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口語教學中應協調的幾個問題(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5-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安徽省廬江縣白湖鎮中  王茂林

    口語,是相對于書面語而言的,即口頭表述的語言,即說話。口語是最重要的社會交際工具。因此,不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也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學會正確、有效的使用口語都顯得極為重要。

    我們知道,學校是學生口語訓練的基地。口語貫穿于教和學的全過程。學生在學校口語運用的好壞,直接影響他們今后的社會交往。因此,口語教學歷來受到老師(尤其是語文老師)的青睞。當前,隨著新課標的頒布,新教材的使用,調整了初中語文教學的思路和方向,語文教學對口語教學越來越重視了。怎樣組織口語教學,我們的廣大語文教師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這里我不想贅述了。可是,口語教學中的幾個關系如果沒有協調好,直接關系到口語教學的效果,即關系到口語的使用,嚴重的甚至起誤導的負作用。主要有:

    一、普通話與方言

    《義務教育法》第六條規定:“學校應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新大綱也要求講普通話。可很多人,特別是學生,誤以為講普通話就是矯正讀音,這種理解太狹隘了。

    什么是普通話?語言學上是這樣闡述的: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漢民族共同語”。這個定義對普通話的標準作了三方面的限制性闡述,即:①語音是“北京語音”,②語匯是“北方話”,③語法是“現代白話文著作”。所以,我們所提倡的講普通話,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使用普通話的語匯,說話還要符合普通話的語法規則。那么,我們平時在進行普通話教學時,重點應在說話的規范化上下工夫,而非僅僅是語音問題。特別是在學生的作文訓練中,要盡量糾正學生的方言和不規范用語。

    但是,我們推廣普通話,并非排斥方言。例如,在《老楊同志》中,“廣聚”說:“老槐樹底下那些人跟咱們都不對”,“恒元”說:“老秦見了生人敢放個屁”,用的就是方言,甚至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俚語;在《故鄉》中,“楊二嫂”說:“你放了道臺了”,“出門便是八抬的大轎”,用的也是方言。像這樣的例子,教材中有,文學作品中更多,可以說舉不勝舉。這就意味著:我們不僅不排斥方言,相反的,我們還要努力吸收方言中的積極成分。因為,方言的最大優勢是,說起來有親切感,易于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口語教學中,首先要正確處理好普通話與方言之間的關系(特別是教師),該說普通話的時候說普通話(如課堂教學、課文朗讀、寫作等),該說方言的時候還得說方言(如找學生談心、教師的互相對話、家訪等)。當然,對學生的要求是,盡可能的用普通話會話。

    二、文雅與粗暴

    我們中華民族是個禮儀之邦,以文明禮貌著稱于世。所以,講文明話、使用禮貌語言也是我們初中語文教學,特別是口語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而講文明話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說話要得體,那就是說話不以傷害對方為目的,不要引起對方的誤會、曲解,甚至是抵觸、反抗。

    可是,我們教學生使用文明語言,并非把學生全都培養成文質彬彬的、酸溜溜的書呆子氣十足的所謂“好孩子”。因為,在實際生活中,并不是一味的使用文明用語,有時也需要說一些粗話,特別是在受到犯罪分子的攻擊時,你和他來一段文明試試。

    事實上,在文學作品中,運用粗話的也不乏其例。例如,在《范進中舉》中,“胡屠戶”的話粗俗得讓人窒息,而只有這樣才足以暴露出“胡屠戶”那丑陋的市儈嘴臉;又如,聞一多先生在發表“最后一次講演”時,難道說話禮貌、文雅就顯得是學者,就顯得高尚嗎?倘若不用謾罵式的語言,又怎能達到打倒敵人的目的。而馬克吐溫又是怎樣被對手打倒的?不論對手的手段、目的如何,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由于對方使用了惡毒的污蔑,而且見諸報端,使得馬克吐溫輸了,對方贏了。

    所以,在社會生活中,有時我們確實需要粗暴甚至粗暴的語言。當然,在實際口語教學中,我們首先要求學生說文明話、講禮貌語言,但也不能忽視語氣強烈、言辭激烈的粗暴語言的作用。特別是,要教導學生在社會交往中,與那些危害社會的人打交道時,說話不必客氣。

    三、主動與被動

    從使用的范圍上看,社會生活才是口語的海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總不至于大眼瞪小眼,干巴巴的靜坐。總會借助語言來交流和溝通。所以,教材將口語與交際結合在一起,合稱為“口語交際”。

    而說話不僅是學問,也是技巧。例如,當代詩人舒婷在《我兒子一家》中寫道:“媽媽卻悶坐在椅子上,以她自己形容的叫眼看鼻子鼻子看嘴巴,用單音節回答一切問題……”這幾句話形象的寫出了“媽媽”懶得說話時的冷淡。而“六一公公”就不一樣了:“這真是大城市里出來的讀過書的人才識貨!我的豆種是粒粒挑選過的,鄉下人不識好歹,還說我的豆比不上別人的呢。”“小小年紀便有見識,將來一定要中狀元。姑奶奶,你的福氣是可以寫包票的了。”豈只是熱情,簡直是沒話找話說了。這兩段話形象的說明了:在社會交往中,有時候說話需要主動,有時候需要被動,甚至是沉默。

    而我們的學生,由于受年齡、知識水平、個性的制約,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口語時,缺少的往往就是主動。這就為我們的口語教學明確了目標和任務。怎樣使學生熱情大膽的說話,怎樣避免課堂提問或討論時的冷場與尷尬,是很值得我們廣大教師深思熟慮的問題。

    四、直言與婉言

    所謂直言,就是指直接或直率的說出想說的話;所謂婉言,就是指間接或委婉的說想要說的話。直言和婉言是我們平時說話特別是交談時使用的兩種主要方式。可什么時候該直言,什么時候須婉言,學生是無法把握的。我們平時說的“恕我直言”、“坦率的說”等看似直言,其實是婉言。“楊二嫂”說:“胡子這么長了!”“不認識了嗎?我還抱過你咧!”“這真時貴人眼高……”,說的是直言,聽起來卻不怎么入耳;“菲利蒲”向“船長”打聽“于勒”的有關情況時,用的是婉言,盡繞著彎子說一些無關痛癢的話,“船長”雖聽得極不耐煩,但也不好意思拒絕。可見直言和婉言各有其用。

    那么,我們在口語教學中怎樣教學生使用直言和婉言呢?一般的說,當對別人的觀點和意見持反對意見時,應婉言陳述;或者覺得別人有缺點或不足時,應婉言忠告;或者對別人有所求時,應婉言提出。其余的,可大膽直言。簡單的說,就是:肯定時直言,否定時婉言;表揚時直言,批評時婉言;有求于人或有求于己時,均要婉言。

    當然了,對學生來說,口語的學習和運用,還有許多值得我們探討和研究的。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用辨證的眼光來看,一切矛盾都是對立統一的。以上所談的幾點也都是辨證統一的,我們在進行口語教學時,我們絕不能由于偏重于某一點而忽略了它的其它統一體。 

    [談口語教學中應協調的幾個問題(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英語口語教學課件

    2.雅思口語教學課件

    3.英語口語教學計劃

    4.談生命教學課件設計

    5.漢語拼音教學中應注意

    6.自我介紹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7.小學英語口語教學計劃

    8.雅思口語的教學計劃

    9.淺談中外美術史教學的論文

    10.淺談學校教育教學評價論文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不卡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 亚洲成a人片77777国产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