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ylxf@163.com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課程改革的目標”中明確提出: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
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
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
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
人文素養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
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
代新人。
那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呢?這里
,列舉筆者教學工作中的幾個實例,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散步》一文選取了“我”、母親、妻子和兒子在田野散步中的幾個細節,表現了家庭成員
之間互敬互愛的深沉感情。上完課文后,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道題目:你周圍的人是怎樣對
待老人的?調查了解身邊不孝敬甚至虐待老人的事實和現象,然后在班上交流和討論。通過這
一活動,同學們深刻認識到: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尊重、不孝順甚至虐待老人
的行為是可鄙也是可恥的。那些以往對待老人態度惡劣的學生,對老人也孝敬起來。
《小橘燈》描寫了一個八九歲的小姑娘,她爸爸是地下黨員,因為黨組織受到破壞,被迫離
開了家;她媽媽被追蹤的特務毆打而臥床不起。在這種情況下,小姑娘勇敢地挑起家庭生活的
重擔,精心照料媽媽,等待爸爸歸來。課后,我要求學生寫了一篇題為《讀〈小橘燈〉有感》
的讀后感。不少同學結合自己平時在家嬌生慣養、好逸惡勞的行為,談了學習這篇課文受到的
教育和感染,表示一定痛改前非,向小姑娘學習,做一個吃苦耐勞、關心他人的好學生。后來
,有些學生家長來校反映,孩子回家后與原來相比判若兩人,變得懂事多了。
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通過松骨峰戰斗、馬玉祥救朝鮮小孩和防空洞里的對話三個典型事
例,真實而生動地記敘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歌頌了他們崇高的革命英雄主
義精神、國際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生活在幸福安寧中的孩子們,對革命先烈為了革命的
勝利而經歷的艱難險阻和付出的流血犧牲已經非常陌生了。為了讓他們銘記歷史,我在班上開
展了一次以《緬懷革命先烈業績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為主題的班會。班會上,一個個
真實感人的革命事跡使同學們深切領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
的。他們紛紛表示,一定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掌握本領,為將來擔負起建
設祖國的重任打下堅實的基礎。
《送東陽馬生序》一文中,作者宋濂敘述自己青少年時期求學問師的種種艱難和勤奮學習的
經歷;然后對比當時的太學生求學條件的優越,指出學業是否有在,關鍵在于自己用心與否。
完成課文內容的教學后,針對當前“讀書無用論”盛行、學生輟學現象時有發生的現狀,我在
班上舉行了一次以“讀書是否有用”為論題的辯論會。通過論辯雙方激烈的爭辯和教師深入淺
出的分析、總結,全體同學真正明確了讀書的根本目的在于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而不僅僅是為
了升學,學習態度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潮,學習成績明顯提高。
總之,語文教材中的思想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我們語文教師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絕不能
忽略它們,要通過多種方式把這些思想內容灌輸到學生心中。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課程改革的
培養目標,做到教書育人兩不誤。
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尚市中心學校 劉先付 李金華
郵政編碼:441311
電話:13329882236
[既要教書,又要育人--淺談結合語文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5.教書育人心得體會模板
9.育人格言名言
10.又要開學了日記三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