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7-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鄧浩

    鮑鵬山

    教學目的:

    1. 積累文中詞語,掌握并熟練運用成語。

    2. 深入研究關鍵語句,整體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

    3. 體會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研讀語句,把握觀點。

    教學難點:認識莊子的精神境界。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品讀法。

    第一課時

    一.教學導入:

    重溫《逍遙游》,學生談出閱讀感受,引入新課。

    二.復習莊子生平。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人,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曾任漆園吏。楚威王聞其賢,聘以為相,不就,窮困終生。《莊子》時戰國時期思想家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后學所著,是道家經典之一。現存33篇,包括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莊子的主要主張是絕對自由的人生觀,就是要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與老子并稱“老莊”。

    三.預習課文:

    1. 下列加點字注音,正確有誤的一項是:D

    A.福祉(zhi) 甫定(fu) 黃馘(guo) 清風夜唳(li)

    B.濮水(pu) 澄澈(che) 聚訟(song) 蕓蕓眾生(yun)

    C.曳尾(ye) 犀利(xi) 悚然(song) 饑腸轆轆(lu)

    D.累贅(zhui) 朝暾(tun) 嫵媚(fu) 清波粼粼(lin)

    2. 解釋并用下列詞語造句:

    目不暇接 似曾相識 蕓蕓眾生 超凡絕俗 幻化無方 意出塵外 山重水復 柳暗花明 仰之彌高 鉆之彌堅

    3. 莊子的精神境界是怎樣的?作者對他是怎樣的態度?

    提示:一方面,他對人類充滿憐憫,最多情,最溫柔寬仁,最敏感,因而最脆弱,最易受到傷害。另一方面,對污濁黑暗的世界,冷眼看穿,冷酷犀利。莊子在污濁的人世間保持著清潔的精神,他超凡絕俗,拒絕誘惑,把自由的價值看的至高無上,不屑與統治者同流合污。作者對莊子既有景仰之心,愛戴之情,又有謹慎的否定,他的精神只是一種哲學的境界,是“破罐子破摔”的結果。

    四.閱讀課文,學生畫出表明作者觀點、看法的語句。

    五.內容要點概括:

    六.作業布置:

    熟讀課文,理解文中的觀點。

    第二課時

    一. 閱讀首段:

    1. 作者認為莊子的意象是怎樣的?

    提示:奇特。“美得讓我們無所適從”,“幻化無方,意出塵外,鬼話連篇,奇怪迭出”,是“朝暾夕月,落崖驚風”。

    2. 作者認為莊子的作品有著怎樣的意蘊?

    提示:深邃難解,“永遠有著我們不懂的地方”。

    3. 具體而言,作者讀莊子作品有著怎樣的感受?

    提示:視界為之一開,俗情為之一掃。

    4. 作者以為莊子有著怎樣的聰明才智?

    提示:仰之彌高,鉆之彌堅,是“造化鐘神秀”,是“天仙才子”。

    二. 譯讀“莊子釣于濮水”一段文字,然后閱讀課文2~7段,完成課后練習二。

    1. 譯讀文段:

    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千歲矣。王中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涂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

    a.解釋加點的字:

    先: 笥: 寧: 涂:

    b.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內容,并稍做評價。

    2. 完成課后練習二。

    a莊子拿烏龜的選擇來打比方,說明他鄙棄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

    提示:鄙棄富貴權勢,追求人格的獨立,精神的自由,品格的高潔。

    b作者所說的“清潔的精神”的含義是什么?

    提示:“清潔的精神”,其含義是潔身自好,拒絕誘惑,決不同流合污。

    c“當我們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時,月亮為什么沒有丟失?就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兩棵在清風夜唳的夜中獨自看守月亮的樹。”其中“月亮”比喻什么?你對這句話如何理解?

    提示:“月亮”參照前一句“心靈月亮”四字,可見是指心靈,作者拿皎潔的月亮比喻純潔的心靈,比喻一種獨立的文化精神。正因為有莊子等人具有超凡絕俗的清潔精神,堅守了獨立的文化品格,決不屈從權勢,這種文化精神才沒有徹底失落。

    d逐句評述這種方式有何好處?

    提示:思維更開闊,理解更深刻,說理更透徹。

    三. 閱讀后幾段:

    1. 怎樣理解胡文英一段話中的“是非不管”與“終不下手”?

    提示:“是非不管”就體現在下文的“無”中;“終不下手”是指不謀官職,不付諸行動。表現在莊子拒絕權勢的媒聘中。

    2. 怎樣理解作者對莊子怪誕的解釋?

    提示:作者將莊子的怪誕和孤傲,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之下來考察,看成是對黑暗的挑戰,對人類的憐憫。“他有蛇的冷酷犀利”,這是對付殘忍的諸侯的;“更有鴿子般的溫柔寬仁”,這是對待天下蒼生的,是更加深沉的。看出滿紙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淚,也就看出了他對人類的憐憫。

    四. 作者何以將題目命名為“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

    提示:其含義是說,《莊子》代表了人們無路可走的時候的一種意識形態,含蓄的告訴人們當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應該看看莊子,學學莊子。當然,也惟有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我們才應該去學莊子的精神追求。

    五. 你同意本文中作者對莊子的解讀觀點嗎?試說明理由。

    本話題不設答案,重在啟發學生從莊子的處境和歷史背景中尋找解釋。

    六. 課外練習:讀下面一段文字后,寫一篇300字的短論。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以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囂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月:“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纊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纊,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計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纊,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莊子故事兩則教案

    2.莊子二則教案

    3.《生病的時候》安全教案

    4.早教中心親子課程教案

    5.《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6.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7.當我們害怕的時候,我們可以做什么隨筆

    8.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9.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10.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韩制服丝袜AV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视频 | 亚洲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中文字幕组 |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 亚洲1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