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人文在語文閱讀中的作用(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7-2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浙江紹興市樹人中學 駱乃建

    摘 要

    語文教學必須體現人文性這一特征,這是語文學科教學不可分割的重要環節,而且在學科教學中起著十分特殊的作用。“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理解作品中的思想內容,有助于學生理解作品深蘊,領悟課本知識;發揮人文教育,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助于語文教學;利用人文教育,有助于增強學生愛國激情,完成語文教學任務。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還要在這個環節上下一番功夫。

    語文學科是一門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綜合性等等多重屬性的基礎學科,其本質特征是基礎工具性和思想教育性的統一。這基礎工具性是由語文的工具性和普遍教育基礎性所決定的;這思想教育性是由語文的人文性和學校教育的階級性所決定的。因此它在學生的求知增智和人格發展過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人文教育又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其特殊的作用。

    人文教育是在語文教育過程中,根據語文學科的內容和特點,按照語文教育規律對學生所進行的政治的、思想的和道德的教育。語文學科的思想性決定了人文教育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在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不僅得到“語言”和“文章”上的知識和能力的訓練,而且受到“道”的熏陶。這“道”的熏陶,包含在語文的“寫什么”和“為什么這么寫”的教學中。可見,人文教育是語文教學中固有的因素,是語文教學截然不可分割的部分,這是語文教學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筆者集數十年的教學體驗,認為情感豐富的教師往往能聲情并茂、揮灑自如地以聲激情,正確地以情傳“道”,巧妙的運用思想性設置一個個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情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有益于加深對作品的理解,領悟課本知識

    “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①”“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專,發言為詩②。”馬克思說“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無論思想或語言都不能獨立組成特殊的王國③。”無論什么語言單位或言語方式,都是一定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的統一體。思想性是語文的固有屬性,它蘊藏在語文教材里,貫穿在語文訓練中。由此可見,不包含任何思想內容的“語言”和“文章”都是不存在的。思想內容是作者創作作品的主旨所在,也可說是作品的靈魂所在。

    要搞好語文教學,就要引導學生對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要深刻地理解作品,得探尋作者在創作時的思想。只有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去探尋作者的生活畫面和寄寓的思想,才能談得上去理解作品、領悟知識。只有在感官上獲得直覺感受,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心靈上得到陶冶,才能和文章產生共振、共嗚,才談得上理解品味作品創作意圖和作品主旨,再造作品情境,體會作品中蘊含的喜、怒、哀、樂等情感,進而達到愛作者所愛,憎作者之所憎,從而在思想情感的理解上,達到學習語文之目的。例在給學生講《最后一次講演》之所以是感情強烈、語言犀利,具有鼓勵性和戰斗性,乃是因為聞一多耳聞目睹了國民黨特務用卑劣無恥的手段殺害了李公樸,激起了他胸中的憤怒。他用詩人熾熱的感情和學者深邃的見解,贊李公仆的獻身精神;痛斥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李公樸的罪行和險惡用心;揭露反動派瘋狂制造恐怖的虛弱本質,揭示人民必勝的歷史規律;號召進步青年繼承先烈遺志,為完成歷史賦予的重任而團結奮斗,表達講演者為真理而斗爭到底的決心和不怕犧牲的精神。這樣讓學生對本文內容加深了理解,領悟了文章感情,學生才正確地理解了作品的深蘊。

    二、潛移默化的熏陶,有益于激發學習興趣

    人文教育還能使學生不斷加深對語文重要性的認識。……由于語文教育內容的熏陶和影響,必然會提高自己對學好語文課意義的認識,引發起學習語文的深厚興趣,激勵自己努力學好語文。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還如梁啟超所講:“熏也者,如入云煙中而為其所烘,如近黑朱處而為其所染,……人之讀一小說也,不知不覺之間,而眼識為之迷漾,而腦筋為之搖 。而神經為之營注;今日變一二焉,明日變一二焉;剎那剎那,相斷相續;久之而此小說這境界,遂入其靈臺而據之④。”這種“熏”也就是染,或曰感染。它是不知不覺,是漸進式地發生或累加式完成。是一種內在的變化,這就是所謂的潛移默化。思想觀點是作者在文章中情感的本源,也是我們在學習文章時所必須領悟的境界。語文教師領悟了思想觀點而飽含情感的教學,引起學生感情變化,就會意興盎然地去學習,那么對作品中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品味就會深刻而非膚淺,是具體而非抽象。這樣就會大大增強學習語文的熱情。例講《最后一課》小弗朗士覺得今天法語易學,是因為韓麥爾先生“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的一番教導,使一向不要學習的小弗朗士明白學習祖國語言的偉大及作用,深悔以前的不學好語言,產生了對學習好祖國語言的強烈愿望。讓學生在這樣一個極具感染的極富哲理的語言環境中,體會學習祖國語言的重要性,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⑤。”意思說對于學問,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能以它為樂而陶醉在其中的人。要讓學生能愉快地進入最佳學習和思維狀態,教師就應該在把握文章思想的基礎上,富有感情地教學,用自己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誘導學生準確地揣摩文章思想內容,激發他們的思想感情,盡最大可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語文教育中的思想情感的熏陶,必然能全方位的調動學生學習潛能,提高對學好語文的意義的認識,引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好學”、“樂學”,激勵他們努力學好語文,達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欲罷不能的境界。

