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的文以載道-----新課標下的情感教育與價值觀(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2-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溫州育英國際實驗學校初中分校 饒幫軍

    在新課標進入課堂實戰以來,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撲天蓋地而來,五花八門的課堂設計弄得人們莫衷一是,人們不禁要問,語文課的實質是什么?在強調提升學生語文的各種能力之外,語文的教育功能可以占到幾成?應該擺在什么位置?筆者以為,在新課標要求下,重提“文以載道”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必要性。

    一.語文課堂是一艘船,承載著的首先是一種理想

    我們的教育與教學無論有多么高深的理論在支撐,有一種東西是無法漠視的,即我們面對的是一顆顆鮮活而不容玷污的純潔的心!從人性的角度來講,心的朔造是第一位的,其它才是第二位的,許多學者有大量的鴻篇巨制來說明這一點。那么,如何對這個特殊的對象進行有益的打造,使之朝著更人性化的方面發展呢?最好的方法是,用先進的思維,用人類進化了的理想,用歷史證明了的經驗,用人類行為最為崇敬的目標,以及為這一目標而奮斗不止的崇高行為來進行教育和熏陶。所以,作為主要載體的語文課堂,應當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這一神圣的使命。

    筆者通過教習《行道樹》,有一些啟法。

    《行道樹》是臺灣著名散文家張曉風關注自然、禮贊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性作品。作者以物喻人,賦予行道樹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寫出了作為奉獻者的行道樹真實而坦誠的心路歷程。其中也蘊含著作者對生命價值的思索與感悟。在與學生的課堂對話中,學生談得最多的也是對自己的啟示和教育,而不是強調過多的語文知識的收獲。這種作用是通過樹的形象來傳遞的,而教育的的著力點則是在學生的心靈上。這也是新課標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環。施教并不能把對作品語言的條分縷析作為重點。

    二.語文教學是一柄劍,刺痛的首先必須是自己

    以前我并不懂得國歌中這樣的詞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總想,現在早已太平,該換一換在各種場合有點類似自暴家丑的歌詞!現在才明白,這是一種何等明智的用心: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勿忘國恥,知恥而后勇!這種刺痛,首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兒女們才能去體會去承受的,它的直接作用就是激勵每一個中華兒女發奮圖強,振興我們的國家!這是有聲與無聲的交融,是一種潛入內心靈魂的教育與感化。語文教學也是一柄這樣的劍,它要首先刺痛我們每一個學生,還有老師!它用語言和文字的功力來割開我們也許從未開啟過的,或者是麻木了的細胞,向里面灌輸情感的元素,讓它們共振!生命的鮮活才能從此揭開新的一頁!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曾這樣說。

    為什么小小的行道樹會有這樣的衷情?因為它對自己的事業看得珍重!張曉風老師把這種細微的感觸,融進字里行間,讓我們的學生去體會去感受去反思,更重要的是去痛苦!正如他在文中所說,“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正是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理解痛苦并接受痛苦,把它升華成一種光榮,這就是行道樹的意義所在。我們的語文教學如果忽略了這些,還能成其為語文嗎?“文以載道”的“道”字含義也許正好在此。

    三.“道”于“行”而先,有“道”才能成“文”

    《行道樹》中作者對于行道樹的謳歌,對我們有三個方面的啟迪,

    1.生命的價值在于勇于接受命運的挑戰

    2.生命的價值在承受痛苦與磨難中體現

    3.生命的價值在于執著追求和無私奉獻

    《行道樹》正是通過“行道樹”這一平凡物象的描寫,形象地闡釋了生命價值的三個層面,從而使文章具有理性的光輝,給人一種哲學的美感。

    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緯度的有機結合,在課堂教學中,本人主張“道”先于“行”。這里的“行”是指對文章進行的除“道”外的各種品析,否則,將會本末倒置,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而現實的殘酷告訴我們,在眾多從業教師的意識中,”道”只是文章品析后的點綴,是課堂教學的尾聲,殊不知,新課標同樣要求我們以更高的標準來衡量一堂課. 課文中有“道”,并不能說明學生就能悟“道”,課堂形式與執教理念很大程度上左右著“道”的貫徹。”文以載道”本身就說明了無”道”不足以成”文”.如何去更有效更深入地探究與學生心靈的溝通,是語文教師永遠不能放松的環節.

    文以載道,雖是老調重談,但或許它也能為我們教師不至于迷失自我,指一條小徑, 或許還能讓我們在文本品析的大氣候中,新找一個出氣的所在,當然更希望新課標的”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目標能更深入人心,不要顧此失彼.(絕對原創)

    ( 無參考資料)2004/9/26

     

    附: 《行道樹》教學設計

    溫州育英國際實驗學校初中分校饒幫軍

    一、導入

    觀看一些城市行道樹的圖片(較美方面的,課件展示),你能為他們寫一段文字嗎?內容不限。

    我們來學習臺灣著名作家張曉風所寫的有關行道樹的文章 (板書課題:行道樹),了解一下他是如何看待行道樹的,思考行道樹對我們有何啟發。

    二、讀、品、悟

    1、 自由朗讀課文,摘出關鍵句,抄錄在摘記本上

    教師提示;可以采用“這是一列……的樹”。這種格或

    參考:一列孤獨的樹 一列默默奉獻的樹 一列令人敬仰的樹

    一列漂泊異鄉的樹 一列憂愁快樂的樹

    2、自主品味(就上文提及的修飾語進行品析)

    (1)學生默讀,把握文章內容。

    (2)相互質疑交流,討論辯析,品讀文章,加深理解。

    3.從行道樹身上我們能想到什么內容(展開聯想),探討主題。

    學生談對行道樹的感情,加深感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老師板書: 無私 奉獻 的人 (形象)

    神圣 痛苦 深沉 (人生哲理)

    有沒有其它理解?

    如行道樹是理想的追求者,或者說生命意義和價值的追求者

    4、感情品味

    (1)請一位學生選讀一段,學生自由評讀,老師指導,把握語感。

    (2)請學生讀(男女或小組)體現個性美與整體美,達到情感共鳴。

    三、在實戰演練中悟出教育意議

    1、請幾位學生朗讀課前自己的習作,談感受(為膚淺的認識而慚愧,為行道樹的高風亮節而謳歌)。

    2、 請學生再看幾幅畫(行道樹遭商家破壞的情形),對這些人寫上一句你的心里話。

    作者郵箱: rbj2002@163.com

    [新課標下的文以載道-----新課標下的情感教育與價值觀(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新課標教學計劃

    2.新課標化學試題及答案

    3.化學新課標試題及答案

    4.學習《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5.小學數學新課標測試題及答案

    6.初中數學新課標說課稿

    7.新課標初中英語課件

    8.國旗下的演講稿

    9.畫家筆下的質感課件

    10.描寫雪下的大的成語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中文一二区高清精品在线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欧美 | 日本午夜免a费看大片中文4 | 一本一久本久a久久精品综合 |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