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鎮江中學 陳乃香
[說明:本系列共24講(“之一”到“之二十四”)]
【能力解說】
“文句有意蘊”主要是指在敘事、抒情一類的文章中,語言不直白,不淺露,言簡意賅,內涵豐富,含不盡之意于言外,讓讀者有咀嚼、回味的余地。文句富有意蘊,啟迪人思考,給人以教益。
【策略解讀】
抒情性較強的文章,在用語上不可一覽無余,過于平淡無味。文章描寫要有情境,用語要含蓄,要能激發讀者的聯想與想象,要能促使讀者去思考;特別是關鍵地方的用語,含蓄、有意蘊會使內容更豐富,更耐人尋味,更有意境,更有深度。
當然,語言上的功夫不是一天兩天能達到的,它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寫作實踐中,不斷積累,不斷提高。
1.形象表達。運用象征、比喻、擬人、雙關、婉曲等等手法,形象化地抒發情感、發表見解。比如,不說“我很悲傷”,而說“我心靈的天空一直下著雨”;不說“女人和男人應有平等的社會地位”,而說“女人應是一株木棉,和橡樹并立在一起”;不說“沒有錢”,而說“囊中羞澀”,說“與孔方兄無緣”,說“‘老人頭’不多”……都頗有意蘊。
類比也是一種形象化方法,它通過此類與彼類的對比說明抽象的道理。如:“國畫中有‘計白當黑’之法,其空白處,或天空,或煙靄,或流水,或遠方,使得畫面境界空靈,意趣無窮。……作為文學大師,魯迅先生也喜愛‘空白’這一獨特的藝術語言。”
2.注重引用。恰當地引用一些精辟的名言警句,能收到言簡意豐、增添文采的效果。如:“面對玫瑰的艷麗,‘離離原上草’的我不會嘆息;面對高山的峻拔,‘低矮黃沙土丘堆’的我不會自卑;面對別人的榮耀,‘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我不會憂傷……”
但是,禁止以引用代替自己的議論。“引用”僅僅是表達個人觀念的手段,不是目的。但是有考生以“引”代“議”,一“引”便萬事大吉,造成了缺乏個性、潦草膚淺的弊病。
3.移花接木。優秀文學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以及寓言故事、成語典故、歷史傳說等,這些材料表現了人們對社會現象的概括和總結,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或哲理,具有永久的魅力。在寫作時,恰當地借用,或者作為論據來形象說理,或者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對此予以加工、演繹、包裝,即進行再創作……都能增強作文的意蘊。2002年高考有考生虛構了昭君在出塞前心靈抉擇的故事,添加了幼蛾赴火等情節,極富意蘊。
4.留有余地。質樸的語言讓讀者易于理解,平易近人,但質樸不等于簡單,不等于淺陋。如果能在質樸的語言中感受到作者深刻的思想,讓讀者深入思考,這樣質樸就和深邃結合在一起了。含蓄的語言能使讀者體會朦朧美,使文句之中有言外之意。這種暗示的方法也會取得好的效果。別忘了給讀者留下想像的空間。作品的真正魅力在于是否留下了讀者再創作的空間。當作者的創作結束時,正是讀者再創作的開始,這樣的作品才會有生命力。如果不能通過你的創作引發讀者聯想和想像,或是進行再創作的話,那么,這樣的作品不是成功的。
總之,優秀的文章不管是議論文還是記敘文,不管是明白如話還是委婉含蓄,總有一些文句言簡意賅,辭約旨豐。或蘊含生活哲理,人生真諦,給人以理智的啟發,使人深刻地思索;或飽含深厚的情感,獨特的體驗,使人感悟到人生的況味,產生強烈的共鳴,從而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這樣的文章,篇中有余意,句中有余味,使玩之者無窮,味之者不厭。這類文章是最受閱卷者青睞的。
【策略解讀】
話題:心靈的選擇(2002年全國高考作文題)
輕重之間
讀過一些書,長久地在別人的故事里旅行,我終于發現人生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進行選擇的過程。我也因此而洞悉了我自己,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很輕浮和隨便的人,因此在我的心中,我為自己暗暗選擇了沉重。
