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學要講究一個實字(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3-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華東師范大學03級教育碩士 李志文

    關鍵詞:課堂、教學、評價、實效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發展,語文課堂教學可謂異彩紛呈,令人眼花繚亂。有幸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從事教學實踐多年,自我感覺也學了一點教學理論,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和教訓,但我還是常常感到語文難教,我想這也是大多數語文教師的通感吧。我們知道,語文課堂教學歷來是中小學教育教學的主陣地,自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那么,如何當一名好語文教師,什么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才算是一堂好課呢?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評價標準。暑假在華師大聽我的導師余震和教授講上海的新基礎教育,本人深受啟發。我認為語文課堂教學無論什么時候都要講究一個“實”字。

    首先,這應該是一堂有意義的課,它對學生的發展有意義。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該是一堂有意義的課,特別強調,它應該對學生的發展有意義。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一文中提出了“教育的各個組成部分均有助于人的發展”的觀點,并強調“發展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而不是生產手段得到充分的發展”。它不流于形式上的熱熱鬧鬧,而對學生掌握知識、增強智慧、激活思維、體驗情感等方面具有促進作用。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傳統的教學中,我們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一味強調學生的智力因素培養,而忽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在很大的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天性。

    “非智力因素”是相對“智力因素”而言的。眾所周知,發展學生的智力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任務,即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和注意力。然而,中小學生年齡小,其認知活動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往往不是用理智來控制情感,而是以情感代替理智。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知覺、記憶、思維等)以外的能作用于學習的條件,它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毅力、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因素。從人類智慧行為的心理結構看,非智力因素屬于非認知性心理機能系統,即動力系統,在學習上發揮著動力、定向、強化和創造等方面的功能。可以這么說,一個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除了與記憶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有關外,還在很大程度上與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關。興趣是指在明確目標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各種事物的心理傾向。情緒是人的心理活動的重要一面,情緒情感好壞與興趣的大小對智力活動有很大影響。孩子上學是否有興趣,是高高興興地學,還是愁眉苦臉地學,其效果是大不一樣的。深厚的興趣和好的情緒使智力活動進入積極狀態,往往會喚起人們廢寢忘食的鉆研勁頭,從而成為發掘智力潛力的金鑰匙。而不好的情緒,受壓抑、害怕、反感則影響智力活動的開展。意志即是指人們自覺地克服困難,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性格是人對現實的態度和在行為方式中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良好的性格如勤奮、自信、自強等,對一個人的成長起積極作用,而不良的性格如懦弱、懶惰等,則對人的成長起消極作用。所以,我們在重視學生智力發展的同時,也必須重視非智力因素對智力的“催化”作用。語文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全部心理活動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礎之上,以非智力因素促進智力發展,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語文課堂教學做到使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機結合,我們稱這樣的課為“扎實”的課。

    第二,這應該是一堂有效率的課,也就是說它對班上多少學生有效。

    細心地觀察一下,我們會發現在許多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總愛找那一些所謂的發言積極的好學生,而很少找那些“差生”。乍一看,課堂氣氛蠻活躍的,實際上,這種活躍是教師和少數好學生在“活躍”,而廣大的“差生”則處在被冷落的狀態。在這里,我們不妨借用一下“木桶理論”。人們知道木桶里的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木桶最長的那塊木板,而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的長度。同樣的道理,一個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教學效果的大小,不是看你教的幾個好學生成績的高低,好學生課堂被提問的次數或者是參與率的大小,而要看整個班級學生的參與度,關鍵是你的教學對學生是不是有效果,換一句話說,這是不是一堂有效率的課,效率的大小如何。一個班集體,總有先進學生和后進學生存在,正如木桶有長木板和短木板一 樣。教師是教育者,學生是受教育的對象。我們應該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先進生和后進生,在加長所有木板的時候,更注意“補短”。不妨給后進生一點偏愛,為他們開一點“小灶”:學習上多一點關心和幫助,思想上多一點熱情和鼓勵,生活上多一點關懷照顧,滿腔熱情地幫助他們向先進轉化。測算語文課的效率很容易,但要提高語文課的效率則是一件非常難的事,這是我們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學習的教育。”依據我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我認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應做到以下幾點:

    1.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從高高在上的講臺上走下來,充分信任學生的能力,賦予學生以更多說的權力。

    2. 不斷地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以適應新時期的教學工作。

    3. 宏觀把握教材,精心設計得體的教案,全面了解班情、學情。中小學生,由于知識和閱歷的限制,他們關注的范圍是有限的,教師應從宏觀上把握教材,對教材的進度、深度做到心中有數,“量體裁衣”根據班情、學情,精心設計教案,在課堂上隨時給學生必要的支持和幫助,把學生的熱情、積極性引到正確的方向上來,使課堂教學的內容便于絕大多數學生消化吸收。這是提高學生有效參與率的前提。

