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七年級下冊《魯迅自傳》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2-1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 

    1.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理清魯迅先生的生平事跡。(重點)

    2.把握課文結構層次。(重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边@兩句著名的詩句同學們知道是誰寫的嗎?(生答魯迅)。在上學期我們也學過魯迅的作品,誰還記得是什么?(生答)今天我們將學習《魯迅自傳》,來了解這位偉人的一生。

    二、自主預習

    1.走近作者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省紹興人。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篇小說《阿Q正傳》,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小說集《吶喊》《彷徨》,雜文集《華蓋集》等。

    2.文體常識

    傳記是用來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的文章,也簡稱“傳”。傳記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自述生平的,叫“自傳”;一類是由別人撰寫的,篇幅長的稱“傳”或“傳略”,篇幅短的叫“小傳”。傳記要求內容真實,評價公允!遏斞缸詡鳌肥囚斞笧樽约簩懙膫魑摹

    3.字音字形

    籌辦(chóu)   學籍(jí)

    衰落(shuāi)   乞食者(qǐ)

    4.詞語解釋

    籌辦:籌劃辦理。

    衰落:(事物)由興盛轉向沒落。

    學籍:原指登記學生姓名的冊子,轉指作為某校學生的資格。

    學力:在學問上達到的程度。

    乞食:要飯。乞:乞討。

    生計:生活;維持生活的辦法。

    吶喊:大聲喊叫助威。

    彷徨: 走來走去,猶疑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

    5.閱讀課文,感知內容。

    標出文中直接或間接表明時間的詞句,了解文中牽涉的一些歷史事件。根據課文所提供的材料,梳理魯迅在本文中所交代的一些情況。

    明確:

    年份       主要活動

    1881年    生于浙江省紹興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

    1893年    家遭大變故,寄住在親戚家。

    1896年    父親去世。離開紹興,前往南京求學。

    1898年    考入江南水師學堂;半年后改入礦路學堂。

    1902年    到日本留學,兩年后進仙臺醫學專門學校。

    1906年    中止學醫,決心從事文藝事業。

    1909年    回國,在浙江杭州兩級師范學堂做教員。

    1910年    在紹興中學堂 做教務長。

    1911年    任浙江師范學校校長。

    1912年    為躲避段祺瑞執政府的迫害,南下到廈門大學做教授。

    1926年    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部員,移入北京,兼做北大、師大及女子師大的國文系講師。

    1927年    在廣東中山大學做教授,4月辭職,9月出廣東,后一直住在上海。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1.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共寫了關于魯迅先生哪四個方面的內容?請加以概括。

    明確:課文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主要內容:

    第1段主要寫家庭情況,第2段寫外出求學,第3段寫工作經歷,4段寫著述概況。

    2.魯迅的人生道路上有幾次重大轉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

    明確:人生道路上的三次重大轉折:

    (1)從考入江南水師學堂到“改進礦路學堂”,這是作者思想發展的第一個階段;表明思想進步,想走實業救國的道路。

    (2)到東京留學決意學醫,為了祖國的強盛,民族的振興,走上醫學救國的道路,這是作者思想發展的第二個階段。

    (3)棄醫從文,學文學,走上文學救國的道路,這是作者思想發展的第三個階段。

    這三次大的轉折,隱含了魯迅先生思想發展變化的軌跡。特別是第三次重大轉折,直接表露出魯迅先生一心為了救國救民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

    (二)深層探究

    傳記是以寫生平事跡為主的,而文章還寫了魯迅的著述情況,是否可以刪除?

    明確:不可刪除。因為魯迅不但是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偉大的文學家。他一生的革命實 踐與文學創作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文學創作是他歌頌人民、宣傳真理、打擊敵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是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顯然,不能刪去這些內容,否則傳記就會有很大的缺陷。

    四、板書設計

    魯迅自傳

    (一)由盛轉衰的家世。

    (二)出國求學、棄醫從文的人生道路選擇。

    (三)工作上的輾轉奔波,在舊中國的左沖右突。

    (四)做小說、寫短論的思想啟蒙活動。

    五、課外拓展

    課下搜集魯迅的名言,和同學交流。

    示例:

    1.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節選自《自嘲》)

    2.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節選自《題三義塔》)

    3.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恒心,是很不好的。

    4.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5.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6.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7.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魯迅說,許廣平載于《欣慰的紀念》)

    8.其實地上 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節選自《故鄉》)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魯迅先生的偉大人格。(重點)

    2.了解“小傳”文體的基本特點。(難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魯迅無論是其經歷還是思想,都是極為豐富的,復雜的。他就像一部厚厚的大書,需要我們細細品味。這節課,讓我們再一次走近魯迅,去追尋他閃光的人生足跡。

    二、自主預習

    1.請同學介紹第三段中涉及的兩個 歷史事件,并分析魯迅的精神。

    明確:1926年“三一八”慘案、“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魯迅與反動派勢不兩立的堅定立場,不畏強暴,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魯迅先生說:“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2.“……因為我總不肯學做幕友或商人,--這是我鄉衰落了的讀書人家子弟所常走的兩條路!本渲小皟蓷l路”是指什么?魯迅為什么不走鄉間子弟的老路?

