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強
學習目標:1、通過對文章的自主學習,了解作者觀點,學習做一個富有創造力的人。
2、培養“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思維方式,放飛想象,積極創新。
一、 導入:請同學們先來完成一道題目:1+1=?(板書)
學 生發言交流,并分析說明
同學們的答案可謂精彩紛呈!那么,從這個小練習中,你們有何啟發?
討論明確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個,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我們要善于從多角度思考問題。
在生活中,事物的正確答案往往不止一個,只要我們調整思維角度,打破思維定勢,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甚至可能有所發明創造。
(板書:答案紛呈 多元思維)
那么,一個人要想擁有創造性的思維,必須具備哪些要素呢?今天我們學習美國實業家羅迦費因格的《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將揭開其中之謎。(板書課題、作者)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從求答案到談啟示,引出課題輕松自然。簡簡單單的一個公式,激活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了閱讀課文的興趣。--轉弦撥軸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二、課文學習研討
請同學們翻開書本,并自讀課文,邊思考下列問題,邊圈畫出相關的語句。
1、文章開頭設置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作者由此得出什么結論?
2、創造性思維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3、區分一個人是否有創造力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研討交流(注意讓學生讀與思密切結合)
歸結:在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已解決了這三個問題,從而對文章的內容有了整體的感知。在這里要強調的是,大家要掌握閱讀方法,善于抓住關鍵段落、句子、詞語來解讀文章。比如:解答第一個問題要抓住第三段的最后一句,這是中心句在段尾的例子;解答第二個問題要抓住第六段的首尾兩句;解答第三個問題要抓住第十二段的第一句,這是中心句在段首的例子。
[第二環節:整體感知。設計三個問題,提挈全文,引導學生閱讀文本,不慢待閱讀結果,更注重閱讀過程以及方法的指導。--輕攏慢撚抹復挑,嘈嘈切切錯雜彈。]
三、問題探討(學生分小組探究交流)
:有人覺得“創造力僅僅是屬于貝多芬、愛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亞這些名人的”,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最好舉實際的例子加以說明,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予以肯定和表揚)
[第三環節:探究問題。這個問題源于文本,見“探究練習”。教者順手拈來,卻激活學生的思維,同時也體現了他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間關鶯語花底滑,大珠小珠落玉盤。]
四、延伸訓練:
有人說過:“想像是人的一種重要的創造力”。同學們,你們的想像力如何呢?讓我們來完成一道思維訓練題。
(板書:○ △)
1.先看圖形“○”“△”,再展開聯想寫一小段話。
學生寫作交流
教師贊嘆歸結。 板書:放飛想像 勇于創新
[第四環節:延伸訓練。此題設計得好,融思維能力訓練和語言表達訓練于一體,相當新穎。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課堂的氣氛異常熱烈,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五、教與學的反思。同學們,上完這節課后,你們有何收獲?
學生回答交流
教師歸結: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同學們,一位哲人說得好:“人的天職在于探索。”讓我們放飛創造性思維的風箏,大膽探索,積極投身于創新的洪流中吧!(掌聲熱烈)
[第五環節:學后反思。看似節外生枝,體現全新理念。--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六、鞏固拓展
請同學們收集與創造性思維有關的故事,并準備舉辦一場故事會。
[第六環節:布置作業。最平常的結局,卻醞釀著語文與科學的又一次融合。--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作者郵箱: wwwwwllt@163.com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個》教案(一)(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6.《對不良誘惑說“不”》教案
7.《四個太陽》教案
9.三個兒子教案
10.《四個太陽》教案設計