    4.及時評價激勵。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學生們在語文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智慧讓我驚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將老師作為最重要的參照者,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會對學生產生莫大的影響,所以教師應及時對每一個參與的學生給予恰當的評價,同時要善于鼓動未參與的學生。

    語文課堂教學能做到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甚至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來,并且有所啟發,有所收獲,那么,我們稱這樣的課為“充實”的課。

    第三,這應該是一堂有生成的課。                 

     一堂好的教學課不是原本不動地完成教師事先設計好的教案,而是要看在這堂課里學生的智慧、思維、情感等方面是否發生了有利于學生成長的變化;教師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都有不同的體驗和反思,并為今后的教學有所啟發,并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資源。傳統的上課說白了就是教師在執行自己事先設計好的教案,教學任務只是完成教案而已。教師關心的是教案能否按時完成,大多忽視學生的反映和體驗。很顯然,這種課堂教學缺少生命活力,缺乏學生的個性自由。老師在講臺上口若懸河,學生在臺下昏昏欲睡;或是老師問學生答,課堂上熱熱鬧鬧,但學生卻很少有真正的語言實踐。往往幾年書讀下來,真正算得上是學生自己的語言實踐的所占比例極少。教學中,教師或以自己的心得強加于學生;或用教參的答案固定教學的方向,限制學生的自由,而忽視個體的情感體驗;或以群體感受代替個性感受;或以作者的感受來人為提升學生的領悟等。整個課堂教學好象有一雙無形的手控制了我們的教師和學生,更不要說如何去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了。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更有人將想象比作思維的翅膀。可以說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沒有創造。因此,新基礎教育提倡打破教案、教參意識,甚至有人提出要廢除教案和教參。我認為一下完全廢除教案和教參也不是好辦法,目前,我們還難以做到。但是,我們不妨向這方面努力,我們要養成逐漸擺脫教案和教參的束縛。教師在編寫教案時不僅要潛心鉆研教材、吃透教材、教參,還要研究學情,教案要有彈性,要留有一定的空間便于學生發揮。在教學中把握重點,關注焦點,巧解疑點,促成閃光點,真正使課堂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溫床,我們不再象以往那樣過分依賴教案和教參,而全神貫注地促進學生的“生成”。我們稱這樣的課為“豐實”的課。

    第四,這應該是一堂常態下的課。

    所謂常態下的課,就是說這和平時沒有任何外人(比如上級領導、專家、校長、其他教師、家長等)在場,而只有教師和學生在正常情況下上的課,它和我們通常所說的公開課、展示課不同。我們一些人一提起公開課、展示課就非常緊張。平時上課不認真上,松松垮垮,馬虎了事,一旦上面檢查,學校領導要求上公開課、展示課了,這時才真正認真起來,到處找資料。有些人為了應付或是博取虛名,無所不用其極,各種手段都使了出來,于是不少公開課、展示課變成了演戲課。何謂演戲課?就是在上公開課、展示課之前,教師對上課的內容、人員等都做了具體的安排,并且在班上上了一遍,等到上公開課、展示課時再依葫蘆畫瓢般地再上一次。這種課叫它演戲課毫不為過,它完完全全是一種欺騙行為,對還沒有成人的學生的影響是非常惡劣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書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一向以“為人師表”自居的老師在學生面前居然做出這等弄虛作假的“勾當”,叫人實在難以接受。我一直認為教師要給自己留點空間,而且我也一直是這么做的。就如學外語、考教育碩士、搞課題研究,有時候也想歇歇,但總有種無形的東西在驅趕自己。近來反思自己的一節公開課,有種不如從前的感覺。剛工作時講課常常忘記自己,忘記聽課教師的存在而激情四溢。今天呢,我的顧忌越來越多了,就象我評價許多人的公開課,我也一樣,做作!是什么抹去了歲月的激情,是什么讓我變得不再自然?我忽然感到一種茫然。多年的教學漸漸滋生了許多惰性,思維成為一種定勢。曾有專家指出,課程改革不是表演課,不是換一下形式就叫做課改。教師教學方式應從本校本班的實際出發,展示教師和學生真實的自我。