    明確:“兩條路”是指做幕友或商人!翱偂弊謱懗隽思胰嘶蛴H友屢次勸他去走“衰落了的讀書人家子弟所常走的兩條路”的現實和他屢次堅決拒絕的態度。也表明作者厭惡做官老爺的師爺,也不齒做商人。

    三、合作探究

    (一)人物形象

    魯迅為什么要選擇學醫?又是出于什么考慮決定棄醫從文的?從這里可以看出魯迅是怎樣的人?

    明確:魯迅選 擇學醫,是確知新的醫學對于日本維新有很大助力,想通過學醫,改變中國人“東亞病夫”的狀況,來達到強國的目的。但后來認識到體質弱并不是導致國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 麻木才是病根,因此想通過提倡新文藝,對國民進行思想啟蒙,以求富國強民,改變落后面貌。從中可以看出魯迅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品味語言

    本文的語言凝練而含蓄,平實中又不乏幽默。請你品味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或短語。

    1.我寄住在一個親戚家里,有時還被稱為乞食者。

    明確:一個“寄”字,就把家境的困難程度點化出來:寄人籬下,必受冷遇,“乞食者”的滋味是何等難忍!

    2.我一回國,就在浙江杭州的兩級師范學堂做化學和生理學教員,第二年就走出,到紹 興中學堂去做教務長,第三年又走出,沒有地方可去,想在一個書店去做編譯員,到底被拒絕了。

    明確:這段話表明作者回國后由于政局混亂和社會黑暗,幾乎到了謀 生艱難的地步。從“第二年就走出”“第三年又走出”“到底被拒絕了”,這些語句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失望、傷感、憤慨交集的情緒。

    3.到一九二六年,有幾個學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說我不好,要捕拿我……

    明確:將告密者尊稱為“學者”,不無調侃嘲弄之味;將那種欲置我于死地的告密行為說成“說我不好”,重話輕講,既能表達出魯迅對敵人的蔑視,也能體現出魯迅英勇無畏的精神。

    (三)寫作特色

    本文在寫作上有何特點?請結合課文內容進行分析。

    明確:1.銜接緊密,過渡自然。2.言簡意賅,內容豐富。3.線索分明,層次清晰。

    四、板書設計

    魯迅自傳

    (一)偉大人格:懷疑精神、批判精神、愛國精神

    (二)語言特點:凝練含蓄,平實幽默

    (三)寫作特色:銜接緊密,過渡自然

    言簡意賅,內容豐富

    線索分明,層次清晰

    五、課外拓展

    課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經典的小傳范例,從中,同學們了解了小傳文體的基本特點。請你仿照本文,寫一篇自傳。(400字左右)

    示例:

    我的小傳

    鞠倩

    我于1995年10月16日在湖南省邵東縣邵東監獄職工醫院里誕生了。剛學走路時,我就成了父母最傷腦筋的調皮鬼,經常挨打。有一次,媽媽買回了幾條金魚,養在魚缸里,我便把它們捉來捉去。誰知,一條條都被我活活折騰死了,我怎能不受罰呢?

    四歲的我,進了幼兒園。我坐沒個坐相,不住地跟同桌聊天,有時還跟男同學推搡打鬧。不過,紅花兒可沒少戴。我做事做得快,游戲會動腦筋,普通話也說得挺好的,在幼兒園中班詩歌朗誦比賽中還獲得了一等獎。

    自 小,我受到了家庭文化氛圍的熏陶。爸爸是個干部,說話還帶點兒文學色彩,經常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表一點言論,還引經據典的。從小學開始,我喜歡跟人“侃大山”,清早特愛大聲朗讀。對參加活動 特熱情。大概就是這個緣故吧,五年級時,同學們一致投我的票,選我任學校的宣傳委員,負責每天的節目廣播。我還參加了大大小小的作文競賽,雖然沒有拿到頭名,但獲得了一次與同屆學生一試高低的機會。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興趣更廣泛了,喜歡“樣樣搞,門門鉆”。爺爺教我學習書法,但是到了五、六年級的時候,由于功課較緊,中止了。以至于我至今仍寫不好字,真是 個遺憾。

    我一路順暢地跨進了重點中學兩市鎮三中的大門。到了中學,我變得沉穩些了,天真幼稚的我已成為過去了。但我現在玩起來仍癲得夠“創意”。有的同學笑我“神經病”,其實我的頭腦依然相當清晰,送我的綽號只是一種“愛稱”罷了。

    六、教學反思

    魯迅的文章歷來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教學魯迅的文章時,我們往往是從思想、主題的角度切入,來安排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流程,組織教學活動的。而《魯迅自傳》又是魯迅介紹自己生平和思想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涉及的背景材料點多面廣,因而我選擇從魯迅人格入手,增加背景介紹,使學生重點了解魯迅的經歷和思想。事實證明,這一做法是奏效的。 

    侯曉旭

    [語文版七年級下冊《魯迅自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語文版七年級教學計劃

    2.七年級語文版教學計劃

    3.語文版九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4.語文版小學課件

    5.語文版九下教學計劃

    6.八下語文版教學計劃

    7.語文版春雨的色彩課件

    8.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

    9.語文版少年閏土說課稿

    10.七年級歷史上冊《干旱的寶地》教學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婷婷色综合缴情网站 | 在线香蕉y亚洲视频 | 中文字幕无线精品亚洲乱码一区 | 亚洲网站入口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跳舞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