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教學設計(蘇教版七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  教材說明

    《為學》原題是《為學一首示子侄》,本文有刪節。原來曾入選過初中語文教材。文章用意在于教育晚輩們樹立遠大志向,勤奮學習,持之以恒,方能有所建樹。本文闡述的“事在人為|”的道理,至今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本文雖篇幅短小,但說理深刻,語言精練,是古漢語學習的典范。這是一篇議論文,作者先提出論點,后用典型事例加以證明,全文結構嚴謹,論證嚴密。

    二  學情分析 

    城區學生見多識廣,語文基本功扎實,語文能力也較強,宜以自主自學為主,加以適當輔導即可。

    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流利地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用法,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閱讀文言                的能力;理解擺事實的作用,初步認知論證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自讀與討論相結合;教師點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學習的重要性,理解“事在人為”的道理,并努力踐行它。

    四  教學重點 

    1)學習重點文言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提升讀解文言能力。

    2)理清論證思路,初識舉例論證的方法。

    五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主旨“事在人為”的道理,明確“人之立志”的重要性。

    六  教學方法    自讀和探究結合法  引導教學法

    七  教學用具     多媒體或白板

    八  教學課時       一  課   時

    九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文

    從俗語“一個和尚挑水喝,二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導入本課文“兩個和尚朝南海”的故事。

    (二)  作者及背景介紹

    彭端淑,(約1699-年-- --約1779年)字樂齋,四川丹棱人,清代四川著名文學家,四川三才子之一。曾任吏部郎中,乾隆20年(1755年)出任廣東肇羅道道員,1761年辭官歸蜀,隱于成都白鶴堂,入錦江書院,走上了課士育賢之路。著有《白鶴堂文集》、《雪夜詩談》等。曾提攜過清代名臣紀曉嵐。

    《為學》寫于1744年,從原標題《為學一首示子侄》可以看出,是為勉勵他的那些不求上進的子侄輩們努力學習而寫的。

    (三)   誦讀課文

    注意朗讀節奏,語氣語調;先個讀,再齊讀。

    (四)   譯讀課文

    1)難解詞語:A 蜀之鄙____ 有二僧。  B   其___一貧 其一富。

    C  貧者語____于富者曰   D   子何恃___而往

    E  西蜀之去____南海     F    顧___不如蜀鄙之僧哉

    2)虛詞“之”的解法歸類:

    ①作代詞,代前文所說之事可譯成“它”②作助詞,相當于“的”③作動詞,相當于“去,到,前往”④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不譯。把序號填入括號中。

    A  為之,則難者亦易也(   )    B  人之為學有難易乎    (   )

    C  蜀之鄙有二僧      (   )    D  吾欲之南海          (   )

    E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   )    F  學之,則難者亦易也  (   )

    G  西蜀之去南海      (   )    H  人之立志            (   )

    3)翻譯課文:一句一段的進行,有學生口譯,學生評價指正。

    (五)  賞析課文

    1)文言句式賞析

    A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也;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用設問的句式,提出天下事和做學問的難易關系是可以轉化的,關鍵在于人的主觀努力。從天下事說起,再到做學問,遵循了一般到特殊的邏輯規律。深刻闡明了“事在人為”的 道理。

    B“子何恃而往”文中出現兩處,都是富和尚說的,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是疑問句式,是質疑窮和尚的能力和成功的可能性,充滿了懷疑。第二句是祈使句式,是在陳述自己條件優越尚且不成之后說的,充滿了不屑和輕視。

    C 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這是文章的結句,是一個反問句句式。作者用反問的語氣來肯定說明,我們立志求學的人,應該勝過“蜀鄙之僧”,樹立志向,大膽實踐,并持之以恒。

    2)寫法探討

    作者為了證明“為學”的觀點,沒有舉學習的事例,,而是從“天下事”的角度舉了“蜀鄙之僧朝南!钡墓适,這樣選材有什么好處?

    ①從“天下事”的角度舉例,更具有一般性和說服力。②舉典型事例來論證,有“事實勝于雄辯”之效。③從原標題“示”字中,可以看出是要暗示子侄們,希望他們從事例中悟出道理,指導自己的言行,同時,又緊扣標題。

    3)文中“僧朝南!钡墓适赂嬖V我們“事在人為”的道理,從全文來看,作者的觀點是什么?請簡潔概括。

    立志求學,大膽實踐,事在人為。

    (六) 拓展閱讀一(課內)------勤學小故事

    匡衡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而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匡衡,字稚圭,西漢著名經學大師為漢元帝時丞相,封安樂侯,東?こ锌h人。

    逮:及 到    大姓:大戶人家  有錢人家     愿:希望           映:映照  照耀     償:報酬    怪:以……為怪

    ①解釋劃線詞語

    A  鄰居有燭而不逮(         )  B 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          )

    C  資給以書      (         )  D   遂成大學            (         )

    ②翻譯句子

    A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譯:匡衡于是鑿穿墻壁引出燭光,把書映照著燭光來閱讀。

    B  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

    譯:匡衡于是給大戶人家做雇工,卻不要報酬。

    ③ 從上面短文中可歸結出成語_______,如今一般用來形容________

    你還能舉出幾個勤學的成語典故呢?

    囊螢映雪    懸梁刺股    韋編三絕    斷齏劃粥   牛角掛書

    (七)  拓展閱讀二(課外)

    初一我們學過《孫權勸學》,吳下阿蒙因就學而讓人“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結合《為學》,不難看出“立志求學”的重要性。這里我們再讀兩篇古人的《勸學詩》,加深對“惜時勤學”的認識。

    其一                                   其二

    三更燈火五更雞,                       少年易學老難成,

    正是男兒讀書時。                       一寸光陰不可輕。

    黑發不知勤學早,                       未覺池塘春草夢,

    白首方悔讀書遲。                       階前梧葉已秋深。

    ---顏真卿                             ---朱熹

    十    板書設計

    為       學

    做學問     難<======>易       相互轉化

    朝南海     僧 窮 者 至         大膽實踐

    僧 富 者 不 至      事在人為  

    立  志  求  學

    有  志  者 事 竟 成

    十一   課外作業

    1)熟讀成誦:《為學》  《勸學詩》二首

    2)搜集古今中外的勤學故事,成語典故,名言警句,制成卡片,相互交流。

    附錄:(勤學的名言警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三字經》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增廣賢文》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韓   愈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漢書●枚乘傳》 

    譚義專

    [《為學》教學設計(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為學》教學設計教案

    2.為學優秀課件

    3.蘇教版七年級生物課件

    4.組織行為學課件

    5.為學文言文及翻譯

    6.為學文言文翻譯

    7.為學閱讀問題設計

    8.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早》課件

    9.蘇教版語文下冊生字課件

    10.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題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日本乱码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乱码在线 | 午夜影院福利免费在线看 | 中文字幕乱码视频网 | 午夜福利成人污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