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龍與施耐庵小說的語言對比

    發布時間:2017-12-1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在一部小說中,人物對話是直接推動情節發展的,對話的內容與語言則可以表現出小說的內容和作者的寫作風格。

    讀《水滸傳》對其中角色們的語言絕對是過目不忘,留下極深印象。倒不是什么好話,全是些粗魯的臟語。記得初三學《魯智深怒打鎮關西》中的一句“腌臜潑才”風靡一時,書中并不只有武人、粗人罵人,像吳用、宋江之智謀統帥之人則加個“賊”字,其余五花八門,不再贅述。

    《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他寫此書時恰經元末明初的亂世。兵荒馬亂的世界,施耐庵也經歷過,一定收羅了不少民間口語,不只是臟話,還有如“忒”這種生活詞匯。它們運用在書中,使人物更平民化,更貼近生活,感覺就像是百姓平時的對話,真實感油然而生,誰又會喜歡滿口“之乎者也”的李逵呢?

    馮夢龍雖也身處明末清初這種亂世,也參加抗清運動,接觸過驍勇的士卒,但受當時在東南地區進步市民思想的影響,他的作品無論從內容或語言上看都較書卷氣一些。故事是“借男女之真情,發名教之偽藥”,人物是才子佳人,舞文弄墨,對話文質彬彬,《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一文的高潮,杜十娘憤怒得都要跳江了,還一字一句“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內無珠”。若換成施耐庵寫,大概會變成“你這有眼無珠的廝”了吧,若如此杜十娘柔美賢惠的形象會多少留下一點遺憾。

    國破在即,寫出的警世文章,語言仍然如此華麗和拘于技巧,難怪明朝會擋不住悍勇的女真人。

    可見,作家的寫作語言特點與其所處的時代有著緊密的關系。環境改變人心,人心變了,寫作時也不自覺轉動著筆尖,隨心而動。施耐庵的粗放通俗,馮夢龍的華麗纖小都是這樣的。

    江蘇南京外國語學校高二(5)班 宋嘉銘

    (宋嘉銘 《中國中學生報》第964期)

    [馮夢龍與施耐庵小說的語言對比]相關文章:

    1.中美交通對比論文

    2.《對比歌》教案

    3.施耐庵《水滸傳》的讀后感

    4.學前教育對比論文

    5.中班紙的語言教案

    6.對比詩歌答題技巧

    7.中班語言對比歌教案

    8.愛情輕小說微小說

    9.

    10.色彩對比的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成人不卡在线 |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的a级一片 |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