與上幾輩命運坎坷的知識者相比,我們當代青年確實算得上幸運,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據說是延續著永世長存的歡樂的年代。但是,這些卻無法解釋我心中不時襲來的焦灼,那是些黑暗的影子嗎?讀著胡風的受難史,我常常感到心悸。胡風鯁直,魯迅的一句不相干的話多么像一條讖語。骨頭像根魚刺似的,其實根本不能跟強權一碰。
足球所帶來的舉世狂歡剛剛結束,面對著他們的笑語的和諧談,我只好強迫自己走開。巴德門松曾經說過:你只有一個問題,選擇輕松或是沉重。我獨自徘徊的結局,那是我自己選擇的命運。
我常常在想,生活并沒有強加給我們這代人多少的磨難,我們何必自己折磨自己,使自己的心靈受苦呢。佛法說:人生是苦難。整個佛法說來說去都是在教給人們超脫的藝術。我想,我們這代人有關苦難的記憶都是書本加給我們的,我們內心的痛苦與顫栗皆來自上一代人的遺傳。
于是,我檢點自己曾經閱讀過的書籍。我發現那些所謂的給人快樂和輕松的文字都如一世浮云般隨風而逝,惟有那些受難者的形象常留在我的心中:史遷筆下那個“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投水而死,魂歸楚地的精神居士--空桑三山的屈原;魯迅筆下那個永遠也無法息下,不斷走向黑暗墳墓的過客;張承志筆下那些為著自己的信仰,隨時孕育著犧牲的渴念的戰士。他們都一世受苦,但我卻通過他們觀照出了生的沉重和意義。于是我明白,在空中作毫無背負的舞蹈,雖行動自由而毫無意義。
有好一段時間,我獨自在自己家門口那個公園外一條偏僻的小路上徘徊,看著公園里那些或是興奮或是疲倦的游客,卻并不因此而有神往之意,我只能獨自完成我所選擇的如浩渺孤星般的一世逆行。
解析:這篇文章通過寫“我為自己暗暗選擇了沉重”,反映了作者深沉的思考。“沉重”是一種責任感,是一種勇敢者的胸襟,是一種對待人生之路之難而進行的選擇。全文內容意蘊深厚,讓人回味不已。第一,多用警句。如第五段中“于是我明白,在空中做毫無背負的舞蹈,雖行動自由而毫無意義”,詮釋了自己對“沉重”的理解。第二,多用凝練的句子。如“我只能獨自完成我所選擇的如浩渺孤星般的一世逆行”,語言非常凝練,表明了自己堅信于自己的選擇而毫不動搖的信念。第三,用語形象。如“那些所謂的給人快樂和輕松的文字都如一世浮云般隨風而逝”,形象地說明惟有“沉重”的文字才能流芳千古。第四,換一種說法。如“長久在別人的故事里旅行”,實際上說的就是把別人的書看來看去這層意思,換了一種說法,讀起來饒有趣味。
【請你試試】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我說:“我要是一片云就好了。” 另一個我說:“那最好老師不是一陣風。”
我說:“我要是一只小鳥就好了。” 另一個我說:“那最好老師不是一只鷹。”
我說:“我要是孫悟空就好了。” 另一個我說:“那最好老師不是如來佛祖。
我和另一個我有一個共同的心愿:給一片屬于我們自己的天空吧,讓我們自由飛翔。
閱讀上面《我和另一個我》材料,結合學校教育的實際、學生思想和自己思想的實際,或敘述事件,或抒發感情,或評判議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自定,題目自擬。
提示:這篇短文對現行教育和相當一部分教師的教育觀念及教育方法頗有微詞,對此進行了隱晦、含蓄的批評,反映了學校教育的實際情況、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強烈愿望,相信考生讀后也有同感。作為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少年學生,誰不渴望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讓自己能在其間自由地飛翔?寫作這篇文章,要準確把握材料題旨,結合學校教育的現狀和實際,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作者郵箱: 13952865227@vip.163.com
[(之十九)話題作文能力分步提高文句有意蘊(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2.生活的底蘊隨筆
10.圣誕英文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