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太空的航程》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5-1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應用新聞結構的類型。

    2.過程與方法:通過畫新聞結構圖,快速掌握新聞的主要內容。

    選用合適的新聞結構,記錄身邊的新聞事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和感受中國航天人在科學探索之路上不畏艱險的崇高之美;激發學生寫作熱情,成為理性讀者。

    教學重點 快速掌握新聞信息,通過對結構的分析,體會本文與眾不同的構思與寫法。

    教學難點 快速掌握新聞信息,通過對結構的分析,體會本文與眾不同的構思與寫法。

    教學方法 微課教學、任務驅動法、例文教學法

    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創新亮點 一、例文教學舉一反三

    《道德經》四十二章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新聞在學生閱讀之前,有如天地萬物形成之前的一片混沌,但混沌之中,必有以突破的途徑。本課我從新聞結構入手,讓學生讀懂新聞。通過學習這“一文”的閱讀技巧,實現從“一篇文章”到“一類文”的閱讀技巧的提升,讓學生扎實地掌握新聞的閱讀方法。

    二、角色代入不離新聞

    突破了實用文教學窠臼。實用文實用的特征,決定了實用文閱讀的目的是獲取文章的信息,而非文學鑒賞。常規課堂教學信息獲取與分析枯燥無趣,學生始終是一個看客,游離與教學之外。針對這種情況,我結合新聞任務,設置了播音員、編輯、記者等不同的角色,讓學生自主代入。學生在新聞中完成新聞知識學習,真正成為課堂主人。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前準備:1.學生觀看 微課視頻

    (以上為微課視頻截圖)

    2.發放導學案

    第一課時:

    1.我是播音員--我播新聞

    重溫新聞這一刻:

    給定新華社新聞報道,以主持人身份播音朗讀。

    2.我是編輯

    (1)畫圖解惑

    本文刊發在10月17日的《解放日報》上。第二天就收到個別讀者來信,表示本文文不對題,且結構混亂不符合新聞要求。如果你是編輯該如何解答?嘗試用結構圖的方式解決讀者疑問。

    (2)填補結構圖

    請在已畫出結構圖的基礎上,摘取本文航空大事件,填補結構圖。

    (3)撰寫結語

    為紀念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報社想做一個中國載人航天歷史回顧專題展。如果你是編輯,請在該專題片撰寫結語。要求:結合文本,依據作者觀點進行書寫。

    (4)提煉情感關鍵詞

    .為了更好地推廣圖片展,請身為編輯的你為此次專題展設置幾個情感關鍵詞。

    第二課時

    我是記者--我寫新聞稿

    1.組織學生變身現場記者,書寫新聞稿

    專題圖片展在杭州市民中心展出。展覽反響熱烈取得了極大地成功。如果你在現場,請用新聞報道的形式宣傳本次展覽。

    (引導學生完成新聞寫作構思流程圖)

    課后作業:

    以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的形式,展示完成新聞稿。

    1、學生課前預習新聞相關知識,利用網絡平臺收集資料。

    2、看微課思考問題并完成導學案。以此檢測學生知識掌握情況。

    1、學生分組。

    2、找出本課對應新聞內容。

    3、變身播音員朗讀本課對應新聞內容,談談朗讀感受。

    1、 小組合作,理解本文標題的含義。

    2、 結合微課視頻知識,辨析本文新聞結構類型。

    3、 小組合作發揮想象,畫出本文新聞結構圖。

    1. 快速閱讀全文,摘取航空大事件。

    2. 將航空事件按時間順序,填補結構圖。

    3. 最后為圖片展書寫專題結語。

    4、 理性分析神舟五號升空背后的故事

    5、 概括提煉關鍵詞。

    1. 思考運用什么樣的新聞結構。

    2. 選擇什么樣的內容作為新聞事件的主體。

    3. 有什么樣的新聞目的。

    1. 學生展示以微視頻形式上傳班級QQ群,學生課下觀看打分評價。

    2. 展示要求:闡述自己構思構成,以及采用的新聞結構類型與寫法。

    【本環節設計意圖】:

    1、 微課視頻,消解了學生對新聞知識的厭倦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 聲音與圖形營造的情境,有利于學生對于新聞知識的理解。

    【本環節設計意圖】:

    1、定位信息,快速融入情境

    2、重溫新聞發生這一課,縮小新聞與學生的距離,并引導學生思考:相同題材的新聞為什么不一樣呢?

    【本環節設計意圖】:

    1、 角色代入,調動學生積極性,理解本文標題一語雙關的含義。

    2、 消化微課教學知識,實踐鞏固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3、 使學生在合作畫結構圖的過程中,明白新聞結構可以根據不同內容不同寫法進行微調。

    【本環節設計意圖】:

    1、 鍛煉學生摘取搜索新聞信息的能力。這是新聞閱讀的要求,也是新聞教學的要點。

    2、 結語撰寫,從知識目標過渡到情感目標。引領學生分析新聞背后的事實。明確神舟五號升空的背后是幾代航空人不斷努力的結果。

    3、 概括關鍵詞,鍛煉學生綜合概括能力,引導學生成為理性的閱讀者。

    【本環節設計意圖】:

    1、 鞏固學生對于新聞結構與寫法知識的記憶。

    2、 從新聞結構輸入,以新聞寫作輸出,實用文的教學目的最終指向生活,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3、 新聞寫作構思流程圖。讓學生不懼怕寫作,讓新聞寫作so easy!

    【本環節設計意圖】:

    1、戴爾的學習金字塔理論強調:學生用講解方式教別人可以記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內容。

    學生展示的過程,也是相互探討,相互學習的過程。在生生互教中,使學生對本課知識點記憶最大化。

    教學反思

    《飛向太空的航程》語文老師是在教航天史嗎?作為一篇新聞稿,語文老師應該清楚地知道本節課教什么,也應該更清楚地讓學生知道學什么,怎么學。

    從結構走入新聞,學生完成了他們可以完成的事情(讀懂新聞,讀對新聞);從結構走出新聞套路,學生完成了他以為自己完不成的事情(寫新聞,說新聞)。出入之間,學生已然人在新聞中,學在新聞中。

    為所可能,為所不能,學習就是學生從不知到知、從理解到應用的過程,更是學生從懵懂走向理性的必經之路。希望用這樣一堂課,帶領學生飛向新聞閱讀的彼岸!

    本文配套課件下載地址:/ftp/122634.htm

     

    郭慧娟

    [《飛向太空的航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飛向太空的航程課件

    2.飛向太空的航程課文教案

    3.教學設計評語

    4.《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5.賣油翁教學設計

    6.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7.松鼠日記教學設計

    8.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9.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10.匆匆教學設計及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第30页 | 午夜福利久久性色 | 中文字幕日韩第一页 |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中文字幕中出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