    三、有益于審美情感的養成,增強愛國激情。

    朱自清說:“欣賞是情感的操練。”語文是美的對象,漢民族語文更是世界上最美的語文。它含有豐富的外形美和內質美,諸如語言的音樂美、文字的繪畫美……事物的意境美、人物的心靈美、題材的實在美,思想上的哲理美,道德上的崇高美等等。對語文的理解──所話和讀文,實際是對美的感受的欣賞;對語文的運用──說話和作文,實際是對美的表現和創造。語文的人文教育,就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通過語感、文感的磨練,實現“美感”的積淀,發揮其“美化人”的功能。

    語文教學的思想性,含有感情意向。“文章不是無情物”,所以閱讀者必須具備情感體驗的能力,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然后“自化其身”,成為美的情境中的人物,讓整個心境處于由審美對象所引起的愛或憎,或哀或樂的美感過程中,從而獲得審美愉悅,在審美愉悅中,進而激發思想情感,達到語文學習的思想性目的。語文教材是思想傳播的載體,而情感 是影響青少年學生立場、世界觀的重要因素,更是接受思想傳播的重要途徑。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把文中思想情感灌注在自己的語言中,消融在思想里,使學者通其情、達其理。達到既讓學生學到知識,又受到正確世界觀、思想觀的教育,培養發展學生情意。這種發揮語文的“移情練意”的效能,就能增強學生愛國主義的激情的目的。

    正因為這樣,在語文學習中首先要讓學生學生了解人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內心世界。在教學古代作品時,不僅要告訴學生作品反映什么樣的社會生活和事件,還應讓學生了解作者在什么思想情緒推動下創作作品,以及作品表現了什么樣的個人情感和心理。如教學《大禹治水》、《醉翁亭記》、《桃花源記》,要激發學生情感,讓他們深情地去領悟古代優秀文化中的傳統思想及豐富的哲理。再如在教學許多文質兼美的佳作,教師的責任應是引導學生“披文以入情”,把作者寄寓的情感化為自己的情感,如《黃河頌》、《最后一課》、《談骨氣》,情感的引導、激勵,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加深對民族氣節、民族精神的認識;如教《長江之歌》、《白楊禮贊》、《最后一次演講》等,壯志豪情,是激活民族自信心和不屈精神,教師平板的說教肯定感染不了學生,就要用動情的語流去激勵學生感情;如《海燕》、《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可以培養學生對理想的追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能培養學生以天下大事為己任的胸懷;那“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的慷慨激昂,蹈死不顧的氣魄,“出淤泥而不染”的氣節,必能給學生以心靈上的震撼和思想上的情感激勵,也必然會對學生愛國主義思想行為的養成大有裨益,對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將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盧梭說:“教育之事必須給予人們的心靈以民族的形式,而這種形式其意和嗜好使得他們不但由于必要,而且也由于傾向和愿望而成其愛國者。”“教育作為一種獨立的現象,……它既不能向社會直接提供物質產品,也不能向社會直接提供實物形式的精神產品,而是要它向社會提供合乎社會需要的各種規格的人才。所以,教育的根本特點是培養人⑥。”綜上所述,語文教學中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總是伴隨著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二者不可須臾地離開。人文教育是語文教學中的固有的因素,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語文教師必須重視這一環節,利用聲情并茂的課堂藝術,讓學生“好學”“樂學”,完成教學的固有目的和任務,就得在這個如何更好地讓人文在教學中發揮作用上下番功夫。

    注:①(元)郝經:《原子錄序》,《陵川集》卷二十九。

    ②毛詩序。

    ③《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1960年版

    第525頁。

    ④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中國歷代文選》(一卷本)上

    海古籍版社1979年版409頁

    ⑤《論語雍世》

    ⑥《教育學教程》邵宗杰主編 浙江教育出版社(86年版)第10頁。

    參考文獻:

    1、《教育學教程》 邵宗杰主編 浙江教育出版社(86年版)

    2、《中學語文教育學》于亞中、魚浦江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3、《教育心理學》潘菽主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年版

    單 位: 紹興市樹人中學

    通訊地址:紹興市長橋直街38號 紹興市樹人中學

    電郵:sxszlnj@163.com

    作者郵箱: sxszlnj@163.com

    [淺談語文人文在語文閱讀中的作用(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論文

    2.《活著》語文閱讀及答案

    3.小名語文閱讀題及答案

    4.《社戲》語文閱讀及答案

    5.過去的年語文閱讀答案

    6.《朱買臣》語文閱讀

    7.語文是鹽閱讀答案

    8.秋葉語文閱讀答案

    9.《微藻》語文閱讀答案

    10.語文閱讀題目與答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青青青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ⅴ片 |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高清 | 亚洲最大色区在线电影 |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在线看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