想象,用三兩句話續寫故事。此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有說遠窗人的醒悟,為自己自私行為感到慚愧而寢食難安,也有說遠窗人不久也因深深的自責而死了……

    3. 認識與不足

    課賽之后,我主動和評委老師、教研組長羅老師以及各位老師溝通交流,認識到自己很多不足。

    首先,作為剛工作不到兩年的年輕老師來說,依然是一個重大問題,經驗不足,引導不夠,自己講得太多,很想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但還是控制不住自己講得太多。再如,學生提出的問題,我總是不信任,喜歡重復學生的問題和學生相互之間的回答。其實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充分放手,給他們自己提問題、解決問題,他們應該能做到。

    其二,關于文體的認識。我把握住了這篇課文是小說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應該是一種用以往的知識進行方法上的指導探究,所以在開課就提出了關于小小說的特點。課后也有老師指出如果將這一特點放到課程最后,得出文體特點就顯得更加自然,學生也應該掌握得更好了。

    其三,課件內容過多。可以適當減少課件上打印出來的內容,盡可能簡明扼要。

    經過這節課的磨煉和總結,我深知,作為一名年青老師,上好每一堂課是我的責任,我也深知我離一名優秀的老師還相距甚遠,在教學之路上,我會盡自己所能,走好每一步。

    封志莉

    [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窗》教案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1.蘇教版語文下冊生字課件

    2.蘇教板《石頭書》教案設計

    3.八年級下冊窗教案

    4.六年級蘇教版語文下冊期末試題

    5.月光曲教案設計及反思

    6.蘇教版語文教學拼音課件

    7.蘇教版語文第二單元質檢測試題

    8.蘇教版語文一年級課件

    9.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教案設計

    10.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夏夜多美》教案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久免费视频精品视频 | 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国产精品 | 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 | 亚洲中文字幕三区二区 | 亚洲欧美黄大片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