    另外,我認為課前要告訴學生教學目標。長期以來,部分教師習慣于課前不告訴學生以明確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那里“盲人摸象”,以便自己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殊不知這樣做于教學效果的提高是無益的。余老師曾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例,說他的一個學生第一次上公開課,事前拿著教案來征求余老師的意見,余老師認為教案設計很好,只是建議他在課前要首先告訴學生這節課的教學目標。這個學生在公開課前一天的另一個班上采納了余老師的建議,課上得非常成功,可到了第二天上真正的公開課時,他悄悄拿掉了寫有教學目標的小黑板,結果,這堂課上得并不理想。余老師事后問他為什么拿掉小黑板。他回答說是校長要他這樣做的,說告訴學生教學目標不利于教師控制教學過程,也為考評組留下不好的把柄。但從事后的專家和部分學生反映,拿掉小黑板正是這節課“失敗”的“罪魁禍首”。我們聽后都為這位師兄感到惋惜。如此可見,課前告訴學生教學目標是多么的重要。其實,這個道理大家都不難理解。不告訴學生教學目標,在學生面前遮遮掩掩,企圖讓學生“盲從”,結果適得其反。告訴了學生教學目標,無疑把真實的自我完全展現在眾人面前,師生有了共同的明確的目標,使學生不再感到迷惘,教學效果當然會更好些。

    常態下的課堂教學是一副事實在在的真面孔。我們稱這樣的課為“平實”的課。

    第五、這應該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課。

    我們一些教師上課總是片面地追求所謂的“完美”,不擇手段。其實,正象人們常說的那句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東西。語文課堂教學也不例外。無論你如何努力,你的課總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毛病和缺陷。否則,這種完美也只能虛假的完美。相對那種弄虛作假的完美,我們寧愿要那種真實的缺陷和不足。我們說再好的課也有待于完善。而這種完善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主動性的調動。正如新基礎教育的發起人--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葉瀾所說:“沒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育就可能蛻變為‘訓獸式’的活動。”

    “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這句名言,以它豐富的內涵和哲理,有力地蕩滌著傳統教學觀,給現代教學思想以深刻的啟迪。“跳起來摘”,首先指學生獲取桃子的態度和方式。是教師給予,還是學生摘取;是學生主動摘,還是被動摘,都將對收獲成果有不同的影響。桃子不是自己從樹上掉下來的,也不是教師“喂給“學生的,更不是強灌硬壓給學生的,而應是學生積極主動親自摘取的。學生只有親自摘取,桃子才更徹底地屬于他。摘也不是伸手即得,需要做些努力,費點勁兒,跳一跳才摘得下。“跳起來摘”還包含著摘取桃子的可能性問題。如果桃子掛得太高,跳也摘不到,學生也就不摘了。只有處于學生“最近發展區”的桃子才最有吸引力。名言中的“讓”含有教師引導的意思,是這句名言最核心的成分。桃子的質量如何取決于教師,學生怎樣跳、怎樣摘也取決于教師。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藝術,即名言中“讓”包含的含義,是影響教學的主導因素。深刻領會這句名言的含義,對我們認清應試教育的弊端具有現實意義。應試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現在,一是重“教”不重“學”的主觀性,讓學生被動地去適應教師;二是重“知”不重“思”的淺層性,忽視智能培養,施行記憶教學而不是思維教學;三是重“灌”不重“樂”的強制性,導致學生厭學及其并發癥。名言啟示我們,要實施好素質教育,教師必須以滿腔熱情服務于學生,以嫻熟的教學技能愉悅于學生,以情感滋潤學生,以充滿思考性的問題啟迪學生,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和創造,享有更多的成功體驗,不斷喚起和維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使他們跳起來摘到更多的桃子,實現充分發展。

    讓學生自己“摘桃子”,不免會發生各種各樣的錯誤,這和部分教師追求的“完美”發生矛盾,雖然它有瑕疵,但是它是真實存在的,有待于師生去不斷完善。我們稱這樣的課為“真實”的課。

    參考文獻:

    《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劉芳總編 中國和平出版社 2000年3月。

    《語言大觀》 《語文學習》編輯部編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語文教育學的現代闡釋》趙厚玉著 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5月。

    《語文教育學》謝象賢主編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語文教育展望》鐘啟泉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年2月。

    《認知教學心理學》吳慶麟編著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8月。

    《教育心理學》吳慶麟、胡誼編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教育學基礎》張斌賢、丁鋼等編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7月。

    《國外基礎教育調查報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中國教育的未來》劉佛年主編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作者簡介:李志文,1968年生,1993年7月畢業于安徽大學中文系,現為合肥市第六十七中學語文教師,華東師范大學03級教育碩士。

    作者郵箱: wenzhili1993@163.com

    [語文課堂教學要講究一個實字(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語文課堂教學隨筆范本

    2.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論文

    3.語文課堂教學案例論文

    4.我的語文課堂教學隨筆3篇

    5.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課件

    6.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

    7.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優化研究論文

    8.語文課堂教學課件模板

    9.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隨筆

    10.畢業論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亚洲高清一线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 亚洲爱婷婷色婷婷丁香五月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专区 在线观看AV中文字幕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